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阐释 |
赵德鸿
张冬梅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三国历史的诗意化——唐代咏三国诗与士人心态 |
关四平
陈默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3
|
也谈杜牧诗中的“商女” |
曲凤荣
富金壁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4
|
细说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七夕乞巧民俗事象论 |
蒋秀英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9 |
12
|
|
5
|
“个人化写作”:通往“此在”的诗学 |
罗振亚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6
|
“思无邪”本义辨正 |
赵玉敏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7
|
关汉卿杂剧的婚恋理想新论 |
关四平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屠隆三教思想及其在戏剧创作中的表现 |
刘群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论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 |
谢璠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8 |
18
|
|
10
|
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 |
王光华
|
《理论观察》
|
2009 |
15
|
|
11
|
论明清小曲的审美艺术特征 |
李荣新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07 |
3
|
|
12
|
论晁盖之死 |
林宪亮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2
|
|
13
|
《水浒传》三纲观念识要——与《三国演义》、《红楼梦》作比较谈 |
张锦池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4
|
文化的开启:“兴于诗” |
杨隽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补释 |
于茀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士人与大众文化心理的交融——元杂剧三国戏的文化透视 |
关四平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17
|
浅谈汉语反义词的修辞效果 |
李晶晶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8
|
格律与自由的恰切糅合——试论新月诗歌的语言表述 |
陈爱中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2
|
|
19
|
出走与回归: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文化批判 |
韩成艳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0
|
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的传承与变异 |
王丙珍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