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与16层螺旋CT成像诊断小细胞肝癌的临床效能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健康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1期97-98,共2页
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作为肝癌常见类型,其恶性程度、病死率均较高,故对SHCC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对降低SHCC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像学检查为SHCC诊断中常用手段,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作为肝癌常见类型,其恶性程度、病死率均较高,故对SHCC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对降低SHCC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像学检查为SHCC诊断中常用手段,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l)、CT因凭借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高且无创等优点在SHCC诊断中逐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小细胞肝癌 磁共振成像 成像诊断 CARCINOMA 效能 临床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基于模型迭代重组技术的低剂量CT小肠造影扫描诊断小肠间质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利梅 李健康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迭代重组(IMR)技术的低剂量CT小肠造影扫描诊断小肠间质瘤(SIST)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6例SIST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甲组患者在术前接...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迭代重组(IMR)技术的低剂量CT小肠造影扫描诊断小肠间质瘤(SIST)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6例SIST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甲组患者在术前接受基于IMR技术的常规剂量CT扫描,乙组患者在术前接受基于IMR技术的低剂量CT扫描。对比2组的辐射剂量、客观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乙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均低于甲组(P<0.05),2组的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2组的图像质量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R技术的低剂量CT小肠造影较常规剂量的CT造影检查SIST患者,图像的客观质量与主观质量不会降低,且辐射剂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迭代重组技术 低剂量CT 小肠造影扫描 小肠间质瘤
下载PDF
腹部CT与X线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志友 李健康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38-739,742,共3页
目的探究腹部CT与X线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疑似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97例,均行腹部CT与X线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CT与X线检查诊断结果(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 目的探究腹部CT与X线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疑似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97例,均行腹部CT与X线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CT与X线检查诊断结果(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图像清晰度、梗阻位置确定情况、舒适度及病情检出情况。结果腹部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准确度94.85%(92/97)、灵敏度94.20%(65/69)、特异度96.43%(27/28),高于X线诊断准确度78.35%(76/97)、灵敏度81.16%(56/69)、特异度71.43%(20/28),腹部CT漏诊率5.80%(4/69)、误诊率3.57%(1/28)低于X线漏诊率18.84%(13/69)、误诊率28.57%(8/28)(P<0.05);腹部CT检查图像清晰比率81.44%(79/97)高于X线检查53.61%(52/97)(P<0.05);腹部CT检查肠梗阻位置确定比率73.91%(51/69)高于X线检查52.17%(36/69)(P<0.05);腹部CT检查舒适度高于X线检查(P<0.05);腹部CT检查腹腔感染、肠粘连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腹部CT与X线检查应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均有较高价值,但相较于X线检查,腹部CT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漏诊率、误诊率较低,且图像清晰度高,可明确肠梗阻位置,提供更多病情信息,提高患者舒适度,可作为初诊疑似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常规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 X线
下载PDF
常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利梅 李健康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多平面重建(MPR)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柘城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常规扫描检查,再进行CTMPR,记录常规CT... 目的探讨常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多平面重建(MPR)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柘城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常规扫描检查,再进行CTMPR,记录常规CT扫描与CTMPR诊断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情况,对比常规CT扫描与CTMPR诊断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一致性。结果临床综合诊断:A型18例(A28例、A310例),B型26例(B13例、B27例、B316例),C型34例(C16例、C212例、C316例);CTMPR诊断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准确率(100%)高于常规CT扫描(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CT扫描与CTMPR诊断的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44,P<0.05)。结论CTMPR诊断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准确率更高,无漏诊病例出现,诊断价值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康 王威 段国辉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影像联合CT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商丘市中医院5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分别行磁共振影像学诊断(MRI)与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 目的 探究磁共振影像联合CT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商丘市中医院5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分别行磁共振影像学诊断(MRI)与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对不同病情等级及出血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联合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检出率为94.64%,其中轻度符合率为94.44%,中度符合率92.86%,重度符合率100.0%,轻度、中度检出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临床诊断轻度患儿,联合诊断脑水肿损伤叶数1~2个脑叶为77.78%,高于CT诊断与MRI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中度患儿中,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2.86%,高于CT影像学诊断的64.29%与MRI的78.57%;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基底节区、脑室内及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均高于CT诊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低于CT诊断,联合诊断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检出率高,能够实现对患儿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CT在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具有优势,两者联合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影像 CT诊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诊断价值 符合率
原文传递
Hr-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评估及其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志友 李健康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颅内动脉评估及其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12月收诊的150例ACI患者病历资料,均进行HRMRI检查,比对病理及随访结果,初步明确ACI发生病因。纳入AC...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颅内动脉评估及其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12月收诊的150例ACI患者病历资料,均进行HRMRI检查,比对病理及随访结果,初步明确ACI发生病因。纳入A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进一步分析,按责任斑块及前后循环进行分组,比较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程度、管壁重构以及斑块负荷。结果:病理及随访结果显示,150例ACI中阳性组84例、阴性组66例。阳性组年龄、高血压均高于阴性组(P<0.05);比对病理及随访结果,经HR-MRI病因预测灵敏度为94.05%、特异度为75.76%、准确率为86.00%,Kappa值为0.711;纳入ACI阳性组84例,经HR-MRI共检出斑块214个。责任斑块组管壁增厚模式Ⅱ型、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负荷高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经秩和检验,两组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强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循环组斑块负荷高于后循环组(P<0.05)。结论:HR-MRI有助于ACI病因预测,且通过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ACI管腔狭窄、管壁增厚、重构特征以及斑块强化、负荷等形态综合评估,利于疾病鉴别诊断,从而为二级预防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HR-MRI 二级预防 颅内动脉评估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李可峰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109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和符合率。结果109例患...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109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和符合率。结果109例患者中检出124条下肢动脉狭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血管521处,完全闭塞96处,重度狭窄116处,中度狭窄100处,轻度狭窄135处,正常74处。CT血管造影检查出正常70例,轻度狭窄138例,中度狭窄107例,重度狭窄123例,完全闭塞83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CT血管造影检查符合率为95.01%(495/521),Kapp值为0.937,95%CI为0.893~0.981,一致性良好。结论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同时其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