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钠锰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泉 姚安权 +2 位作者 杨柳 朱凯 曹殿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24-330,共7页
近年来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成为研究热点,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成为主要研究目标.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线和纳米片共混结构的钠锰氧化物(Na_(0.55)Mn_(2)O_(4)·1.5H_(2)O)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 近年来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成为研究热点,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成为主要研究目标.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线和纳米片共混结构的钠锰氧化物(Na_(0.55)Mn_(2)O_(4)·1.5H_(2)O)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通过充放电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变倍率充放电循环和变扫速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时间对材料的相结构和形貌组成影响显著,其中水热反应72 h样品(NMO-72)中纳米片和纳米线形成紧密共混,纳米片有效填充到纳米线交叉空隙中,提高了材料的振实密度.并且NMO-72材料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倍率循环性能.在50 mA·g^(-1)电流密度下,NMO-72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29.1 mAh·g^(-1);在1000 mA·g^(-1)电流密度下,NMO-72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稳定在81 mAh·g^(-1);而电流密度再次回到50 mA·g^(-1)时,其放电比容量稳定保持在164.7 mAh·g^(-1).同时,循环伏安测试表明NMO-72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最佳的镁离子扩散动力学性能,由此NMO-72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镁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钠锰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材料化学》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张洋 杨雨云 +1 位作者 刘金娜 李峻青 《科学咨询》 202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各高校均逐渐开展本科生全英文教学。本文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全英文课程,从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授课方式上创新地采用...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各高校均逐渐开展本科生全英文教学。本文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全英文课程,从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授课方式上创新地采用四名教师并行讲授,消除传统小班制由于不同班级授课教师授课能力不同、打分尺度不同等因素导致的不公平性,为理工科全英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全英文教学 授课方式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技术及其在不锈钢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瑞良 宋天宇 +4 位作者 边城鑫 杨前程 季琳琳 马瑞辰 刘良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共15页
从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技术(PES)的发展历程、技术类型和特点、反应装置以及材料研究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等离子体渗入技术及其在不锈钢表面改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在技术类型上,主要集中在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方面,渗入元素主要为氮、... 从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技术(PES)的发展历程、技术类型和特点、反应装置以及材料研究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等离子体渗入技术及其在不锈钢表面改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在技术类型上,主要集中在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方面,渗入元素主要为氮、碳等非金属元素;在设备装置上,设计装置的主要为实验型装置,结构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且不利于大型构件的处理;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性能较差、应用较广的碳钢上,在不锈钢、高性能合金及有色合金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渗层的常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在渗层耐蚀性和功能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开展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入技术研究,扩大渗入元素类型,重点开发高效率、工业化的装备,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如不锈钢、高性能合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开展渗层耐蚀性及功能性方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技术 装置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界面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蔺春发 韩雨蔷 +3 位作者 袁丁 果春焕 常云鹏 姜风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简要叙述了几种主要的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Ti_3Al、TiAl和Al_3Ti的发展状况、性能优缺点以及应用。综述了几种增韧金属间化合物的纤维,对比其他纤维的性能发现连续的SiC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概括了两种连续SiC纤维的不同制备方法,... 简要叙述了几种主要的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Ti_3Al、TiAl和Al_3Ti的发展状况、性能优缺点以及应用。综述了几种增韧金属间化合物的纤维,对比其他纤维的性能发现连续的SiC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概括了两种连续SiC纤维的不同制备方法,即先驱体转化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得到了束丝SiC纤维和单丝SiC(W或C芯)纤维,并对两种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概括。对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综述了SiC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反应以及界面性能的改善方法;提出了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SIC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复合材料 界面反应 界面改性
下载PDF
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层间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泽明 周培俊 +3 位作者 汪恩浩 袁丁 姜风春 果春焕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_3Ti是采用Ti-6Al-4V箔和Al箔按照一定顺序叠加后,在真空环境下热压烧结成由韧性金属Ti和金属间化合物Al_3Ti组成的叠层结构。利用ENF(End-Notch-Flexure)和MMF(Mixed-Mode-Flexure)测试方法,对Ti/Al_3T... 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_3Ti是采用Ti-6Al-4V箔和Al箔按照一定顺序叠加后,在真空环境下热压烧结成由韧性金属Ti和金属间化合物Al_3Ti组成的叠层结构。利用ENF(End-Notch-Flexure)和MMF(Mixed-Mode-Flexure)测试方法,对Ti/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Ⅱ型及Ⅰ+Ⅱ型层间断裂能、层间断裂行为以及能量释放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Al_3Ti层间断裂时,裂纹在复合材料界面处发生起裂,而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转,最终导致Al_3Ti层开裂。由此可见,在实验过程中裂纹的表现形式是在Ti/Al_3Ti界面及Al_3Ti层中共同扩展;Ⅰ+Ⅱ型层间起裂能量释放率G_(Ⅰ+Ⅱ)为46 J/m^2,Ⅱ型层间起裂能量释放率G_Ⅱ为1453 J/m^2,表明Ⅱ型层间断裂比Ⅰ+Ⅱ型层间断裂更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Ti/Al3Ti I+II型层间断裂 II型层间断裂 层间断裂研究 层间能量释放率
下载PDF
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韩雨蔷 蔺春发 +4 位作者 陈长江 常云鹏 姜风春 王振强 果春焕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1期87-96,共10页
综述了Ti_3Al、TiAl及Al_3Ti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应用前景并重点阐述了各自力学性能上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复合机制,即引入连续陶瓷纤维增强体。介绍了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 综述了Ti_3Al、TiAl及Al_3Ti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应用前景并重点阐述了各自力学性能上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复合机制,即引入连续陶瓷纤维增强体。介绍了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对于复合材料,界面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详述了纤维与金属间化合物基体的界面反应热力学判据及反应机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该类复合材料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论述了其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未来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如纤维/基体界面改性、纤维排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连续陶瓷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界面反应 热力学判据 反应机理 层状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一步法高效制备纳米Si/C复合材料及其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卓彦 李至 +4 位作者 赵旭东 王倩 陈顺鹏 常兴华 刘志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00-2508,共9页
开发了一种一步高效合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球磨SiCl_(4)、Mg_(2)Si和商业碳片,使SiCl4自下而上还原,原位形成的纳米硅均匀生长在碳片上,高效制备了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物(Nano-Si/C).该Nano-Si/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 开发了一种一步高效合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球磨SiCl_(4)、Mg_(2)Si和商业碳片,使SiCl4自下而上还原,原位形成的纳米硅均匀生长在碳片上,高效制备了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物(Nano-Si/C).该Nano-Si/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高的可逆储锂容量(2450 mA·h/g)、良好的倍率性能及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在2 A/g电流密度下,经过600次循环后,容量仍然稳定在1400 mA·h/g.其突出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的纳米结构,在循环嵌锂/脱锂过程中仍能保持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纳米硅/碳复合物 一步合成法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Co-Mo-P电极材料作为析氢催化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清民 金晶 +1 位作者 孔玉 殷金玲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19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恒电流电沉积法在金属镍片上制备了Co-Mo-P电极材料,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o-Mo-P在1 mol·L^-1 KOH的碱性溶液中对析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Mo-P具有较好的催化析氢稳定性,其催化析氢性能明显高于Co-P。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电催化 Co-Mo-P
下载PDF
MgCl_2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特性(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浩 颜永得 +4 位作者 张密林 薛云 张志俭 杜卫超 何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98-1704,共7页
研究了温度范围在723-908K的LiCl-KCl熔盐体系中MgCl2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镁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包含了两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利用Berzins和Delahay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镁离子的扩散系数,并... 研究了温度范围在723-908K的LiCl-KCl熔盐体系中MgCl2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镁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包含了两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利用Berzins和Delahay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镁离子的扩散系数,并通过Arrhenius公式计算了镁离子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扩散活化能.采用开路计时电位法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Mg(II)/Mg(0)体系的平衡电位,并结合电动势法计算了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Mg(II)/Mg(0)体系的标准形式电位.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标准形式电位,计算得到了MgCl2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熵变和焓变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活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熔盐 热力学性质 MGCL2 活度系数 标准形式电位
下载PDF
纳米孪晶强化合金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基鸿 张洋 +3 位作者 马亚玺 刘力源 杨忠波 张中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3-126,共14页
近年来,纳米孪晶强化由于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持良好塑性的特点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孪晶强化中,孪晶界是位错运动的二维界面障碍,这种界面障碍能够通过减少位错平均自由程来提升合金的加工硬化率和抗拉强度。此外,孪... 近年来,纳米孪晶强化由于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持良好塑性的特点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孪晶强化中,孪晶界是位错运动的二维界面障碍,这种界面障碍能够通过减少位错平均自由程来提升合金的加工硬化率和抗拉强度。此外,孪晶片层厚度与强化效果遵循Hall-Petch关系,孪晶片层厚度越小意味着孪晶界的密度越高,孪晶界和位错的相互作用将更加频繁。纳米孪晶强化技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多种合金体系。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高熵合金、TWIP钢、铝合金、铜合金和不锈钢中纳米孪晶强化技术的应用情况。首先,围绕纳米级变形孪晶和纳米级生长孪晶介绍了纳米孪晶的形成机理与制备方法。制备纳米级变形孪晶时,通常需要驱动肖克莱不全位错的运动;制备纳米级生长孪晶则需要控制微观局部应力集中和应力松弛,应力松弛使局部应力得到释放,进而形成低能的纳米级生长孪晶。然后,归纳了层错能对纳米孪晶形成的影响,概述了几种合金元素对层错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评估层错能的四种方法,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协调孪生机制的一般规律,即如何协调滑移-孪生两种机制的竞争关系,因此制备纳米孪晶需要协调好合金体系、层错能、温度、应变速率与孪生应力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纳米孪晶强化在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具有常规结构的材料相比,具有纳米孪晶结构的材料通常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强塑性和断裂韧性。纳米孪晶甚至有望优化其他性能,将纳米孪晶引入到合金中有望为材料性能优化提供更多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错能 温度 应变速率 孪生应力 纳米孪晶
下载PDF
AISI431不锈钢表面“膨胀”α相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瑞良 韦朝阳 +2 位作者 徐昂 闫牧夫 乔英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对AISI431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通过金相观察、X射线分析等对渗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仪以及腐蚀极化曲线等对渗层硬度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低温改性处理,均可在不锈钢表面获得含有"膨胀&... 对AISI431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通过金相观察、X射线分析等对渗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仪以及腐蚀极化曲线等对渗层硬度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低温改性处理,均可在不锈钢表面获得含有"膨胀"α相的渗层,其中渗氮处理后表面主要含Fe4N和含氮"膨胀"α相,渗碳处理后表面主要为含碳"膨胀"α相,且渗氮层厚度明显大于渗碳层厚度。经低温改性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硬度显著提升,且渗氮层硬度高于渗碳层硬度。然而,在本试验条件下渗氮渗碳的不锈钢耐蚀性能均略有下降,和渗氮相比,渗碳处理后的试样耐蚀性能更差,且在腐蚀过程中,两类渗层表面所产生钝化膜均为具有n型半导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低温等离子渗氮渗碳 “膨胀”α相 耐蚀性能
下载PDF
在LiCl-KCl-ZnCl_2熔盐体系中电化学共还原提取钕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云 周志萍 +5 位作者 颜永得 张密林 李星 纪德彬 韩伟 张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4-1680,共7页
针对镧系元素钕,本文通过循环伏安、开路计时电位、方波伏安等方法研究了773 K时Nd(III)在钼电极上在LiCl-KCl-Z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及Zn-Nd合金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LiCl-KCl-ZnCl2熔盐中,Nd(III)在预先沉积的Zn阴极上欠电位... 针对镧系元素钕,本文通过循环伏安、开路计时电位、方波伏安等方法研究了773 K时Nd(III)在钼电极上在LiCl-KCl-Z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及Zn-Nd合金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LiCl-KCl-ZnCl2熔盐中,Nd(III)在预先沉积的Zn阴极上欠电位沉积形成三种Zn-Nd金属间化合物.基于电化学行为研究,采用恒电位电解提取Nd并用方波伏安曲线测量来检测Nd(III)离子浓度的变化,然后通过电解前后Nd(III)离子浓度变化评估了Nd的电解提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1.84 V恒电位电解进行50 h后,Nd(III)离子浓度接近于零,提取效率为99.67%.在973 K时通过恒电流电解提取Nd并获得了Zn-Nd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在Zn-Nd合金中存在Nd2Zn17,LiZn和Zn相,EDS能谱分析表明Nd在合金中的原子分数高达1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KCl熔盐 熔盐电解 电化学提取 Zn-Nd合金 提取效率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低温气体渗氮层组织结构及合金元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宇 刘瑞良 杨前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152,共8页
采用低温气体渗氮工艺对1Cr17和1Cr17Ni2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X光电子谱分析仪(XPS)、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不同工艺下渗氮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获得渗层增长动力学曲线,分析合金元素对渗层组织... 采用低温气体渗氮工艺对1Cr17和1Cr17Ni2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X光电子谱分析仪(XPS)、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不同工艺下渗氮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获得渗层增长动力学曲线,分析合金元素对渗层组织结构和渗层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气体渗氮处理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致密且完整的改性层,不锈钢表面硬度显著提升。渗氮层主要由含氮"膨胀"α相(αN)和Fe_(2~3)N相组成。Ni元素有利于含氮"膨胀"α相的形成和渗层厚度的增加以及渗层硬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低温气体渗氮 “膨胀”α相 组织结构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氯化物熔盐体系中Gd的电化学行为及提取效率的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南 颜永得 +3 位作者 张密林 李星 薛云 韩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0-926,共7页
研究了773 K时Gd Cl3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在Mo和Al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特性.利用开路计时电位曲线得到了Gd(III)/Gd(0)体系在723-873 K温度范围的平衡电极电位和表观电极电位.结果表明:平衡电极电位和表观电极电位随着温度的... 研究了773 K时Gd Cl3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在Mo和Al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特性.利用开路计时电位曲线得到了Gd(III)/Gd(0)体系在723-873 K温度范围的平衡电极电位和表观电极电位.结果表明:平衡电极电位和表观电极电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正.通过吉布斯自由能变进一步计算得到了Gd Cl3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不同温度下的活度系数.结合稳态极化曲线,求得去极化值,并通过热力学计算,求得773 K时Gd的理论提取效率.在773 K时,在Li Cl-KCl-Gd Cl3体系中,以Al为工作电极在-1.5 V左右通过恒电位电解提取Gd,电解20 h后实际电解提取效率为94.22%.对电解沉积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检测到了Al3Gd合金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吉布斯自由能变 活度系数 提取效率 电解提取
下载PDF
航空航天铝合金腐蚀疲劳失效与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宇鹏 王海斗 +4 位作者 董丽虹 金国 底月兰 郭伟玲 黄艳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3-1913,共21页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等众多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沿海或海洋环境中服役的航空航天装备,由于海水飞溅、雨水冲刷,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腐蚀的影响,因此航空航天铝合金面临腐蚀疲劳的服役...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等众多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沿海或海洋环境中服役的航空航天装备,由于海水飞溅、雨水冲刷,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腐蚀的影响,因此航空航天铝合金面临腐蚀疲劳的服役条件。本文综述了航空航天铝合金的应用现状,从腐蚀疲劳的失效机理角度,详细总结了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扩展机理以及裂纹的萌生位置和裂纹扩展行为,并对典型航空航天铝合金的腐蚀疲劳性能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近年来在预腐蚀疲劳条件和腐蚀-疲劳交替条件下航空航天铝合金寿命预测的方法。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航空航天铝合金腐蚀-疲劳交替过程进行研究,以及建立更加精准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腐蚀疲劳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寿命预测
下载PDF
变形温度对塑性变形新方法加工的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16
作者 范宇田 卢立伟 +3 位作者 刘剑波 马旻 黄伟颖 巫瑞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38-2152,共15页
提出一种新的反复镦挤变形(RUE)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维氏硬度计分析不同变形温度对RUE变形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RUE变形后,AZ31镁合金组织局部细化至0.8μm,细化... 提出一种新的反复镦挤变形(RUE)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维氏硬度计分析不同变形温度对RUE变形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RUE变形后,AZ31镁合金组织局部细化至0.8μm,细化机制主要为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形成平行于剪切面的基面织构,随后形成强度减弱的{11■0}<10■0>织构,最后形成{0001}<10■0>和{0001}<11■0>织构。基面和锥面位错滑移导致织构分裂。经RUE变形后AZ31镁合金的最大硬度较初始状态提高42.4%,主要原因是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反复镦挤变形 动态再结晶 织构 硬度
下载PDF
高效光热催化废旧聚酯塑料升级回收 被引量:1
17
作者 娄向西 高璇 +8 位作者 刘钰 褚名宇 张丛洋 邱盈华 杨文秀 曹暮寒 王贵领 张桥 陈金星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驱动聚酯醇解反应,即发展光热催化聚酯醇解方法,实现废弃塑料转化为高纯度、高附加值单体,有望解决传统热催化体系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实现废弃塑料的高效增值回收利用.一方面...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驱动聚酯醇解反应,即发展光热催化聚酯醇解方法,实现废弃塑料转化为高纯度、高附加值单体,有望解决传统热催化体系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实现废弃塑料的高效增值回收利用.一方面,光热催化体系可满足传统热催化所需的反应温度,同时光热催化过程中存在的局域热效应,可进一步提升聚酯回收的催化活性,保障聚酯的高效醇解.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驱动光热催化聚酯醇解反应,不仅降低能耗,减少CO_(2)排放,还可以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高效转化.然而,催化剂的光热转化效率低、局域热效应弱以及催化活性低是限制其发展的挑战问题.本文采用模板法合成了ZIF-8纳米粒子,在ZIF-8表面包覆一层SiO_(2),经高温处理后得到一体化光热催化剂.内部碳材料在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热能,而外层SiO_(2)可以阻止内部热的辐射损失,从而提高局域温度.此外,SiO_(2)包覆层可以抑制c-ZIF-8在高温热解过程中的聚集,使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优化后的光热催化剂(c-ZIF-8@25SiO_(2))在0.78 Wcm-2模拟太阳光照射30 min下的PET转化率为84.97%,是热催化反应性能的3.4倍.当反应时间延长至45 min时,PET转化率达到100%.动力学分析表明,光热催化PET醇解的活化能为59.35 k Jmol-1,低于大多文献报道值(通常>70 k J mol-1),更重要的是,其活化能也与热催化PET醇解的活化能(61.04 k Jmol-1)相近反应.上述结果表明,c-ZIF-8@25SiO_(2)纳米颗粒光热催化PET醇解和热催化PET醇解的反应路径可能是相同的,因此排除了光化学活化在光热催化中的贡献.此外,这种SiO_(2)包覆层也使内部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PET转化率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产率在5次循环后分别保持在初始值的98%和95%.在室外太阳光照射下进行PET醇解实验以及从混合塑料中选择性回收PET,进一步证明了c-ZIF-8@25SiO_(2)在光热催化PET醇解方面具有较好的用前景.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每回收1万吨PET,选择光热催化可节电6390000 k W·h,减少3089.59吨CO_(2)排放.综上,本文策略为增强光热催化中的局部加热效应提供了一种普适性方法,为构筑高效塑料回收提供理论指导及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 局域热效应 聚酯升级回收 聚酯醇解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g-Li-La alloys by electrolysis in molten salt 被引量:8
18
作者 ZHANG Mi-lin CAO Peng +2 位作者 HAN Wei YAN Yong-de CHEN Li-ju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6-22,共7页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Mg-Li-La alloys in a molten LiCl-KCl-KF-MgCl2 containing La2O3 at 943 K. The results showed preparation of Mg-Li-La alloys by electrolysis is feasible. The Mg-Li-La alloys...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Mg-Li-La alloys in a molten LiCl-KCl-KF-MgCl2 containing La2O3 at 943 K. The results showed preparation of Mg-Li-La alloys by electrolysis is feasible. The Mg-Li-La alloy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optical micrograph (O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α+Mg17La2, α+β+Mg17La2 and β+LaMg3 Mg-Li-La alloys with different lithium and lanthanum contents were obtained via galvanostatic electrolysis.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ypical α+Mg17La2 and β+LaMg3 phases of Mg-Li-La alloy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analysis of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shows that the element of Mg distributes homogeneously in the Mg-Li-La alloy and the element of La mostly exists at grain boundaries to restrain the grain growth rate due to the larger ionic radius and lower electronegativity compared with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La alloys LA2O3 ELECTROLYSIS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KCl-LiCl-MgCl2熔盐体系中共电沉积制备Mg-Li合金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颜永得 张密林 +4 位作者 韩伟 薛云 何立义 陈增 唐定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2-906,共5页
在670℃的KCl-LiCl-MgCl2熔盐体系中通过共电沉积方法制备了Mg-Li合金,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循环伏安表明:670℃时,锂在镁上(镁预先沉积到钼丝上)的欠电位沉积形成了液态的Mg-Li合金;当MgCl2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了Mg-Li合金成核。极化曲... 在670℃的KCl-LiCl-MgCl2熔盐体系中通过共电沉积方法制备了Mg-Li合金,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循环伏安表明:670℃时,锂在镁上(镁预先沉积到钼丝上)的欠电位沉积形成了液态的Mg-Li合金;当MgCl2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了Mg-Li合金成核。极化曲线表明:在含有5% MgCl2的熔盐中,MgCl2的极限电流密度为0.35 A·cm-2,超过此值时,Mg和Li就能产生共电沉积。对沉积物进行X射线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分析表明:通过恒电流电解得到了3种不同相的Mg-Li合金。在电流密度为6.21 A·cm-2电解2h条件下,只有当MgCl2质量分数小于10%时,才能得到Mg-Li合金。并通过Nernst和浓差极化方程讨论了MgCl2浓度对于Mg-Li合金形成的影响。Mg-Li合金中锂的含量能够通过熔盐中的MgCl2浓度配比和电解参数来控制。实验证明这种直接从原料入手,通过共电沉积制备Mg-Li合金的新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KCl-LiCl-MgCl2 熔盐 共沉积 循环伏安
下载PDF
功能性Zn-Al-[V10O28]^6-水滑石在镁合金防腐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湘 王君 +2 位作者 陈玉涵 景晓燕 张密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0-1372,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一步合成了[V_(10)O_(28)]^(6-)插层的Zn-Al水滑石前驱体,研究了其作为颜料对镁合金抗腐蚀保护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其焙烧产物对镁合金抗腐蚀保护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EIS)跟踪分析了电解质溶液在涂层... 采用共沉淀法一步合成了[V_(10)O_(28)]^(6-)插层的Zn-Al水滑石前驱体,研究了其作为颜料对镁合金抗腐蚀保护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其焙烧产物对镁合金抗腐蚀保护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EIS)跟踪分析了电解质溶液在涂层中扩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V_(10)O_(28)]^(6-)插层的Zn-Al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环氧涂层对镁合金均较好的腐蚀保护,水滑石的环氧涂层的防腐效果好于焙烧产物的环氧涂屡。这可能是由于水滑石焙烧后,产物吸水率增加,腐蚀介质扩散加快,从而导致涂层失效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焙烧 防腐 镁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