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肺移植术时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伟 曾宪章 +2 位作者 张莉莉 李文志 崔晓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肺移植术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肺移植术组(M组)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24只。M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O2-50%N2混合气体;H组再灌注期间吸入N...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肺移植术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肺移植术组(M组)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24只。M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O2-50%N2混合气体;H组再灌注期间吸入N2-O2-CO2混合气体,调节3种气体吸入浓度,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80~100mmHg,吸人氧浓度48%~50%。于机械通气15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作为基础值,再灌注期间每30min记录1次。于再灌注1、2和4h时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采集外周动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1和IL-8的浓度;取移植肺组织,测定弹性蛋白酶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灌注时H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高于M组(P〈0.05);与基础值比较,再灌注时M组TNF-α及IL-8的浓度升高(P〈0.05);与M组比较,再灌注时H组TNF-α及IL-8的浓度降低(P〈0.05),再灌注2和4h时弹性蛋白酶含量、移植肺湿,干重比降低(P〈0.05);H组移植肺组织肺泡内出血、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肺水肿较M组明显减轻。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明显抑制大鼠肺移植术时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 肺移植 再灌注损伤 炎症
原文传递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崔晓光 郭悦平 +4 位作者 高伟 张莉莉 曾宪章 陈晓杰 李文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Wistar大鼠,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3只,肺移植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和治疗组(n= 7)。对照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N2-50%O2混合气体;治疗组再灌注期间吸...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Wistar大鼠,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3只,肺移植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和治疗组(n= 7)。对照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N2-50%O2混合气体;治疗组再灌注期间吸入40%N2-60%O2- 100%CO2混合气体,调节吸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流量,维持吸入氧浓度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100 mm Hg。记录受体鼠机械通气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作为基础值,再灌注期间每15分钟记录1次,直至实验结束。再灌注90 min时放血处死大鼠,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浓度;取左肺组织,计算湿/干重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ax、Bcl-2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再灌注期间对照组MAP和PaO2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期间治疗组MAP、PaCO2和PaO2升高,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Bax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抑制大鼠移植肺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 肺移植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伟 曾宪章 +2 位作者 张莉莉 李文志 崔晓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TH)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16只肺移植成功后的Wistar大鼠,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治疔组(n=8)。两组基础状态给予50%N2+50%O2通气,对照组再灌注后给予50%O...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TH)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16只肺移植成功后的Wistar大鼠,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治疔组(n=8)。两组基础状态给予50%N2+50%O2通气,对照组再灌注后给予50%O2通气;治疗组再灌注后给予40%N2+60%O2和一定浓度的CO2混合气体,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80~100mmHg(1mmHg=0.133kPa),吸入氧浓度为50%。每组再灌注后观察90min,记录基础和再灌注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氧分压(PaO2)。然后取外周血测量CD3、CD4、CD28阳性率;测量组织匀浆中IFN-γ、IL-2、IL-4和IL-10的浓度,并取部分组织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再灌注后,MAP和PaO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的CD3、CD4和CD28的阳性率和IL-2、IFN-γ浓度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IL-4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IL-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切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水肿明显减轻。结论TH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抑制CD28的表达,减少Th1细胞分泌IL-2、IFN-γ,促进Th2分泌IL-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再灌注损伤 高碳酸血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地氟烷预先给药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兵 魏霞 +3 位作者 李文志 崔晓光 丁文刚 吴海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地氟烷预先给药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PTP)和膜电位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1.0MA... 目的研究地氟烷预先给药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PTP)和膜电位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1.0MAC地氟烷组(Ⅲ组)和1.5MAC地氟烷组(Ⅳ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Ⅲ组和Ⅳ组在缺血前分别吸入地氟烷1.0MAC和1.5MAC40min。再灌注4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迅速断头,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Ca^2+诱发的线粒体肿胀,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耗散。结果再灌注4h,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和Ⅳ组线粒体PTP活性、NDS升高,Ⅱ组线粒体膜电位耗散增加(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线粒体PTP活性、NDS及线粒体膜电位耗散降低(P〈0.05)。结论地氟烷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再灌注时神经功能,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的肿胀、减少线粒体膜电位的耗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膜电位 地氟醚
原文传递
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兵 魏霞 +3 位作者 李文志 崔晓光 周华成 潘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MAC地氟烷组(D1.0组...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MAC地氟烷组(D1.0组)和1.5MAC地氟烷组(D1.5组)。采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1.0组和D1.5组缺血前分别吸入1.0MAC和1.5MAC地氟烷40min。再灌注4h时,迅速断头取前脑,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Ⅱ+Ⅲ和Ⅳ的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1.0组和D1.5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升高(P〈0.05);各组复合体Ⅱ+Ⅲ、D1.0组及D1.5组复合体Ⅲ+Ⅲ和Ⅳ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体积增大、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嵴间隙增宽、破裂、膜崩解;D1.0组和D1.5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结论地氟烷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提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电子传递复合物Ⅰ 电子传递 复合物Ⅱ 电子传递复合物Ⅲ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海玲 薄玉龙 +2 位作者 崔晓光 小林勉 李文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310~356 g,随机分为6组(n=7):CVT6组、SVT6组、CVT10组、SVT10组、CVT14组和SVT14组.VT分别为6...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310~356 g,随机分为6组(n=7):CVT6组、SVT6组、CVT10组、SVT10组、CVT14组和SVT14组.VT分别为6、10、14 ml/kg,通气频率分别为75、45、32次/min.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HPV,气道峰压为40 cm H20,PEEP为0)制备大鼠VILI模型.于HPv前(T0,基础值)及通气15~25 min,在呼气末经气道注入4 ml/kg空气,测定气道压力,计算胸肺顺应性,当其降至基础值50%时,PEEP升高至7.5 cm H2O.吸除气道内水肿液后,SVT6组、SVT10组和SVT14组给予PS 100 mg/kg,CVT6组、CVT10组和CVT14组给予等容量空气,并按不同VT和通气频率行机械通气.于T0、HPV后5 min(T1)、给予PS后15、30、60、90及120 min(T2-6)时测定MAP,采集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于T1,6时收集气道内水肿液,于T6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相同机械通气方式下,给予Ps后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对照组减轻;不同机械通气方式下,SVT10组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其余组均减轻.SVT10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其余组减轻.结论 采用VT10 ml/kg、通气频率45次/min行机械通气时PS治疗大鼠VILI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呼吸 人工
原文传递
T淋巴细胞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7
作者 高伟 崔晓光 曾宪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3-65,91,共4页
器官缺血,再灌注C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参与、非抗原依赖性炎症反应,对器官功能的早期和远期影响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一道难题。传统的理论认为器官I/R损... 器官缺血,再灌注C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参与、非抗原依赖性炎症反应,对器官功能的早期和远期影响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一道难题。传统的理论认为器官I/R损伤主要是固有性免疫系统参与的,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但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适应性免疫系统在器官I/R损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在再灌注后1h内浸润,通过分泌因子和调节其他炎症细胞浸润引起器官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