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给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疗法,联合组应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给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疗法,联合组应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自我效能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周采用一般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Fug1-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评价患者髋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量表评价患者异常步态。结果治疗前,2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周,2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且联合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步态、提高其运动功能。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腕管狭窄的患者,记录症状体征相关数据,给予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结果,分析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腕管狭窄的患者,记录症状体征相关数据,给予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结果,分析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 scale,SSS)呈正相关(r=0.46,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与感觉潜伏时呈负相关(r=-0.96,P<0.05),与两点辨别觉呈负相关(r=-0.36,P<0.05),与两点辨别觉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神经传导测定结果主要与手部的感觉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与SSS和症状持续时间都没有相关性。神经传导测定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给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疗法,联合组应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自我效能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周采用一般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Fug1-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评价患者髋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量表评价患者异常步态。结果治疗前,2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周,2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且联合组GSES评分、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量表和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步态、提高其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