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可可 周金金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团队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 目的 探讨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团队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 BI评分高于对照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队协作护理可提高AIS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协作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自护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高国珍 吕小兰 赵迎春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2年至2023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6例,其中显性误吸3例,隐性误吸60例(误吸组),无误吸73例(未误吸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2年至2023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6例,其中显性误吸3例,隐性误吸60例(误吸组),无误吸73例(未误吸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义齿、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史、自主进食、进食体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史构成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70岁、双侧梗死、义齿、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史、进食体位(头/颈伸直、仰卧)是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自主进食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男性、年龄≥70岁、双侧梗死、义齿、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史以及采用头/颈伸直或仰卧的进食体位是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主进食可能降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隐性误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24 h内血压变异系数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杨红 代全德 +1 位作者 马瑜 吕小兰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24 h内血压变异系数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263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75例与非出血转化组188例。比较两组溶栓24 h内血压变异系数差异,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24 h内血压变异系数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263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75例与非出血转化组188例。比较两组溶栓24 h内血压变异系数差异,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24 h血压变异度(BPV)在预测出血转化中的价值。结果 :出血转化组患者溶栓24 h BPV水平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 <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 BPV升高的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性增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静脉溶栓后24 h内BPV在预测出血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10、0.734、0.806、0.819、0.849,联合预测因子AUC为0.956。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 BPV指标对患者出血转化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血压变异度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4
作者 杨红 臧卫周 +1 位作者 张杰文 代全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并本文中1例,共3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7岁。临床共同点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MRI通常表现为双侧丘脑T2或FLAIR高信号。25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4例行2次或以上治疗;4例行外科手术夹闭;其中3例血管内栓塞不完全,联合外科手术夹闭;3例给予脱水降颅压联合抗凝药物保守治疗;1例单纯脱水降颅压。3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症状改善,28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死亡;保守治疗患者中3例失访,1例出院时稍好转。结论:以双侧丘脑受累的疾病种类众多,经积极治疗仍缓解不明显患者,且MRI提示双侧丘脑肿胀者,需考虑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尽早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条件允许者尽快完善各种手术治疗,逆转受损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窦血栓 硬脑膜动静脉瘘 双侧丘脑病变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衰弱状况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皇姣姣 李星辰 周金金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调查评估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衰弱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对患者衰弱状况进行评估,统计衰弱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正常组。统... 目的调查评估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衰弱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对患者衰弱状况进行评估,统计衰弱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正常组。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12例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中有53例出现衰弱现象,衰弱发生率为47.32%。根据是否出现衰弱现象,将患者分为衰弱组53例和正常组59例。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衰弱组年龄、睡眠障碍比例、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比例、合并基础疾病、伴卒中后遗症比例均高于正常组,而体育锻炼比例低于正常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睡眠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合并基础疾病、伴卒中后遗症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体育锻炼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衰弱状况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衰弱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老年患者 衰弱状况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原文传递
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想 吕小兰 赵迎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观察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 目的:观察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两组均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表(MDRSPD)]、生活质量[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PDQ-39)]以及肌张力恢复情况[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MDRSPD评分及PDQ-39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应用于PD患者中,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肌张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渐进式康护护理 强化肌力训练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李想 吕小兰 赵迎春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2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析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 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97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析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 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97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情况,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97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情稳定后 CD-RISC 评分为(62.36±5.87)分;MCMQ三个分量表中回避评分最高,其次为面对,评分最低为屈服,总体应对方式倾向于回避;经一般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CD-RISC评分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P<0.05),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倾向于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且患者的心理韧性与其应对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理韧性 应对方式
下载PDF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靳久增 刘琴 +1 位作者 代全德 张亮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盲选法将12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Epley手法复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盲选法将12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Epley手法复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记录两组患者VSI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后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6.67%vs 8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时复发率分别为21.67%、30.00%,联合组复发率分别为1.67%、5.00%,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可以缓解BPPV患者前庭症状,提高平衡功能,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症状指数 平衡能力
下载PDF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小兰 赵迎春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9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专科护士 自我效能感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舒马曲坦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久增 刘琴 +1 位作者 代全德 张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舒马曲坦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疼痛缓解及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5~2021-05我院顽固性偏头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舒马曲坦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疼痛缓解及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5~2021-05我院顽固性偏头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马曲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舒马曲坦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VIP、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EP水平,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头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VIP、5-HT、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头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舒马曲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可以升高VIP、5-HT水平,抑制炎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偏头痛 舒马曲坦 左乙拉西坦 血管活性肠肽 Β-内啡肽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效果和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观察
11
作者 靳久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82-83,共2页
评定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临床口服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的价值。方法:选入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总计100例纳入研究中。以信封随机化模式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行卡马西平片,观察组... 评定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临床口服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的价值。方法:选入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总计100例纳入研究中。以信封随机化模式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行卡马西平片,观察组行左乙拉西坦片,记录两组治疗疗效、癫痫发作减少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用时、认知功能分值。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88.00%>常规组70.00%,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癫痫发作减少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用时评价中:两组治疗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功能评分中,观察组>常规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行左乙拉西坦片效果更为明显,且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 难治性局灶性癫痫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赵迎春 吕小兰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首次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8例,观察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首次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8例,观察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41例(32.03%),纳入FPR组;其余87例纳入非FPR组。两组静脉溶栓、闭塞位置、使用中间导管、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血流分级、穿刺以及发病至再通时间、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的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闭塞位置、术前静脉溶栓、使用中间导管均属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与临床良好预后有关,在支架取栓过程中使用中间导管、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前行静脉溶栓会增加首次支架取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 支架取栓 闭塞血管再通
原文传递
质量反馈理论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吕小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4期3364-3368,共5页
目的:探讨质量反馈理论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质... 目的:探讨质量反馈理论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质量反馈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反馈理论可改善行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降低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护理 质量反馈理论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治疗效果、CL-90评分及MBI评分的影响
14
作者 靳久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3-24,共2页
观察及分析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纳入研究中来,划分成卡马西平治疗的参照组,以及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同时记录CL-90评分、MB... 观察及分析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纳入研究中来,划分成卡马西平治疗的参照组,以及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同时记录CL-90评分、MBI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模式以后,两组CL-90评分、MBI评分都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的方式,可以积极的改善CL-90评分、MBI评分,同时促使将整体的治疗有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地西泮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 联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