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工业大学冰雪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1
作者 王松引 韩振坤 +1 位作者 刘杰 王维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2-626,共5页
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冰雪艺术课程开设和承办大学生冰雪雕塑比赛较早的高校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研究其发展过程并总结其经验与不足,对于完善哈尔滨冰雪艺术教育发展史料具有积极意义,对同类高校的冰雪艺术课程建设也... 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冰雪艺术课程开设和承办大学生冰雪雕塑比赛较早的高校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研究其发展过程并总结其经验与不足,对于完善哈尔滨冰雪艺术教育发展史料具有积极意义,对同类高校的冰雪艺术课程建设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演绎、交叉分析、对比论证等方法,探究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冰雪艺术教育的早期基础、发展过程、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及课程思政建设。结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冰雪艺术课程具有优良的传统,新时期课程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美育、劳育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并将教学与大学生冰雪雕塑比赛紧密联系,助力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转化课堂教学成果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冰雪艺术 美育 劳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东北民居的“形”与“态”——哈尔滨工业大学民居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雪菲 周立军 +2 位作者 董健菲 徐洪澎 朱莹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其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环境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民居类型。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东北民居,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民族的研究对象、重实践的研究应用和由点及线的研究趋势4个... 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其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环境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民居类型。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东北民居,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民族的研究对象、重实践的研究应用和由点及线的研究趋势4个方面探析东北民居形态,挖掘其外在物质表征与内在形成原因。文章基于近年来东北民居形态研究成果,通过归纳与总结、比对与分析等方法探寻传统聚落发展模式及其保护的策略及原则,旨在拓展东北地区聚落与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东北传统民居的发展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传统民居 区划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99毕业生公益广告习作
3
作者 王碧 吴士元 李英华 《中国广告》 1999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大学建筑 设计学 公益广告 哈尔滨 毕业生
原文传递
供需匹配视角下老工业区绿地游憩服务的分异特征及优化研究--以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为例
4
作者 梁凡 陆明 +1 位作者 王一晴 吴远翔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扰动,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间的不平衡。老工业区由于绿地的建设条件、数量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限制条件,均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退休职工的聚居也使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扰动,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间的不平衡。老工业区由于绿地的建设条件、数量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限制条件,均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退休职工的聚居也使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游憩服务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因此,以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为例,构建适配于老工业区绿地游憩服务供需量化及二者匹配分析的方法体系,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和老工业区绿地评估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对供需分异极端化地块进行分类解析,明确了绿地优化的重点对象,即Ⅴ类和Ⅰ类供需分异区,为老工业区的绿地建设提供时序依据。其次,基于匹配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强调提升边缘闲置空间的供给能力和内部附属绿地的多功能性,以此满足老工业区集中性和日常性的高游憩活动需求,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老工业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工业区 游憩服务 供需分析 绿地系统
下载PDF
沧桑如影: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建筑艺术解析(1900—1966)
5
作者 朱莹 叶丽尼亚 唐伟 《当代建筑》 2024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本文以圣尼古拉教堂作为研究对象,聚焦1900—1966年的建筑延存阶段,依托史缘文脉,从时间维度、文化维度、价值维度等方面对建筑表征、内里形制、现实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旨在还原建筑历史样态,展现此类消失的建筑遗产的多维价值,揭示建筑... 本文以圣尼古拉教堂作为研究对象,聚焦1900—1966年的建筑延存阶段,依托史缘文脉,从时间维度、文化维度、价值维度等方面对建筑表征、内里形制、现实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旨在还原建筑历史样态,展现此类消失的建筑遗产的多维价值,揭示建筑之于城市之义,以及何为多元共存、消逝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尼古拉教堂 哈尔滨 文化艺术 建筑价值
下载PDF
古典秩序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构图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6
作者 陈萌 李家华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中华巴洛克是在西方巴洛克风格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立面构图特征,分析中华巴洛克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源流关系... 中华巴洛克是在西方巴洛克风格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立面构图特征,分析中华巴洛克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源流关系。并从法式、属群、均衡三个古典构图原则入手,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立面进行解构分析,总结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的古典主义构图规律。完善中华巴洛克建筑遗产理论体系,为中华巴洛克的文物保护修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秩序 中华巴洛克 建筑立面 构图 哈尔滨
下载PDF
短视频中的城市风貌感知特征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7
作者 袁青 李亚辉 冷红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随着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承载了公众感知城市风貌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场景图像、背景音乐、字幕文本等多维度数据,利用视频内容分析、空间定量分析以及文本语义分析等方法,将... 随着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承载了公众感知城市风貌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场景图像、背景音乐、字幕文本等多维度数据,利用视频内容分析、空间定量分析以及文本语义分析等方法,将客观环境、网络媒介和主观感知有机联结,构建从媒介感知、环境感知到情绪感知的网络社会城市风貌感知分析路径,挖掘城市风貌感知特征,提出短视频分析在城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展望,以期为城市风貌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为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塑造和营销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 空间感知 抖音 哈尔滨
下载PDF
面向空间使用活动数据的城市建成区碳核算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8
作者 冷红 肇禹然 袁青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正在面对的重大威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碳核算是监测城市碳排放情况,调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城市建成区为碳核算范围,并将城市碳核算方法与城市空间要素相衔接,这对于...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正在面对的重大威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碳核算是监测城市碳排放情况,调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城市建成区为碳核算范围,并将城市碳核算方法与城市空间要素相衔接,这对于实现城市“双碳”目标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15年间的能源活动数据与空间使用活动数据,构建城市建成区碳核算体系与面向城市空间使用活动数据的城市建成区碳核算方法,并将核算结果与能源使用碳核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核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碳中和路径预测、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评估等碳核算方法应用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助力“双碳”目标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建成区 空间使用活动数据 碳核算 应用路径
下载PDF
哈尔滨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与基因解析(1898-1926)
9
作者 唐岳兴 徐一书 赵志庆 《当代建筑》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本文基于哈尔滨城建史界定城建初期的时间范围,利用历史舆图与sDNA技术分析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逻辑,并运用“特征识别-共性归纳-基因解析”的方法解析街道网络形态基因。研究表明.城建初期(1898-1926)附属地... 本文基于哈尔滨城建史界定城建初期的时间范围,利用历史舆图与sDNA技术分析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逻辑,并运用“特征识别-共性归纳-基因解析”的方法解析街道网络形态基因。研究表明.城建初期(1898-1926)附属地先后形成了老哈尔滨、新市街、埠头区等区域的街道网络,本文将其归类为五种形态特征单元,以及它们组合形成的“枝干形”与“放射形”两类街道网络形态基因,体现出西方规划思想与本土地域特征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网络形态 中东铁路附属地 城建初期 形态基因
下载PDF
哈尔滨社区公园人流分布影响研究
10
作者 黄锰 郑泽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使用率和品质对人群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选取哈尔滨典型社区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测试、无人机观测等方法获取试验数据,通过空间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研究夏秋两季热舒适与空间...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使用率和品质对人群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选取哈尔滨典型社区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测试、无人机观测等方法获取试验数据,通过空间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研究夏秋两季热舒适与空间组织对公园人群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热舒适和空间组织对公园内部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大于单个影响因子,夏季公园人群活动主要受到UTCI,活动设施数量和整合度的影响,高温天气导致使用者的活动强度较低,秋季各区域的UTCI值对人群活动影响降低,选择度和活动设施数量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热舒适 空间组织 人流分布
下载PDF
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
11
作者 孙剑桥 邵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0,共7页
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促进公众参与、提升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至关重要。提出城市历史景观基因的概念,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 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促进公众参与、提升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至关重要。提出城市历史景观基因的概念,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基因感知对历史景观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布局基因感知对商业景观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2)布局基因感知对建筑基因感知的影响程度更大,建筑基因与布局基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3)商业景观体验满意度对历史景观体验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拓展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景观基因感知 历史街区 体验满意度
下载PDF
智慧赋能 云端设计——寒地乡村建筑计算性设计研究
12
作者 周亦然 孙澄 韩昀松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面向乡村振兴和建筑工业化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内乡村建筑设计痛点问题,基于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语境,综合应用文图生成与建筑信息建模等技术,提出了可实现云端交互的乡村建筑计算性设计方法,构建了乡村建筑云端计算性... 面向乡村振兴和建筑工业化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内乡村建筑设计痛点问题,基于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语境,综合应用文图生成与建筑信息建模等技术,提出了可实现云端交互的乡村建筑计算性设计方法,构建了乡村建筑云端计算性设计平台,最终实现基于数据链生态的产业多赢模式,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支撑乡村建筑设计、建造和运维过程,并结合案例实践介绍了平台应用效果,助力乡村建筑设计的信息化升级与工业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性设计 乡村振兴 装配式建筑 绿色建筑
下载PDF
移动学习影响下的大学校园学习空间连续化设计研究
13
作者 李菁菁 梅洪元 +1 位作者 寇雅婷 叶洋 《当代建筑》 2024年第6期120-124,共5页
移动学习是近年涌现出的学习模式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中。本文首先对移动学习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进行剖析,结合移动学习空间需求和大学校园学习空间的本原特征,提出巨构式连续和微构式连续两种连续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实践案... 移动学习是近年涌现出的学习模式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中。本文首先对移动学习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进行剖析,结合移动学习空间需求和大学校园学习空间的本原特征,提出巨构式连续和微构式连续两种连续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论述具体设计方式,以期为大学校园移动学习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学习空间 空间设计 移动智能终端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与主观评价的传统建筑展陈空间设计要素研究
14
作者 胡琪 张姗姗 《当代建筑》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随着人们对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主观问卷与眼动实验分析感知要素,对我国晋中地区6个已有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者在参观过程中的视... 随着人们对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及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主观问卷与眼动实验分析感知要素,对我国晋中地区6个已有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者在参观过程中的视觉观察规律,解析建筑空间设计要素与使用者眼动行为、主观评价之间的相关性,论证眼动实验与主观评价结合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传统建筑展陈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展陈空间 视觉感知 眼动实验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综述
15
作者 张献泽 潘文特 《新建筑》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人工智能对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近14年(2010年—2023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重点分析,系统地梳理了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随后从机制、应用、流程三个思考维度出发,总结出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嬗变过程... 人工智能对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近14年(2010年—2023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重点分析,系统地梳理了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随后从机制、应用、流程三个思考维度出发,总结出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嬗变过程,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复杂问题决策中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局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建筑设计 设计方法 智能化
下载PDF
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同予 安欣 +2 位作者 薛滨夏 赖锦玉 尹程程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客观呈现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设计应用研究相关领域的22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知识演进、研究... 为客观呈现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我国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设计应用研究相关领域的22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知识演进、研究热点、未来发展方向等。结果表明:近些年相关研究领域逐步趋于成熟,主要研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作者及发文机构合作程度较低且分散;研究分为萌芽期、融合发展期、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研究热点为芳香植物作用机制、芳香植物与人体保健功能,以及芳香植物与疗愈环境;研究前沿话题为景观设计、疗愈景观、康复景观。因此,未来研究中建议完善芳香植物数据库的建构以及加强风速和风向对芳香植物挥发物浓度和扩散程度影响的研究,并加快推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教学、应用,鼓励构建创新平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疗愈环境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跨专业+菜单化”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王昭俊 孟琪 +3 位作者 刘蕾 展长虹 杨达 王常海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针对多专业缺少沟通、建筑环境物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环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学和建筑物... 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针对多专业缺少沟通、建筑环境物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环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学和建筑物理(声、光、热)课程组成的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为平台,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融合不同专业背景教学团队,聚焦不同专业本科生需要获取的知识点,研究了“跨专业+菜单化”培养模式,将建筑环境学与建筑物理(声、光、热)的授课内容整合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可对每个课程中的模块内容进行学习,避免了内容的无效重复。以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概论、建筑环境交互原理、建筑物理(光)四门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新培养模式的理论教学内容重构,包括将不同专业理论课程贯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贯通。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学 建筑物理 跨专业 菜单化 教学模块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国外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对比与思考
18
作者 凌薇 邵郁 +2 位作者 薛名辉 魏鑫 王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57-59,共3页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教育新范式下的建筑类教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工程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文章对国外顶尖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研究,选取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三所高校...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教育新范式下的建筑类教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工程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文章对国外顶尖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研究,选取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三所高校进行调研。通过对三所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共性和差异性,以期为我国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工程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国外高校 建筑学专业 本科教学 课程设置
下载PDF
从“赋形”到“造像”——何塞·平托·杜阿尔特的研究成果回顾和设计哲学凝练
19
作者 王江 田芸 +1 位作者 张胜 赵伯伦 《建筑师》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计算性设计思维、方法和技术作为当下解决复杂工程设计问题的密钥,对建筑学学科的发展产生着深层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是该领域研究者的不断涌现以及他们在教育、科研到实践过程中累积而成的大量成果。葡萄牙籍学者何塞·平托&#... 计算性设计思维、方法和技术作为当下解决复杂工程设计问题的密钥,对建筑学学科的发展产生着深层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是该领域研究者的不断涌现以及他们在教育、科研到实践过程中累积而成的大量成果。葡萄牙籍学者何塞·平托·杜阿尔特作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以形状语法作为主要工具,构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建筑计算生成方法论,结合以形状规则为支撑的生成平台研发、算法思维主导的教育理念凝练以及数字技术驱动的多元化探索,凝练出系统性、自新性、开放性兼备的计算性设计哲学。本文对杜阿尔特的学术历程、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我国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性设计 何塞·平托·杜阿尔特 形状语法 大规模定制 生成 设计哲学
下载PDF
现代中国建筑之“意”的追寻与升华——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空间与园林(1950-1965年)
20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对现代空间原理、流动空间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理论融合与建构,阐述其在现代主义视角下对文人园林的价值思考及其创新价值,以及对中国营造学社思想的反思,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建筑空间 文人建筑 台湾地区建筑 中国园林 中国营造学社 汉宝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