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基因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滕宗艳 张一娜 +4 位作者 尹新华 凌虹 谷鸿喜 张莉 宋雁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02-403,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 3基因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把野生型p5 3基因重组腺病毒转入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中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 (FCM) ,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重组腺病毒能有...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 3基因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把野生型p5 3基因重组腺病毒转入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中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 (FCM) ,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将p5 3基因转入心肌细胞中 ;转入的p5 3基因可以导致心肌细胞体积变小、胞浆浓缩、核固缩、染色质边集 ,引起细胞G1期阻滞。结论 野生型p5 3基因可以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并能影响细胞周期。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基因 腺病毒载体 心肌疾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聂义珍 张一娜 武小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DM)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以预设表格方式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房199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DM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①老年DM住院患者死亡86例,占全部...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DM)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以预设表格方式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房199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DM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①老年DM住院患者死亡86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0.98%,其中以心血管疾病(33.72%)、脑血管疾病(17.44%)、呼吸系统疾病(13.95%)为前3位最主要死因。②在DM与非DM组的比较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较非DM组显著增多,肿瘤患者在非DM组明显增多。③DM病程对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DN)、脑梗死有显著影响。结论DM是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DM的病程增加也大大增加了高血压、心肌梗死、DN、脑梗死的发生率,从而显著增加了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原因 老年人
下载PDF
心肌肥厚发生的细胞内分子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滕宗艳 张一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肥厚 癌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细胞内分子机制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转移对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滕宗艳 张一娜 +3 位作者 尹新华 凌虹 张莉 宋雁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为了探讨野生型p53 基因对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应用于高血压和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所致心肌肥厚的基因治疗可能性,本实验将野生型p53 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乳兔心肌细胞。应用生化染色方法、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 为了探讨野生型p53 基因对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应用于高血压和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所致心肌肥厚的基因治疗可能性,本实验将野生型p53 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乳兔心肌细胞。应用生化染色方法、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野生型p53 基因的转染效率及表达效果。采用MTT方法及光镜技术进一步观察了野生型p53 基因对心肌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心肌细胞中并使其得以表达,导入的野生型p53 基因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生长,且生长抑制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心肌肥厚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基因 心肌细胞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肝素帽连接三腔导尿管行膀胱冲洗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环 李树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7年第7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三腔导尿管 膀胱冲洗 肝素帽 连接 留置导尿术 老年人口 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