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与方法:美国中国学的发端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庆波 刘彩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中国学的创立者美国远东学会产生于美国东方学会,而后者是美国传统汉学研究的大本营。尽管都是对华研究,但汉学和中国学的性质完全不同。两个学术团体、两种学术研究在后来者的发端期必会爆发激烈的冲突。以美国东方学会和远东学会为切... 中国学的创立者美国远东学会产生于美国东方学会,而后者是美国传统汉学研究的大本营。尽管都是对华研究,但汉学和中国学的性质完全不同。两个学术团体、两种学术研究在后来者的发端期必会爆发激烈的冲突。以美国东方学会和远东学会为切入点,对美国中国学发端史进行研究,既包括了对初期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又涵盖了对美国汉学的深入梳理,同时也能体现美国对华研究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学 汉学 发端史 问题 方法
下载PDF
美国的汉学及中国学发展历程概述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庆波 刘彩艳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7-82,共6页
美国汉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新教来华传教士、外交官员对中国情况的记述以及美国东方学会对中国的研究。二十世纪初经过欧洲汉学的大力扶持,美国学界终成海外汉学研究的一大重镇,其传统的人文科学研究典范持续至今。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 美国汉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新教来华传教士、外交官员对中国情况的记述以及美国东方学会对中国的研究。二十世纪初经过欧洲汉学的大力扶持,美国学界终成海外汉学研究的一大重镇,其传统的人文科学研究典范持续至今。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中国现实研究战略价值的凸显,经费正清的大力提倡,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对中国研究领域的注入,美国培育了独步世界的新汉学——中国学。美国对中国的研究自此进入以中国学为主、汉学与中国学并行发展并彼此渗透的格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美国中国学界提出的"中国中心观"引发了强烈的研究范式变革,其研究视角发生根本性转移,后现代主义诸多理论的加入也使得美国的中国研究异彩纷呈。纵向梳理美国汉学、中国学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学术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汉学 中国学 王晴佳
下载PDF
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三点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庆波 刘彩艳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6期237-241,共5页
任何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以正方向。国内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四十年,规模宏大、成果辉煌。但瑜不掩瑕,学界对于汉学-中国学的学术发展史尚有认识不清之处,在研究实践上也有所偏颇;所从事的汉学研究尚未能在... 任何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以正方向。国内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四十年,规模宏大、成果辉煌。但瑜不掩瑕,学界对于汉学-中国学的学术发展史尚有认识不清之处,在研究实践上也有所偏颇;所从事的汉学研究尚未能在东方学的大框架内充分展开,只是就汉学而汉学;汉学研究的路径也应充分考虑海外汉学"外国学"的本质,拓宽研究思路,吸纳外语学科的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中国学 东方学 外国学 外语学科
下载PDF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翼龙 刘素艳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2-44,共3页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平台,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活动 原则 方法
下载PDF
基于荷兰语和汉语之不同学习应对策略
5
作者 张淑媛 朱悦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0期169-169,共1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展示了学习者学习荷兰语和汉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语言问题 荷兰语 汉语
下载PDF
关于利用第二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悦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5期185-186,共2页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第二课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常被忽视。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并搞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促进学...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第二课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常被忽视。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并搞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学生
下载PDF
《论语》英译中的文化误读——从理雅各到安乐哲
7
作者 梁海波 高丽丽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7-178,共2页
论文详细地分析了《论语》的四个译本中出现的由于语言理解不足和文化缺失引起的文化误读现象,诠释了文化误读这一概念,对比了中外文化差异现象,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文化误读 《论语》英译 先结构
原文传递
政治语篇的人际功能理论分析——以英国首相北大演讲为个案
8
作者 朱悦 王显志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第4期125-126,共2页
依据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为语料,从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进行人际功能的分析,旨在揭示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
关键词 人际功能 卡梅伦 演讲
原文传递
“教学做合一”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9
作者 朱悦 《才智》 2012年第7期297-297,共1页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但在具体学科中应用却需要教师自己去把握。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做"法、效果以及一些体会建议。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英语教学 实践
原文传递
浅谈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
10
作者 朱悦 《才智》 2012年第6期278-278,共1页
英语写作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部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既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面临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英语程度差别大,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气氛不浓,厌学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学生... 英语写作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部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既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面临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英语程度差别大,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气氛不浓,厌学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加强语言信息输入,逐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英语写作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