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江维 张梦新 +4 位作者 冯凯 部璇 李金玉 张于 白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脓毒症及其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急性肾损伤(AKI)是其常见并发症。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既往基于尿量和肌酐的诊断标准对SA-AK... 脓毒症及其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急性肾损伤(AKI)是其常见并发症。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既往基于尿量和肌酐的诊断标准对SA-AKI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限制,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弥补了其早期诊断不足的缺陷。尽管对SA-AKI严重性的认识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不断加深,针对其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预后不佳。本文参阅相关文献数据,对SA-AKI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和预防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及其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梦新 曾江维 +5 位作者 冯凯 李金玉 部璇 张于 戈艳蕾 白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09-414,共6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指短时间内肾功能持续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术后患者中AKI发病率达25%;且预后欠佳,AKI病死率为28%~90%,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1,2]。围手术期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当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指短时间内肾功能持续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术后患者中AKI发病率达25%;且预后欠佳,AKI病死率为28%~90%,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1,2]。围手术期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当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AKI风险预测模型,准确评估其发生风险是近年临床预警研究领域热点,良好的预测模型对AKI风险患者具有高达80%的识别率,仅使用患者住院时长、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计数最大值等24个重要指标进行预测时仍有良好性能[3],本文就AKI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伟 阎慧 +3 位作者 孟宪静 付翠艳 吕婕 周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1-182,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方面因素相关。UC病变主要侵袭结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以溃疡和炎症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方面因素相关。UC病变主要侵袭结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以溃疡和炎症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甚至整个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舒适护理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32
4
作者 宋丽华 付翠艳 +1 位作者 刘亚爽 杨丽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和潜在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4月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3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87)和非VAP组(n=223),分析病原菌构成和VAP发生...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和潜在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4月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3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87)和非VAP组(n=223),分析病原菌构成和VAP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 87例患者确诊VAP(28.06%),共计培养除病原菌10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37%(56/10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7.86%(39/10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287,P<0.05)、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25,P<0.01)、广谱抗生素使用(OR=3.348,P<0.01)、H2受体阻滞剂应用(OR=2.014,P<0.05)和呼吸机使用≥7 d(OR=2.124,P<0.01)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从患者和医源性因素两个方面,采取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措施,积极预防、控制VAP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致病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及损伤区皮质咬合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常玉坤 王丽娜 +1 位作者 刘永亮 王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02-705,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损伤区咬合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1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模型组(n=100)。应用Marmarou方法建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12、24、72、...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损伤区咬合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1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模型组(n=100)。应用Marmarou方法建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12、24、72、168 h行干湿质量法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伊文思兰渗出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区周围皮质咬合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脑组织损伤区周围皮质咬合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呈正相关(r=0.734,P<0.05),而与咬合蛋白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表达呈负相关(r=-0.904,r=-0.966,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与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咬合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41,r=-0.833,P<0.05)。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发生后损伤区皮质咬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脑水肿形成。咬合蛋白表达的减少可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和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弥漫性 脑水肿 血脑屏障 咬合蛋白
下载PDF
护理干预下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与树脂嵌体修复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颖 李可冰 王晓红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下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与树脂嵌体修复对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复合树脂直接填充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下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与树脂嵌体修复对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复合树脂直接填充治疗,观察组行树脂嵌体修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行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龈沟液(GCF)中性粒细胞数量、菌斑指数(PI)、牙间隙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F中性粒细胞数量、PI值和牙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462.37±5.61)个/μL和PI值(1.83±0.67)个/μ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数量和PI值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间隙均显著缩小,且观察组牙间隙为(0.07±0.20)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15±0.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下树脂嵌体修复治疗可更显著缩小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牙间隙,减少牙周炎症的发生,疗效显著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填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树脂嵌体修复 垂直型食物嵌塞 牙间隙 疗效
下载PDF
LT_3S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振宇 程冰 +1 位作者 吴曼 胡艳玲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8-50,57,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3S)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短期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40例AHF患者,对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APACHE II评分,检测其脑钠尿肽(BNP)水平、甲状腺功能。统...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3S)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短期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40例AHF患者,对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APACHE II评分,检测其脑钠尿肽(BNP)水平、甲状腺功能。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电话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入选240例AHF患者中,并发的患者70例,发生率为29.2%;并发LT3S与并发非LT3S AHF患者间APACHE II评分、BNP水平、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6)vs.(20±6);(784±188)mg/L vs.(697±200)mg/L;17.1%vs.7.6%;11.3%vs.3.4%,均P<0.05]。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APACHE II评分和BNP水平是AHF患者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872,HR=0.683,95%CI:0.536-0.847,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1.531,HR=1.257,95%CI:1.317-1.864,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0.417,HR=0.997,95%CI:0.922-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APACHE II评分的AUC大于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而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3,95%CI:0.831-0.965;0.720,95%CI:0.640-0.806;0.698,95%CI:0.586-0.751)。结论:AHF患者伴LT3S的诊断,对预测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 病死率 APACHEII评分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宋丽华 付翠艳 +1 位作者 刘亚爽 杨立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34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对照组28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34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对照组28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是否应用高营养化疗药物、是否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WBC)、是否掌握PICC自我护理知识、置管部位、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均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高营养、应用激素、PICC自我护理知识掌握不良、导管留置时间长、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操作者经验少、WBC降低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正畸扩展间隙联合树脂充填对食物嵌塞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可冰 王晓红 王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食物嵌塞是一种因患者牙齿邻牙接触疏松或牙齿形态不佳诱发的牙科疾病。临床常根据患者嵌塞方式不同将本病分为水平嵌塞和垂直嵌塞两类,发病患者常伴有牙齿间肿胀感、隐痛、口臭、牙龈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退缩、邻面龋、龈... 食物嵌塞是一种因患者牙齿邻牙接触疏松或牙齿形态不佳诱发的牙科疾病。临床常根据患者嵌塞方式不同将本病分为水平嵌塞和垂直嵌塞两类,发病患者常伴有牙齿间肿胀感、隐痛、口臭、牙龈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退缩、邻面龋、龈乳头炎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嵌塞 树脂充填 治疗效果分析 龈乳头炎 牙龈出血 邻面 牙龈退缩 牙龈炎症 牙周情况 充填治疗
下载PDF
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淑正 孟宪静 +2 位作者 李伟 吕婕 付翠艳 《河北中医》 2018年第7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观察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气祛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 目的观察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气祛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及炎症因子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MDA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8及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CUC,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清MDA、SOD水平,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病
下载PDF
PTH、1,25-(OH)2D3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曼 潘超 刘丽檀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01-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讨(CHF)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123例CHF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及Ⅲ~Ⅳ级两组,比较患者血清PTH及1,25-(OH)2D3水平,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CHF)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123例CHF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及Ⅲ~Ⅳ级两组,比较患者血清PTH及1,25-(OH)2D3水平,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诊断分级的效能。【结果】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PTH水平明显高于,1,25-(OH)2D3水平明显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PTH及1,25-(OH)2D3两者联合评估心功能分级的效能高于任一单独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脑卒中、心功能Ⅲ~Ⅳ级、血肌酐、胆固醇、LDL-C、PTH、HDL-C及1,25-(OH)2D3与CHF患者预后存在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Ⅲ~Ⅳ级、高PTH、低HDL-C及1,25-(OH)2D3为影响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TH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HDL-C及1,25-(OH)2D3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TH与1,25-(OH)2D3呈负相关,而HDL-C与1,25-(OH)2D3呈正相关(r=0.682,P<0.05)。【结论】PTH、1,25-(OH)2D3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且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旁腺激素类/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血液
下载PDF
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曼 刘铁楠 +2 位作者 吴春涛 苑巍 刘宁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①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以及其作用机制。②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黄芪联合... ①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以及其作用机制。②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替米沙坦治疗。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测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LVD、LVS、EF的变化情况。③结果观察组采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总有效率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替米沙坦的80.39%(41/51);其无效占比5.88%(3/51),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心功能均较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心衰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心衰症状,提高心室射血分数,在心衰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替米沙坦 心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皮质酮及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李宏山 刘淑正 +2 位作者 周洁平 常玉坤 王静怡 《临床医学进展》 201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在血必净干预下,脓毒症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肾上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水平的变化,明确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CORT及GR mRNA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假手术... 目的:探讨在血必净干预下,脓毒症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肾上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水平的变化,明确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CORT及GR mRNA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Sepsis group)和血必净治疗组(XBJ group)四个组,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SD大鼠脓毒症模型。CLP术后6小时处死动物,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RT-PCR法检测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结果:Sepsis组血浆CORT含量(29.74 &#177;1.65 ng/ml)明显高于Normal组(7.56 &#177;0.89 ng/ml, P 0.05);Sepsis组肾上腺组织GR mRNA含量(0.80 &#177;0.11)明显低于Normal组(1.44 &#177;0.07, P 0.05)。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CORT的水平是升高的,而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是较低的;血必净干预后能够降低血浆CORT的水平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肾上腺组织GRmRNA的水平,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过度应激状态,改善脓毒症大鼠的感染中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皮质酮 GRmRNA
下载PDF
血必净对脓毒症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
14
作者 胡艳玲 李宏山 刘淑正 《临床医学进展》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的变化,明确脓毒症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变化以及血必净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的变化,明确脓毒症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变化以及血必净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Sepsis group)和血必净治疗组(XBJ group)四个组,采用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SD大鼠脓毒症模型。观察CLP术后动物的临床表现,术后6小时处死动物,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结果:XBJ组与Sepsis组相比,血浆中CRH、ACTH、CORT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HPA轴处于过度激活的状态,血浆中CRH、ACTH、CORT的水平是升高的;血必净治疗后能够降低血浆中CRH、ACTH和CORT的水平,调节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减轻脓毒症大鼠的感染中毒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载PDF
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宏伟 魏立友 +4 位作者 赵刚 刘淑正 杨雅静 张振宇 张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干预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 ICU 的住院感染后危重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干预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 ICU 的住院感染后危重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 d,记录患者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计数、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计数、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132、0.201、0.329、0.190,均 P >0.05)。治疗后3、7 d,两组胃肠功能评分[(1.56±0.49)分比(1.32±0.45)分,(1.27±0.44)分比(1.02±0.42)分];肠鸣音计数[(1.58±0.76)次/min 比(2.27±0.75)次/min,(2.15±0.91)次/min 比(3.11±0.97)次/min];APACHEⅡ评分[(19.61±4.02)分比(17.50±4.37)分,(17.69±3.94)分比(15.24±3.82)分];血乳酸浓度[(2.94±0.88)mmol/L 比(2.45±0.75)mmol/L,(2.51±0.59)mmol/L 比(2.20±0.55)mmol/L],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72、t7=2.361;t3=3.712、t7=4.146;t3=2.041、t7=2.565;t3=2.434、t7=2.208,均 P <0.05)。结论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可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保护,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蠊属 组织提取物 感染 胃肠活动
原文传递
神经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新华 王建立 +5 位作者 王丁茁 王玉臣 刘向华 屈秀辉 杨爱国 孙丽霞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8期-,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入ICU的神经重症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并按排除标准选择住院的239例患者纳入分析.血清钠>145 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以血钠≤145 mmol/L为...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入ICU的神经重症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并按排除标准选择住院的239例患者纳入分析.血清钠>145 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以血钠≤145 mmol/L为非高钠组,血钠>145 mmol/L为高钠组.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模型分析高钠血症与AKI的相关性.结果 高钠组头部手术率、入院时血钠、血钠最高值、甘露醇总量、住院时间均高于非高钠组[63.3% (31/62)与31.1%(59/177),(143.14±4.90) mmol/L与(140.16±2.90) mmol/L,(148.87±5.30) mmol/L与(141.81±2.90) mmol/L,(55.67±28.50)×250ml与(37.67±25.40) ×250ml,(57.48±43.30)d与(12.33±4.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或F值分别为17.58、29.68、239.89、18.59、15.66,P均<0.05).研究人群总体AKI发生率为25.9% (62/239),非高钠组AKI发生率20.5%(39/177),高钠组AKI发生率46.9%(23/62),高钠组人群AK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45,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头部手术率、血钠最高值、甘露醇总量与AK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273、0.260、0.490,P均<0.05).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中,高钠血症与AKI的发生呈正相关,高钠血症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血症 神经重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HST家族在临床无功能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董晓柳 董伟 +3 位作者 陈玉娟 张于 张利 张欢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603-3608,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无功能腺瘤中碳水化合物硫转移酶(CHST)家族基因的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临床无功能腺瘤的组织样本,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样本中的CHST1、CHST2、CHST7、CHST8、促卵泡激素亚单位β... 目的探讨临床无功能腺瘤中碳水化合物硫转移酶(CHST)家族基因的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临床无功能腺瘤的组织样本,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样本中的CHST1、CHST2、CHST7、CHST8、促卵泡激素亚单位β(FSHb)、POU结构域转录因子1(POU1F1)和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CHST家族mRNA水平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筛选具有诊断无功能腺瘤谱系分化的CHST分子。结果体积大的肿瘤CHST1基因和CHST7基因表达水平高于体积小的肿瘤(P=0.014,P=0.044),女性患者CHST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男性患者(P=0.016),侵袭性肿瘤的CHST8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非侵袭肿瘤(P=0.044)。按照SF-1染色强弱分组,各组CHST1、CHST2、CHST7、CHST8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IT1染色强弱分组,各组CHST1、CHST7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HST1水平与肿瘤体积和POU1F1水平呈正相关(r=0.322,P=0.002;r=0.686,P<0.001),与NR5A1水平呈负相关(r=-0.227,P=0.032);CHST7水平与POU1F1水平呈正相关(r=0.774,P<0.001);CHST8与FSHb、NR5A1水平呈正相关(r=0.485,P<0.001;r=0.725,P<0.001)。诊断未成熟POU1F1谱系,CHST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P=0.023);诊断SF-1谱系,CHST8的AUC为0.776(P=0.008),CHST1联合CHST8的AUC为0.823(P=0.002)。结论CHST家族参与临床无功能腺瘤的增殖和分化,CHST1联合CHST8具有诊断SF-1谱系分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无功能腺瘤 碳水化合物硫转移酶 谱系分化 类固醇生成因子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住院患者性别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魏立友 张宏伟 +1 位作者 孟和 申元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住院患者的性别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06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住院患者病案资料。研究对象按男女性别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单双侧发病情况、年龄、民族、职业、病因、分期、发病时间... 目的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住院患者的性别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06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住院患者病案资料。研究对象按男女性别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单双侧发病情况、年龄、民族、职业、病因、分期、发病时间等的差异。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均在40~49岁构成比最高,两组间发病侧别、职业、病因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年龄≥14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 024例,共1 747髋,股骨头坏死程度依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use,ARCO)分期标准,男性患者ARCO分期和年龄分布无相关性(rs=0.05,P=0.057),女性患者ARCO分期和年龄分布有相关性(rs=0.12,P=0.020)。华北地区的男性与女性发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华北、中南地区的男性与女性发病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女性各地区的发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性和女性发病特征和侧别、年龄、地域、职业、病因、分期、发病时间等因素之间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性别分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级别垂体瘤的效果及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董伟 岳成 +3 位作者 张于 高健 董桂兰 高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或使用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不同级别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镜下经鼻...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或使用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不同级别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内镜组,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显微镜组。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的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并分析探讨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策略。结果内镜组患者在手术造成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显微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6.19±9.55)ml与(79.78±11.68)ml;手术所需时间:(93.93±9.53)min与(103.33±9.23)min;住院时间:(7.71±1.53)d与(10.16±1.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4.67、7.94,P均<0.01)。两组不同术式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两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4.8%),显微镜组患者术后出现12例(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尿崩症状7例(16.7%),显微镜组患者术后出现22例(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结论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瘤与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疗效相当,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垂体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线粒体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及肿瘤侵袭和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欢 石文健 +4 位作者 刘永亮 李景武 张于 董桂兰 董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58-62,共5页
背景线粒体功能对于肿瘤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酶功能异常,从而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1ɑ的稳定性,使细胞能量代谢从氧化转为糖酵解。改变的能量代谢不仅可为肿瘤细胞提供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还会产生必需的代谢中间体... 背景线粒体功能对于肿瘤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酶功能异常,从而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1ɑ的稳定性,使细胞能量代谢从氧化转为糖酵解。改变的能量代谢不仅可为肿瘤细胞提供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还会产生必需的代谢中间体,以促进细胞增殖,增强其侵袭性和化学抗性。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HIF-1α与线粒体相关基因[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线粒体内膜融合蛋白1(OPA1)及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相关性及肿瘤侵袭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经蝶手术治疗的84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肿瘤侵袭性:无(Knosp分级Ⅰ~Ⅱ级)38例,有(Knosp分级Ⅲ~Ⅳ级)46例;随访27~69个月,复发22例(26.2%)。通过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者的HIF-1α及LAMP1、OPA1、TOMM20 mRNA相对表达量。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LAMP1、OPA1及TOMM20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侵袭和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垂体腺瘤患者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LAMP1、OPA1及TOMM20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4、0.600、0.771,P值均<0.001)。与无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相比,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大,Ki-67增殖指数、海绵窦受压发生率、复发率、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 <0.05)。与未复发的垂体腺瘤患者相比,复发的垂体腺瘤患者Ki-67增殖指数、侵袭性肿瘤者占比、海绵窦受压发生率、TOMM20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OR=1.179,95%CI(1.070,1.300)]、海绵窦受压[OR=23.772,95%CI(5.477,103.175)]、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OR=1.018,95%CI(1.003,1.033)]是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侵袭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TOMM20mRNA相对表达量[OR=1.083,95%CI(1.034,1.133)]是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LAMP1、OPA1及TOMM20的m 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且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是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侵袭的独立影响因素,TOMM20 mRNA相对表达量是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低氧诱导因子-1Α 线粒体 复发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