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玲 唐甲竹 +2 位作者 李悦 施伟红 沈婧 《癌症进展》 2017年第9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行化疗辅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行常规性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实... 目的探讨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行化疗辅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行常规性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液系统、胃肠系统、骨髓抑制、肝损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 肿瘤 化疗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红琼 周林静 +1 位作者 王平 张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8-91,69,共5页
关键词 EIF4E 恶性肿瘤 起始因子 翻译 真核 MRNAS 过度表达
下载PDF
节拍化疗通过影响血管形成及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石峰 于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节拍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给予常规剂量卡培他滨化疗作为常规化疗组,持续低剂量卡培他滨化疗作为节拍化疗组,不应用化疗作为对照组。测定肿瘤血管微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 目的研究节拍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给予常规剂量卡培他滨化疗作为常规化疗组,持续低剂量卡培他滨化疗作为节拍化疗组,不应用化疗作为对照组。测定肿瘤血管微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仅检测不同化疗方案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NK细胞、巨噬细胞的比例,观察化疗结束后小鼠的肿瘤大小和血中白细胞计数。结果节拍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比较,MVD、VEGF降低,TSP-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节拍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比较,MDSCs比例降低,NK细胞、巨噬细胞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节拍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在治疗结束后肿瘤体积没有区别(P>0.05),但节拍化疗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卡培他滨化疗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调整免疫细胞的比例来抑制肿瘤形成,同时降低化疗引起的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拍化疗 血管抑制 免疫系统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寒丽 耿健雄 张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60-1763,共4页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糖尿病能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具有降糖作用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糖尿病能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具有降糖作用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二甲双胍能激活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阻滞细胞周期、调节胰岛素/IGF-1轴、调节肿瘤细胞的自噬效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二甲双胍具有安全、低毒的特性,将其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可能会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仍处于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阶段,并未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但其抗肿瘤作用是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肿瘤 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爱岐 金时 +1 位作者 曹守波 于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是炎症反应的关键免疫细胞,可以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可能对评... 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是炎症反应的关键免疫细胞,可以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可能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的价值。LMR对于头颈部肿瘤、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预后价值已经得到证实。本文就LMR在恶性肿瘤患者对评价预后的价值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肿瘤 预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 NVP -AUY922单药及联合用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佳文 曹京燕 +1 位作者 金时 于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热休克蛋白(Hsp90)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Hsp90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一些小分子Hsp90抑制剂被发现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NVP-AUY922是其中一种具有吡咯骨架的人工合成制剂,由... 热休克蛋白(Hsp90)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Hsp90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一些小分子Hsp90抑制剂被发现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NVP-AUY922是其中一种具有吡咯骨架的人工合成制剂,由于它具有毒副作用小和结构稳定等优点,被人们广泛考虑作为新一类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本篇综述主要就AUY922单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抑制剂 肿瘤 靶向治疗 NVP-AUY922
下载PDF
二甲双胍相关性自噬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燕 徐桂芬 张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85-987,共3页
二甲双胍是最广泛使用的双胍类抗糖尿病药物,其通过需肝激酶B1的机制降低肝葡萄糖,该酶为控制体内代谢的要点,二甲双胍通过该机制引起蛋白合成减少、细胞增殖减慢,这激发了人们研究其在肿瘤细胞增殖、自噬和凋亡调控方面作用的兴致,其... 二甲双胍是最广泛使用的双胍类抗糖尿病药物,其通过需肝激酶B1的机制降低肝葡萄糖,该酶为控制体内代谢的要点,二甲双胍通过该机制引起蛋白合成减少、细胞增殖减慢,这激发了人们研究其在肿瘤细胞增殖、自噬和凋亡调控方面作用的兴致,其中二甲双胍相关性自噬在不同的肿瘤及其肿瘤细胞的不同时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不相同。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致力于二甲双胍能否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二甲双胍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或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自噬 肿瘤
下载PDF
自噬介导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培 曹守波 于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肿瘤细胞及各种基质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构成了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最重要的基质细胞之一,积极参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过程。自噬活动不仅在细胞应激反应和维护内环境稳定中起关键作用,还与肿瘤... 肿瘤细胞及各种基质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构成了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最重要的基质细胞之一,积极参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过程。自噬活动不仅在细胞应激反应和维护内环境稳定中起关键作用,还与肿瘤关系密切,涉及肿瘤微环境中TAMs前体细胞的生成及募集、前体细胞向TAMs极化的重要调节步骤。研究自噬介导的TAMs调控机制有利于更全面的认识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调控网络系统,并可能打开肿瘤治疗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5-羟甲基胞嘧啶与肿瘤
9
作者 刘双庆 车德海(综述) 孟庆威(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6-390,共5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与表观遗传学变化紧密相关。胞嘧啶甲基化产物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子。羟甲基化是5-mC去甲基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其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也...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与表观遗传学变化紧密相关。胞嘧啶甲基化产物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子。羟甲基化是5-mC去甲基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其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也参与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国内外研究提示,5-hmC表达水平及分布的改变与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本文对5-hmC及其在肿瘤中的异常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羟甲基化 5-hmC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注射液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帅 姜伟 +2 位作者 曹志伟 胡靖 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联合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肺腺癌初治患者应用PC方案化疗,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同时加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分...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联合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肺腺癌初治患者应用PC方案化疗,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同时加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66.7%(DCR)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体能状况明显改善;对照组化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较化疗前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与PC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可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化疗后体力状况,明显提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晚期肺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疼痛护理方法对98例晚期肺癌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广宇 张帅 +2 位作者 王悦 李小娟 石峰 《癌症进展》 2017年第8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血压脉...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血压脉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hemerin、EPCA-2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小娟 韩晓琳 +1 位作者 孙广宇 李婷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5期835-837,共3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趋化素蛋白(Chemerin)血清表达水平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后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作为一种与前列腺癌有关的核基质蛋白,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前列腺癌诊断中[3]。本次研究通过检测前... 近年来研究显示趋化素蛋白(Chemerin)血清表达水平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后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作为一种与前列腺癌有关的核基质蛋白,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前列腺癌诊断中[3]。本次研究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Chemerin和EPCA-2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ERIN 前列腺癌患者 临床意义 后血清 手术前 检测 核基质蛋白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门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甲竹 张玲 +2 位作者 孙广宇 贾桂贤 车德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门诊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医护人员40名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前后进行分组,2011年1月—2013年2月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前,2013年3月—2015年3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门诊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医护人员40名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前后进行分组,2011年1月—2013年2月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前,2013年3月—2015年3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观察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医护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程度评分,观察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门诊并发症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医护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程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门诊并发症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门诊应用后,可以明显的提高医护人员认知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信息化管理系统 医院门诊 应用
原文传递
原癌基因eIF4E与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红琼 张华 王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eIF4E与bFGF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春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5例乳腺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IF4E与bFGF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9.3%和58.7%。乳... 目的探讨eIF4E与bFGF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春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5例乳腺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IF4E与bFGF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9.3%和58.7%。乳腺癌中eIF4E与bFGF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成负相关。bFGF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eIF4E的表达与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CerbB-2表达状态无关(P>0.05)。eIF4E与bFGF表达有相关性(P<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73)。结论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IF4E与bFGF的表达可以成为临床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F4E BFGF 乳腺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RK1/2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国华 于雁 张秋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RK1/2和VEGF的表...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RK1/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ERK1/2及VEGF在NSCLC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没有相关性,而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两者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两者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ERK1/2、VEGF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RK1/2的过度激活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春艳 金时 +2 位作者 孟庆威 曹守波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58-962,共5页
癌症是引起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危险因素,而VTE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癌患者VTE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研究中结果有所差别,发生率从7%~13%不等,其中还包括大量可疑肺栓塞病例。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 癌症是引起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危险因素,而VTE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癌患者VTE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研究中结果有所差别,发生率从7%~13%不等,其中还包括大量可疑肺栓塞病例。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患者自身特征、肿瘤相关因素以及治疗相关的因素。此外,许多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可以作为VTE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D-二聚体)。了解肺癌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TE危险因素及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肺癌 肺栓塞 风险
下载PDF
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家庭访视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桂贤 尚利华 +2 位作者 王晓红 刘颖 孟庆威 《癌症进展》 2017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家庭访视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肺癌晚期疼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家庭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eplau... 目的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家庭访视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肺癌晚期疼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家庭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对患者进行访视。于访视4周后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疼痛缓解程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家庭访视可提高肺癌晚期疼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疼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lau人际关系模式 家庭访视 肺癌 疼痛
下载PDF
二甲双胍诱导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海瑞 徐桂芬 张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90-493,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二甲双胍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如启动LKB1/AMPK通路、调控胰岛素/IGF-1轴、上调或诱导microRNA的表达、活化Caspase分子、诱导细胞周期停止或凋亡,其中对于启动LKB1/AMPK通路的认识相对全面,AMPK是机体重要的&q...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二甲双胍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如启动LKB1/AMPK通路、调控胰岛素/IGF-1轴、上调或诱导microRNA的表达、活化Caspase分子、诱导细胞周期停止或凋亡,其中对于启动LKB1/AMPK通路的认识相对全面,AMPK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感应器",是m TOR上游重要的抑制剂,m TOR的抑制和对于自噬的诱导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信号联系提示二甲双胍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与自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多被重视;本文总结两者的信号交汇,叙述二甲双胍在抗肿瘤中的重要机制,以期为其今后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LKB1/AMPK 自噬 MTOR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伟 曹京燕 +1 位作者 潘博 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化...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化疗前肺癌组VEGF及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有效组VEGF及b-F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组VEGF和b-FGF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VEGF浓度的升高仅与化疗疗效和NSE升高相关(P<0.05),b-FGF的升高与各项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VEGF和b-FGF低浓度组的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长于高浓度组(P<0.05)。结论:SCL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与生存明显相关,可以作为SCL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子。此外,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浓度变化可以作为预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加味逍遥散与化疗药结合抗裸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华 张华 杨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2-533,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与化疗药结合对探鼠移植性肝癌(HepG2)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该复方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六周龄裸鼠建立裸鼠人肝癌模型(HepG2)。并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氟尿嘧啶+加味逍遥散组,氟尿嘧啶组和加味逍...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与化疗药结合对探鼠移植性肝癌(HepG2)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该复方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六周龄裸鼠建立裸鼠人肝癌模型(HepG2)。并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氟尿嘧啶+加味逍遥散组,氟尿嘧啶组和加味逍遥散组,观察其抗肿瘤作用(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癌基因的表达。结论加味逍遥散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癌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散 HEPG2肝癌 抑癌作用 癌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