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坠落与高空坠物砸伤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一)
1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6期92-92,共1页
高空坠落高处坠落往往会造成关节扭伤、身体不同部位骨折、颅脑损伤、脊柱损伤、内脏破裂、休克等严重后果。救援人员应首先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根据检伤结果实施现场救援。
关键词 内脏破裂 脊柱损伤 颅脑损伤 检伤分类 关节扭伤 现场救护 事故伤害 作业现场
原文传递
撞击伤 挤压伤 打击伤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二)
2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7期81-81,共1页
撞击伤撞击损伤的伤情因撞击速度、撞击物表面的形态以及人体受撞击部位的不同,有可能造成头部损伤、脊柱损伤、腹部脏器损伤、骨折、出血、软组织损伤等,严重的撞击伤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救援人员应首先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根据检... 撞击伤撞击损伤的伤情因撞击速度、撞击物表面的形态以及人体受撞击部位的不同,有可能造成头部损伤、脊柱损伤、腹部脏器损伤、骨折、出血、软组织损伤等,严重的撞击伤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救援人员应首先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根据检伤结果实施现场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危险 脊柱损伤 检伤分类 挤压伤 打击伤 软组织损伤 现场救护 头部损伤
原文传递
尖锐物割伤 异物刺入 肢体离断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四)
3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9期82-82,共1页
尖锐物割伤轻度割伤通常只伤及皮肤组织,使皮肤开裂、轻微出血、疼痛,使用碘伏消毒,用创可贴包扎即可。重度割伤可能引起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损伤,如不处置,失血过多可能引起心慌、怕冷、晕厥、意识模糊、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使... 尖锐物割伤轻度割伤通常只伤及皮肤组织,使皮肤开裂、轻微出血、疼痛,使用碘伏消毒,用创可贴包扎即可。重度割伤可能引起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损伤,如不处置,失血过多可能引起心慌、怕冷、晕厥、意识模糊、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使用干净的敷料覆盖损伤部位。如果没有敷料,可使用干净的衬衫、床单、毛巾。持续给敷料加压,待血止住进行包扎送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物 现场救护 肢体离断 创可贴 作业现场 事故伤害 晕厥 异物
原文传递
高温损伤和局部冻伤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七)
4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12期87-87,共1页
高温损伤高温损伤一般分为脱水、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4个阶段。脱水因热暴露、过量运动、呕吐、腹泻、发热或液体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身体丢失水或体液时,即会发生脱水。如未能及早得到处理,可能会导致休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渴... 高温损伤高温损伤一般分为脱水、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4个阶段。脱水因热暴露、过量运动、呕吐、腹泻、发热或液体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身体丢失水或体液时,即会发生脱水。如未能及早得到处理,可能会导致休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渴或口干、头晕、意识不清、尿量减少。针对脱水的最佳急救措施是预防,确保饮用和进食充足的食物,以使身体保持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痉挛 热衰竭 现场救护 作业现场 事故伤害 急救措施 热射病 热暴露
原文传递
烧烫伤 身上着火 爆炸伤害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五)
5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10期77-77,共1页
烧烫伤烧烫伤的现场急救非常重要,正确的早期处理可以缓解烧烫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错误的现场处置方式,有可能会导致烧烫伤加重,给入院后的救治带来诸多困难。涂抹牙膏、蜂蜜、酱油等方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降温、减缓损伤,还会... 烧烫伤烧烫伤的现场急救非常重要,正确的早期处理可以缓解烧烫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错误的现场处置方式,有可能会导致烧烫伤加重,给入院后的救治带来诸多困难。涂抹牙膏、蜂蜜、酱油等方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降温、减缓损伤,还会引起创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感染 早期处理 烧烫伤 现场救护 作业现场 事故伤害 现场急救 减少并发症
原文传递
化学灼伤和触电伤害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六)
6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11期87-87,共1页
化学灼伤化学灼伤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接触时间、接触部位等有关。引起化学灼伤的常见化学物质有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和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钾等)。强酸灼伤的损害程度随着浓度、剂量的增大而越大。
关键词 化学灼伤 现场救护 化学物质 触电伤害 作业现场 事故伤害 氧化钾 接触部位
原文传递
低体温 休克 晕厥现场救护--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三)
7
作者 田啸 斯芹呼 《劳动保护》 2021年第8期93-93,共1页
低体温人们普遍认为低温多发于秋冬季节,然而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就已经属于低体温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低体温的原因除了长久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之外,还有大量运动出汗、从水中出来、未及时做好保暖工作,甚至药物都有可能造成人体低体温。
关键词 低体温 现场救护 事故伤害 作业现场 晕厥 低温环境 秋冬季节 现场应急处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