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μ阿片受体表达的干预 被引量:17
1
作者 付桃芳 王玲玲 +4 位作者 杜俊英 陈峰 房军帆 梁宜 方剑乔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520,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cancer pain and morphine tolerance)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7只)、骨癌痛组(8只)、吗啡耐受组(9只)、电针组(9只)和假电针组(9只)。假... 目的: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cancer pain and morphine tolerance)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7只)、骨癌痛组(8只)、吗啡耐受组(9只)、电针组(9只)和假电针组(9只)。假手术组于左胫骨髓腔内注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其余4组大鼠均于左胫骨髓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以制备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及骨癌痛组术后均不予干预。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及假电针组于术后第11d对骨癌痛制备成功大鼠行盐酸吗啡注射液腹腔注射,每12h注射1次,连续注射11d诱导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此模型建立后第1d起,吗啡耐受组每12h(早上9:00,晚上9:00)行吗啡注射,连续7d;电针组、假电针组均于早上9:00行吗啡注射,30min后分别给予电针(2Hz/100Hz)和假电针(仅刺入皮下,破皮即可)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和"昆仑",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1d,术后第6d、8d、10d,吗啡注射第1d、5d、9d、11d的30min后及电针治疗第1d、3d、5d、7d的30min后检测各组大鼠患侧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于吗啡注射第11d,采用HE染色检测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大鼠(每组随机选2只)胫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针治疗第7d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每组随机选4只)蓝斑核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癌细胞接种后第10d,28只骨癌痛造模成功大鼠(骨癌痛组8只、吗啡耐受组8只、电针组6只、假电针组6只)PWT较7只假手术组大鼠明显下降(P<0.01)。吗啡注射第1d,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及假电针组大鼠PWT均明显高于骨癌痛组(均P<0.01);吗啡连续注射第11d,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大鼠PWT与骨癌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吗啡注射第11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大鼠胫骨上1/3处均可见癌细胞致肿块,且胫骨髓腔内布满MRMT-1癌细胞;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未见异常变化。电针治疗第1d、3d、5d、7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大鼠患侧PWT均明显低于电针组(均P<0.01)。电针治疗第7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假电针组蓝斑核MOR阳性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且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均低于电针组(均P<0.01)。结论:电针可提高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的机械痛阈,改善模型大鼠痛觉异常;该效应可能与电针提高大鼠蓝斑核MOR阳性细胞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吗啡耐受 电针 Μ阿片受体 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早期骨边刺结合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及其对背根神经节HDAC与MO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雪梅 房军帆 +6 位作者 江彬 周杰 蔡杨乾 梁宜 方剑乔 陈峰 杜俊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骨边刺结合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μ阿片受体(M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骨边刺结合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骨边刺结合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μ阿片受体(M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骨边刺结合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骨癌痛组(7只)、吗啡耐受组(7只)、骨边刺结合电针组(8只)和假骨边刺组(7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于左胫骨行癌细胞接种术制备骨癌痛模型;吗啡耐受组、骨边刺结合电针组和假骨边刺组大鼠予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诱导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骨边刺结合电针组于癌细胞接种术后15 d予骨边刺结合电针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昆仑",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0.5~1.5 mA;假骨边刺组介入时间及取穴同骨边刺结合电针组,仅刺破皮肤,不连接电针,两组均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术前,术后10、11、15、22 d测量各组大鼠左侧机械缩足阈值(PWT)。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侧DRG中HDAC1、HDAC2和MO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行癌细胞接种术后10d,与假手术组比较,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骨边刺结合电针组、假骨边刺组大鼠PWT均降低(P<0.01)。术后11 d,与骨癌痛组比较,吗啡耐受组、骨边刺结合电针组、假骨边刺组大鼠PWT明显升高(P<0.01)。术后22d,吗啡耐受组与骨癌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吗啡耐受组及假骨边刺组比较,骨边刺结合电针组大鼠PWT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骨癌痛组大鼠DRG中HDAC1、HDAC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OR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骨癌痛组比较,吗啡耐受组大鼠DRG中HDAC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吗啡耐受组及假骨边刺组比较,骨边刺结合电针组大鼠DRG中HDAC1蛋白相对表达降低(P<0.01,P<0.05),MOR蛋白相对表达升高(均P<0.01)。结论:早期骨边刺结合电针干预可减轻骨癌痛模型大鼠的吗啡耐受现象,该效应可能与下调DRG中HDAC1蛋白表达、上调MOR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吗啡耐受 骨边刺 电针 背根神经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 μ阿片受体(M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