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冬育 李克宁 +5 位作者 白领娣 岳向东 刘彦才 董明霞 赵霞 陈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更完全地切除玻璃体,减少玻璃体再出血及再手术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34例415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术中均填充平衡盐...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更完全地切除玻璃体,减少玻璃体再出血及再手术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34例415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术中均填充平衡盐溶液(BSS液),观察术后6个月内再次出血及再手术情况。将就诊病人分为2组,一组术中未行曲安奈德(TA)染色,二组术中行TA染色,观察统计术后再出血、再手术情况。结果TA染色后可以更好地切除玻璃体,减少了术后再出血及再手术的发生率。结论TA染色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是可以应用的一个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原文传递
岛状膜手术在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育 李克宁 +4 位作者 陈芳 刘长颖 董明霞 董如娇 李玉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视盘表面或上、下血管弓表面生长的大片新生血管膜,同时合并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探究手术中的剥膜技巧及对此类患者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价值。... 目的探讨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视盘表面或上、下血管弓表面生长的大片新生血管膜,同时合并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探究手术中的剥膜技巧及对此类患者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6例(106眼),男性47例(47眼),女性59例(59眼),年龄44—69岁。早期对膜的处理采用传统的膜钩钩膜及撕膜技术,共55例(55眼),后期采用岛状膜技术,共51例(51眼)。结果两种剥膜技术对术后视力提高岛状膜组好于撕膜组,但因为两组患者都属于晚期患者,最好视力都不超过0.12,多数视力在0.02—0.08之间。但岛状膜技术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减少了硅油填充率,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可能。结论岛状膜清除技术处理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优于传统撕膜技术,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大片增殖膜、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手术后大部分仍能恢复一定视功能,仍有极大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唐山市高龄眼疾老年人跌倒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韩俊莹 安思琪 +2 位作者 陈长香 朱学慧 张学敏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1期77-79,83,共4页
目的了解唐山市社区高龄眼疾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探讨跌倒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月,对唐山市社区≥75岁存在眼部疾患的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及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测评。结果412例唐山市社区高龄眼... 目的了解唐山市社区高龄眼疾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探讨跌倒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月,对唐山市社区≥75岁存在眼部疾患的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及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测评。结果412例唐山市社区高龄眼疾老年人中存在跌倒风险者404人(98.1%),其中重度跌倒风险者140人(34.7%);近1年内跌倒者133人,跌倒发生率为32.3%,次数为1、2和≥3次者分别占22.6%、5.3%和4.4%;跌倒造成轻度损伤需医疗处置和严重损伤者分别占27.1%、9.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程度、视力、足部有无疾病、能否在家中安全行走、能否在社区内安全行走、居家环境危险因素是唐山市社区高龄眼疾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眼疾可增加高龄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应加强高龄眼疾老年人跌倒风险管理,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提高其视觉功能,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高龄眼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 高龄老年人 跌倒风险
原文传递
不同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明霞 李冬育 +3 位作者 董如娇 赵霞 韩俊莹 陈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9期980-984,共5页
目的 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或曲安耐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作为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激光治疗前辅助治疗手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眼病... 目的 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或曲安耐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作为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激光治疗前辅助治疗手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眼病医院就诊的27例(32只眼)弥漫性DME患者,将其分为IVR(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及IVTA(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治疗组,术后4周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术,观察注射上述两种药物后第1,2,4,8,12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AVG)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BCVA、CMT及AVG各时间点的平均计量数据行t检验分析发现,三项指标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治疗后对应时间点的BCVA、CMT及AVG变化的有效计数资料行X-squared检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对应时间点相比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IVTA组并发眼压升高2例(2眼),并发白内障1例(1眼);IVR组均无上述情况发生.结论 单次玻璃体腔注射低剂量TA与单次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弥漫性DME短期内均有效,二者获益率相当,无统计学意义,IVR治疗的安全性略优于IVTA.但单次IVTA治疗DME是相对安全的,且治疗成本低.对于低收入DME患者来说,IVTA可作为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弥漫性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原文传递
糖尿病黄斑水肿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明霞 赵霞 +2 位作者 陈芳 解鹏亮 韩俊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中心视力受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学说多样,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人们对生活中保持良好阅读视力的需求越来越高,DME的治疗也引起更多患者及医生的重视。新型...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中心视力受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学说多样,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人们对生活中保持良好阅读视力的需求越来越高,DME的治疗也引起更多患者及医生的重视。新型激光、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DME等方法的出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文中就糖尿病黄斑水肿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病因 激光光凝 玻璃体腔注药 玻璃体切割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