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志良 陈湘陶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0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胃癌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认的18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标准化疗方案后,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CT)评价疗效,根据疗效将患者分组。化疗前和影像学评价时对... 目的探讨血清中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胃癌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认的18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标准化疗方案后,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CT)评价疗效,根据疗效将患者分组。化疗前和影像学评价时对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统计各组检测结果,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评价为CR/PR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P<0.05),评价为SD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标志物变化不显著(P>0.05),评价为PD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P<0.05)。结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变化趋势可应用于胃癌标准化疗方案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瘤标志物 胃癌 化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直肠癌组织中Twist、Vimen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志良 阿里木江·阿不拉 +1 位作者 王伟 肖永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1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与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0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Vimentin的表达;比较组间Twist、Vimentin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与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0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Vimentin的表达;比较组间Twist、Vimentin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wist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中Twist、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较高(均P<0.05)。癌组织中Twist、Vimentin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癌组织中Twist与Viment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13,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Twist、Vimentin表达升高,二者均与直肠癌的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TWIST VIMENTIN 临床意义
下载PDF
DOX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吐洪卡热·牙生 排尔达·艾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7期46-46,共1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希罗达(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确诊进展期胃癌的患者46例,将22例行DOX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2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希罗达(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确诊进展期胃癌的患者46例,将22例行DOX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2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接受DOX方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与B组的54.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仅如此,研究结果还提升,A组患者治疗后2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率高,高生存率高,值得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X方案 进展期胃癌 辅助化疗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迪力木拉提·麦麦提吐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8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原肿瘤外一科)收治并符合条件的6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历时长于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原肿瘤外一科)收治并符合条件的6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历时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等比对照组少,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对结肠癌的疗效理想,安全性高,患者康复效果佳,对生命延续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 结肠癌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伟 刘新权 +5 位作者 朱君玲 肖永彪 张军 李冬妹 曹玉文 张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试验组)和150例新疆汉族健康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MTHFR C677 T基因...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试验组)和150例新疆汉族健康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分析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 T的CC基因型分别为29.33%(44例/150例)和66.00%(99例/150例),CT基因型分别为45.33%(68例/150例)和26.00%(39例/150例),TT基因型分别为25.33%(38例/150例)和8.00%(12例/15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 T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00%和79.0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00%和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发生的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 基因多态性 新疆汉族
原文传递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并发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伍振鹏 陈法智 +4 位作者 吐洪卡热·牙生 王蕴静 吴丽娜 关炳生 杨景哥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报告一个罕见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后并发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PMVT)病例。方法患者,女性,32岁,体重105 kg,身高1.65 m,身体质量指数(BMI):38.5 kg/m^(2)。因"代谢综合征"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3月29日... 目的报告一个罕见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后并发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PMVT)病例。方法患者,女性,32岁,体重105 kg,身高1.65 m,身体质量指数(BMI):38.5 kg/m^(2)。因"代谢综合征"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3月29日行LSG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 d出院。术后第7 d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腹痛,无伴恶心呕吐、发热就诊,查体患者处于脱水状态,腹部CT提示考虑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多发血栓形成。诊断为: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遂予以静脉补液,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上腹部CT提示原门静脉及脾静脉内低密度影基本吸收。遂予以出院,嘱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治疗6个月以预防PMVT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随着腹腔镜减重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术后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对于术后出现非特异性腹痛的患者,需要警惕PMVT的发生。早发现早治疗对PMVT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减重手术 肥胖症
原文传递
胃旁路手术后植物性结石肠梗阻一例报告
7
作者 陈法智 伍振鹏 +3 位作者 吐洪卡热·牙生 王蕴静 关炳生 杨景哥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报告一例胃旁路手术后由植物性结石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方法22岁男性患者,身高1.81 m,体重106.7 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2.9 kg/m^(2),合并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病。于2018年11月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 目的报告一例胃旁路手术后由植物性结石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方法22岁男性患者,身高1.81 m,体重106.7 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2.9 kg/m^(2),合并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病。于2018年11月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术后恢复良好,体重逐渐下降,饮食正常。2019年7月突发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伴发热4 h,至我院就诊,其时体重70.2 kg,BMI 21.4 kg/m^(2)。诊断"肠梗阻",急诊行腹腔镜探查,发现梗阻点位于距离回盲瓣80 cm处,内可触及质硬内容物,长度8 cm,无法判断性质,遂切除10 cm肠管。体外剖开肠管,发现梗阻内容物为植物结石,结合饮食史,考虑为是魔芋面条。结果患者肠梗阻解除,术后5 d恢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减重手术后胃肠功能减弱、幽门缺失及胃酸减少,可以导致植物石形成,甚至引起肠梗阻。良好的饮食指导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胃肠结石 植物性结石 减重手术 胃旁路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