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人指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璞玲 段玉玲 +1 位作者 晁玉霞 陆龙梅 《河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从果园营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的几个方面介绍了美人指葡萄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美人指葡萄 栽培
下载PDF
李果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
作者 赵淑君 康新爱 +1 位作者 张川江 王坤宇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着重介绍了李实腐病、李黑霉病、李黑斑病、李红点病、李袋果病5种果实常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防治参考。
关键词 李树 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金季红梨丰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段玉玲 晁玉霞 +2 位作者 朱璞玲 陆龙梅 张腊月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1-52,共2页
从果园营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金季红梨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金季红梨 栽培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移栽后侧柏和白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喜田 佐舖宣行 +2 位作者 杨臻 曾玲玲 朱璞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2,共7页
不同类型苗木,具有不同的根系结构特征,其根系结构也将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侧柏和白榆为研究对象,对移栽18个月后的种基盘苗与营养钵苗根系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侧柏种基盘苗的总根长和平均直径比营养钵苗... 不同类型苗木,具有不同的根系结构特征,其根系结构也将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侧柏和白榆为研究对象,对移栽18个月后的种基盘苗与营养钵苗根系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侧柏种基盘苗的总根长和平均直径比营养钵苗分别增加了316.20 cm和0.05mm,白榆苗则分别增加了651.54 cm和0.88mm。侧柏和白榆种基盘苗的根系表面积比营养钵苗分别增加了40.05%和73.04%。侧柏种基盘苗的根系总体积与营养钵苗的差异不显著,而白榆种基盘苗的根系总体积则比营养钵苗增加了54.70%。侧柏和白榆营养钵苗的一级侧根数量大于种基盘苗,增幅分别为42.31%和30.65%。对于侧柏来说,营养钵苗的根尖总数比种基盘苗的增加324个,但白榆苗差异不显著。各种处理的幼苗总根长与根系表面积都有显著相关性,但与根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营养钵苗的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尖数量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种基盘的根系平均直径与总根长以及根体积均表现为显著相关。种基盘苗能提高侧柏、白榆幼苗的根冠比,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和主根的生长。采用种基盘苗进行植被恢复,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根表面积和根长度,林木便具有了较大的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固结表层土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种基盘苗 营养钵苗 育苗方式 侧柏 白榆
下载PDF
豫西山地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近地表层水文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席琳 朱璞玲 +1 位作者 姚孝友 杨喜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登封市山地为研究对象,对豫西山地的侧柏麻栎混交林(Ⅰ)、侧柏纯林(Ⅱ)、阔杂林(Ⅲ)、刺槐纯林(Ⅳ)、黄荆灌丛(Ⅴ)5种森林植被类型的近地表土壤(0~20cm)和枯落物层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的... 以登封市山地为研究对象,对豫西山地的侧柏麻栎混交林(Ⅰ)、侧柏纯林(Ⅱ)、阔杂林(Ⅲ)、刺槐纯林(Ⅳ)、黄荆灌丛(Ⅴ)5种森林植被类型的近地表土壤(0~20cm)和枯落物层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为0.965~1.402g·cm^-3;土壤总孔隙度在40.7%~69.1%之间.除刺槐纯林外,其它4种植被类型0—10cm层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均小于10~20cm层.5种植被类型0~10cm层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10~20cm层:各种植被类型的0-10和10—20cm层土壤初渗速率和土壤最终渗透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大小顺序为阔杂林〉刺槐纯林〉黄荆灌丛〉侧柏纯林〉侧柏麻栎混交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性能差异较大,土壤饱和持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刺槐纯林〉阔杂林〉黄荆灌丛〉侧柏纯林〉侧柏麻栎混交林.(2)5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在8.13~19.76t·hm^-2之间,其大小顺序为侧柏麻栎混交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黄荆灌丛〉阔杂林;侧柏栎树混交林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最高,达45.59t·hm^-2,侧柏纯林的最低,为17.24t·hm^-2.(3)以0~20cm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得到近地表层总持水能力,以综合评价森林植被近地表的水文效应.刺槐纯林近地表总持水能力最高(1450.93t·hm^-2);其次是阔杂林和黄荆灌丛;最低的是侧柏麻栎混交林(880.59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近地表层 枯落物 总持水能力
下载PDF
杨树新品种丹红杨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璞玲 段玉玲 +1 位作者 陆龙梅 晁玉霞 《河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
对丹红杨和当地主栽杨树品种进行造林和育苗对比,显示丹红杨在生长量、抗性方面比试验地常规主栽品种有明显优势,杆形通直,树冠较小,在适生区域可作为推广树种。
关键词 丹红杨 引种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