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性细胞因子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建华 赵海勇 +3 位作者 温芳 赵雁艳 游洋 丁红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5例KOA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标本...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5例KOA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标本,收集25例KOA患者的关节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采用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ESR。Pearson相关分析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IL-1β、TNF-α、IL-6与血清hs-CRP及ESR的相关性。结果 KOA患者各组血清IL-1β、TNF-α、IL-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K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高于血清(均P<0.05);KOA患者各组血清hs-CRP、ESR均高于HC组(均P<0.01);KOA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与hs-CRP(r分别为0.489、0.426、0.389)、ESR(r分别为0.348、0.423、0.394)均呈正相关(均P<0.05);KOA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r分别为0.547、0.644、0.511)、ESR(r分别为0.564、0.579、0.589)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与hs-CRP、ESR检测可能成为辅助KOA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志勇 解光越 侯晓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97-169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志勇 解光越 +1 位作者 侯小华 赵海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评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骨折均在6~12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 目的评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骨折均在6~12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无固定钉板松动、断钉及骨折再移位现象发生。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不稳定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者,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跟骨外侧U形切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闫荣亮 曹立海 +6 位作者 曲家富 杜晓健 王良 刘洪达 陈江华 杨越 高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839-842,共4页
目的设计跟骨外侧U形切口并观察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踝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跟骨外侧U形切口治疗的155例(167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155例(167足)... 目的设计跟骨外侧U形切口并观察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踝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跟骨外侧U形切口治疗的155例(167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155例(167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 7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伤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有6足发生皮肤浅表感染,经伤口换药后愈合。平均AOFAS评分(88. 32±7. 31)分,优良率达91. 0%,其中82足优,70足良,14足可,1足差,总体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跟骨外侧U形切口复位固定跟骨骨折具有暴露充分,伤口并发症少,足部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U形切口 手术 AOFAS评分 内固定
下载PDF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娜 赵海勇 +5 位作者 于晓牧 张冬梅 武海英 刘悦 李莉 柳晓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802-3804,380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后的3、7、14、21d采取闭合式引流袋采集尿液标本,经培养、分离、...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后的3、7、14、21d采取闭合式引流袋采集尿液标本,经培养、分离、纯化、筛选以及鉴定后,采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试验,分析导尿管关联性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变化与耐药特征。结果共检出导尿管关联性感染菌株3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7%)和肠球菌(46.86%);革兰阴性菌137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93%);真菌46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7.83%);革兰阳性菌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革兰阴性菌逐年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50%;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大肠埃希菌为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的耐药性均较强,应加强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泌尿道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体
下载PDF
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闫荣亮 高岩 +6 位作者 曹立海 王良 刘洪达 杨越 陈江华 朱鹏飞 赵国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28例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距下关节镜辅助结合...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28例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距下关节镜辅助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58例,对照组(传统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7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伤口并发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结果切口长度:关节镜组(3.05±0.91)cm小于对照组(11.63±1.6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关节镜组(20.69±7.34)ml小于对照组(227.07±92.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镜组(99.31±14.70)min长于对照组(63.29±8.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关节镜组(5.97%)小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镜组(8.72±1.10)周短于对照组(11.06±1.3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关节镜组(89.07±4.045)分,高于对照组(81.09±1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关节镜组(1.74±1.26)分,低于对照组(2.91±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及伤口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可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关节镜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鞘膜修复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闫荣亮 杜晓健 +2 位作者 张文龙 张玲 杨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8期605-608,共4页
目的研究跟腱鞘膜的解剖形态及血供情况,为临床跟腱损伤修复鞘膜提供解剖学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0具乳胶灌注人体新鲜冰冻小腿标本进行跟腱区解剖,对跟腱的鞘膜解剖特征及其血管进行观察。结果跟腱外层筋膜鞘与内层滑膜鞘均有丰富的血供... 目的研究跟腱鞘膜的解剖形态及血供情况,为临床跟腱损伤修复鞘膜提供解剖学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0具乳胶灌注人体新鲜冰冻小腿标本进行跟腱区解剖,对跟腱的鞘膜解剖特征及其血管进行观察。结果跟腱外层筋膜鞘与内层滑膜鞘均有丰富的血供,且筋膜鞘与滑膜鞘之间、滑膜鞘与跟腱之间均存在间隙,可以完整剥离。结论跟腱筋膜鞘及滑膜鞘是跟腱的可修复的重要血供解剖结构,急性闭合跟腱断裂在临床手术时需保护及修复筋膜鞘及滑膜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筋膜鞘 滑膜鞘 血供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下载PDF
CRP、ESR水平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变化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志勇 孙晓威 +1 位作者 解光越 侯晓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4期698-699,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手术治疗的普及和成熟,且其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肯定。人工关节作为异物植入人体,人体必然有一定的反应及变化,而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及转归...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手术治疗的普及和成熟,且其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肯定。人工关节作为异物植入人体,人体必然有一定的反应及变化,而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故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1],手术无菌制度的规范及抗生素的合理预防应用能减少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发生,但是随着关节置换手术例数的不断攀升,感染患者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而同时术后感染很难做到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医学研究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ABMSCs移植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对KOA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力 张净宇 +4 位作者 刘建华 赵海勇 温芳 游洋 丁红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移植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KOA患者,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移植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KOA患者,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ABMSCs移植治疗。治疗后半年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和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评价两组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患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IL-1β、TNF-α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及IL-1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LKSS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LK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ABMSCs移植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KOA效果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抑制患膝关节液炎症介质释放,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关节镜清理术 疼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IL-6对脓毒症小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分化与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跃新 刘庆阳 +1 位作者 吴瑶 董宁 《感染.炎症.修复》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IL-6对脓毒症小鼠脾脏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8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5),除不行盲肠结扎穿孔(CLP)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CLP组和3个IL-6治疗组(n=20)均采用CLP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 目的:探讨IL-6对脓毒症小鼠脾脏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8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5),除不行盲肠结扎穿孔(CLP)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CLP组和3个IL-6治疗组(n=20)均采用CLP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于手术当天处死,其余4组小鼠分别于CLP模型制作后1、2、3、4 d处死,获取脾脏DC细胞和T细胞, 3个IL-6治疗组细胞分别给予IL-6(50、100、200μg/kg)体外刺激24 h,收集DC细胞和T细胞,并进一步分离和培养DCregs(CD11c-CD45RBhigh DCregs)和CD4^+T淋巴细胞,观察各组小鼠DCregs细胞比例和DCregs分泌IL-10的变化。以假手术组CD4^+T细胞为对照组,将CLP小鼠的DCregs分别和CLP小鼠CD4^+T淋巴细胞(IL-6未刺激组)、经IL-6刺激的CLP小鼠CD4^+T淋巴细胞+IL-10抗体、经IL-6刺激的CLP小鼠CD4^+T淋巴细胞+IL-10同型对照抗体混合培养24 h,观察各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IL-6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DCregs分化及促进Dcregs分泌IL-10;IL-6还抑制了CLP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Th2极化,降低CLP小鼠IL-4的水平,这一作用与IL-10的分泌相关。结论:IL-6可诱导CLP小鼠DC向调节性DC细胞亚群分化并诱导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分型,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脓毒症
下载PDF
钙网织蛋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海勇 丁红梅 +4 位作者 刘建华 邢冬红 刘弘毅 魏蔚 郑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钙网织蛋白(CRT)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RA患者、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血清以及RA和O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CRT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钙网织蛋白(CRT)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RA患者、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血清以及RA和O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CRT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CRT在RA和O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模型,分别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构建体外血管生成的三维模型检测CRT在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 RA组血清中CRT含量[(6.4±3.1)μg/L]明显高于OA组[(3.7±0.9)μg/L]及HC组[(3.4±1.0)μg/L];RA组滑膜液中CRT含量[(6.9±3.4)μg/L]明显高于OA组[(3.9±0.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T在RA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主要位于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内外等,而OA滑膜组织中CRT仅见极少量的表达。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体外血管生成三维模型检测结果显示,CRT具有明显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作用。结论 CRT在RA患者血清、滑膜液及滑膜组织中表达均升高,CRT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参与RA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新生血管形成 钙网织蛋白
下载PDF
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塞漏液的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金辉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1X期229-229,共1页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塞漏液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与瓶塞质量差、加药不当或插输液器时用力不当有关。我们常用的对策有:反复拔下输液器重新插入;重新开启1瓶新液体更换瓶塞;用胶布在局部反复粘贴固定等。这些方法不但增加了污染...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塞漏液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与瓶塞质量差、加药不当或插输液器时用力不当有关。我们常用的对策有:反复拔下输液器重新插入;重新开启1瓶新液体更换瓶塞;用胶布在局部反复粘贴固定等。这些方法不但增加了污染的机会而且费时费力,甚至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瓶塞 输液过程 漏液 经济负担 输液器 反复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胜春 王建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40例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采用单次足量冲击波治疗,能量密度为0.5-0.6mJ/mm^2,以股骨头缺血坏死部位及其边缘为靶位,共选取4-6点,每...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40例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采用单次足量冲击波治疗,能量密度为0.5-0.6mJ/mm^2,以股骨头缺血坏死部位及其边缘为靶位,共选取4-6点,每点冲击1000次,共冲击4000。6000次,术后3个月内不负重,4-6个月内部分负重。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及12个月进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髋关节Harris评分(满分100分)和双侧髋关节X线片。结果40例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后3、6及12个月,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应成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外冲击波疗法 成年人 疗效
原文传递
痹祺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勇 解光越 +2 位作者 孙晓威 侯晓华 薛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67-2469,共3页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口服痹祺胶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对其用药2周、4周、6周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用药2周、4周、6周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6周疗效明显(P<0.05)。结论...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口服痹祺胶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对其用药2周、4周、6周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用药2周、4周、6周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6周疗效明显(P<0.05)。结论:口服痹祺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膝骨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腰椎管狭窄累及节段数对脊柱骨盆矢状参数的影响
15
作者 田浩 韩鹏 +5 位作者 赵薇 解光越 殷胜春 张志勇 侯晓华 赵海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累及节段数对脊柱-骨盆矢状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9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依据影像,72例DLSS累...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累及节段数对脊柱-骨盆矢状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9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依据影像,72例DLSS累及单节段,63例累及双节段,57例累及多节段。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三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病程依次为单节段组<双节段组<多节段组[(30.5±35.2)个月vs(55.9±44.4)个月vs(82.3±70.0)个月,P<0.001]。影像方面,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43.4±10.4)°vs(41.1±7.6)°vs(35.6±8.4)°,P<0.001]、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28.6±7.1)°vs(27.9±7.6)°vs(23.2±7.3)°,P<0.001]、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31.0±6.2)°vs(29.6±5.0)°vs(26.0±5.1)°,P<0.001]均依次为单节段组>双节段组>多节段组;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21.6±7.0)°vs(21.8±4.2)°vs(24.9±6.5)°,P=0.005]依次为单节段组<双节段组<多节段组。[结论]随DLSS累及节段数增加腰椎前凸及胸椎后凸和骶骨倾斜角减小,而骨盆倾斜角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影像 累及节段数 矢状面脊柱骨盆参数
原文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跃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关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在二组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症状及体征,疼痛视...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关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在二组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症状及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JOA评分进行评定,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予以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周后联合治疗组显效率55.2%,高于对照组的27.6%(P<0.05),联合治疗组JOA评分及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的改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疼痛 肌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