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测压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国明 王会志 +3 位作者 董驹 王丽英 李新 刘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研究预防食管-胃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2009年8月,对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25例,Barrett食管行癌肿切除1例,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中20例患者术后14~547d(平均44.9d)在吻合口上方5cm、吻... 目的研究预防食管-胃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2009年8月,对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25例,Barrett食管行癌肿切除1例,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中20例患者术后14~547d(平均44.9d)在吻合口上方5cm、吻合口、吻合口下方的胃腔内行压力测定。结果吻合口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上方静息压增高,平均为1.886kPa,与吻合口上方和吻合口下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吻合口并发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食管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智慧 陈立新 +2 位作者 姬小云 闫颖 魏志强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3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1组加西洛... 目的观察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3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1组加西洛他唑口服治疗,对照2组仅予常规治疗。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检测各组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超,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1组71.0%,对照2组5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1)。3组治疗后ABI及胫前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治疗组及对照1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组(P<0.01)。结论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全蝎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肢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介绍一种防止吻合口瘘的胃食管瓣膜式吻合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国明 王会志 +3 位作者 王丽英 刘峰 李桂军 董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2,共1页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在食管外科的发展史上,因其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曾一度阻碍了食管外科的普及和提高。多年来,虽然国内外的胸外科专家对吻合口的病理生理、吻合方式(套人式,围巾式、隧道式等)、吻合...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在食管外科的发展史上,因其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曾一度阻碍了食管外科的普及和提高。多年来,虽然国内外的胸外科专家对吻合口的病理生理、吻合方式(套人式,围巾式、隧道式等)、吻合技术、器械以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后24h食管pH监测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国明 王会志 +2 位作者 董驹 王丽英 李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519-1520,共2页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或器械吻合是目前最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食管反流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进行术后24 h食管pH监测观察,报...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或器械吻合是目前最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食管反流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进行术后24 h食管pH监测观察,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 pH值
下载PDF
胃食管瓣膜式吻合术防止吻合口瘘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会志 杨国明 +6 位作者 于翠娟 董驹 李新 赵雅玲 吕婕 张文珍 刘殿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514-4515,共2页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一直都是食管外科努力的方向。我院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开展胃食管瓣膜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一直都是食管外科努力的方向。我院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开展胃食管瓣膜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吻合术 胃食管 膜式 贲门癌术后 防止 2009年 食管癌
下载PDF
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瓣膜式吻合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国明 宋立新 +1 位作者 董驹 李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例,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返流。术后14 d至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值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管下段癌 食管外科手术 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
下载PDF
先天性横结肠系膜裂孔疝致绞窄性肠梗阻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立昆 杨国明 董建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7期117-117,共1页
1病例资料 男,69岁。因阵发性上腹痛8 d,加重1 d入院。患者8 d前饱餐后劳动中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发作,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1 d前腹痛、腹胀加重,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伴频繁恶心、呕吐... 1病例资料 男,69岁。因阵发性上腹痛8 d,加重1 d入院。患者8 d前饱餐后劳动中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发作,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1 d前腹痛、腹胀加重,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伴频繁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遂来我院就诊。无腹部手术史。查体:体温37.5℃,脉搏90/min,呼吸21/min,血压160/100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肌紧张,以上腹部为著,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亢进,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肠梗阻 误诊
下载PDF
血友病伴外伤性左肾破裂抢救成功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国明 宋立新 +6 位作者 刘汉生 刘峰 李贵军 曹立昆 高尚勇 杜春渊 董驹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528-3528,共1页
患者,男,21岁,骑摩托车摔伤左侧季肋部致腰痛,血尿半小时入院。查体:T36.0℃,P126次/min,R28次/min,BP70/50mmHg,心肺正常,贫血貌,神志淡漠,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左季肋部左腰部擦伤,左腰部饱满,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 患者,男,21岁,骑摩托车摔伤左侧季肋部致腰痛,血尿半小时入院。查体:T36.0℃,P126次/min,R28次/min,BP70/50mmHg,心肺正常,贫血貌,神志淡漠,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左季肋部左腰部擦伤,左腰部饱满,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尿管引出鲜红色血性尿液6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肾破裂 外伤性
下载PDF
创伤性腹壁肌肉断裂并腹壁疝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曹立昆 杨国明 杨萱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回顾性复习1例26岁腹部创伤男性患者,入院后腹部CT提示腹壁肌肉断裂,肠管疝出于皮下,经手术证实为腹壁肌肉断裂,形成巨大腹壁疝,行腹壁疝修补术。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这种罕见疾病在严重腹部钝性损伤中应引起重视,CT具有诊断价值,... 回顾性复习1例26岁腹部创伤男性患者,入院后腹部CT提示腹壁肌肉断裂,肠管疝出于皮下,经手术证实为腹壁肌肉断裂,形成巨大腹壁疝,行腹壁疝修补术。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这种罕见疾病在严重腹部钝性损伤中应引起重视,CT具有诊断价值,宜在早期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肌肉断裂 腹壁疝
下载PDF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国明 宋立新 +1 位作者 董驹 李新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减少和杜绝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年... 目的 研究减少和杜绝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年龄34~76岁,男25例,女6例.其中3例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反流.术后14 d~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 pH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杜绝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门癌 食管下段癌 食管外科手术 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
下载PDF
血友病伴外伤性左肾破裂抢救成功1例
11
作者 杨国明 宋立新 +6 位作者 刘汉生 刘峰 李贵军 曹立昆 高尚勇 杜春渊 董驹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4期57-57,共1页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遗传性FXI缺乏症。以阳性家族史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
关键词 血友病 肾破裂
下载PDF
食管下段、胃底贲门切除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动物标本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国明 张树波 +5 位作者 王丽英 刘峰 王会志 李新 董庆普 董驹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27-28,共2页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常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和器械吻合是目前最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威胁患者生命的吻合口瘘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仍为目前食管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和预...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常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和器械吻合是目前最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威胁患者生命的吻合口瘘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仍为目前食管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和预防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我科首创了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拉。在应用临床前,进行了动物标本的吻合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吻合
下载PDF
研究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性
13
作者 王照平 何嘉 +2 位作者 杨亚军 王立娜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92-94,共3页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以100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划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的区别在于臭氧治疗,研究组使用臭氧治疗的同时,使用通滞苏润江胶...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以100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划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的区别在于臭氧治疗,研究组使用臭氧治疗的同时,使用通滞苏润江胶囊配合治疗。以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为本次研究的对比指标,用于判断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呈现出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应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方面也是以研究组更高,上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配合臭氧治疗仪基础上予以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得更明显并提高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通滞苏润江胶囊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滞苏润江胶囊 疼痛评分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是是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
14
作者 王照平 何嘉 +2 位作者 杨亚军 王立娜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分析该药对症状改善的作用价值。方法 从2021.01到2022.10期间随机选择10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在两个独立小组中各纳入50例(参考组、研究组)。两组用药方案不同,前... 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分析该药对症状改善的作用价值。方法 从2021.01到2022.10期间随机选择10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在两个独立小组中各纳入50例(参考组、研究组)。两组用药方案不同,前组为(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后组在前组基础上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分析不同方案的运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综合疗效比参考组更好,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有利于症状改善,提高腰椎功能且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滞苏润江胶囊 腰椎功能 症状改善
下载PDF
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1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国华 李欣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 探讨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12例SAT误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总结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12例患者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高... 目的 探讨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12例SAT误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总结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12例患者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高代谢症状不明显.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5例;伴发热4例.2例伴有吞咽时甲状腺区疼痛.7例FT4、FT3轻度升高,TSH的下降;余5例正常.结论 误诊为甲状腺结节的SAT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及诊治医师对SAT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误诊
下载PDF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
16
作者 田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12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12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3.16±9.8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61±15.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46.57±12.0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7.41±32.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4.52±1.25)c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3±2.5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68±1.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4±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5.62±9.8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37±7.8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治疗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下载PDF
双侧乳腺及甲状腺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
17
作者 张宝双 杨国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诊断依据是1889年Billroth提出、1932年Warren修订的标利:每个肿瘤经病理证实均为恶性,每个肿瘤都有各自独立的解剖...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诊断依据是1889年Billroth提出、1932年Warren修订的标利:每个肿瘤经病理证实均为恶性,每个肿瘤都有各自独立的解剖学结构及病理学特点,每部位肿瘤首先必须排除是相互转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多原发癌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探究
18
作者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在本研究中,共选择84位病人参加试验,所有病人都是适合此种术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在本研究中,共选择84位病人参加试验,所有病人都是适合此种术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将病人分为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手术两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一次排气、胃肠运动、首次下床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传统护理
下载PDF
化瘀理筋针刺法联合中药热奄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照平 何嘉 +2 位作者 杨亚军 王立娜 王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5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化瘀理筋针刺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化瘀理筋... 目的探讨化瘀理筋针刺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化瘀理筋针刺法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化瘀理筋针刺法组给予化瘀理筋针刺法治疗,联合组给予化瘀理筋针刺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疼痛程度、肌电图及促炎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化瘀理筋针刺法组总有效率为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化瘀理筋针刺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2周、1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低于化瘀理筋针刺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左侧平均功率频率(MPF)、右侧MPF、左侧积分肌电值(EMG)、右侧EMG均高于化瘀理筋针刺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23、前列腺素E2水平低于化瘀理筋针刺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理筋针刺法配合中药热奄包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肌电图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理筋针刺法 中药热奄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肌电图
原文传递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手术操作技巧要点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明 张树波 +2 位作者 王丽英 刘峰 董庆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主要的吻合口近远期并发症,其最严重者为胸部吻合口瘘。我国从1976年开始,对吻合口瘘的防治进行了重点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吻合技术的成熟... 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主要的吻合口近远期并发症,其最严重者为胸部吻合口瘘。我国从1976年开始,对吻合口瘘的防治进行了重点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吻合技术的成熟,吻合器的逐渐普及以及抗生素和外科营养的发展,使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2%(国外)和5%(国内)降至目前的5%(国外)和1%~2%(国内),病死率也从45%降至30%左右,但其发生率和病死率仍没有下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更没有杜绝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吻合 操作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