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孙慧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中文+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服务“走出去”企业是职业院校的担当和使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走出去”企业急需大量既懂先进技术和设备标准、又懂中国语... “中文+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服务“走出去”企业是职业院校的担当和使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走出去”企业急需大量既懂先进技术和设备标准、又懂中国语言和管理文化的技术技能型一线工人。高职院校要开发适应本土化需求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资源,搭建国际化中文育人平台,提升国际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推进国际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企业 “中文+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
下载PDF
特色寒地艰苦创业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的实践与探索——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金淼 周博 高圣涵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寒地艰苦创业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构建寒地艰苦创业文化融入“三全育人”模式,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哈职特色寒地艰苦创业文化品牌”,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尝试... 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寒地艰苦创业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构建寒地艰苦创业文化融入“三全育人”模式,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哈职特色寒地艰苦创业文化品牌”,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尝试,是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与实效性的有效探索,也为高校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更好地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发展优秀地域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艰苦创业文化 “三全育人” 校园文化
下载PDF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明明 孙百鸣 姜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为例,对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完善、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组建、管理制度的... 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为例,对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完善、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组建、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体”协同育人 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姜宇 张向辉 黄芳 《对外经贸》 2021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实际生产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在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四对接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提升模式调研后,总结凝练了其...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实际生产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在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四对接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提升模式调研后,总结凝练了其经验和做法,分析这个模式及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工作基础和现状,明确科研基础条件薄弱、科研意识偏差、协同创新机制缺失等是制约该模式发展的因素,在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纠正功利性的科研观、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团队
下载PDF
适应信息化需求的高职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微微 王艳玉 +1 位作者 马明 马旭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5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必须适应信息化需求。课程改革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适应信息... 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必须适应信息化需求。课程改革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课程 信息化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玮 张向辉 王威 《对外经贸》 202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度,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体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立足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经验,对在国家“双高计划”院校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 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度,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体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立足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经验,对在国家“双高计划”院校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提升社会服务发展的贡献度方面进行梳理,通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实意义、社会服务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社会能力建设成效验证方面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提升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析,助力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研究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路径选择——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任程坤 赵永生 王莉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4年第2期79-80,共2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师对科研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对比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有一定进步的,但仍有一定差距。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师对科研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对比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有一定进步的,但仍有一定差距。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学术道德,建立完善科研机制、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学习与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强化合作技能等途径的选择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能力 现状分析 具备的要素 途径选择
下载PDF
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喻跃梅 张明明 蔡元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5-57,共3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支撑,构建“双院融合、三体共导、五能递进”的适合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教师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支撑,构建“双院融合、三体共导、五能递进”的适合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教师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岗位实践的建设与革新,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 电子商务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敏 宫丽 郝双双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14,共5页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为例,分析“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为例,分析“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创新,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课程体系的新内涵、教学方式的新导向、教师素质的新方向、评价方式的新转变五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促进“1+X”证书制度更好地施行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及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百鸣 李晓琳 林卓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助力地方乃至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高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双高计划"的...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助力地方乃至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高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双高计划"的引领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建跨国"校企校"合作"五共"办学模式,成立共享型技术类职业教育海外分院;加快境外优质资源本土化,助推国内职教资源国际化;采用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维度的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依托有国际影响的组织机构,拓宽国际化发展途径的方式,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引领龙江对俄交流合作态势,持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职业教育 国际化
下载PDF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申 孙百鸣 杜丽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4,共4页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将继续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规模、提高劳动力质量、提升人才本地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哈尔滨职业技...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将继续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规模、提高劳动力质量、提升人才本地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并结合扩招学生实际情况,以"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为原则,在入学关、教学关、德育关、环境关四方面进行"精准育人、分类培养",以期为黑龙江产业升级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百万扩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微微 卢爽 朱琳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了提升学生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力,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即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编制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了提升学生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力,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即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编制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多元化的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提高学生解决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与控制”课程 教学改革 项目全过程 管理能力
下载PDF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微微 葛贝德 张建华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7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职业标准相吻合。当前BI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BIM人才供不应求。因此,高职院校在BIM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目标,通过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科学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提...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职业标准相吻合。当前BI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BIM人才供不应求。因此,高职院校在BIM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目标,通过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科学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应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 建设项目信息化 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PDF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宇 孙百鸣 杨晓冬 《对外经贸》 2021年第7期119-122,共4页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课程性质及现有教学资源,分析了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计算机类课程现有考核评价的基础和特点,提出了重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线上线下两主线,企业、学校双主体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多种方式考察学...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课程性质及现有教学资源,分析了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计算机类课程现有考核评价的基础和特点,提出了重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线上线下两主线,企业、学校双主体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多种方式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知识深度、广度及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以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践对象,经过计算机类课程建设团队的多轮实践,验证新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评价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多元评教 高职院校
下载PDF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识图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微微 葛贝德 卢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0-43,共4页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识图能力,才能在造价专业课的实践中保证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准确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对"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即通过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提供完善的实...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识图能力,才能在造价专业课的实践中保证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准确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对"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即通过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提供完善的实训室设备、实际真实的施工现场,开发与实际工程接轨的实训教材,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识读施工图纸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施工图识读 技能
下载PDF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编辑》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红 黄芳 《电子商务》 2017年第12期80-81,共2页
"互联网+"时代各类企事业单位对网络编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网络编辑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岗位,《网络编辑》作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高职电子商务... "互联网+"时代各类企事业单位对网络编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网络编辑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岗位,《网络编辑》作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通过共同建设《网络编辑》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共同开发实践项目、校企"双元"培养等改革与实践,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网络编辑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网络编辑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敏 杨晓冬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7,共3页
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27所试点院校之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启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三年的建设周期,该校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8字质量改进螺旋"制度,激发师生质量保证的内... 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27所试点院校之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启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三年的建设周期,该校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8字质量改进螺旋"制度,激发师生质量保证的内生动力,实现从零散管理向系统化管理、从外在管理向自我保证、从结果性追查向即时性预警、从主观评价向客观诊断、从管理向治理的五大转变,学校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目标链 标准链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清 杜丽萍 陈志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第10期229-231,共3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为发挥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双主体作用,通过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载体,建立专业与产业生态共生机制,在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职教综合体、产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为发挥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双主体作用,通过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载体,建立专业与产业生态共生机制,在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职教综合体、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双师工作室等方面探索实践,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主体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对俄教育实践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向辉 刘建国 《对外经贸》 2020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立足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对俄教育实践经验,从高水平院校对俄教育实践现状展开分析,对高水平院校对俄教育的规模、发展、格局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与俄罗斯友好合作院校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立足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对俄教育实践经验,从高水平院校对俄教育实践现状展开分析,对高水平院校对俄教育的规模、发展、格局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与俄罗斯友好合作院校建立国际化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系统开展国内教师海外培训以及国外教师在中国的培训,建立稳定的国际化师资培养和派出体系等方式,树立国际化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推高水平院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水平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推动我国高水平院校实现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对俄教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翠娟 王永强 周德云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6-19,75,共5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美国的遏制战略致使我国信息产品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加大信息技术领域对高素质创新型卓越工匠人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美国的遏制战略致使我国信息产品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加大信息技术领域对高素质创新型卓越工匠人才的需求。对此,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借鉴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培育的经验,以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匠德培养为根本,以匠心培育为核心,以匠能培养为重点,以匠魂培养为突破,通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以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着力点,以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教学工场"为实践基地,以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为载体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将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