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板坯夹杂物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硕明 吕庆 +2 位作者 马坤霞 何东颖 徐志荣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采用示踪法研究了FTSC薄板坯夹杂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显微夹杂物主要来源于脱氧产物与钢液面污染物的复合物。大型夹杂物中钙铝酸盐夹杂占56%,复杂化合物夹杂占39%,二氧化硅夹杂约占5%。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脱氧产物与中间包... 采用示踪法研究了FTSC薄板坯夹杂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显微夹杂物主要来源于脱氧产物与钢液面污染物的复合物。大型夹杂物中钙铝酸盐夹杂占56%,复杂化合物夹杂占39%,二氧化硅夹杂约占5%。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脱氧产物与中间包液面的污染,水口熔损影响较小。在唐钢一炼钢现行生产条件下,FTSC薄板坯中ω(TO)为25×10^-6,显微夹杂物体积率平均为0.024%,大于50μm的大型夹杂物平均为0.2466mg/(10kg)。显微夹杂中12CaO·7A12O3占62.15%,3CaO·A12O3占24.44%,A12O3占13.41%;显微夹杂中0~5μm的夹杂占85%以上,5~10μm的则占约9%,而大于10μm的夹杂不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 夹杂物 示踪法
下载PDF
SPHC钢LF精炼过程的抑制回硅与脱硫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云 李宏 +2 位作者 徐志荣 李艳芳 王新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0,共3页
生产SPHC钢在LF处理脱硫过程中不能抑制回硅。根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降硅参数A/S和脱硫参数C/A,应用共存理论作用浓度模型,在试验渣系成分范围内计算CaO、SiO2、Al2O3的活度求解A/S和C/A,探讨了它们与w(CaO)/w(Al2O3)、w(CaO)/w(SiO2)的... 生产SPHC钢在LF处理脱硫过程中不能抑制回硅。根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降硅参数A/S和脱硫参数C/A,应用共存理论作用浓度模型,在试验渣系成分范围内计算CaO、SiO2、Al2O3的活度求解A/S和C/A,探讨了它们与w(CaO)/w(Al2O3)、w(CaO)/w(SiO2)的关系。分析结果认为,控制w(CaO)/w(Al2O3)、w(CaO)/w(SiO2)在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分别或同时抑制回硅和脱硫。与试验结果对照得知,A/S和C/A分别与LF渣系的抑制回硅和脱硫能力相对应,根据A/S和C/A进行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钢 LF精炼 回硅
下载PDF
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钢液增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阳春 傅杰 +4 位作者 吴华杰 李晶 徐志容 刘太新 陆晓旭 《钢铁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150 t顶底复吹转炉—150 t LF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钢液w(N)的变化。研究发现:转炉出钢、吹氩操作、LF炉精炼和连铸过程均可能增氮,自转炉出钢至LF炉精炼开始过程和钢水从大包进入中间包过程增氮最为严重,平均增氮都接... 通过试验研究了150 t顶底复吹转炉—150 t LF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钢液w(N)的变化。研究发现:转炉出钢、吹氩操作、LF炉精炼和连铸过程均可能增氮,自转炉出钢至LF炉精炼开始过程和钢水从大包进入中间包过程增氮最为严重,平均增氮都接近20×10-6。对影响钢液增氮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薄板坯连铸连轧 增氮 ω(N)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