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解剖台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高远 张文龙 +2 位作者 黄明 李冬梅 杜晓健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1-62,共2页
传统人体解剖学常利用防腐标本进行解剖学习和研究。人体标本经过防腐处理后,常温保存也不会发生腐败现象,但是人体的组织结构失去了真实的弹性和色泽,与临床手术所见相去甚远。现代临床解剖学是以新鲜的未经防腐处理的人体标本为研究对... 传统人体解剖学常利用防腐标本进行解剖学习和研究。人体标本经过防腐处理后,常温保存也不会发生腐败现象,但是人体的组织结构失去了真实的弹性和色泽,与临床手术所见相去甚远。现代临床解剖学是以新鲜的未经防腐处理的人体标本为研究对象,低温保存的新鲜标本可以长期保持其新鲜、真实状态,解剖直观感受、毗邻关系、数据测量均贴合临床手术[1]。解剖学教学时需要把标本解冻后再进行操作,标本在常温下进行解剖学教学时间越长,标本组织越容易发生腐败变质,腐败的肌肉组织发生溶解、失去弹性,同时散发出腐败异味[2-3]。为了延长标本使用时间,解剖学教学时需要尽量保持标本的低温状态,笔者根据临床解剖教学需要设计制作了低温解剖台,大大延长标本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感受 解剖学教学 防腐处理 人体标本 人体解剖学 腐败变质 常温保存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2 位作者 方杰 孙文弢 王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腕横纹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6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的走行及皮支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桡动脉掌浅支于桡骨茎突掌尺侧自桡动脉发出,起始处直径(1.26±0.36)mm,向鱼际肌走行...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腕横纹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6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的走行及皮支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桡动脉掌浅支于桡骨茎突掌尺侧自桡动脉发出,起始处直径(1.26±0.36)mm,向鱼际肌走行。桡动脉掌浅支于舟骨结节近侧中间腕横纹处发出皮支,皮支发出处直径(0.23±0.06)mm,供养腕横纹皮肤。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供血,以腕横纹皮肤为供区切取游离皮瓣或带蒂转移可以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腕横纹皮瓣 应用解剖 修复
下载PDF
阶梯状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 张文龙 +1 位作者 张净宇 孙文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23-226,244,共5页
目的探讨阶梯状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后肌腱滑动幅度的实验效果,为临床治疗指屈肌腱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12月-2017年8月上肢损伤截肢成人患者新鲜手标本1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制作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模型... 目的探讨阶梯状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后肌腱滑动幅度的实验效果,为临床治疗指屈肌腱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12月-2017年8月上肢损伤截肢成人患者新鲜手标本1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制作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模型,每组5例,每例取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共20指。A组模拟手指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和远指间关节屈0°伸直位时,切断指深屈肌腱和指浅屈肌腱;B组模拟手指掌指关节屈60°、近指间关节和远指间关节屈0°安全位时,切断指深屈肌腱和指浅屈肌腱;C组模拟手指掌指关节屈80°、近指间关节屈90°位和远指间关节屈10°握拳位时,切断指深屈肌腱和指浅屈肌腱。切断屈肌腱后,三组标本均屈曲手指至掌指关节60°,近侧、远侧指间关节屈曲0°安全位,用石膏固定。测量三组指浅屈肌腱远端断口和指深屈肌腱远端断口间的长度差,根据娄义忠提出将肌腱缝合处与损伤腱鞘错开,有利于肌腱愈合和塑形的观点,对远端肌腱进行修剪,使指浅屈肌腱的缝线和指深屈肌腱的缝线不产生重叠,减少粘连的程度和范围,采用MTang缝合法修复指深屈肌腱和指浅屈肌腱。肌腱修复后,观察手指标本被动屈伸活动。结果(1)三组指深屈肌腱断口和指浅屈肌腱断口安全位长度差测量数据利用方差分析,P=0.000 <0.05,即三组实验的指深屈肌腱断口和指浅屈肌腱断口间的长度差不全相等,可以研究三组实验。(2)肌腱修复后手指标本被动屈伸活动度与实验前相同,被动牵拉肌腱近端各关节活动度与实验前相同。结论不同指位下屈肌腱Ⅱ区断裂时,术中短缩0.6~1.0 cm远端指深屈肌腱或指浅屈肌腱,利用指深屈肌腱断口和指浅屈肌腱断口在安全位长度差为1.0 cm,保持两个断口位于正常组织环境包围,可以促进愈合。阶梯状修复法为临床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提供新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肌腱修复 解剖学
下载PDF
第2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4 位作者 高顺红 于志亮 张云鹏 张净宇 于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通过对第2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支的临床解剖学观察,总结SDMA皮支分布规律,探讨SDMA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手指套状撕脱伤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用12只新鲜手标本... 目的通过对第2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支的临床解剖学观察,总结SDMA皮支分布规律,探讨SDMA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手指套状撕脱伤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用12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SDMA皮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切取以SDMA皮支供血的手背部皮瓣修复拇、示、中指皮肤缺损21例21指,皮瓣切取面积为2.5cm×5.0cm~5.0cm×6.5cm。供区于以腹股沟区切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SDMA起源于掌骨基底水平掌深弓背侧穿支(11例标本)和c=或)腕背动脉网(1例标本掌深弓背侧穿支纤细),于腱联合以远恒定发出皮支4~6条,皮支发出后形成SDMA浅层血管链,供养第2、3掌骨背侧皮肤血运。21例21指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0例20指获5~27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达S3+,两点辨距觉为7~11mm,平均8.6mm。供区无并发症。结论SDMA远侧皮支发出位置恒定,在第2、3掌背侧形成血管链网结构,SDMA皮支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掌侧主要血管,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示、中指及拇指套状撕脱伤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动脉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套状撕脱伤
原文传递
指动脉岛状皮瓣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9期1004-1005,共2页
手外伤造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指骨、肌腱外露,是手外科临床常见损伤。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使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变得简单、方便、实用,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相关解剖学研究的深入,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呈精细化... 手外伤造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指骨、肌腱外露,是手外科临床常见损伤。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使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变得简单、方便、实用,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相关解剖学研究的深入,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呈精细化、微创化、多向化发展。笔者就指动脉岛状皮瓣相关解剖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指动脉岛状皮瓣解剖学基础指动脉岛状皮瓣多是利用第2~5指指掌侧固有动脉干或皮支供血,切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 岛状皮瓣 解剖学基础 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指末节 背侧支 常见损伤 皮支 临床应用 皮瓣移植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亮 张文龙 +1 位作者 孙文弢 王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cience Direct、CNKI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桡动脉掌浅支、鱼际、腕横纹、外科皮瓣、皮肤缺损"为关鍵词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有关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相关文献...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cience Direct、CNKI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桡动脉掌浅支、鱼际、腕横纹、外科皮瓣、皮肤缺损"为关鍵词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有关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相关文献,分别对桡动脉掌浅支的解剖研究、皮瓣设计、临床分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可分为鱼际皮支与腕横纹皮支,走行恒定,血供可靠;两个皮支直径均与手指动脉直径相近,有利于与指动脉相吻合.临床上可在鱼际部与腕横纹部分别设计切取岛状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各种皮肤软组织损伤;对于合并神经、血管的复合损伤,还可切取Flow-through皮瓣或携带神经、肌腱的嵌合皮瓣,完成一期创面覆盖与功能重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优点颇多,但对于皮瓣的切取面积范围及具体神经支配情况尚未有统一意见.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供血的皮瓣切取方式多,修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临床值得推广,但现有报道中对于皮瓣切取面积及神经支配情况未有详细证据,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鱼际 腕横纹 手指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骺板外克氏针横向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3 位作者 高顺红 于志亮 孙文弢 董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6年1月对36例新鲜青少年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36例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34例...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6年1月对36例新鲜青少年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36例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34例获得随访6-29个月,平均19.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良32例,优良率94.1%.结论 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不影响骨骺发育,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青少年骨折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异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应良 丁艳芬 +5 位作者 张文龙 夏燕 余昌德 王敬 赵庆华 起家发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报道多种不同形状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9年1月,收治手指中型创面33例35指,分别采用圆形皮瓣修复5指,椭圆形皮瓣修复15指,长矩形皮瓣修复10指,Y形皮瓣修复3指,圆矩形皮瓣修... 目的报道多种不同形状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9年1月,收治手指中型创面33例35指,分别采用圆形皮瓣修复5指,椭圆形皮瓣修复15指,长矩形皮瓣修复10指,Y形皮瓣修复3指,圆矩形皮瓣修复2指。结果术后33例35指皮瓣完全成活。出院后26例27指皮瓣获6~77个月的随访,平均15.4个月,7例失访。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两点辨别觉6~10 mm,平均6.5 mm,外观无明显臃肿,无破溃,无明显手指发冷、冻伤病例。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手指功能:优23指,良3指,可1指,优良率96.3%。结论异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一种良好方法和选择,可满足多种复杂创面的修复要求,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中型创面 外科皮瓣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应用解剖与设计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1 位作者 高顺红 于志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解剖学观察,探讨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手术设计方法.为临床应用该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8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的分布规律和... 目的通过对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解剖学观察,探讨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手术设计方法.为临床应用该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8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起自桡动脉鼻烟窝段.起始处直径(0.82±0.06)mm.沿拇短伸肌桡侧缘向远端走行,与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近节背侧支吻合;第一掌骨尺侧动脉起自桡动脉手背段,起始处直径(0.74±0.05)mm,沿第一掌骨尺背侧缘向远端走行,与拇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近节背侧支吻合。拇指两侧指固有动脉在拇指近节发出背侧支数(2.62±0.34)条,近端背侧支发出点位于近节指骨基底移行部.起始直径(0.32±0.03)mm;远端背侧支位于近节指骨颈部,起始直径(0.24±0.08)mm.结论第一掌骨桡背侧和尺背侧血管链恒定.与拇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存在广泛吻合,临床应用其供血的游离皮瓣或逆行转移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和切取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拇指掌侧固有动脉 第一掌骨背侧动脉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3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周宏艳 左玉明 +4 位作者 王月光 易凡 于铁强 张磊 张文龙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治疗的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16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Rockwood分型Ⅰ型...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治疗的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16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Rockwood分型Ⅰ型7例、Ⅱ型12例、Ⅲ型7例、Ⅳ型4例、Ⅴ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综合考虑患儿年龄、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等因素选择不同治疗方法:8例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年龄7-16岁;23例接受“8”字绷带固定,年龄4-16岁.治疗后3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26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84个月,中位数为38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肩关节功能评分均〉98分,显示关节功能优良.无一例主诉日常活动受到影响.保守组2例主诉伤肩局部可见明显突起畸形,手术组均未见外观畸形.结论 锁骨外侧端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但对于大龄儿童的Ⅲ、Ⅳ、Ⅴ型骨折,由于移位大,为避免局部外观畸形和双锁骨形成可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锁骨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近指间关节活动对伸肌腱Ⅰ~Ⅱ区张力影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文弢 张文龙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鲜标本伸肌腱解剖测量,探讨近指间关节(PIPJ)活动对伸肌腱Ⅰ~Ⅱ区张力的影响。方法取上肢标本示、中、环、小指各10指,分别测量各指在PIPJ伸直0°位、屈曲45°位和屈曲90°位时,远指间关节(DIPJ)的最... 目的通过对新鲜标本伸肌腱解剖测量,探讨近指间关节(PIPJ)活动对伸肌腱Ⅰ~Ⅱ区张力的影响。方法取上肢标本示、中、环、小指各10指,分别测量各指在PIPJ伸直0°位、屈曲45°位和屈曲90°位时,远指间关节(DIPJ)的最大被动屈曲角度。显露Ⅰ~Ⅱ区伸肌腱,固定DIPJ于伸直0°位,横向切断伸肌腱末端,制作锤状指模型。克氏针垂直中节指骨颈部进针穿透指骨,记号笔平行克氏针于Ⅰ~Ⅱ区伸肌腱上做标记,测量肌腱滑动距离。取删关节伸直0°位和屈曲90°位,分别测量伸肌腱断端间隙大小及肌腱的滑动距离。结果共40指结果显示,PIPJ伸直时被动屈曲DIPJ最大角度较PIPI屈曲时减少;PIPJ处于伸直0°位时,Ⅰ~Ⅱ区伸肌腱末端断端处间隙大小为(0.43±0.07)mm,当屈曲PIPJ至90°位时,近侧断端向远侧滑移,平均滑移距离为(0.76±0.07)mm。结论PIPJ于伸直0°位时伸肌腱Ⅰ-Ⅱ区为最大张力,屈曲PIPJ可使Ⅰ~Ⅱ区张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生物力学 指间关节 锤状指
原文传递
缝合神经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小指优势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5 位作者 高顺红 于志亮 张净宇 张云鹏 胡宏宇 董惠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9期996-997,共2页
目的探讨缝合神经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小指优势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6-02诊治的26例(26指)拇、小指优势侧软组织缺损,应用带部分指固有神经的中、环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并... 目的探讨缝合神经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小指优势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6-02诊治的26例(26指)拇、小指优势侧软组织缺损,应用带部分指固有神经的中、环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并缝合神经重建皮瓣感觉。结果本组26例拇、小指皮瓣均存活,无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发生。术后23例获得平均11.8(6~21)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达3~7 mm,平均4.6 mm。末次随访时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采用中、环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桡侧或小指尺侧软组织缺损,缝合皮瓣内携带的指固有神经重建感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小指 优势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缝合神经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 移植 感觉重建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文龙 杜晓健 +2 位作者 李冀 周宏艳 郭晓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87-88,共2页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以胫后动脉为源动脉,由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皮瓣,可以单个穿支为蒂进行转移,也可以穿支血管链形式进行转移,还可以切取游离皮瓣、移植中吻合一个或多个皮支形成增压皮瓣,切取及应用形式多样。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组织修复 应用解剖学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文龙 董亮 +1 位作者 孙文弢 王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350-352,共3页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是以桡动脉为源动脉,由桡动脉掌浅支供血的皮瓣[1],皮瓣供区可以选择腕横纹部或鱼际肌表面皮肤.可切取为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掌、虎口及拇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也可以切取为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损伤,还可以携带神...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是以桡动脉为源动脉,由桡动脉掌浅支供血的皮瓣[1],皮瓣供区可以选择腕横纹部或鱼际肌表面皮肤.可切取为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掌、虎口及拇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也可以切取为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损伤,还可以携带神经、肌腱形成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或与手指血管串联吻合形成Flow-through皮瓣重建手指远端血运,切取方式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组织修复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下肢严重创伤患儿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筛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宏艳 左玉明 +2 位作者 王月光 赵洪波 张文龙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儿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特点及其相关的筛查、预防及诊断治疗策略。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唐山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共收治3214例创伤患儿,其中下肢创伤1635例,对部分高危患儿进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 目的探讨创伤患儿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特点及其相关的筛查、预防及诊断治疗策略。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唐山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共收治3214例创伤患儿,其中下肢创伤1635例,对部分高危患儿进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性筛查。通过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必要时静脉CT成像等检查手段确诊下肢DVT患儿14例。并对高危患儿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等措施,所有确诊患儿采取抗凝治疗。结果创伤患儿DVT的发生率为0.44%,下肢创伤后DVT发生率为0.86%,发生的时间于伤后1~6天,年龄7~16岁,平均14.5岁,无一例肺栓塞发生。所有确诊的DVT患儿均为下肢创伤或严重多发伤。儿童DVT具有持续时间短、血栓消失快、治疗方法简单、疗程较成人短、血栓复发率及血栓后遗综合征发生率低的特点。结论儿童DVT/PE在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方面均不同于成人,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其发生率虽明显低于成人,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故对高危儿童及下肢严重创伤的儿童要重视DVT的筛查,作好DVT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工作,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创伤和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原文传递
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严重缺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龙 高顺红 +3 位作者 于志亮 张净宇 胡宏宇 张云鹏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5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采用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修复24例小腿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 目的探讨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5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采用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修复24例小腿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38.4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交通伤15例,矿石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1例。急诊手术行骨折外固定架固定、肢体血运重建,负压封闭式吸引术;二期行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以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供血;三期行植骨内固定或骨延长术。软组织缺损8cm×12cm~22cm×36cm;切取皮瓣12cm×15cm~25cm×40cm,其中对侧股前外侧皮瓣12例,背阔肌皮瓣9例,胸脐皮瓣3例。通过对皮瓣愈合、皮瓣外形、皮瓣温度、皮瓣感觉、供区瘢痕等5个方面的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4例皮瓣成活并保肢成功23例,伤口一期愈合;另1例因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行截肢。20例获得12~66个月随访(平均31个月),肢体可负重行走,足底有保护性感觉,皮瓣颜色好,外观无臃肿,未出现肢体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及难治性感染等并发症,疗效评分7~10分,疗效满意。结论利用受区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游离皮瓣能有效修复小腿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治疗 小腿 外科皮瓣/血液供给 游离组织瓣
原文传递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文弢 张文龙 +3 位作者 于志亮 高顺红 张净宇 王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背侧阻挡加压法、弹性固定法及双夹扣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评价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分别采用克氏针背侧阻挡加压法(A组)、克氏针弹性固定法(B组)及克氏针双夹扣法... 目的探讨克氏针背侧阻挡加压法、弹性固定法及双夹扣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评价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分别采用克氏针背侧阻挡加压法(A组)、克氏针弹性固定法(B组)及克氏针双夹扣法(C组)治疗新鲜闭合骨性锤状指患者96例。按照Wehbe和hneider分型:Ia型37例,Ib型28例;lIa型19例,IIb型12例。对三种术式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9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5.6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A组(6.0±O.6)周,B组(5.6±O.7)周,C组(5.7±0.5)周。采用TAM系统评定疗效:A组优良率86.2%,B组优良率92.3%,C组优良率92.0%。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存在差异,术后治疗效果相当,治疗骨胜锤状指畸形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比较研究 内固定器 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
原文传递
手指屈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建 张文龙 +1 位作者 孙文弢 董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指屈肌腱、肌腱粘连、肌腱愈合为关键词,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使用计算机检索2016年6月之前的有关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 目的 探讨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指屈肌腱、肌腱粘连、肌腱愈合为关键词,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使用计算机检索2016年6月之前的有关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指屈肌腱粘连原因是因为屈肌腱损伤和腱周环境的破坏,导致外源性愈合参与过多形成肌腱粘连.通过手术锐性分离肌腱粘连组织,修复或重建腱周组织,可治疗屈肌腱粘连;而通过应用生物屏障、采用防粘连药物和改良的缝合方法等能有效预防屈肌腱粘连.结论 根据手指屈肌腱粘连原因,屈肌腱粘连应以预防为主.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行多种方法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指屈肌腱 肌腱粘连 肌腱愈合
原文传递
应用增压技术挽救拇指尺侧背动脉岛状皮瓣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杰 张文龙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7-519,共3页
拇指尺侧背动脉岛状皮瓣自1999年Brunelli等报道以术,因其具有切取简单、外形满意、解剖血管恒定、皮瓣质地优良,常用于修复拇指的皮肤缺损。
关键词 动脉岛状皮瓣 复拇指 尺侧 应用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改良M-Tang法阶梯式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建 张文龙 +1 位作者 张净宇 孙文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M-Tang法阶梯式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科收治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患者33例41指,全部采用埋头式缝合法阶梯式修复,即切除指深屈肌腱或指浅屈肌腱远端0.61~1.00 cm,使鞘管... [目的]探讨改良M-Tang法阶梯式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科收治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患者33例41指,全部采用埋头式缝合法阶梯式修复,即切除指深屈肌腱或指浅屈肌腱远端0.61~1.00 cm,使鞘管裂口、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缝合断端呈阶梯式分布,从而减轻术后粘连程度。术后支具托保护于轻度屈曲位,在手术医师的指导下,术后4~5 d开始,每天早、晚各练习3次手指主动屈曲、被动伸直锻炼。[结果]切口Ⅰ期愈合31例39指,Ⅱ期愈合2例2指。共33例41指获得5~17个月随访,平均8.36个月。根据手总主动活动(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优22指,良17指,可2指,优良率95.1%。[结论]改良M-Tang法阶梯式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外露线头少,两个屈肌腱断端呈阶梯状分布,且具有较强抗拉强度,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是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M-Tang法 修复 粘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