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GF-BB对成年雌性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质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荣杰生 陶树清 +5 位作者 张滨 陶天遵 刘伟 张淑云 杜博 金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8-341,34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0.1ngml、1ngml、10ngml的PDGFBB,共同培养7d,并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④Westernblotting化学发光法检测ERα蛋白质,GIS2010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①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ERα位于胞核;②SDSPAGE电泳显示在66kD处有清晰的蛋白条带;③Westernblot显示10ngml组、1ngml组、0.1ngml组ERα蛋白条带较0ngml组清晰,且10ngml组最明显。结论PDGFBB具有促进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表达的作用,雌激素受体α蛋白含量随着PDGFBB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蛋白质表达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广璐 张淑云 +1 位作者 邢丽娜 郑淑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25.00%和0.11%、75.00%和3.40%,放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放疗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20%,而放疗后分别为25%、60%和25%,放疗后p53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加,bcl-2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放射治疗诱导宫颈癌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bax基因表达的诱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 细胞凋亡p53 BCL-2 BAX
下载PDF
胃癌中miRNA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健 王冬 于景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1-1335,共5页
胃癌是由多基因改变、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生的一个复杂病变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胃癌是由多基因改变、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生的一个复杂病变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功能。目前,胃癌中研究比较广泛的与miRNA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PI3K/AKT、Wnt/β-Catenin/Tcf、Ras/Raf/MEK/ERK、p53及TGF-β等信号通路,本文对胃癌中这些miRNA功能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癌 信号通路
下载PDF
HBV感染者人类白细胞Ⅰ,Ⅱ类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淑云 李迪 +5 位作者 谷鸿喜 李兴库 金茜 刘伟 杜博 卢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3-968,共6页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常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正常组(0.230vs0.075,P=0.004,OR=3.674,95%CI:1.445-9.338)和HBV感染恢复组(0.230vs0.063,P=0.004,OR=4.468,95%CI:1.492-13.377)均显著增高,HLA-B*35,DRB1*13则显著降低(0.066vs0.163,P=0.027,OR=0.362,95%CI:0.143-0.918;0.016vs0.008,P=0.017,OR=0.174,95%CI:0.035-0.859);HLA-A*69,B*56也显著降低(均0.000vs0.037,P=0.031).HLA-A*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慢性肝炎组与HBV感染恢复组比较显著降低(P=0.044),HLA-B*51在感染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9).结论:机体对HBV易感性和病毒持续或清除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相关.HLA-DRB1*12可能既为易感性位点,又能促进病毒的持续感染;HLA-B*51,A*02可能为易感性位点,但感染后易清除病毒;HLA-DRB1*13可能是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HLA-B*35,B*56和A*69在中国北方汉族人可能也为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 基因 PCR—SSP
下载PDF
Egr-1基因表达及其在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广璐 邢丽娜 +3 位作者 刘晓滨 刘伟 金茜 张淑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2923-2927,共5页
目的:研究Egr-1基因的表达在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培养;培养细胞接受4Gy X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和受照后1,2,4, 6,12和24 h的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0,1,2和... 目的:研究Egr-1基因的表达在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培养;培养细胞接受4Gy X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和受照后1,2,4, 6,12和24 h的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0,1,2和4 h Egr-1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0,6,12和24 h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随HepG2,SMMC-7721和HL-7702在4GY X射线照射后1 h即诱导了Egr-1基因表达增高,4 h均未达峰值,分别为ΔEgrHepG2(12.9629±1.0649)、ΔEgr7702(0.0096±0.0008)和ΔEgr7721(0.0017±0.0003),HepG2显著高于HL-7702和SMMC-7721(P<0.01).照射后6 h射线诱导的3株细胞凋亡均不明显,但在12 h均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凋亡,而且HepG2(41.16%)和HL-7702(27.45%)已达峰值; SMMC-7721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24 h仅为24.94%,且未达峰值.在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中,HepG2和SMMC-7721 S期的变化与细胞凋亡变化在6-12 h走势相反.结论:在HepG2,SMMC-7721和HL-7702细胞中,射线通过诱导Egr-1基因表达而诱导了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成正相关;S期肿瘤细胞可能易发生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EGR-1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肝癌细胞系
下载PDF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文华 李明 +4 位作者 王怀泉 刘真 周彤 蒋桂华 陈永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其下游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DCs按1∶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其下游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DCs按1∶10比例共培养,在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IL-10、IL-10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和JAK抑制剂(AG490)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IL-10和IL-12水平的变化;流式检测DCs表面分子标志物CD80、CD86、OX62及MHC-II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JAK1,(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MSCs和DCs并得到流式鉴定证实。MSCs与DCs培养后上清液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MSCs处理后DCs没有典型的成熟DCs表面标志,CD80、CD86、MHC-II及OX62的表达下降,IL-12分泌的水平也降低。实验中还发现外源性IL-10加到共培养板IL-10水平增加而IL-12水平减少,DCs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下降,而加入IL-10NA与IL-10恰恰表现了相反的作用效果。加入JAK抑制剂(AG490)到共培养板后,IL-10分泌和(P-)JAK1和(P-)STAT3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大鼠骨髓来源的MSCs能抑制DCs成熟和功能,可能是通过IL-10和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在临床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淑云 刘伟 +6 位作者 李迪 谷鸿喜 仰曙芬 周志红 杜博 金茜 常曼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对国产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HBVYMDD)变异的试剂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浆标本217份,分别采用荧光标记Taqman探... 目的:对国产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HBVYMDD)变异的试剂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浆标本217份,分别采用荧光标记Taqman探针定量PCR法(FT—PCR)和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HBVDNA含量和YMDD及其变异;其中78份HBVDNA阳性标本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多引物对巢式PCR法进行基因分型(A—F),30份标本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法检测HBVYMDD及其变异.结果:血浆标本HBVDNA阳性率(≥1.0×106copies/L)为75.6%(164/217).YMDD及其变异检出率为67.7%(147/217).其中YMDD44.9%(66/147),YIDD22.5%(33/147).YVDD17.7%(26/147),YIDD/YVDD混合株10.9%(16/147),其他混合株4.0%(6/147);结合HBVDNA含量,HBVYMDD及其变异的检出下限为HBVDNA=5.0×106copies/L,但在106copies/L时检出率较低,仅为36.4%,随着HBVDNA含量增高,检出率显著增高(>80%),且在107copies/L时即有显著增高(χ2=7.177,P<0.01).在基因分型的78份标本中,C基因型占89.8%,B和D基因型分别占8.9%和1.3%,YMDD及其变异总检出率为100%,变异总检出率为59.0%;1份D基因型YMDD及其变异检测为YIDD/YVDD混合变异;B,C两种基因型变异检出率分别为71.4%和55.7%,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为相对标准,则FH—PCR—MC法检测HBVYMDD及其变异的相对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6.3%(26/27),100%(3/3)和96.7%(29/30);对于HBVYMDD及其变异的类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FH—PCR—MC法是一种快速、特异的HBVYMDD及其变异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区分YMDD及其变异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曲线法 双探针 融解 杂交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DNA含量 YMDD 天门冬氨酸 临床应用评价 定量PCR法 Taqman 巢式PCR法 HBV 血浆标本 基因分型 D基因型 总检出率 检测结果 克隆测序法 PCR产物 基因型变异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HCV血清型和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丽杰 刘伟 于建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HCV的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免疫方法和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比较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120例患者中,HCV血清型1型46例(3...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HCV的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免疫方法和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比较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120例患者中,HCV血清型1型46例(38.3%);2型57例(47.5%);3型5例(4.2%);未分型12例(10.0%)。HCV基因型1a型2例(1.7%),1b型50例(41.7%),2a型45例(37.5%),2b型10例(8.3%),3a型4例(3.3%)。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一致率为82.5%(99/120)。结论HCV感染者基因型以1b和2a为主。血清型与基因型一致率高,血清型可以作为替代HCV基因型检测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基因型 血清型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CV-RNA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淑云 刘伟 +2 位作者 谷鸿喜 杜博 常曼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与逆转录PCR(RT- PCR)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CV-RNA的结果比较,评价FQ- PC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样本为经ELISA法筛选抗HCV阳性血清401份,其中221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80份采用RT- PCR法检测....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与逆转录PCR(RT- PCR)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CV-RNA的结果比较,评价FQ- PC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样本为经ELISA法筛选抗HCV阳性血清401份,其中221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80份采用RT- PCR法检测. 结果:FQ-PCR法检测HCV-RNA,阳性率(≥102拷贝/mL) 68.3%(151/221),定量范围在102-107拷贝/mL之间,但≤106拷贝/ml占98.1%(148/151);RT-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0%(54/180). 结论:FQ-PCR检测HCV-RNA较RT-PCR是一种省时、简便、敏感、特异和防污染的体外基因扩增与定量检测方法,其结果对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 血清 HCV-RNA FQ-PCR HCV感染
下载PDF
肝癌细胞系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广璐 邢丽娜 +3 位作者 刘晓滨 刘伟 金茜 张淑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系放射诱导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方法:研究细胞系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对照细胞系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肺小细胞癌HCI-H460和肺腺癌A549.常规培养48h后接受4Gy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0h)和...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系放射诱导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方法:研究细胞系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对照细胞系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肺小细胞癌HCI-H460和肺腺癌A549.常规培养48h后接受4Gy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0h)和受照后6,12,24,36和48h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细胞系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4GyX线照射后,HepG2在照射后12h出现细胞凋亡高峰,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比率为45.16%(t=8.864,P<0.0025),而SMMC-7721在24h达高峰,诱导的细胞凋亡比率为24.94%,HepG2较SMMC-7721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高峰出现早、比率高:HepG2和SMMC-7721与HCI-H460和A549变化较一致,凋亡变化的走势和峰值均与S期的相反,两株肝癌细胞可能均发生了射线诱导的有丝分裂前S期细胞凋亡.HepG2在照射后12h有明显的G_2/M期阻滞,可能有射线诱导的G_2/M期细胞损伤,发生了延迟的间期死亡.结论:两株肝癌细胞可能均发生了射线诱导的有丝分裂前S期细胞凋亡,HepG2可能伴有射线诱导的G_2/M期细胞损伤,发生了延迟的间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系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夏妍 张淑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8-507,共10页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可有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等多种临床表现.此后有的清除病毒,表现为自限性HBV感染,而约90%的儿童和10%的成人则转为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并可进一步发...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可有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等多种临床表现.此后有的清除病毒,表现为自限性HBV感染,而约90%的儿童和10%的成人则转为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并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CD4+T淋巴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起核心作用.他有Th1、Th2、Treg、Th17、Th22、Tfh和Th9等多种亚群,均可来自于同一祖细胞(Th0),有着各自的分化途径和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彼此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尤其是Th1/Th2和Th17/Treg的平衡在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CD4+T淋巴细胞亚群 转归 TH1/TH2 TH17/TREG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磊 张淑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44-1652,共9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基因组易发生变异,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基因组易发生变异,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的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和准种,与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HBV准种 HBV感染
下载PDF
中药Liu-OGN对体外成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林 陶天遵 +7 位作者 张淑云 兰青 柳海峰 王新婷 王晓亚 吴丽萍 陶树清 田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中药 Liu-OGN对体外成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 -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成人松质骨中的成骨细胞 ,并进行纯化和培养 ,然后使用含不同浓度 Liu-OGN药物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中药 Liu-OGN对体外成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 -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成人松质骨中的成骨细胞 ,并进行纯化和培养 ,然后使用含不同浓度 Liu-OGN药物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通过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等生化指标测定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获得的成人成骨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生化指标稳定可靠 ,纯化效果佳 ,可以满足相关研究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成骨细胞密度为 1 0 0 0 0 /ml的条件下 ,与不加药对照组比较 ,1 0 %、2 0 % Liu-OGN中药组和地塞米松组的成骨细胞体积增大 ,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均明显增高 ;但各 Liu-OGN中药组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中药 Liu-OGN对体外成人成骨细胞的分化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可以作为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YMDD耐药变异与HLA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淑云 李兴库 +7 位作者 董广璐 仰曙芬 谷鸿喜 李迪 金茜 刘伟 杜博 卢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2854-2859,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变异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CHB患者,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浆HBV YMDD变异;对其56例患者的外...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变异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CHB患者,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浆HBV YMDD变异;对其56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结果: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42例CHB患者中,YMDD变异率为56.3%.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MDD变异组与YMDD野生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0.013 vs 0.094.P=0.036;0.000 vs 0.063.P=0.024);HLA—A*3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IDD组明显增高,与YVDD组比较差异显著(0.158 vs 0.024,P=0.034);HLA—A*3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VDD变异组明显增高,与YIDD变异组比较差异显著(0.119 vs 0.000,P=0.028).结论: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携有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不易发生YMDD变异:携有HLA—A*30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IDD变异:携有HLA—A*3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VDD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YMDD变异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下载PDF
Th17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建武 孙丽杰 +2 位作者 刘伟 康鹏 赵勇华 《肝脏》 2012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5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合并胰岛素抵抗2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和NKT细胞频率,细胞内染色技术...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5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合并胰岛素抵抗2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和NKT细胞频率,细胞内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IFN-γ染色阳性的NK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数据行t检验。结果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IL-17水平和细胞内IFN-γ阳性的NK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6.60±1.70)%与(4.52±1.05)%,t=5.205,P<0.01;(180.0±35.6)与(82.0±17.0)pg/mL,t=12.674,P<0.01;(39.5±9.1)%与(32.0±6.5)%,t=3.420,P<0.01];而NKT细胞频率明显降低[(0.42±0.09)%与(0.62±0.14)%,t=9.325,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患者组Th17细胞频率、IL-17水平和细胞内IFN-γ阳性的NK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HOMA-IR<4患者[分别为(7.35±1.80)%与(5.82±1.47)%,t=3.292,P<0.01;(243.3±61.2)与(144.7±37.5)pg/mL,t=6.938,P<0.01;(44.3±10.2)%与(34.7±7.5)%,t=3.866,P<0.01];NKT细胞频率明显下降[(0.33±0.08)%与(0.52±0.12)%,t=6.718,P<0.01]。结论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升高,分泌IL-17增加;NKT细胞频率减少,分泌IFN-γ增加,导致炎症反应向Th1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胰岛素抵抗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自然杀伤性T细胞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AMP激活蛋白激酶对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丽杰 李树臣 +3 位作者 赵勇华 于建武 康鹏 刘伟 《肝脏》 2013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三...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印迹检测AMPK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TC)的含量,液闪计数仪检测脂肪酸β氧化速度,流式细胞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检测AMPK下游调节脂类代谢的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SREBP-2、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HMG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α、PPARγ、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mRNA水平。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HepG2细胞相比,表达HCV核心蛋白HepG2细胞AMPKα2活性(0.2±0.05比1.0±0.2,t=9.505,P<0.01)、AMPKα2 mRNA(0.3±0.1比1.0±0.3,t=5.422,P<0.01)及磷酸化-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0.25±0.05比0.6±0.2,t=4.159,P<0.01)明显下降,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78.5±20.5)μg/mg比(40.5±11.0)μg/mg,t=4.078,P<0.01]和TC含量[(52.5±13.0)μg/mg比(32.0±8.5)μg/mg,t=3.233,P<0.01]明显升高,脂肪酸β氧化速度[(1.80±0.40)nmol·mg-1·h-1比(3.10±0.60)nmol·mg-1·h-1,t=4.416,P<0.01]明显减慢,ROS水平(3.8±0.7比1.0±0.2,t=9.421,P<0.01)明显升高,MDA含量[(8.50±2.40)nmol/mL比(3.00±0.60)nmol/mL,t=5.446,P<0.01]明显升高;SOD活性[(9.60±2.50)U/mL比(15.50±3.00)U/mL,t=3.764,P<0.01]明显降低。脂肪酸、胆固醇合成的相关基因SREBP-1c mRNA水平(1.9±0.4比1.0±0.3,t=4.409,P<0.01)、FAS mRNA水平(3.0±0.6比1.0±0.3,t=7.303,P<0.01)、ACC mRNA水平(2.6±0.5比1.0±0.3,t=6.721,P<0.01)、SREBP-2 mRNA水平(2.3±0.5比1.0±0.2,t=5.913,P<0.01)、HMGR mRNA水平(1.9±0.4比1.0±0.2,t=4.929,P<0.01)和HMGS mRNA水平(2.6±0.7比1.0±0.2,t=5.383,P<0.01)明显升高,脂肪酸β氧化的相关基因PPARα mRNA水平(0.3±0.1比1.0±0.3,t=6.971,P<0.01)和CPT1A mRNA水平(0.4±0.1比1.0±0.2,t=6.573,P<0.01)明显下降。结论 HCV核心蛋白下调AMPK活性及表达,改变其下游调节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三酰甘油和TC合成,减少脂肪酸β氧化,增加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脂类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AMP激活蛋白激酶 AMPK 脂肪酸合成 脂肪酸β氧化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丽杰 万琳 +4 位作者 张晓宇 施宇光 周洪波 陈墨洋 于建武 《肝脏》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CHC患者和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和花生四烯酰甘油(2-AG)水平,应用RT-PC...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CHC患者和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和花生四烯酰甘油(2-AG)水平,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大麻素受体1(CB1R)及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表达,数据行t检验。结果与CHC患者相比,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AEA水平升高[(6.80±1.70)pmol/mL比(3.88±0.63)pmol/mL,t=8.053,P<0.01];肝组织CB1R mRNA水平(1.7±0.4比1.0±0.2,t=4.696,P<0.01)和CB1R蛋白水平(0.8±0.2比0.4±0.1,t=5.367,P<0.01)增加;FAAH mRNA水平(0.5±0.1比1.0±0.3,t=4.743,P<0.01)和FAAH蛋白水平(0.5±0.1比0.8±0.3,t=2.846,P<0.01)下降。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的患者相比,HOMA-IR指数≥4的患者AEA水平升高[(7.53±1.85)pmol/mL比(5.56±1.40)pmol/mL(t=2.986,P<0.05)];肝组织CB1 mRNA水平(2.3±0.65比1.4±0.35,t=2.986,P<0.05)和CB1R蛋白水平(1.2±0.3比0.9±0.2,t=2.038,P<0.05)升高,FAAH mRNA水平(0.3±0.08比0.6±0.15,t=4.076,P<0.01)和FAAH蛋白水平(0.2±0.05比0.4±0.1,t=3.464,P<0.05)下降。结论随着IR程度加重,CHC患者外周血AEA水平升高;肝组织CB1R表达增加而FAAH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胰岛素抵抗 内源性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1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D4^+CD25^+调节性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丽杰 于建武 +1 位作者 刘伟 李树臣 《肝脏》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HLA-A2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分别在治...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HLA-A2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频率,应用液闪计数仪检测其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随访24周,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频率为(9.6±3.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1.0±2.3)%(t=2.028,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CD4+CD25+Treg细胞频率为(8.9±2.7)%,明显低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10.4±2.3)%(t=3.324,P<0.01)。抗病毒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治疗后患者IFN-γ水平为(3 959±577)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 965±326)pg/ml(t=16.1,P<0.01);获得SVR患者组IFN-γ(6 824±568)pg/ml,明显高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2 219±286)pg/ml(t=29.853,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着HCV RNA水平的下降,CD4+CD25+Treg细胞频率降低,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建武 孙丽杰 +2 位作者 刘伟 康鹏 赵勇华 《肝脏》 2012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了解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40例HLA-A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20例合并胰岛素抵抗),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Treg细胞占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频率,液闪计数... 目的了解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40例HLA-A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20例合并胰岛素抵抗),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Treg细胞占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频率,液闪计数仪检测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IFN-γ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9.5±1.9)%,明显低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11.2±2.2)%(t=2.615,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患者的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为(9.0±1.8)%,明显低于HOMA-IR<4患者的(10.8±2.3)%(t=2.413,P<0.05)。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和去除Treg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上清液中IFN-γ为(4050±580)pg/mL,明显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2005±330)pg/mL(t=13.705,P<0.01)。HOMA-IR≥4患者IFN-γ为(5682±986)pg/mL,明显高于HOMA-IR<4患者的(2819±660)pg/mL(t=7.630,P<0.01)。结论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频率减低,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胰岛素抵抗 调节性T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reg/Th17细胞比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丽杰 于建武 +3 位作者 刘伟 康鹏 赵勇华 朱鹏飞 《肝脏》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比例变化的影响。方法 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在抗病毒治疗前和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比例变化的影响。方法 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在抗病毒治疗前和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频率,ELISA法检测患者IL-17的水平,观察Treg/Th17细胞比例变化与患者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抗病毒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频率和Treg/Th17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58±0.86)%与(2.48±0.60)%,t=2.399,P<0.05;(8.58±2.20)%与(4.70±1.30)%,t=7.990,P<0.01;(1.82±0.40)与(1.60±0.35),t=2.088,P<0.05]。抗病毒治疗后Th17、Treg细胞频率和Treg/Th17比例分别为(5.35±0.79)%、(6.46±1.29)%、(1.25±0.21)。获得SVR患者Th17细胞频率为(6.27±1.15)%,明显高于未获得SVR的(4.05±0.82)%(t=10.103,P<0.01)。获得SVR患者Treg细胞频率和Treg/Th17比例为(4.90±1.39)%、(0.80±0.15),明显低于未获得SVR的(7.42±1.95)%、(1.83±0.42)(t=5.718,8.752,P<0.01)。获得SVR患者IL-17水平为(143.5±31.2)pg/mL,明显高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121.4±30.1)pg/mL(t=2.028,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reg/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抗病毒治疗后Treg/Th17细胞比例下降,获得SVR患者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调节性T细胞 Treg TH17细胞 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