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短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方案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敏 朱耀东 +1 位作者 蒋红钢 陆伯豪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2种短期肠内-夕h联合营养方案(PPN)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40例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前随机分成PPN肠内营养渐增组(21例)、PPN肠内营养恒量组(19... 目的探讨2种短期肠内-夕h联合营养方案(PPN)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40例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前随机分成PPN肠内营养渐增组(21例)、PPN肠内营养恒量组(19例)。2组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PPN,PPN肠内营养渐增组术后第2~3天持续滴注百普力液,500ml/d,术后第4~6天增至1000ml/d。PPN肠内营养恒量组术后第2—6天持续滴注百普力液,500ml/d。2组均给予PPN5d。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6天的营养状况,观察指标包括体质量、臂围、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结果术后第6天,2组患者的体质量和臂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N肠内营养渐增组血清总蛋白在术后第3、6天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58±5)g/L比(65±4)g/L,P〈0.05],而PPN肠内营养恒量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N肠内营养渐增组术后第3、6天及PPN肠内营养恒量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2±6.2)、(34.6±5.2)g/L比(39.0±6.7)g/L,(32.5±2.9)g/L比(36.4±5.7)g/L,P〈0.05]。PPN肠内营养渐增组和PPN肠内营养恒量组术后第3天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69)mg/L比(175±62)mg/L、(93±12)mg/L比(143±42)mg/L,P〈0.05],但术后第6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中,肠内营养恒量性PPN方案与肠内营养渐增PPN方案比较,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陆伯豪 王敏 彭玉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BillrothⅠ式和Billroth Ⅱ式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的影响,探讨适合此类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回顾性观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5kg/m2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接受胃癌D2根... 目的观察BillrothⅠ式和Billroth Ⅱ式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的影响,探讨适合此类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回顾性观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5kg/m2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接受胃癌D2根治加BillrothⅠ式(A组,16例)和Billroth Ⅱ式(B组,17例)手术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治疗措施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术后6月时仅BMI降低明显(P=0.0095),但B组的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均较为明显(P<0.05)。A组患者手术前后治疗措施无明显改变(P=0.4046),而B组改变较明显(P<0.05)。2组间术前的治疗措施基本相同(P>0.05),到术后6月时B组与A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均无治愈患者,但B组中糖尿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胃癌D2根治加Billroth 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糖尿病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BILLROTH Ⅰ式/方法学 BILLROTH Ⅱ式/方法学 2型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代谢
下载PDF
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詹利永 蒋红钢 +2 位作者 陆伯豪 王敏 陈徐艰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科采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1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根治性胃切除78例,姑息性胃切除38例。联合横结肠及其系膜切除14例,肝左外叶... 目的探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科采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1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根治性胃切除78例,姑息性胃切除38例。联合横结肠及其系膜切除14例,肝左外叶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共清扫淋巴结2331枚,每例平均为20.1枚,其中758枚存在癌转移,转移率为32.53%;术中出血80~600ml,平均每例154ml;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5min。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死亡1例,肺部感染5例,无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结论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治疗胃癌是可行的。其最大优点是可减少和避免对病变的刺激,符合外科无瘤操作和无触摸胃癌根治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顺行法 手术中 胰十二指肠切除 临床病理资料 根治性胃切除 姑息性胃切除 肝左外叶切除 进展期胃癌 2003年 2000年 肠切除术后 吻合口狭窄 胃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回顾分析 术中出血 手术时间 肺部感染 吻合口漏
下载PDF
胃癌乳腺转移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敏 赵祥 邬万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乳腺 转移
下载PDF
选择性MRCP在胆囊结石术前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达伟 许浏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18-419,共2页
目前,伴随微创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临床病例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发生率约5%~29%[1],而有文献报道,LC后胆总管结石残余率约0.18%~0.9%[2,3]。作者对2008年... 目前,伴随微创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临床病例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发生率约5%~29%[1],而有文献报道,LC后胆总管结石残余率约0.18%~0.9%[2,3]。作者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420例术前有胰腺炎病史,肝功能异常,但B超未发现胆管结石,且胆总管直径〈8mm的患者在LC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将其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检查 胆囊结石 MRCP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总管结石 价值 胆囊良性疾病
下载PDF
低热量营养支持在老年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陆伯豪 彭玉平 +2 位作者 蒋红钢 王敏 陈治横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39-341,共3页
胃癌患者尤其是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多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营养支持治疗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以及提高对进一步治疗的耐受性有积极的作用。术后患者的肠外营养供热标准一般在125kJ·kg·d^-1左右。但近年来有... 胃癌患者尤其是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多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营养支持治疗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以及提高对进一步治疗的耐受性有积极的作用。术后患者的肠外营养供热标准一般在125kJ·kg·d^-1左右。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术后摄入过高的热量会加重患者的代谢负担,易引起高血糖、肝功能损害等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由此提出危重或术后患者“允许性低热卡摄入”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治疗 老年进展期 进展期胃癌 术后并发症 免疫功能低下 胃癌患者 术后患者
下载PDF
早期低热量肠内外营养对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王敏 詹利永 +1 位作者 韩文兰 陶素萍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20,24,共3页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早期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2 3例可切除胃癌病人按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成A、B两组。A组 6 7例术后第 2天开始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B组 5 6例术后第 2天开始早期接受...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早期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2 3例可切除胃癌病人按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成A、B两组。A组 6 7例术后第 2天开始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B组 5 6例术后第 2天开始早期接受低热量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和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结果 与B组相比 ,A组术后血IgA、IgG、IgM下降较少 (P <0 .0 5 ) ,而CD3 和CD4/CD8在A组更易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两组的血清CRP变化在术后第 4天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在术后第 8天 ,A组血清CRP下降明显 (P <0 .0 1)。结论 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肠内营养 胃癌 免疫功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大网膜骨髓脂肪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网膜 系膜 骨髓脂肪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Folfox-6方案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9
作者 裘美华 王敏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2期1859-1860,共2页
Folfox-6方案是结直肠癌患者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疗效显著,但南于该方案间隔期仅2周,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放弃化疗,给治疗带来r木]难,影响预后。近年来,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该方案的依从性,本科对接受Folfo... Folfox-6方案是结直肠癌患者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疗效显著,但南于该方案间隔期仅2周,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放弃化疗,给治疗带来r木]难,影响预后。近年来,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该方案的依从性,本科对接受Folfox-6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十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全程护理干预 化疗依从性 辅助化疗方案 恐惧心理
下载PDF
AJUBA通过磷酸果糖激酶PFKM影响糖酵解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生长
10
作者 陈皓南 阿不都沙拉木·亚力昆 +6 位作者 王宁 管冰杰 朱仔燕 危姗姗 张米粒 刘友东 李继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95-2498,共4页
目的探讨AJUBA对结直肠癌(CRC)细胞的生长代谢功能影响以及引起改变的原因。方法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CR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JUBA表达量。随后,使用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在人CRC细胞系SW480中敲低AJUBA,并将其分... 目的探讨AJUBA对结直肠癌(CRC)细胞的生长代谢功能影响以及引起改变的原因。方法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CR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JUBA表达量。随后,使用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在人CRC细胞系SW480中敲低AJUBA,并将其分成sh-AJUBA组和sh-NC组(阴性对照组)。使用EdU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观察敲低AJUBA对肿瘤细胞增殖影响,Seahorse检测其糖酵解水平。通过对RNA测序数据分析,选择糖酵解关键基因磷酸果糖激酶(PFKM),将其过表达后检测增殖能力和糖酵解能力的变化。分别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或多组间差异。结果CRC癌组织中,AJUBA表达显著升高(60.180±5.046比9.720±2.002,t=15.160,P<0.01)。与sh-NC比较,AJUBA敲低后(0.310±0.212比1.000±0.121,t=9.746,P<0.01),细胞增殖能力出现明显抑制(9.040±1.351比58.470±3.940,t=20.560,P<0.01),糖酵解能力也显著下调(43.770±2.740比100.300±2.555,t=26.120,P<0.01)。在回补PFKM催化后产物丙酮酸后,细胞增殖能力有所恢复。将PFKM过表达后,sh-AJUBA组的增殖能力和糖酵解能力都明显上升(0.90±0.02比0.40±0.02、0.42±0.02比0.18±0.02,t=36.12、15.35,P<0.01;178.30±4.80比146.00±3.30、159.80±10.52比57.15±1.77,t=11.08、19.24,P<0.01、0.001)。结论AJUBA在CRC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PFKM的表达影响糖酵解而改变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UBA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糖酵解 磷酸果糖激酶
原文传递
医用胶减少胃癌术后腹腔渗出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詹利永 王敏 +1 位作者 陆伯豪 陈徐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在减少胃癌淋巴结廓清术后腹腔渗液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信封法将70例胃癌D2及D2+术患者随机分成医用胶组(A组,35例)和对照组(B组,35例)。A组在完成胃癌切除、胃周淋巴结廓清后于后腹膜淋巴...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在减少胃癌淋巴结廓清术后腹腔渗液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信封法将70例胃癌D2及D2+术患者随机分成医用胶组(A组,35例)和对照组(B组,35例)。A组在完成胃癌切除、胃周淋巴结廓清后于后腹膜淋巴结清扫区域滴注医用生物胶;B组则不用。观察术后1~5d腹腔引流液量、蛋白定量、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量。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A组术后1~3d腹腔引流液量和蛋白丢失量明显少于B组(P<0.01);4~5d时两组相仿(P>0.05);但前5d总的腹腔引流液量和蛋白丢失量A组均少于B组(P<0.01)。两组腹腔引流液中RBC和Hb均以术后第1天为高峰,其后逐渐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胶可有效减少胃癌淋巴结廓清术后的腹腔渗出,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医用胶 腹腔引流 胃癌 渗出 随机对照研究 淋巴结廓清术 差异 意义 目的
原文传递
低热量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敏 詹利永 宋永茂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3例可切除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术后第2天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氮平衡和营养、免疫指标。结果HE...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3例可切除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术后第2天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氮平衡和营养、免疫指标。结果HEN组术后氮丢失少,氮储留率(58.3%)高,术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下降少,CD3和CD4/CD8易恢复至术前水平;与HPN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N支持有利于胃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肠外营养支持 HPN CD4/CD8 低热量肠外营养 差异 意义 目的
原文传递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41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施晓君 金秀凤 陆松春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对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4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并与同期45例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结...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对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4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并与同期45例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结果两组相比,单孔腹腔镜组术后切口美观优于传统腹腔镜组,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0.43±5.83)min,术中出血量(8.63±3.79)mL,术后排气时间(28.35±7.41)h,住院时间(5.03±0.72)d。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1.09±3.82)min,术中出血量(8.23±3.31)mL,术后排气时间(29.85±6.24)h,住院时间(5.24±0.63)d。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在常规腹腔镜器械下可以安全、可靠地完成,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器械 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 单孔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戚维波 王黎彬 +3 位作者 刘海涛 牛牛 赵俊杰 杨帆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1665-1670,共6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数...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和术中导航,基于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的结果,并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实施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98±26.51)min、(67.98±32.96)mL、(7.79±1.32)组、(11.98±4.69)个、(4.60±1.43)d、(2.86±0.81)d、(437.14±193.86)mL、(3.76±0.31)万元、9.52%(4/42),对照组分别为(114.88±24.26)min、(104.52±52.37)mL、(6.45±0.30)组、(8.31±1.94)个、(6.50±2.55)d、(4.00±2.25)d、(667.26±415.01)mL、(4.20±0.65)万元、26.19%(11/4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3.328、5.916、4.678、-4.221、-3.093、-3.265、-3.968,χ^2=3.977,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术前评估、模拟手术演练及术中导航,降低了手术难度,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解剖 肺段切除术 虚拟现实技术 术前评估 模拟手术演练 术中导航
原文传递
肝破裂急诊手术后胆瘘二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进 钟征翔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4-724,共1页
肝破裂后行急诊肝修补术,术后出现胆瘘往往较难避免,由此继发腹腔感染,而再次行手术治疗创伤大,且难于奏效。笔者采用了经十二指肠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结合经皮腹腔穿刺引流治疗2侧该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术后胆瘘 肝破裂 急诊 经皮腹腔穿刺 鼻胆管引流 经十二指肠 肝修补术 腹腔感染
原文传递
脊髓小胶质细胞在SD大鼠骨癌痛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明 曹浩强 +4 位作者 杨建平 肖旺频 王丽娜 成浩 彭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2-834,共3页
目的 观察SD大鼠一侧胫骨注射同系Walker 256癌细胞后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腹水传代Walker 256癌细胞种植于大鼠一侧胫骨建立骨癌痛模型,25只雌性SD大鼠,体质量150~180 g,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N)、热杀死肿瘤细胞组(K)、... 目的 观察SD大鼠一侧胫骨注射同系Walker 256癌细胞后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腹水传代Walker 256癌细胞种植于大鼠一侧胫骨建立骨癌痛模型,25只雌性SD大鼠,体质量150~180 g,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N)、热杀死肿瘤细胞组(K)、骨癌痛早期组(C1,种植后第6天)、骨癌痛中期组(C2,种植后第12天)、骨癌痛晚期组(C3,种植后第18天).结果 骨癌痛大鼠在出现自发痛行为与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同时,两侧脊髓L4~L6 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著增强,细胞明显增大,染色加深,与N组及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X-42染色增强以C1组最为显著,术后第6~18天逐步降低,C1组与C2或C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胫骨注射Walker 256癌细胞后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在两侧脊髓灰质后角均有激活,反映了本模型骨癌痛特征中"镜像痛"的产生机制;小胶质细胞在骨癌痛早期激活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小胶质细胞 脊髓
原文传递
JNK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华栋 安康 +7 位作者 姚明 黎亮 黄冰 费勇 王云贡 王寒琪 朱春燕 陈文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评价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9周龄,体重16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8)、神经病理性痛组(N... 目的评价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9周龄,体重16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8)、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40)、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DS组,n=12)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n=12)。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CCI后14 d时,SP组PAG内注射10 nmol JNK抑制剂SP600125 0.5 μl,DS组注射10%二甲基亚砜0.5 μl。C组取8只大鼠,NP组于CCI前、CCI后3、7、14、21 d时取8只大鼠,DS组和SP组取8只大鼠分别于CCI前、CCI后14 d给药前、给药后30、45、60、75和90 min时测定机械痛阈。C组机械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取PAG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AG区磷酸化JNK(p-JNK)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NP组于各时点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测定PAG区p-JNK表达;DS组和SP组取4只大鼠于给药后45 min时机械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测定PAG区GFAP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NP组CCI后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CCI后7~21 d时p-JNK表达上调(P〈0.01);与DS组比较,SP组给药后30 min时机械痛阈升高,给药后45 min时GFAP表达下调(P〈0.01);与给药前比较,SP组给药后30~75 min时机械痛阈升高(P〈0.01)。结论神经病理性痛大鼠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机制与JNK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脑导水管 水管周灰质 神经痛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镜诊治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征翔 孙建良 陈敏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1995年2月~2005年10月,作者单位共完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1451例,在此基础上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351例次,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6例,发生率1.10%,其中与EST操作相关并发症9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相关并发症 十二指肠镜 防治体会 ODDI括约肌切开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诊治 作者单位 经内镜 发生率 EST
原文传递
隐性胰胆反流75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征翔 邬万新 +6 位作者 赵凤庆 邹洪兴 俞方荣 周俊 许浏 徐鹿平 孙建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研究隐性胰胆反流的发生率及其对胆囊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期间择期行胆道手术或行ERCP检查的956例患者常规作胆汁淀粉酶测定,对手术切除胆囊标本行病理检查,观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生率。结... 目的研究隐性胰胆反流的发生率及其对胆囊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期间择期行胆道手术或行ERCP检查的956例患者常规作胆汁淀粉酶测定,对手术切除胆囊标本行病理检查,观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生率。结果754例患者中发现隐性胰胆反流75例,发生率为9.9%。反流组和对照组胆汁淀粉酶分别为(7701±20378)IU/L和(16±51)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流组中胆囊癌及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3.4%(2/58)和31.0%(18/58),均高于对照组(P〈0.05)。反流组中伴有癌变和不典型增生病例的胆汁淀粉酶值高于不伴有癌变和不典型增生的病例(9194±10399 IU/L vs.2388±2745 IU/L,P〈0.01)。结论在胆胰管汇合正常者中隐性胰胆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它促进了胆囊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液 胆囊肿瘤 隐性胰胆反流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R-脊椎蛋白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虞玲华 邬万新 +2 位作者 吴晓俊 温晓伟 殷新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R-脊椎蛋白1(R-Spondin1)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及其对HSC活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6只):用2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5ml/kg皮下注射,... 目的 探讨R-脊椎蛋白1(R-Spondin1)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及其对HSC活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6只):用2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5ml/kg皮下注射,2次/周;对照组小鼠(8只)不作任何处理.10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肝组织,Western blot检测R-Spondi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c-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R-Spondinl、α-SMA、collagenⅠ的mRNA水平.体外实验:分离小鼠HSC,检测R-Spondin1、α-SMA、核内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R-Spondin1的mRNA水平、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CF)活性在HSC自发激活前后的变化,并比较小鼠HSC经R-Spondin1和抑癌蛋白刺激前后的活化差异.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模型组R-Spondin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16±0.18与0.99±0.16,t=13.31,P<0.01;mRNA相对水平为4.36±0.26与0.98±0.12,t=21.46,P<0.01).在HSC的自发激活过程中,核内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和TCF活性显著增强(核内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4.47±0.21与0.97±0.14,t=25.25,P<0.01;TCF相对活性为5.33±0.34与1.03±0.09,t=20.93,P<0.01);R-Spond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蛋白相对表达量为4.54±0.18与1.04±0.12,t=31.17,P<0.01;mRNA相对水平为5.13±0.15与1.01±0.16,t=38.06,P<0.01).α-SMA、核内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及TCF活性在R-Spondin1刺激后显著上调;而在R-Spondin1和抑癌蛋白共同刺激后无显著变化. 结论 R-Spondin1可能通过增强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积聚影响HSC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信号传导 R-脊椎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