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理路
1
作者 陆鹏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9-10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事实客观地做出的肯定性价值评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事实客观地做出的肯定性价值评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表现为: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可能性,立足实现现代化的阐释框架,具有实践性的思想品格,坚持实现“两个结合”。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的思想观念、问题导向的战略方向、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行 “两个结合”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2
作者 陆鹏飞 孙芳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9期22-26,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四史”教育发挥育人作用的主渠道,将“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助推这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助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四史”教育发挥育人作用的主渠道,将“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助推这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助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现实需要。“四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要将“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和业务素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四史”的兴趣;探索“四史”教育有效融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选取有效融入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意义 逻辑关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伦理正义思想的重构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立群 陆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0,共10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主题是个人和城邦共同体的善,个人与城邦共同体的和谐完善状态具有“伦理正义”的理论旨趣。与古希腊哲学崇尚至善的伦理正义不同,“市民社会正义”注重守护个体权利,从而丧失了共同体的崇高性目标。为了扭转市民...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主题是个人和城邦共同体的善,个人与城邦共同体的和谐完善状态具有“伦理正义”的理论旨趣。与古希腊哲学崇尚至善的伦理正义不同,“市民社会正义”注重守护个体权利,从而丧失了共同体的崇高性目标。为了扭转市民社会的私利性,黑格尔诉诸伦理国家解决个体利益与公共善的矛盾,但他只是阐发了国家的形式主义。经由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马克思通过市民社会批判重构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正义,将伦理正义的实践主体由精英群体扩展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颠覆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的伦理共同体中实现伦理正义。马克思的正义观超越了狭隘的分配正义和法权正义,是建立在个体和共同体善的基础上的具有终极关怀的伦理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伦理正义 个体善 共同体善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 ——以哈尔滨学院为例
4
作者 武胜男 《华章》 2021年第10期0168-0170,共3页
作为黑龙江四大精神之一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引领我们党走在新征程路上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拓展场域。思政课教师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就是用抗联精神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 作为黑龙江四大精神之一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引领我们党走在新征程路上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拓展场域。思政课教师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就是用抗联精神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隐性融入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之中,是对丰富和改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育人路径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传承红色抗联精神,让东北抗联精神的育人特色迈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合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金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强化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合力是一项系统的意识形态工程,其对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极其重要。当前在其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合力重视程... 强化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合力是一项系统的意识形态工程,其对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极其重要。当前在其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合力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及协同效应有待提升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构筑三全育人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合力,发挥协同效应,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认同 合力
下载PDF
浅谈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6
作者 郝姝媛 高丽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1期158-159,共2页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均做了明确的理论阐述。大学生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接受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使命相结合,做民族复兴、自...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均做了明确的理论阐述。大学生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接受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使命相结合,做民族复兴、自强不息的追梦人。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为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在研究过程中,分析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所有权批判及其正义观特质
7
作者 陆鹏飞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9,共12页
所有权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是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性依据,也是破解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关键概念。洛克将劳动确立为所有权的根据,实现了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正义信念。黑格尔在洛克劳动所有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贱... 所有权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是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性依据,也是破解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关键概念。洛克将劳动确立为所有权的根据,实现了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正义信念。黑格尔在洛克劳动所有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贱民的反抗”揭露了以资本主义所有权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正义的虚伪性。黑格尔的思考推动马克思从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考察资本主义所有权的实质,进而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特质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梳理,考察了劳动和所有权从同一到对立的转变,揭示了在此过程中渗透的资本所有权对劳动奴役的非正义性,由此揭露资本主义鼓吹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伪善本质,要实现实质正义必须超越资本所有权实现劳动正义,重建个人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所有权 正义 劳动正义 个人所有制
下载PDF
讲好哈尔滨百年红色故事
8
作者 张福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故事作为叙事手段,彰显精神的价值。讲好哈尔滨百年红色故事,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救国故事,讲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故事作为叙事手段,彰显精神的价值。讲好哈尔滨百年红色故事,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救国故事,讲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新篇章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通过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为开启哈尔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精神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百年 红色故事 精神引领 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以人民为中心”为主题的新思考——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9
作者 宁波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2期34-36,共3页
本文通过对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的观察与思考,研究“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在新时代新闻实践中的作用与应用实效,以期为深入研究探索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新闻奖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一致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旭 周惠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54-58,共5页
美国学者诺曼·莱文曾对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内涵产生了质疑,并制造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内容上的对立。这个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理论表达上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两人关于“两种生产”理论是... 美国学者诺曼·莱文曾对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内涵产生了质疑,并制造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内容上的对立。这个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理论表达上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两人关于“两种生产”理论是具有一致性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两种生产”理论中充分肯定了“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对摩尔根理论的扬弃上是同步的;在“归根结底”意义上,把“两种生产”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两种生产”之间的作用关系有了更深刻的回答。晚年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解答,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两种生产理论 唯物史观 归根结底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主义新征程不能稍有松懈的战略任务
11
作者 刘刚 吴冠男 《世纪桥》 2023年第2期60-62,共3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提高了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完善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新的...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提高了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完善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新的赶考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长期坚持严的总基调,反腐正风肃纪紧密结合,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廉政建设 新征程
下载PDF
试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12
作者 李广宇 崔丽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1期60-64,72,共6页
新时代高校作为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文章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指导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合格师资队伍,从撰写高质量... 新时代高校作为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文章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指导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合格师资队伍,从撰写高质量教学方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特色社团等路径来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以期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校 立德树人 创新研究
下载PDF
布洛赫的共产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惠杰 陈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78,共3页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通过对共产主义的可能性空间与未来视域的阐释,以及改变世界、扬弃异化的解放哲学特质阐述,标明共产主义是终极希望远景与它的具体现实可能性相结合的具体乌托邦设想,自由王国必将发生在主体内在希望与社...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通过对共产主义的可能性空间与未来视域的阐释,以及改变世界、扬弃异化的解放哲学特质阐述,标明共产主义是终极希望远景与它的具体现实可能性相结合的具体乌托邦设想,自由王国必将发生在主体内在希望与社会主义乌托邦革命实践协调一致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是研究具体趋势的科学。布洛赫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为破解当代信仰危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赫 马克思 共产主义 具体乌托邦
下载PDF
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隋芳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7,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为此,应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为此,应从评价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评价技术手段、评价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反馈应用机制五大机制组成的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评价长效机制
下载PDF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15
作者 杨楠 《教师》 2024年第2期9-1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在高校内相互融合、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新思路。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其次探讨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在高校内相互融合、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新思路。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其次探讨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的原则,并探析了相应的改革路径,以期帮助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课堂 思政教学
下载PDF
坚持“三个结合” 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
16
作者 孙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通过解读坚持“三个结合”的丰富内涵,联系黑龙江省面临的改革发展实际,分析坚持“三个结合”对于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发...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通过解读坚持“三个结合”的丰富内涵,联系黑龙江省面临的改革发展实际,分析坚持“三个结合”对于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发展格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个结合”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针对东北振兴和黑龙江振兴发展的科学谋划,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对黑龙江省重要地位和使命责任的精准判断,在宏观发展和微观推进层面都给出了指导原则和行动方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黑龙江和重要讲话的逻辑递进和不断发展,为黑龙江指明了奋进新征程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锻长板 补短板 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市场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关键堵点与政策因应
17
作者 顾相君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4期58-68,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城乡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将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城乡要素市场结合思考,准确把握二者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滞后,市场在城乡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待于提升,城乡二元制结构与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矛盾。因此,应加快推进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普惠乡村振兴,培育城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赋能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破除各类要素市场在城乡区域间的多轨运行和分割,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现城乡要素市场有机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城乡要素市场 经济循环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下载PDF
精准思维与模式创新:助推“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18
作者 陆鹏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四史”蕴含着丰厚的理论资源、实践智慧和精神力量,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好教科书”。“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四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阐释不清、“四史”素材挖掘不深以及没有找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 “四史”蕴含着丰厚的理论资源、实践智慧和精神力量,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好教科书”。“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四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阐释不清、“四史”素材挖掘不深以及没有找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结合点的现实困境。教师应运用精准思维精准谋划“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顶层设计、精准细致地把握“四史”各自的主题和特点、精准定位“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结合点。“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还需依托“四史”故事创新融入内容、利用红色资源创新融入实践、凭借“大思政”格局创新融入环境,确保“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并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精准思维 模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下载PDF
数字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9
作者 顾相君 刘传雷 任杉 《理论观察》 2024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已深刻影响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条件,新闻传媒业正逐渐由新媒体向智能化、数字化媒体转型发展。当前,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课程... 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已深刻影响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条件,新闻传媒业正逐渐由新媒体向智能化、数字化媒体转型发展。当前,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课程设置缺乏与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和教学设备资源有待完善等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新闻传播人才在数字媒体时代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实践教育平台四个方面探索数字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对完善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20
作者 李广宇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新时代,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不断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新形势,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阵地,如何将中... 新时代,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不断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新形势,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阵地,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时代十年以来的重大成就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达给青年学生以达到增强历史自信的育人效果,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研究重点。文章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高等教育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对高校青年大学生增进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改革与创新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