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毛虫属一新种,史氏尖毛虫的形态学研究(纤毛动物门:腹毛目:尖毛虫科) 被引量:3
1
作者 施心路 魏红 王臣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本文报道来自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的尖毛虫科一新种,史氏尖毛虫Oxyrichashiisp.nov,对其形态,纤毛器,纤毛图式及相近种的异同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体柔软可曲,具球形成纵列并聚集成“簇状”的表膜... 本文报道来自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的尖毛虫科一新种,史氏尖毛虫Oxyrichashiisp.nov,对其形态,纤毛器,纤毛图式及相近种的异同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体柔软可曲,具球形成纵列并聚集成“簇状”的表膜下颗粒;口旁小膜带由(51.7±2.1)片小膜组成;额、腹、横、尾棘毛恒为8:5:5:3结构;背触毛8~9列。3根尾棘毛可自基部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毛目 尖毛虫科 尖毛虫属 史氏尖毛虫 新种
下载PDF
史氏尖毛虫无性生殖中核器及纤毛器的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施心路 魏红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69-274,共6页
研究了史氏尖毛虫(Oxytrichashi)无性生殖周期中核器及纤毛器的发育演化过程。其结果为:1.大核复制带出现后,口原基最早出现在左边第一根横棘毛的左侧,后逐渐向前增生,构成一长形原基带。由口原基的前右角分化出波... 研究了史氏尖毛虫(Oxytrichashi)无性生殖周期中核器及纤毛器的发育演化过程。其结果为:1.大核复制带出现后,口原基最早出现在左边第一根横棘毛的左侧,后逐渐向前增生,构成一长形原基带。由口原基的前右角分化出波动膜原基,同时在该处向后组装整齐排列的小膜,构成新的AZM,老AZM完整地被前仔虫继承。2.额腹横棘毛原基各5列,分别以3∶3∶3∶4∶4方式分化成前后仔虫的额腹横棘毛。3.背触毛8~9列,在第1~3列背触毛中,分别于前后仔虫的中部范围产生第1~3列新原基,每列原基向两端伸展替代老背触毛列,成为前、后仔虫相应的新背触毛。在前、后第3列原基后端发生前、后第4~5或第4~6列原基,它们均偏在第3列原基的右侧,并分别向两端伸展成第4~5或4~6列背触毛;4.在虫体腹面的前、后右缘棘毛原基前方的右边出现第6,7,8或7,8,9列背触毛原基,随后发育为第6,7,8或7,8,9列背触毛,并在演化过程中转位到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史氏尖毛虫 无性生殖 核器 纤毛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