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振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522-523,共2页
目的:探讨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临床观察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然后对... 目的:探讨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临床观察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不良反应轻,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痰热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秀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99-299,301,共2页
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法对 50 例诊断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 2h(UK2h)组 25 例,应用尿激酶(50 万 U)2h 溶栓治疗,只用 1 次;尿激酶 BID(UKBID)组:应用尿激酶(20 万 U)溶栓治疗,每日 2 ... 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法对 50 例诊断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 2h(UK2h)组 25 例,应用尿激酶(50 万 U)2h 溶栓治疗,只用 1 次;尿激酶 BID(UKBID)组:应用尿激酶(20 万 U)溶栓治疗,每日 2 次,连用 5 天。并在治疗前后行临床监测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改善肺血管缺损面积。评价两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死亡、再发) 。结果:治疗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肺血管缺损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小剂量尿激酶 2h溶栓治疗与间断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 溶栓 肺栓塞
下载PDF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秀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科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根据入住顺序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科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根据入住顺序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VAP总发生率、VAP 1周内发生率、病死率、滞留物潜血(OB)试验阳性结果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时间(14.1±5.2)d、VAP总发生率33.3%、VAP 1周内发生率7.4%、OB试验阳性率16.7%、病死率7.4%,对照组分别为(8.9±3.8)d、37.0%、27.8%、3.7%、13.0%,两组VAP发生时间、VAP 1周内发生率、O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3,χ^2=7.728、4.960,均P<0.05);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VAP总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以延缓VAP的发生时间,降低VAP 1周内发生率,为患者抢救治疗创造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流冲击法 气囊上滞留物 引流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原文传递
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秀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 观察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多种方法治疗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6例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治疗(A组),29例给予雾化吸入治疗(B组),27例行间歇气管内滴... 目的 观察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多种方法治疗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6例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治疗(A组),29例给予雾化吸入治疗(B组),27例行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C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液内氧氟沙星浓度的差异,分析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气管切开后3、6、9、12 d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25、0.016、0.021),A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治疗后6、12、24、48、72 h血中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0、3.004、3.346、3.035、2.938,P=0.007、0.011、0.019、0.020、0.017),A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持续气管内滴药用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优于雾化吸入及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感染 投药途径 气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