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力允(综述) 刘爱春(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上以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自身免疫现象、溶血性贫血和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症为特征性表现。AITL有明确的病理学特点,其免疫标志CD10、CXCLB有助于诊断。肿瘤细胞是成熟...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上以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自身免疫现象、溶血性贫血和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症为特征性表现。AITL有明确的病理学特点,其免疫标志CD10、CXCLB有助于诊断。肿瘤细胞是成熟αβCD4+CD8-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滤泡辅助性T细胞。传统化疗效果较差,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显示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自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2
作者 赵丽娜 刘爱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71-672,共2页
Richter's于1928年首次发现白血病可以转化为大细胞淋巴瘤,之后此类病例间或被报道,人们逐渐认识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转化或并发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Richter's综合征
下载PDF
GDP和DICE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莉 陈艳 赵丽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921-1923,共3页
目的:比较GDP与DICE两种二线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GDP组(20例)和DICE组(22例)。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GDP组... 目的:比较GDP与DICE两种二线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GDP组(20例)和DICE组(22例)。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GDP组和DICE组1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5%和63.6%,无进展生存分别为35%和22.7%;CR分别为35%和18.2%,PR分别为40%和22.7%,SD分别为15%和27.3%,PD分别为10%和36.4%,疾病缓解率分别为75%和40.9%,差异显著。两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2.5%和8.4%;脱发发生率分别为2.5%和7.5%;胃炎发生率分别为2.5%和10.9%,差别显著(P<0.05),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0.7%和18.5%(P>0.05),无显著差别,但GDP组血栓形成明显大于DICE组,差别显著。结论:在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GDP方案优于DICE方案,毒副反应较轻,但血液学毒性中血栓形成明显高于DICE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老年患者 化疗方法 GDP DICE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晶 刘爱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990-1993,共4页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来源于相对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特殊淋巴瘤亚型,兼具惰性淋巴瘤的难治愈性以及侵袭性淋巴瘤的缓解期短的特征。同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病理学、免疫表型。如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尚无有效的...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来源于相对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特殊淋巴瘤亚型,兼具惰性淋巴瘤的难治愈性以及侵袭性淋巴瘤的缓解期短的特征。同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病理学、免疫表型。如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预后较差。近年,新的靶向药物不断研发和临床应用,给MCL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很大的改善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靶向治疗 抗肿瘤新药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鼠CD40L对小鼠淋巴瘤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体内研究
5
作者 李红 赵丽娜 +2 位作者 白力允 郭秀臣 刘爱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鼠CD40-ligand基因(Adv-mCD40L)对小鼠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免疫预防作用。方法:构建含有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A20细胞转染前后表面CD80、CD86、CD40L...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鼠CD40-ligand基因(Adv-mCD40L)对小鼠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免疫预防作用。方法:构建含有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A20细胞转染前后表面CD80、CD86、CD40L(CD154)、CD40表达情况。在体内实验中,治疗组首先建立小鼠A20荷瘤模型,分别于肿瘤内多点注射Adv-mCD40L和Adv;预防组小鼠预先分别接种负载A20细胞抗原的Adv-mCD40L和Adv,免疫后再次接种具有活性的A20细胞,均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小鼠成瘤时间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体外转染mCD40L基因24h内CD154和CD40表达水平改变,48h后A20表达CD80、CD86增强。经Adv-mCD40L免疫后的小鼠成瘤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迟。经mCD40L基因治疗的小鼠均可见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受抑,肿瘤大小分别与经Adv及NS治疗的小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转染mCD40L基因可以增强A20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增强A20细胞的免疫原性,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延缓成瘤时间,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L配体 重组腺病毒载体 肿瘤免疫 淋巴瘤
下载PDF
转移性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水平对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丽娜 李鹏飞 +2 位作者 蔡莉 杨春雨 刘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971-975,共5页
目的检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不同亚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磁性分选(MACS)技术联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TCs上皮型... 目的检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不同亚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磁性分选(MACS)技术联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TCs上皮型标志物上皮角蛋白(CK18、CK19)和间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分析上皮型标志物及间质型标志物表达与不同亚型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评估具有不同表型CTCs患者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在1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出CK18、CK19、波形蛋白和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在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出36例(62.1%)上皮角蛋白表达,19例(32.8%)间质型标志物表达。Luminal A组和HER-2阳性组的上皮型标志物阳性表达率高于三阴性乳腺癌组(P=0.008),而间质型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则低于三阴性乳腺癌组(P<0.001)。根据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Ks+/EMT-组、CKs-/EMT-组、CKs+/EMT+组和CKs-/EMT+组,4组有效率依次为76.7%、55.6%、33.3%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间质型标志物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于间质型标志物阳性者(71.8%vs.15.8%,P=0.000)。结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部分CTCs将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丢失上皮型细胞的表型,获得间质型细胞表型。间质型CTCs因具有更强的抵抗化疗药物的能力而存活,这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CTCs) 上皮间质转化(EMT) 耐药 转移性乳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