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忠海 许斌 代全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夹闭组(102例)和介入组(102例),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夹闭组(102例)和介入组(102例),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Rankin量表分析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比色法检测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夹闭组患者手术时间[(89.22±10.03)min]低于介入组患者[(74.41±10.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9,P<0.05)。夹闭组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157.22±15.03)ml和(14.16±1.82)d]高于介入组患者[(117.61±11.81)ml和(11.01±1.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0、17.050,P<0.05)。夹闭组患者治愈率68.63%(70/102)明显低于介入组患者[83.33%(8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夹闭组患者瘫痪率21.57%(22/102)和死亡率9.80%(10/102)明显高于介入组患者瘫痪率14.71%(15/102)和死亡率1.9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3、2.947,P<0.05)。夹闭组患者术后部分栓塞发生率[10.78%(11/102)]明显高于对照组[1.9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92%(4/102)]明显低于对照组[15.68%(1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8,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31.44±3.01)分]明显高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23.2±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0,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Rankin评分[(3.03±0.48)分]明显高介入组患者Rankin评分[(2.44±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0,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vWF和ET-1水平[(112.00±9.83)ng/ml、(72.38±9.46)pg/ml]明显高于介入组患者[(88.10±8.92)ng/ml、(59.52±11.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80、8.718,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66.73±7.92)ng/ml]明显高于介入组患者[(78.37±10.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2,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疗确切,更利于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脑动脉瘤 神经功能 内皮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代全德 许斌 徐忠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L塞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A)等应激反应指标;并检测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ET)-1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8、0.254,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致密栓塞、瘤颈残留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50.63%、22.78%和18.99%)与观察组(45.53%、25.88%和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8、0.241、0.34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部分栓塞发生率[11.76%(10/85)]明显高于对照组[2.5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4.71%(4/85)]明显低于对照组[20.25%(1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169.64±15.79)ml、(15.32±1.85)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26.41±11.51)ml、(11.14±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10、14.90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48.72±12.76)、(66.86±11.26)、(61.05±9.43)pg/m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3.88±4.57)、(35.27±9.72)、(33.90±7.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0、19.170、20.42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应激指标NA、Cor、ACTH、A水平[(312.40±12.51)pg/ml、(213.68±14.11)pg/ml、(67.01±9.11)ng/ml、(212.27±25.34)pg/m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89.65±14.01)pg/ml、(173.97±12.18)pg/ml、(51.91±7.03)ng/ml、(172.72±10.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0、19.230、11.820、12.91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vWF和ET-1水平[(108.71±9.66)ng/ml、(67.61±7.84)pg/m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77.27±9.15)ng/ml、(51.22±8.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0、13.18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术 脑动脉瘤 炎症 应激反应 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