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通气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乾 陶蕾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547-1551,共5页
增加单肺通气期间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质量的基础,通气侧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然而非通气侧肺泡持续萎陷造成的肺萎陷伤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仍是难以避免的问题。1967... 增加单肺通气期间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质量的基础,通气侧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然而非通气侧肺泡持续萎陷造成的肺萎陷伤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仍是难以避免的问题。1967年提出的高频通气,在ARDS的救治中广泛使用,能够提高患者氧合,维持肺泡膨胀。有报道,在胸科手术中应用高频通气,可减少术中非通气侧的肺泡萎陷,本文旨在对高频通气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靠性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高频通气 胸科手术
下载PDF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器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永慧 郭瑜 +2 位作者 喻倩 陶蕾 丁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37-3539,共3页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Ⅰ-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Ⅰ-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监测TOF值为0、熵指数40-60之间时在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度、TOF值、熵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及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A组较B组用时长,尤其右侧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准确率A组较B组低,尤其是行右侧双腔气管插管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法用于定位双腔气管插管快速便捷,准确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 听诊器 定位 双腔气管插管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晓峰 姚立农 +2 位作者 柴伟 梁峰 杨永慧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69—91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48例,分2组,对照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69—91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48例,分2组,对照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2组给药前后多时段生命体征、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维持时间,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起效时间Ⅱ组明显快于I组(P〈0.05),各时段NE和E的浓度Ⅰ组均高于Ⅱ组(P〈0.05),术中镇痛效果的满意度Ⅱ组(96%)明显高于Ⅰ组(74%)。结论 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掌握给药的剂量和速度,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且可减轻手术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骨骼 外科手术 应激 老年人
下载PDF
非麻醉专业本科生麻醉学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倩 王瑞 +1 位作者 柴伟 蒋玮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74-175,共2页
基于更好地完成非麻醉专业本科生麻醉学教育这一目标,从吸引临床医学本科生兴趣,更新麻醉学教师教学意识,培养麻醉学科青年教师等方面,探讨非麻醉专业本科生麻醉学教育问题。
关键词 麻醉学 非麻醉专业本科生教育 青年教师
下载PDF
儿童严重喉气管狭窄外科处理的麻醉
5
作者 任俊卿 刘壁源 +1 位作者 阮炎艳 陈文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2-272,共1页
儿童严重喉气管狭窄外科处理的麻醉任俊卿,刘壁源,阮炎艳,陈文弦各种原因所致喉气管疤痕性狭窄,引起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导致长年不能拔除金属气管套管的问题,已引起重视。我院对230例患者进行“喉裂开成形”,放置硅胶“T”... 儿童严重喉气管狭窄外科处理的麻醉任俊卿,刘壁源,阮炎艳,陈文弦各种原因所致喉气管疤痕性狭窄,引起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导致长年不能拔除金属气管套管的问题,已引起重视。我院对230例患者进行“喉裂开成形”,放置硅胶“T”型管手术,其中儿童31例,疗效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外科手术 麻醉 儿童
下载PDF
麻醉科实习生PBL教学模式探讨
6
作者 于代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27-27,共1页
麻醉学是一门涵盖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麻醉医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外科学和内科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这对麻醉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麻醉学是一门涵盖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麻醉医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外科学和内科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这对麻醉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麻醉科实习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以授课老师为中心,以课堂讲解为主,以知识的传授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却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导致实习生仅仅是被动的机械性记忆,而没有完全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从而严重影响了麻醉学的教学质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 learning, PBL)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学首先创立,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它将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PBL教学法在国外的医学院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自2011年以来对临床医学本科和七年制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实习生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知识技能 终身学习能力 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麻醉医生 解决问题 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 麻醉学 临床医学本科 第四军医大学 主观能动性 地位和功能 自主学习 学科 问题情境 疼痛诊疗 神经病学
下载PDF
硬膜外一点穿刺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50例
7
作者 段爱萍 蒯建科 张凤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482-1482,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腔穿刺 麻醉 腹腔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婷 张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10 min(T_(0))时,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T_(1))、麻醉后40 min(T_(2))、手术完成后10 min(T_(3))时,观察组的MAP、Sp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手术30 min、术毕,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患者中,有助于提高麻醉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也不会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处理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晓玲 曾小莉 +6 位作者 谢冲 杨永慧 高昌俊 蒯建科 于代华 柴伟 姚立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单肺通气组(Pro-OLV组)、异氟醚单肺通气组(Iso-OLV组)、丙泊酚双肺通气组(Pro-TLV组)和异氟醚双肺通气组(I...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单肺通气组(Pro-OLV组)、异氟醚单肺通气组(Iso-OLV组)、丙泊酚双肺通气组(Pro-TLV组)和异氟醚双肺通气组(Iso-TLV组),每组12例.于开胸前(T0)、OLV后(TLV组于开胸后)30 min(T1)、90 min(T2)、15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NO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及NO浓度升高(P〈0.01),而TLV组无明显变化.与TLV组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及NO浓度升高(P〈0.01).结论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均不能减轻OLV时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异氟醚 单肺通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被引量:24
10
作者 柴伟 于代华 +2 位作者 高昌俊 杨永慧 孙绪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15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静脉麻醉 .设定诱导时效应室目标浓度为 4 mg·...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15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静脉麻醉 .设定诱导时效应室目标浓度为 4 mg· L- 1 ,复合咪唑安定 2 mg,芬太尼 2 μg· kg- 1 ,维库溴铵 0 .1mg· kg- 1气管插管 ,术中维持异丙酚浓度为 2mg· L- 1 ,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 2min、切皮及气腹时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及停药后苏醒时间 ,苏醒时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结果 插管即刻 HR,SBP,DBP及 MAP均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气腹后 DBP,MAP也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 (P<0 .0 5 ) ,平均苏醒时间为 (8.6± 2 .7) min,相应效应室浓度为 (1.4 8± 0 .2 4 ) mg· L- 1 .结论 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相对较为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静脉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彬荣 赵晖 +3 位作者 苏小花 张振 蒯建科 孙绪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914-91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脑功能区胶质瘤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需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组(A组)(n=20)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B组)(n=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脑功能区胶质瘤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需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组(A组)(n=20)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B组)(n=20),并应用两组方法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术中唤醒麻醉。记录两组在术前(T0)及唤醒期间(T1)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唤醒时间、呛咳次数、体动次数。术后2d、7d、14d随访病人,了解患者精神伤害情况。结果:A、B两组术前血压、心率和呼吸抑制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唤醒期间A组SBP、MAP、HR和呼吸抑制情况显著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时间A组较短,明显短于B组(P<0.05),且呛咳次数及体动次数A组低于B组(P<0.05)。精神伤害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术中唤醒麻醉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病人苏醒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胶质瘤 术中唤醒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兴 颜西刚 +4 位作者 王琰 张红军 刘伟 金发光 房延凤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联合喉罩)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镜中心进行的103例EBUS-TBNA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全麻组以静脉麻醉联合...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联合喉罩)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镜中心进行的103例EBUS-TBNA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全麻组以静脉麻醉联合喉罩进行麻醉,局麻组以常规丁卡因局部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每例平均穿刺针数、诊断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麻组平均每例穿刺针数5.6针,局麻组3.1针;全麻组诊断率94.12%,局麻组诊断率78.85%,两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全麻组平均操作时间(14.61±1.52)min,局麻组平均操作时间(32.52±4.1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P=0.000);全麻组术中出血人数及术中呛咳人数均低于局麻组(χ~2=4.31、103.00,P=0.038、0.000)。结论全麻下进行EBUS-TBNA诊断率高,操作时间短,无痛、舒适度高且操作风险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 无痛 诊断率 操作风险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脑葡萄糖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绪德 陈蕾 +7 位作者 徐礼鲜 张惠 柴伟 张贵和 高昌俊 韩丽春 于代华 杨永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吸人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能量代谢(CMGlu)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在人脑可能的作用部位。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人分别做三次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二、三次分别吸... 目的研究吸人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能量代谢(CMGlu)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在人脑可能的作用部位。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人分别做三次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二、三次分别吸人0.5MAC和1.0MAC七氟醚。结果(1)与清醒状态比较,镇静状态下脑电双频指数(BIS)明显降低(P〈0.05),MAP、RR和HR等指标无显著改变;而意识消失状态下,MAP、BIS显著降低,呼吸抑制,PgrCO2升高(P〈0.05)。(2)清醒时全脑内CMGlu计数为2268.3±91.2,吸入0.5MAC七氟醚麻醉后CMGlu计数降低至1875.9±86.2(P〈0.05),降低17%;吸入1.0MAC七氟醚后CMGlu计数降低至1556.3±80.4(P〈0.01)。与清醒时比较,吸入0.5MAC麻醉后脑内各区CMGlu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以丘脑、楔叶、楔前叶和扣带回cMGlu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0.01),分别降低46%、41%、42%和40%;吸人1.0MAC麻醉后,全脑及脑内各区CMGlu计数均进一步降低8%~11%(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可明显降低全脑及脑内各区葡萄糖代谢,且程度与吸入七氟醚的浓度相关。丘脑、楔叶、楔前叶和扣带回对吸入七氟醚麻醉更为敏感,可能是七氟醚麻醉在脑内作用的主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脑代谢 葡萄糖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茹 孙绪德 +3 位作者 韩丽春 张贵和 高昌俊 陈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943-2944,共2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门诊ASA1~2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5例,年龄29~65岁,分为3组,即单纯异丙酚组(P组)1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20例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20例,观察麻醉效...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门诊ASA1~2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5例,年龄29~65岁,分为3组,即单纯异丙酚组(P组)1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20例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20例,观察麻醉效果,用药前、用药后、苏醒后的MAP、HR、RR、SpO2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P组麻醉效果有效率为87%,PF、PS组有效率均为100%。各组给药后MAP、HR、RR、SpO2与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P组有3例,PF组有2例出现低血氧。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PF组比PS组长(P<0.05),异丙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麻醉 二异丙酚 舒芬太尼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茹 柴伟 +4 位作者 韩丽春 张贵和 高昌俊 吕苗苗 孙绪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17-4118,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分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监测并记录入室、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SBP、DBP、HR、SpO...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分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监测并记录入室、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SBP、DBP、HR、SpO2。观察从给药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到行气管插管的时间,同时观察出现插管反应的比例、出现明显低血压及血压明显波动的比例。观察并记录丙泊酚诱导的总量。结果:除S组SBP在插管中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外,两组的HR、SBP、DBP在入室后、诱导前、插管中、插管后各时间点与插管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P组的SBP与DBP与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行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短于S组(P<0.05),丙泊酚的总量S组少于P组(P<0.05),出现明显低血压及血压明显波动的比例S组也明显少于P组。结论:七氟醚可以安全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二异丙酚 七氟醚 麻醉诱导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神经解剖与功能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16
作者 雒凌华 刘伟 +6 位作者 刘晓帆 赵淑婉 顾悦文 范静雯 邵峰 郭钒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精神分裂症(SZ)作为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功能及结构层面呈现大脑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s)是目前治疗SZ的首选方案。本篇综述我们将从脑灰... 精神分裂症(SZ)作为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功能及结构层面呈现大脑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s)是目前治疗SZ的首选方案。本篇综述我们将从脑灰质、脑白质和脑功能3个方面介绍AAs治疗对SZ神经解剖与功能影响的磁共振成像最新研究进展,其中病程分为首发和慢性病程、治疗分为短期治疗和长期治疗。本文回顾通过影像学手段探究AAs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法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延斌 陈彬 +2 位作者 张海亮 陈锴 闫照虹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羟考酮联合右美... 目的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24、48 h疼痛VAS评分。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术前12 h和术后12、24 h免疫细胞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和抗炎因子IL-2、IL-8、IL-10水平。结果术后12、24、48 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12 h,三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余两组;三组CD8+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低于其余两组。术后24 h,三组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24 h,三组患者IL-2、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羟考酮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用于接受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有利于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安氟醚麻醉下犬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绪德 张惠 +6 位作者 徐礼鲜 葛雅丽 张劲松 柴伟 张贵和 高昌俊 马加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5-366,共2页
目的探讨安氟醚麻醉时犬丘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安氟醚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两次MRS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二次在吸入1.0MAC安氟醚后,采... 目的探讨安氟醚麻醉时犬丘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安氟醚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两次MRS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二次在吸入1.0MAC安氟醚后,采集感兴趣区(ROI)丘脑区域内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时比较,吸入1.0MAC安氟醚麻醉后,丘脑区域NAA、Glu和Cho均显著降低(P<0.05);GABA显著升高(P<0.05);Cr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氟醚 磁共振波谱 神经递质 丘脑
下载PDF
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的远期改变和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蒯建科 韩丽春 +4 位作者 柴伟 张凤林 于代华 杨永慧 姚立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9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给予腹腔注射和氯胺酮等体积的生理盐水;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K5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每小时...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给予腹腔注射和氯胺酮等体积的生理盐水;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K5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每小时追加首剂量的1/2,均持续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海马标本行谷氨酸NMDAR2受体、转运体GLAST及NMDA受体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OD值。结果各组大鼠在旷场中央格的停留时间及穿越的方格数无明显差异(P〉0.05)。水迷宫测试各实验组的逃逸潜伏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探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麻醉处理明显增加NMDAR2、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海马CA1区NMDA受体亚型NR2A、NR2B蛋白表达增强,K100组和K50组之间并无明显不同。对照组NMDAR2受体、转运体GLAST的OD值分别为(22.0±3.0)、(20.2±2.3),K100组为(61.0±4.5)、(42.0±2.3),K50组为(58.0±4.2)、(40.0±3.3)。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与上调海马NMDAR2、转运体GLAST、NR2A、NR2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谷氨酸转运体 海马 氯胺酮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麻醉期间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会东 冀晋杰 +3 位作者 徐学敏 陈曦 杨锋 姚立农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探究麻醉期间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therapy,GDT)对肺叶切除手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为肺叶切除患者液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胸外科2013年5月-2015年4月80例行胸腔镜下右肺下... 目的探究麻醉期间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therapy,GDT)对肺叶切除手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为肺叶切除患者液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胸外科2013年5月-2015年4月80例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40例和目标导向组(G组)40例。C组根据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等行常规液体治疗方案治疗;G组在Vigileo监护仪指导下,根据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监测值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监测围术期两组心率、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 O2)等指标,并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氧供指数(DO2I),同时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G组术中HR、MAP和CI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中输液量(1 180±213)ml,术后液体输入的正平衡量(421±189)ml,明显小于C组的(1 950±426)ml和(879±243)ml(P〈0.05)。术后重症监护室(ICU)驻留时间和氧合指数等指标G组较C组呈现良好转归。G组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麻醉期GDT能够降低肺叶切除手术后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肺叶切除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