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细胞凋亡率联合卵泡液孕激素预测IVF-ET结局 被引量:1
1
作者 苗瑞超 杜伯涛 +4 位作者 张秦溪 金洪艳 刘晓梅 马明星 赵越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凋亡率联合卵泡液中孕激素水平检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IVF-ET患者34例,分离收集颗粒细胞及卵泡液,33258荧光染料着色,记录颗粒细胞凋亡率,放射免疫法...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凋亡率联合卵泡液中孕激素水平检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IVF-ET患者34例,分离收集颗粒细胞及卵泡液,33258荧光染料着色,记录颗粒细胞凋亡率,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及卵泡液中雌孕激素水平。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年龄、基础FSH、Gn用量及持续时间、卵泡数、取卵数、颗粒细胞凋亡率、雌孕激素水平、受精率。对颗粒细胞凋亡率及卵泡液雌孕激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丘颗粒细胞凋亡率≤4‰,卵泡液孕激素浓度≤5.0ng/ml为阳性标准,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年龄、基础FSH、Gn用量及持续时间、卵泡数、取卵数、受精率及雌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颗粒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及卵泡液中孕激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颗粒细胞凋亡率随孕激素含量升高而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组妊娠率为75.8%。结论:颗粒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及卵泡液孕激素水平与IVF-ET结局有关。联合检测能较好提高对妊娠结局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细胞凋亡 卵泡液 孕激素
下载PDF
绝经后宫颈下段粘连行宫颈环形电切术造口取宫内节育器1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梅 姜晓英 +7 位作者 杜伯涛 马明星 朱秀丽 苗瑞超 赵越 金洪艳 曹芹雪 胡冬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6,共1页
患者,53岁。因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20年,绝经3年,宫颈粘连,于2010年6月7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要求取IUD。追问病史:G1P1,5年前因“宫颈息肉”行宫颈电灼术。查体:BP 110/70mmHg,听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患者,53岁。因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20年,绝经3年,宫颈粘连,于2010年6月7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要求取IUD。追问病史:G1P1,5年前因“宫颈息肉”行宫颈电灼术。查体:BP 110/70mmHg,听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盆腔彩色超声检查示:子宫呈前倾位,轮廓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粘连 取宫内节育器 绝经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造口 下段 置宫内节育器
下载PDF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在反复妊娠丢失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璐 李洋 杜伯涛(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的发生率约为1%~5%。近年研究发现,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蜕膜自然杀伤(decidual natural killer,dNK)细胞作为母胎界面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滋养细... 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的发生率约为1%~5%。近年研究发现,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蜕膜自然杀伤(decidual natural killer,dNK)细胞作为母胎界面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滋养细胞侵袭,促进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参与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建立,从而维持妊娠。而RPL患者的dNK细胞呈高活跃状态,其活性及功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妊娠的免疫环境,进而导致妊娠失败。目前,通过改善dNK细胞活性及功能进而影响母胎界面微环境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或脂肪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间充质干细胞、枸橼酸西地那非和西罗莫司等,已成为RPL治疗中的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丢失 自身免疫 蜕膜 杀伤细胞 天然 免疫耐受 免疫疗法
下载PDF
PCOS患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馨 王晓彤 +3 位作者 李洋 臧怡平 于竟 杜伯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62-1266,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稀发性排卵。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 nm~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稀发性排卵。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 nm~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存在于PCOS患者卵泡液和血液中,并可通过传递多种蛋白质、miRNAs、lncRNAs和circRNAs等,调节细胞生理功能。本文就PCOS患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外泌体 RNA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学玲 杜伯涛 李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1期88-90,共3页
复发性流产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无明显诱因的胚胎停育或妊娠物流失,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患者发生再次流产的概率也会增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由于病因不明,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它也是... 复发性流产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无明显诱因的胚胎停育或妊娠物流失,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患者发生再次流产的概率也会增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由于病因不明,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它也是生殖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国内外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治疗方法做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不明原因 免疫治疗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联合雌、孕激素、β-hCG水平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及治疗指导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嘉昱 杜伯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第3期274-276,共3页
孕酮、雌二醇、血β-h CG三者对维持早期妊娠有重要意义,因此监测血清孕酮、雌二醇、血β-h CG水平成为预测早期妊娠结局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孕酮水平反映了卵巢妊娠黄体和胎盘的功能,孕12周前孕酮水平相对稳定,与孕周无相关性;雌二醇... 孕酮、雌二醇、血β-h CG三者对维持早期妊娠有重要意义,因此监测血清孕酮、雌二醇、血β-h CG水平成为预测早期妊娠结局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孕酮水平反映了卵巢妊娠黄体和胎盘的功能,孕12周前孕酮水平相对稳定,与孕周无相关性;雌二醇水平反映优势卵泡的质量及卵巢妊娠黄体功能,雌二醇水平快速上升,说明胎儿存活正常,胎盘功能良好,如果呈平台或者下降趋势则提示继续妊娠可能失败,且监测血清雌二醇水平比监测血清孕酮或血β-h CG水平特异性更高;血β-h CG促进甾体激素分泌来维持妊娠黄体的增长并提供绒毛营养,由于同一孕周血β-h CG水平波动范围较大,通常通过观察其翻倍情况来预测妊娠结局。本文将对血清孕酮、雌二醇、血β-h CG水平与早期妊娠相关性进行讨论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妊娠 孕酮 雌二醇 Β-HCG 妊娠结局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修饰在男性不育症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竟 王晓彤 +4 位作者 李洋 臧怡平 张建馨 徐丽君 杜伯涛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7期3358-3363,共6页
N^(6)-甲基腺苷(m^(6)A)是RNA上携带的化学修饰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产生的生物效应受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和m^(6)A结合蛋白动态、可逆的调节。男性不育症是生殖系统的常见病,而精子发生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精... N^(6)-甲基腺苷(m^(6)A)是RNA上携带的化学修饰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产生的生物效应受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和m^(6)A结合蛋白动态、可逆的调节。男性不育症是生殖系统的常见病,而精子发生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分化、发育过程,与m^(6)A生物效应相关的酶均可影响精子的发生。因此,深入研究m^(6)A及其相关酶与精子发生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为临床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N^(6)-甲基腺苷 核糖核酸 精子发生
下载PDF
宫腔灌注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丹彤 杜伯涛 +1 位作者 高飞强 李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0期1291-1294,共4页
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中,称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能获得妊娠的阈厚度为薄型子宫内膜。薄型子宫内膜是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素,使妊娠率显著下降。虽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尽满意。宫腔灌注术是... 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中,称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能获得妊娠的阈厚度为薄型子宫内膜。薄型子宫内膜是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素,使妊娠率显著下降。虽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尽满意。宫腔灌注术是经宫颈口向宫腔内灌注药物以改善子宫内膜环境的措施,有利于内膜增殖和受精卵着床。本文以灌注药物为分类,综述不同宫腔灌注方式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作用机制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宫腔灌注 子宫内膜容受性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
原文传递
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对促排卵期薄型子宫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秦溪 杜伯涛 +3 位作者 苗瑞超 赵越 马明星 史青利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对促排卵期薄型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经B超监测有排卵发生但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C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又分成补佳乐组(CC+口服补佳乐)、芬吗通组(CC+芬吗通雌二醇片阴道用药)、... 目的:探讨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对促排卵期薄型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经B超监测有排卵发生但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C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又分成补佳乐组(CC+口服补佳乐)、芬吗通组(CC+芬吗通雌二醇片阴道用药)、联合用药组(CC+口服补佳乐及芬吗通雌二醇片阴道用药),观察内膜厚度增幅、类型、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及妊娠率。结果:共纳入患者11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90例,其中补佳乐组28例,芬吗通组28例,联合用药组34例。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幅分别为2.3±0.3 mm、2.1±0.2 mm、2.9±0.2 mm;A型内膜比例分别为53.57%、46.43%、67.64%;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分别为1 141.5±246.4 pmol/L、1 220.3±247.7 pmol/L、1 746.8±247.3 pmol/L;妊娠率分别为14.29%、17.86%、26.47%,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 h后直径>15 mm的卵泡个数分别为1.1±0.5、1.2±0.5、1.2±0.5、1.1±0.5,对照组与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妊娠率均大于补佳乐组和芬吗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血雌激素浓度,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补充雌激素 薄型子宫内膜 促排卵 妊娠率 芬吗通
原文传递
雌激素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明星 杜伯涛 +5 位作者 史青利 周丽丽 王嘉琳 徐丽君 赵越 张秦溪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及其细胞内分子机制,为激素替代疗法(HRT)预防及延缓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生物显微镜观察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2对... 目的探讨雌二醇(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及其细胞内分子机制,为激素替代疗法(HRT)预防及延缓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生物显微镜观察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2对细胞骨架构建参与蛋白Racl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天然孕酮及人工合成孕酮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1)E2组长神经突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及E2+MP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2组与E2+P4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Racl蛋白活性在E2作用5min时达高峰。(3)E2组Racl蛋白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及E2+MP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2组与E2+P4组Racl蛋白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2诱导了神经细胞突生长,诱导作用可能与活性Racl蛋白高表达有关。(2)以往HRT中人工合成孕酮的应用实际上可能抑制了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而天然孕酮无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雌激素 神经保护 RAC1 激素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越 杜伯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2期132-133,111,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内分泌综合征,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重要特点之一,含有炔雌醇环丙孕酮的复方口服避孕药达英-35因其有效的抗雄激素作用取得了令...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内分泌综合征,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重要特点之一,含有炔雌醇环丙孕酮的复方口服避孕药达英-35因其有效的抗雄激素作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对于糖脂代谢方面的影响却报道不一,成为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以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 肥胖
原文传递
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飞强 董丹彤 +1 位作者 李洋 杜伯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2期275-278,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持续排卵障碍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PCO...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持续排卵障碍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PCOS主要的内分泌特征为睾酮(testosterone,T)产生增多,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胰岛素过量分泌。目前PCOS患者的主要治疗靶点是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1)抑制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外周血中的游离睾酮;(2)抑制黄体生成素合成和分泌;(3)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过量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文主要在增强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AMH在PCOS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慧 李洋 +2 位作者 张子琪 王璐 杜伯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目前血清AMH的测量已应用于临床妇科生殖内分泌的各个领域,现有研究表明,AMH是卵巢储备的可靠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更年期的预测,而且在评估卵巢疾...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目前血清AMH的测量已应用于临床妇科生殖内分泌的各个领域,现有研究表明,AMH是卵巢储备的可靠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更年期的预测,而且在评估卵巢疾病手术或化学治疗后的卵巢损害方面也有一定价值。除此之外,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AMH可有效预测受控卵巢对刺激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为获得预后信息及个体化的卵巢刺激方案提供依据。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AMH是代替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工具,并发现血清AMH水平升高可能是PCOS主要病理生理学的一个促成因素。本综述主要探讨AMH与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雄激素(androgen,A)的相关性,为PCO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及诊断标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黄体生成素 胰岛素抵抗 雄激素
原文传递
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丹 杜伯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7期7-9,58,共4页
叶酸(folic acid,FA)也叫蝶酰谷氨酸,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还原为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作为一碳单位的供体,参与多种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叶酸的代谢主要涉及DNA的合成和甲基化两个重要过程。叶酸缺乏或参与叶酸代谢相关酶系基... 叶酸(folic acid,FA)也叫蝶酰谷氨酸,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还原为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作为一碳单位的供体,参与多种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叶酸的代谢主要涉及DNA的合成和甲基化两个重要过程。叶酸缺乏或参与叶酸代谢相关酶系基因等位点的多态性与多种临床疾病,如复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但是相关作用的确切机制并不明确,本文就叶酸代谢过程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 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原文传递
补体系统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丽丽 社伯涛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临床器官移植是许多系统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免疫系统的激活在器官移植中也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补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了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系统激活的调控,因而对补体在器官移植中的损伤机... 临床器官移植是许多系统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免疫系统的激活在器官移植中也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补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了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系统激活的调控,因而对补体在器官移植中的损伤机制及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系统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