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地区城市与农村正常人群糖化血清白蛋白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春 李寒滨 +5 位作者 王志海 孟建华 赵莹 潘静 梁红艳 姜晓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建立并研究酶学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哈尔滨地区人群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实验选取了1 200例志愿者,各志愿者经检查符合各项研究入选标准的共882例。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并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目的建立并研究酶学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哈尔滨地区人群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实验选取了1 200例志愿者,各志愿者经检查符合各项研究入选标准的共882例。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并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①882例志愿者的GA水平呈正态分布,GA水平范围为8.8%~19.7%,取两侧95%区间为参考值范围:9.8%~16.0%;②GA水平与年龄成正相关,年龄每增加一岁,GA值增加0.04。并且60岁以上人群与20~39岁人群GA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女性GA水平高于男性人群,农村略高于城市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哈尔滨地区的正常人群GA参考值范围为9.8%~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白蛋白 参考值范围 Lucica GA—L试剂盒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月明 李宾 +2 位作者 高光强 潘静 姜晓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53-758,共6页
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检验医学实验室的日常,从检验标本的采集、传输、检测到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及综合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渗入到检验医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基于智能接口技术的人工智能将加速医学实验室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建设,以检验大... 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检验医学实验室的日常,从检验标本的采集、传输、检测到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及综合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渗入到检验医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基于智能接口技术的人工智能将加速医学实验室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建设,以检验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将有助于在已有的检验大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开发新模型、优化新标准,最终辅助在医患之间建立最佳的诊疗决策。该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进行阐述,并对人工智能在未来检验医学领域的部分应用场景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智能审核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医学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背景下对医学统计学本科教育的思考
3
作者 王鑫 刘旭 +2 位作者 赵伟莉 张欣多 刘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应该以其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导向,这对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而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改进目前的教学状况来适应新的要求。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授课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古板、学生学习热... 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应该以其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导向,这对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而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改进目前的教学状况来适应新的要求。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授课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古板、学生学习热情低落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医学统计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与国家对医学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这一大背景相互矛盾。在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加强软件学习;其次是改进教学方式,包括分小组学习,开放式教学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汇报等;最后定位到课程设计上,课程应该和自己的专业或者导师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做到学即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本科教育 统计学 医学 信息化教学 统计思维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杜雪飞 薛丽 +4 位作者 梁红艳 柳俊年 潘靖 杨春 辛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医师实验诊断学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哈尔...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医师实验诊断学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检验科内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住培基地的住培医师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7~2018年度住培医师3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普通五年制教材传统教学法。将2019~2020年度住培医师30名纳入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比较2组住培医师考试成绩、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培医师学习主动性、思辨力、团队协作、有效沟通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培医师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住培医师实验诊断学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住培医师成绩,锻炼了住培医师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住培医师 系统-器官疾病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体系改革的调研
5
作者 杜雪飞 梁红艳 +4 位作者 薛丽 柳俊年 潘靖 杨春 辛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 通过调研对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法改革,探讨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内容设置以及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 目的 通过调研对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法改革,探讨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内容设置以及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见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109人和检验科住培医师12人为研究对象,发放自制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实验诊断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和课程发展等9个问题。结果 95.87%(116/121)被调研者认为有必要将实验诊断学教学改为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90.91%(110/121)以上被调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PBL联合CBL教学法。更多住培医师希望课程加强实践操作、临床思维培养和检验新知识的介绍,高年级本科生希望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而低年级本科生则更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除了传统的课上讲授外,被调研者更愿意选择微课教学,住培医师相较于本科生更倾向于分组病例讨论模式。结论 建立以系统-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发展的趋势。PBL联合CBL教学法、分组讨论、互动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帮助医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教学体系 改革 系统-器官疾病 PBL CBL
下载PDF
β-紫罗兰酮通过NF-κB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6
作者 高光强 王发琳 +5 位作者 李娟 田虹 果思伽 于晓兰 杨婷婷 刘家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4-261,共8页
目的探讨β-紫罗兰酮(β-Ionone,BI)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过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法和MTT法测定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活性,孔雀石... 目的探讨β-紫罗兰酮(β-Ionone,BI)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过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法和MTT法测定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活性,孔雀石绿磷酸盐法检测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65(p-P65)(s536和s311)、PP2A(A、B和C)和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Phosphorylation-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gene,p-ATM)(s1981)蛋白水平。结果BI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CF-7细胞经BI处理后,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表现为磷酸化P65(s536和s31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P2A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I还显著地降低PP2A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对MCF-7细胞中P65蛋白和ATM蛋白的磷酸化作用。结论该研究表明BI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BI通过增加PP2A活性调节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Β-紫罗兰酮 蛋白磷酸酶2A 核因子-ΚB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
下载PDF
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
7
作者 孙倩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7期63-63,共1页
当我们谈论高尿酸血症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痛风,继而想到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等磨人的症状。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还可能对您的整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整体健康 关节疼痛 痛风
下载PDF
拉曼光谱用于细菌快速药敏检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文旭 张心宇 +1 位作者 刘旭(综述) 刘禹(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42-546,567,共6页
致病菌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目前,临床微生物室常用的药敏试验,如纸片扩散法、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全自动药敏分析等都是基于细菌生长的方法,且操作流程繁琐,需要8~16 h... 致病菌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目前,临床微生物室常用的药敏试验,如纸片扩散法、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全自动药敏分析等都是基于细菌生长的方法,且操作流程繁琐,需要8~16 h才能出结果。该文从快速药敏检测(RAST)的研究出发,重点叙述了拉曼光谱在RAST领域的研究进展。利用拉曼光谱对细菌进行基于代谢表型的药敏检测,检测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常规基于细菌生长的药敏方法。但该方法缺少大规模的临床分离株验证,而且难以实现临床标本中细菌的免分离检测。该文对RAST技术的临床验证、可重复性评估、临床适用性评估、准确性评估、拉曼光谱与电阻抗及微流控技术的创新结合及其在复杂临床标本中直接药敏检测等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快速药敏检测 细菌 光学 微流控
下载PDF
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邹桂玲 姚玉虹 +2 位作者 石连仲 路娟 孟晓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征。方法血液培养采用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分离菌构成比中革兰阴性杆菌处于优势,占64.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征。方法血液培养采用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分离菌构成比中革兰阴性杆菌处于优势,占64.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18.9%,真菌占16.2%,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为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和万古霉素。结论近两年败血症患者血液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球菌属和真菌占一定的比例,病原菌对临床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VEGF和MMP-9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春龙 崔云甫 +2 位作者 杜雪飞 邰升 钟翔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选取35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正常组...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选取35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MMP-9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并结合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VEGF、MMP-9表达阳性率胰腺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77.14% vs 5.71%,12.86%,P<0.01;MMP-9:68.57% vs 8.57%,5.71%,P<0.01);在大小为<2 cm、2-4 cm和>4 cm肿瘤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2.86%、92.86%和78.57%,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75.00%和83.33%:分化程度高、中、低肿瘤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70.59%和90.91%.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64.71%和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MP-9阳性率在淋巴转移阳性组分别为100%、95.24%,胰腺癌VEGF、MMP-9阳性组与阴性组MVD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t=3.89,P<0.01).结论:VEGF、MMP-9与胰腺癌的高血管生成活性相关,VEGF、MMP-9有望成为抗胰腺癌侵犯转移治疗的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胰腺癌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1
作者 李宾 姜晓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2996-3001,共6页
代谢综合征涉及有机体多种代谢因素的异常,其中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是代谢综合征的几个重要诱因。有研究显示,慢性炎症与机体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 代谢综合征涉及有机体多种代谢因素的异常,其中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是代谢综合征的几个重要诱因。有研究显示,慢性炎症与机体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是改善代谢综合征人群临床症状的首选干预措施,而对那些虽生活方式改变而未能充分降低疾病风险的人群,应考虑合理的药物治疗。本文将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流行病学,潜在发病机制,以及一些天然中药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肥胖 高血压 血脂 中药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邹桂玲 杜雪飞 +2 位作者 孙哲 孟晓玉 陈国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2001~2008年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的变化,指导临床更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1~2008年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及其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室内质控菌株选用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结... 目的了解本院2001~2008年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的变化,指导临床更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1~2008年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及其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室内质控菌株选用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结果 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尿培养阳性率及各种病原菌的比率无差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真菌、肠杆菌属、葡萄菌属等为主要分离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肠球菌次之。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属比率无差别,但革兰氏阳性球菌属比率有明显差别,并且2005~2008年尿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耐药率明显增加,喹诺酮类抗生素已不再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变化,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春波 苏丽菊 +2 位作者 韩笑 于波海 姜晓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 710例,铜绿假单胞菌分离214株(5.8%),鲍曼不动杆菌分离347株(9.4%)。铜绿假单胞菌3年感染率分别为7.3%、6.6%、4.7%,呈逐年减少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6%、8.8%、10.3%,呈逐年增加趋势。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创面分泌物、尿液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株以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7.6%和34.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增高;多粘菌素B耐药率逐年下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尤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因此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感染分布
下载PDF
温湿度对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霞 迟伟群 +4 位作者 姚玉虹 于晓斐 江跃红 许铁 姜晓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 探讨环境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首先,对这两种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然后,自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期间,每日应用室... 目的 探讨环境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首先,对这两种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然后,自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期间,每日应用室内定值弱阳性质控分别在这两种系统上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记录每日室内温湿度及定值弱阳性质控的S/CO值。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高通量Addcare ELISA 600检测系统,根据温湿度不同进行分组,将各组定值弱阳性质控值(S/C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按温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5,P=0.0001),按湿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3,P=0.0043);利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温湿度对检测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S/CO值增加0.043,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每增加1%,S/CO值减少0.007。对于高通量Freedom evolzyer检测系统,根据温湿度不同进行分组,将各组定值弱阳性质控值(S/C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按温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7,P〈0.0001),按湿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99,P〈0.0001);利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温湿度对检测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S/CO增加0.037,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每增加1%,S/CO减少0.005。,结论(1)温度在18~22℃及湿度在20%~29%、30%~39%时检测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在8~12℃、13~17℃,及湿度在10%~19%时检测值与预期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温度与S/CO值成正相关,湿度与S/CO值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桃仁蛋白对树突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英 许铁 +3 位作者 甘润韬 刘巍 李雅杰 杨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探讨桃仁蛋白(psp)对树突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荷S180小鼠模型,psp组给以腹腔注射桃仁蛋白,并设空白对照组;分离小鼠骨髓细胞,经IL-4、GM-CSF诱导其DC成熟,并以冻融S180抗原预致敏;在含IL-2培养体系中加入小鼠脾细胞... 目的:探讨桃仁蛋白(psp)对树突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荷S180小鼠模型,psp组给以腹腔注射桃仁蛋白,并设空白对照组;分离小鼠骨髓细胞,经IL-4、GM-CSF诱导其DC成熟,并以冻融S180抗原预致敏;在含IL-2培养体系中加入小鼠脾细胞,观察负载S180抗原T细胞对S180杀伤作用。结果:psp组对S180杀伤作用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效靶比为40∶1时,0.638±0.044vs0.743±0.060;效靶比为20∶1时,0.561±0.041vs0.668±0.074;效靶比为10∶1时,0.461±0.036vs0.586±0.054)。结论:桃仁蛋白能够增强小鼠DC抗原递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蛋白 树突细胞 抗原递呈功能
下载PDF
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柳芳 梁红艳 +1 位作者 李艳丽 姜晓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在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血清二联筛查与三联筛查方法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试验,孕妇胎龄为15~21周,对两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假阳性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ROC曲线分析两种...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在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血清二联筛查与三联筛查方法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试验,孕妇胎龄为15~21周,对两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假阳性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ROC曲线分析两种血清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并相互比较。结果在5 063例孕妇中6例为DS胎儿,二联和三联筛查的DS检出率分别是50%和83.3%,假阳性率分别为2.2%和2.1%,ROC分析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95%CI:0.583~0.707)和0.85(95%CI:0.795~0.880)。结论孕中期血清筛查胎儿DS试验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血清三联筛查方法明显优于血清二联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妊娠中期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细胞免疫功能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雁 王晓燕 +3 位作者 韩世愈 朱莉 王丽云 宋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834-1835,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血细胞免疫功能,探讨新生儿脐血细胞免疫功能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Kx-21细胞仪、郭峰花环法(红细胞受体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对妊娠足月阴道产和妊娠足月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各30例进行部...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血细胞免疫功能,探讨新生儿脐血细胞免疫功能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Kx-21细胞仪、郭峰花环法(红细胞受体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对妊娠足月阴道产和妊娠足月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各30例进行部分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白细胞、红细胞)和特异性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成年健康未妊娠妇女外周血60例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C3b活性的测定。结果:新生儿脐血白细胞免疫(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粒细胞)阴道产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特异性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红细胞免疫功能(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率)均无明显差异。新生儿脐血红细胞C3b活性显著高于成年健康未妊娠妇女外周血红细胞C3b活性(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的白细胞免疫与分娩方式有关;新生儿脐血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红细胞与分娩方式无关;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功能高于成年健康未妊娠妇女外周血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免疫状态 细胞免疫 分娩方式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表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桂玲 张婉莹 +3 位作者 杜雪飞 孟晓玉 陈国玉 孙哲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对黑龙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arbopenems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表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株的克隆动向。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 目的对黑龙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arbopenems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表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株的克隆动向。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多底物-多抑制剂协同法分类检测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hydrolyzingβ-lactamases,CHBLs);应用PCR扩增OXA-23、OXA-24、OXA-58、OXA-51等对收集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性关系。结果 319株CRAB的临床分离株中,286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即产碳青霉烯酶,其中187株CRAB产丝氨酸类碳青霉烯酶(SCHBLs),无金属类碳青霉烯酶(MCHBLs)。187株CRAB碳青霉烯类酶基因扩增显示OXA-51为阳性扩增,OXA-23基因阳性率为98%,OXA-24和OXA-58基因未扩增出特异条带。结论 OXA-23基因是在黑龙江地区流行的CRAB主要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改良HODGE试验 PCR OXA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微RNA-187、微RNA-143水平检测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毕伟 刘勇 +4 位作者 么大伟 王越 许铁 胡成乙 刘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713-3717,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微RNA-187、微RNA-143水平检测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胆囊癌患者(病例组)、90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90例正常人(健康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微RNA-187、微RNA-143水平检测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胆囊癌患者(病例组)、90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90例正常人(健康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微RNA-187、微RNA-143表达水平,分析三者联合诊断胆囊癌的效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胆囊癌57例(63.33%),漏误诊33例(36.67%);病例组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血清微RNA-187表达增加,微RNA-143表达下降(P<0.05),病例组的血清微RNA-187表达高于良性组、健康组(P<0.05);良性组微RNA-187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微RNA-143表达低于良性组、健康组(P<0.05);良性组微RNA-143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超声和血清微RNA-187、微RNA-143联合诊断对直径≤10 mm的胆囊癌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超声检查(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微RNA-187、微RNA-143诊断胆囊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 92.8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胆囊壁、胆囊腔内的病变情况及胆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血清微RNA-187在胆囊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微RNA-143呈低表达,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RNA-187 微RNA-143 胆囊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icroR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禹 姜晓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前随着对microRNA(miRNA)研究的深入,已发现miRNA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功能,参与了心脏疾病、血管疾病、肿瘤及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mi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作简要综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miRNA在肿... 目前随着对microRNA(miRNA)研究的深入,已发现miRNA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功能,参与了心脏疾病、血管疾病、肿瘤及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mi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作简要综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miRNA在肿瘤诊断的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改进实验室对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信使 肿瘤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