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材与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宏 刘莉 崔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79-180,共2页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积极地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也就是适应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凝炼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风格,同时注重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积极地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也就是适应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凝炼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风格,同时注重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读张奎良教授《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
2
作者 赵永春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张奎良教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发现了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撰写并出版了《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这部理论专著,这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一重大理论发现,寻觅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 张奎良教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发现了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撰写并出版了《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与实践指引》这部理论专著,这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一重大理论发现,寻觅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内在原因,形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新认识,拓宽了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新视野,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完成了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整合。这一重大理论发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奎良 实践的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实践指引
下载PDF
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思想体系之构建
3
作者 赵永春 《知与行》 201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是世界近代以来的事。它先后经历了爱尔维修的"人的科学"、康德的"实用人学"、黑格尔的"人类行为的科学"和舍勒的"哲学人学"的历史演变。对人学研究对象的分野,形成了&q... 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是世界近代以来的事。它先后经历了爱尔维修的"人的科学"、康德的"实用人学"、黑格尔的"人类行为的科学"和舍勒的"哲学人学"的历史演变。对人学研究对象的分野,形成了"人的行为""哲学人学""人的整体""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性"等不同研究学派。这些学派对人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既有重大贡献,也有一定的局限。人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理性视野,研究人的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及其相关规律的科学。人学的思想体系以人学的基本范畴为逻辑思维的起点,围绕人的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三大人的基本问题进行构建,阐述人学的相关原理,揭示人的行为及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人学研究对象 人学范畴 人学思想体系
下载PDF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回溯
4
作者 吕金薇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8期20-21,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十八大重视民生达到新高度
5
作者 吴艳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9期46-48,共3页
民生问题成为党的十八大关注最多的问题。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根本问题。而政策的落实问题也同样得到大家的关注,能否保持政策常态化、稳定化、实践化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十八大结束之后,各级党委、政... 民生问题成为党的十八大关注最多的问题。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根本问题。而政策的落实问题也同样得到大家的关注,能否保持政策常态化、稳定化、实践化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十八大结束之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在教育、就业、医改、住房、社会保障、三农问题上都有所突破,做好了相关政策的落实发展工作,这些新举措成为我国民生发展的新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民生 教育 就业 医改 住房 社会保障 家庭农场
下载PDF
论人的本质的三元规定性
6
作者 赵永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的本质论,分为自然本质说、动物本质说、社会本质倾向说和人的感觉复合说,其思想发展的主流着眼于人的自然存在,更多地考察了人的自然属性和动物属性,并试图从人与自然事物、人与社会事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中,...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的本质论,分为自然本质说、动物本质说、社会本质倾向说和人的感觉复合说,其思想发展的主流着眼于人的自然存在,更多地考察了人的自然属性和动物属性,并试图从人与自然事物、人与社会事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中,揭示人的本质。其思想虽然对人的社会性有所察觉,却在人是社会动物,具有自然赋予的"优良品质"和所接受的"恶劣品质"面前止步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发现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把实践作为人的最高本质,从理论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与以往人的本质论的界限。其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未能科学解释同一社会关系结构下人的本质的个性化问题。解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与人的现实本质的矛盾,出路在于承认人的本质是自然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和自我规定性的统一。这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自然规定性 社会规定性 自我规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