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舒妮 《设计》 2017年第17期62-63,共2页
本文主要以现代建筑设计特征和构成要素作为出发点,从生态设计、地域与环境融合创新设计、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并探讨了建筑未来发展,以期为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 现代建筑 设计方法 创新 意见
下载PDF
AR技术在改变建筑物理空间公共性与私密性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歌 杨骐 《住区》 2020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本文探讨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AR)提升建筑物理公共空间质量的实现手法与设计流程。针对公共空间的体验缺乏人性化定制化的问题,以哥伦比亚大学艾弗里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调节公共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实现了多变的、个... 本文探讨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AR)提升建筑物理公共空间质量的实现手法与设计流程。针对公共空间的体验缺乏人性化定制化的问题,以哥伦比亚大学艾弗里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调节公共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实现了多变的、个性化的空间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增强现实(AR) 公共空间 私密性 沉浸体验
下载PDF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 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被引量:7
3
作者 布雪泽 范凌 林达 《时代建筑》 2009年第3期28-37,共10页
居住"小区"开发项目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市肌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文章受2009年3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超级街区"城市学座谈会启发,试图以"小区"作为城市空间... 居住"小区"开发项目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市肌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文章受2009年3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超级街区"城市学座谈会启发,试图以"小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交接点,对中国城市大规模开发项目的意义进行承上(改革开放前)启下(经济危机后)的阅读;同时,以北京的"建外SOHO"和"MOMA万国城"项目为例,探讨"小区"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对于演变中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最后,试探性地提出另一种动态性的城市阅读模型——"超级街区"。若公有制时代的单位"大院",改革开放以后的居住"小区"和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超级街区"针对的是同一个客体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交织下的不同表述,那么这篇文章将讨论"大"、"小"和"超级"作用于同一客体的相对性,其所对应的参照系以及这个蒙太奇式的视角切换所具备的批判性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去认识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中国特有的城市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街区 大型街区 小区 社区 社会分化 危机
下载PDF
戴卫·奇普菲尔德 被引量:2
4
作者 肯尼斯·弗兰普顿 孙凌波(译)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9,共3页
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设计的不同寻常之处,往往在于它的围墙,它生成体积和质量的平面二维的可能性,还有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将两者互相转换的能力。这种变换在他的两个迷宫似的作品中显而易见,而它们正可以作为他短暂但却异常多... 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设计的不同寻常之处,往往在于它的围墙,它生成体积和质量的平面二维的可能性,还有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将两者互相转换的能力。这种变换在他的两个迷宫似的作品中显而易见,而它们正可以作为他短暂但却异常多产的日本职业生涯的典型作品,奇普菲尔德在这段时期受到了安藤忠雄作品的一些影响,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建筑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平面二维 职业生涯 安藤忠雄 建筑语言 相转换 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