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江飞 沈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78-181,共4页
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由于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时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目前手术是乳腺血管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化疗及放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一定的... 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由于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时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目前手术是乳腺血管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化疗及放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由于乳腺血管肉瘤较为少见,目前尚无证据及指南可作为管理治疗方式的参考。本文将结合近些年的文献对乳腺血管肉瘤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血管肉瘤 乳腺癌 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 继发性乳腺血管肉瘤
下载PDF
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仲雷 张艳梅 +4 位作者 李娟 李莹杰 吴丽华 刘天艺 郭邑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逍遥丸、三苯氧胺、丹鹿胶囊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及不良反... 目的观察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逍遥丸、三苯氧胺、丹鹿胶囊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逍遥丸组、三苯氧胺组、丹鹿胶囊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60.0%、92.5%和87.5%,三苯氧胺组和丹鹿胶囊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逍遥丸组(P<0.05),三苯氧胺组和丹鹿胶囊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逍遥丸组、三苯氧胺组、丹鹿胶囊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22.5%和5.0%,逍遥丸组和丹鹿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苯氧胺组(P<0.05),逍遥丸组和丹鹿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逍遥丸 三苯氧胺 丹鹿胶囊
下载PDF
^(99m)Tc-MIBI乳腺显像与乳腺X线照相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学伟 杨维良 +2 位作者 王秀兰 金刚 吴克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目的 评价99mTc MIBI乳腺显像与乳腺X线照相检测乳腺癌的实用性。方法 对 10 0例10 6个经临床检查可疑乳腺病灶的妇女进行乳腺钼靶X线照相和99m Tc MIBI乳腺显像检查 ,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 ,钼靶... 目的 评价99mTc MIBI乳腺显像与乳腺X线照相检测乳腺癌的实用性。方法 对 10 0例10 6个经临床检查可疑乳腺病灶的妇女进行乳腺钼靶X线照相和99m Tc MIBI乳腺显像检查 ,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 ,钼靶照相检测乳腺癌特异性为 44 .6% ,阳性预测值为 3 1.7% ;99mTc MIBI乳腺显像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为 87.8% ,阳性预测值为 76.9%。结论 99m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成象 乳腺肿瘤/放射照相术
下载PDF
SBEM-mRNA与CE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仲雷 张建国 +3 位作者 郭宝良 阎磊 罗国庆 李智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乳腺小粘蛋白(SBEM)mRNA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二者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反应(ELESA...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乳腺小粘蛋白(SBEM)mRNA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二者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反应(ELESA)方法分别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加以检测,作为对照研究组。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和31.7%。而在对照组检测中,CEA在纤维腺瘤患者外周血中阳性率为5.0%,在健康人的外周血中为阴性表达;SBEM-mRNA在二者中均为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中SBEM-mRNA和CEA的阳性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表明,二者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检测对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在提高对乳腺癌微转移敏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是较为理想的检测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血 微转移 CEA SBEM—mRNA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斌 杨学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76-4580,共5页
目的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病理特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263例,均以术后病理结果为... 目的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病理特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263例,均以术后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均行血细胞分析及三维乳腺超声检查,其中38例行乳腺X线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病理特点。结果本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脓肿形成、慢性疼痛为主,临床分型以乳腺肿块型为主。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增高者47例,其中两项指标均升高者26例,仅白细胞计数升高者9例,仅中性粒细胞分数升高者12例。以乳腺肿块为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三维乳腺超声常表现为乳房局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边界模糊,且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患者肿块内还可见细密悬浮光点,在按压超声探头后可见液体流动;乳腺脓肿患者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弹性成像(EI):以蓝绿色混合渲染或绿色为主,弹性评分为2~3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部分患者可见腋窝淋巴结增大,表现为边界清、包膜完整、淋巴门结构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乳腺影像报告与传输系统(BI-RADS)分级为2级或3级,少数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三维乳腺超声回报为4a或4b级。治疗以行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引流管引流术+一期缝合术为主。行单侧及双侧乳腺区段切除术+引流管引流术患者,引流管拔除的平均时间为15 d。本组患者以慢性化脓性乳腺炎为主。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多样,常规辅助检查为三维乳腺超声检查,病理检查为确诊的主要依据,手术治疗是不同临床分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国 仲雷 郭宝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31-1132,共2页
为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年间收治的40例乳腺导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检查。治疗采用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去除炎性组织,并充分引流的方法,通过肉芽组织生长使乳管瘘痊愈。结... 为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年间收治的40例乳腺导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检查。治疗采用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去除炎性组织,并充分引流的方法,通过肉芽组织生长使乳管瘘痊愈。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其中37例住院治疗的患者2.5年,无1例复发。提示:在治疗上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修复乳头畸形,是防止导管瘘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瘘 瘘管切除术 引流术
下载PDF
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柳林 陈晰 +1 位作者 郭宝良 张建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T1期乳腺癌患者316例,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1期乳腺癌患者的... 目的探讨影响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T1期乳腺癌患者316例,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1期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结果 T1期乳腺癌患者中,T1a、T1b和T1c期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在T1期乳腺癌患者中,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期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分子分型间无显著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T1期肿瘤中Luminal B型患者最常见(47.88%),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达37.41%;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ER表达、PR表达、HER-2扩增情况、Ki67水平等因素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1期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肿瘤直径大小存在着明显相关,而与分子分型和免疫组化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下载PDF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仲雷 张建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的不同,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性及乳腺癌远处转移等5大类,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各自的特... 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的不同,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性及乳腺癌远处转移等5大类,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条件。笔者就各种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模型特点及应用条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模型 动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乳房保留术治疗乳腺癌22例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国 沈滨 李传乐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保留术
下载PDF
乳腺癌浸润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学伟 全宝库 +2 位作者 刘微 张建国 王书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1期6-7,1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距肿瘤边缘最佳的切除范围及肿瘤浸润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乳腺癌患者行肿瘤切除的标本分别距肿瘤边缘0.5、1.0、1.5、2.0cm处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乳腺癌浸润与肿瘤大小、年龄、腋窝淋巴结及肿瘤分期等临床相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距肿瘤边缘最佳的切除范围及肿瘤浸润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乳腺癌患者行肿瘤切除的标本分别距肿瘤边缘0.5、1.0、1.5、2.0cm处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乳腺癌浸润与肿瘤大小、年龄、腋窝淋巴结及肿瘤分期等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标本中,分别于0.5、1.0、1.5、2.0cm处发现癌细胞浸润36、26、15、0例,肿瘤浸润距离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肿瘤分期(Ⅰ、Ⅱ期)无明显相关性。0.5cm浸润距离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较高,大于1.0cm的浸润距离与腋窝淋巴结状态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至少应为距离肉眼可见肿瘤边缘2.0cm的癌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切除范围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参数SS与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仲雷 刁群超 +5 位作者 张建国 郭宝良 杨学伟 罗国庆 陈晰 闫朝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的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出参数SS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的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出参数SS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VD情况,结合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加以分析。结果:3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VD均数为52.75±13.87,SS均数为6.15±1.23(%/s),而阴性组的MVD和SS分别为38.23±11.45和2.48±1.12,二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且SS与MVD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12,P<0.05)。结论:MVD和SS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SS在术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特征,较病理组织学方法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MR动态增强 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淋巴转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印戒细胞癌一例
12
作者 仲雷 张建国 +1 位作者 郭宝良 杨学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印戒细胞癌 原发性 实性肿块 入院查体 经典根治术 CEF方案 无痛性肿块 浸润性生长
下载PDF
乳腺罗道病1例
13
作者 杨敏 赵国林 张东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50-1051,共2页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6个月”于2020年1月2日入院。入院前6个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乳一肿块,“鸽子蛋”大小,不伴乳头溢液,无周期性疼痛,肿块增长缓慢。查体: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无特殊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乳对称,...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6个月”于2020年1月2日入院。入院前6个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乳一肿块,“鸽子蛋”大小,不伴乳头溢液,无周期性疼痛,肿块增长缓慢。查体: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无特殊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乳对称,左乳内上肿块部位皮肤发红,皮温不高,无酒窝征及橘皮样变,乳头无明显分泌物,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大小5 cm×3 cm,无压痛,质硬,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活动度欠佳,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双腋下、锁骨上及胸骨旁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道病 乳腺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商亮 郭宇峰 +2 位作者 叶伟 汪兆鹏 仲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58,共4页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其良好预后的关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代表性前沿技术,已在医学影像、病理、辅助决策、医学教育等方面...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其良好预后的关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代表性前沿技术,已在医学影像、病理、辅助决策、医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AI产品已经从实验阶段过渡到了临床应用阶段。在乳腺癌诊断领域,基于AI的乳腺癌影像技术不仅有望大大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本文就当前乳腺癌诊断领域中AI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并对乳腺癌影像AI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AI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诊断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妊娠期乳腺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杰娜 柳林 +3 位作者 梁文龙 陈晰 沈滨 张建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35-338,共4页
妊娠期乳腺癌是指妊娠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乳腺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肿瘤分期相关,妊娠不是导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使得乳腺组织较为致密,妊娠期乳腺癌早期易被漏诊。由... 妊娠期乳腺癌是指妊娠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乳腺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肿瘤分期相关,妊娠不是导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使得乳腺组织较为致密,妊娠期乳腺癌早期易被漏诊。由于许多诊断治疗方式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妊娠增加了乳腺癌治疗方案制定的复杂性。妊娠期乳腺癌需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生物学特征、肿瘤分期、孕周及患者和家属意愿等共同制定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妊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微囊技术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世芳 张建国 +2 位作者 柳林 梁文龙 陈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835-1839,共5页
微型包囊技术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的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也可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微囊化药物载体的发现及研... 微型包囊技术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的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也可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微囊化药物载体的发现及研究,让微囊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逐渐地,微囊技术的研究也涉及医学领域。作为医学研究的一部分,微囊技术被不断研究作为药物、细胞,甚至基因载体用于乳腺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目前微囊技术应用于乳腺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包囊技术 白蛋白 脂质体 壳聚糖 乳腺癌
下载PDF
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的时长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羽 陈晰 +2 位作者 柳林 梁文龙 张建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74-477,共4页
近年来,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BIG 1-98、ATAC等经典实验确立了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金标准。ATLAS试验与a TTOM试验结果已经证实,10年他莫昔芬治疗... 近年来,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BIG 1-98、ATAC等经典实验确立了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金标准。ATLAS试验与a TTOM试验结果已经证实,10年他莫昔芬治疗效果优于5年。绝经后病人AI治疗时间是否应该延长至10年,不同的试验结果差异很大。DATA试验与MA.17R试验结果证实,应延长AI治疗的时长;IDEAL试验与NSABP B-42试验未证实延长AI治疗更有效。对诸多试验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是否需要延长AI治疗时间,应结合病人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 治疗时长 无病生存率
下载PDF
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穆馥婷 李斌 +1 位作者 秦优优 杨学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58-1961,共4页
化生性乳腺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BC)是一种罕见的、异质的、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特殊病理类型的乳腺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相比,MBC可能表现出部分倾向... 化生性乳腺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BC)是一种罕见的、异质的、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特殊病理类型的乳腺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相比,MBC可能表现出部分倾向于良性肿瘤的特征,相对较少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与纯粹的IDC相比,化生性乳腺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性。由于肿瘤的罕见性,对MBC的治疗相对不为人知,但研究表明肿瘤切除和辅助放射治疗有最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性乳腺癌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诊疗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娜娜 沈滨 +2 位作者 陈晰 梁文龙 张建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06-110,115,共6页
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小分子非编码核糖核酸,与人类众多疾病的发生有关。miRNAs稳定性好,可反复取样检测,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肿瘤标志物之一。研究证实了miRNAs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诊断治疗及预后检测的... 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小分子非编码核糖核酸,与人类众多疾病的发生有关。miRNAs稳定性好,可反复取样检测,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肿瘤标志物之一。研究证实了miRNAs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诊断治疗及预后检测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乳腺癌 生物标志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交感神经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美景 刘婷 闫朝岐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乳腺癌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与肥胖,放射线与电离辐射,月经、婚育、哺乳因素,精神因素。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在紧张状态下的生理需要,但交感神经功能异常持续和增强时,则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植物... 乳腺癌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与肥胖,放射线与电离辐射,月经、婚育、哺乳因素,精神因素。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在紧张状态下的生理需要,但交感神经功能异常持续和增强时,则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植物神经紊乱来说,则会引起工作压力,焦虑担忧等。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的改变也是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精神因素 交感神经系统 儿茶酚胺 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