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环境中滤膜称量误差的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过滤 滤膜 称量误差控制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海宁市为例
2
作者 邵一泓 冯晓冬 +3 位作者 冯晨 王大义 郭豫川 许渊杰 《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760-770,共11页
利用海宁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与气象因子数据,研究臭氧(O3)污染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22年海宁市共出现38个O3轻度污染日,且ρ(O3-8h-90per)超标2.5%,影响该市空气质量达标情况。ρ(O3)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与... 利用海宁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与气象因子数据,研究臭氧(O3)污染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22年海宁市共出现38个O3轻度污染日,且ρ(O3-8h-90per)超标2.5%,影响该市空气质量达标情况。ρ(O3)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特征,其中季节变化呈“双峰”特征,高值主要集中在3~9月;日变化呈“单峰”特征,于14时达到日最高值,受日出时间等因素影响,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略存差异。ρ(O3)与前体物浓度、颗粒物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ρ(O3)高值通常出现在NO2/CO比值相对较高区域。ρ(O3)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间存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春、夏两季受东南方向传输影响,冬季还受西北方向传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二氧化氮 污染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降解菌剂施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宋芳芳 任萍 +2 位作者 徐建良 王惠松 林同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和大田小区环境下,设置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A、B、C为处理,以不施用菌剂为对照(CK),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RW)、秸秆纤维素(RCD)和半纤维素降解率(RHCD),探讨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秸秆纤维素... 以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和大田小区环境下,设置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A、B、C为处理,以不施用菌剂为对照(CK),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RW)、秸秆纤维素(RCD)和半纤维素降解率(RHCD),探讨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对秸秆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依据秸秆降解率可以划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4个阶段;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对秸秆降解促进作用主要在初期阶段,且施用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在温室盆栽(20℃)条件下,3种菌剂处理秸秆的初期阶段降解需要10 d,均比CK提前15 d左右;大田低温(<10℃)环境下,菌剂B和菌剂A处理秸秆的初期阶段降解需要45 d,而CK需要60 d,菌剂C则没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旱作土壤降解过程 秸秆降解菌剂 施用效果
下载PDF
聚醚三酰胺钠离子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国梁 钱国英 +2 位作者 郭荣根 谭干祖 焦天权 《分析仪器》 CAS 1992年第2期9-11,共3页
用五种合成的开链聚醚三酰胺制成了PVc膜钠离子电极,并与类似结构的ETH227电极作了比较.研究了载体结构与电极性能的关系,含有适当长度碳链的几种酰胺适于作钠电极的载体.PVC涂层玻璃膜钠电极性能良好,可用于恢复已失效的某些玻璃膜钠... 用五种合成的开链聚醚三酰胺制成了PVc膜钠离子电极,并与类似结构的ETH227电极作了比较.研究了载体结构与电极性能的关系,含有适当长度碳链的几种酰胺适于作钠电极的载体.PVC涂层玻璃膜钠电极性能良好,可用于恢复已失效的某些玻璃膜钠电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PVC膜 钠离子选择 聚醚三酰胺
下载PDF
膨润土对汞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金辉 富江 +1 位作者 郑珊杰 张鸿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6-229,共4页
试验了时间、p H 值、用量等对膨润土吸附汞效果的影响,还将有机膨润土与膨润土吸附絮凝对汞的处理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廉价的天然膨润土作为吸附剂,用吸附混凝法处理含汞废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膨润土 吸附性能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防治效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沈慧珍 赵建康 +3 位作者 刘思秀 黎伟 吴孟杰 庄晓明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杭嘉湖平原为浙江省地面沉降范围最大、地面沉降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加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推进地面沉降防治工程,落实地面沉降防治保障措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面沉降防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杭嘉湖平... 杭嘉湖平原为浙江省地面沉降范围最大、地面沉降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加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推进地面沉降防治工程,落实地面沉降防治保障措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面沉降防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杭嘉湖平原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逐步减缓,地质生态环境日渐恢复和改善,取得了显著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平原 地面沉降 防治效应
下载PDF
自动生成周报WORD文档的空气质量周报系统——VFP和WORD交互编程的一个实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屠惠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WORD文档 空气质量周报系统 VFP 交互编程 复制数据表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荣根 朱军 杨晓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年第5期30-31,共2页
用气相色谱仪氢焰检测器,PEG20M毛细管柱测定废水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N-二甲基酰胺 水质监测 废水
下载PDF
水样保存条件对COD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黎伟 吴伟超 黄旻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水样 保存条件 COD测定 水质监测
下载PDF
UV-US-O_3联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斌 富江 周志刚 《江苏环境科技》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研究利用UV-US-O3联用处理废水。结果表明,UV-US-O3联用的处理效果大大高于单一紫外、单一臭氧及单一超声波处理的去除效率之和,UV-US-O3联用具有极好的协同效应。另外,本研究还考察了pH值、臭氧流量、超声波声能密度、处理时间的变... 本研究利用UV-US-O3联用处理废水。结果表明,UV-US-O3联用的处理效果大大高于单一紫外、单一臭氧及单一超声波处理的去除效率之和,UV-US-O3联用具有极好的协同效应。另外,本研究还考察了pH值、臭氧流量、超声波声能密度、处理时间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臭氧 超声波 氧化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测定底质中总铬的熔样方法探讨
11
作者 朱军 郭荣根 王惠松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21,共7页
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底质中总铬的五种底质熔样方法(敞开体系)进行了研究比较,考察了基体对测定的影响并优选了消除干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底质熔样的550℃灰化-H2SO4-HF消解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良好... 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底质中总铬的五种底质熔样方法(敞开体系)进行了研究比较,考察了基体对测定的影响并优选了消除干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底质熔样的550℃灰化-H2SO4-HF消解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良好,适用于底质中总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 水质监测 熔样法 光谱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甲基环硅氧烷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鸿艳 叶朝霞 +4 位作者 谭军 胡莹莹 白雪 曾延波 李蕾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69,共4页
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法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水样中3种甲基环硅氧烷残留的方法。重点探讨了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及盐浓度等对样品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待测物在5~100μg/L范围... 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法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水样中3种甲基环硅氧烷残留的方法。重点探讨了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及盐浓度等对样品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待测物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检出限在2~4μg/L之间,富集倍数可达165~170倍,相对标准偏差为4.7%~8.0%。本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湖水等实际水样中甲基环硅氧烷残留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8.1%~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4.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 甲基环硅氧烷 水样
原文传递
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纳米纤维膜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媛 王红梅 庞明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此纤维膜材料经水和NaOH处理后,除去了聚乙烯吡咯烷酮,脱乙酰化后进一步在表面接枝氨基(—NH_2)。用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图表征了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然后将胺基化...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此纤维膜材料经水和NaOH处理后,除去了聚乙烯吡咯烷酮,脱乙酰化后进一步在表面接枝氨基(—NH_2)。用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图表征了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然后将胺基化纳米纤维膜用于Cr(Ⅵ)离子的吸附研究,重点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溶液酸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同时通过Langmuir、弗兰德列希等吸附模型和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行为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材料对Cr(Ⅵ)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55.55mg/g;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纳米纤维膜 改性 吸附
原文传递
典型滨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水化学场演化及成因:以杭嘉湖平原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金瓯 鲜阳 +2 位作者 黎伟 张达政 庄晓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65-2582,共18页
滨海平原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水化学场演化过程复杂,同时受古海侵咸化以及现代人类活动影响,当前对其专门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杭嘉湖平原为例,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和水化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78个深层孔隙承压水样品水化学数据进行解译.研究表明... 滨海平原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水化学场演化过程复杂,同时受古海侵咸化以及现代人类活动影响,当前对其专门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杭嘉湖平原为例,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和水化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78个深层孔隙承压水样品水化学数据进行解译.研究表明:区内水化学分区可划分为"古海侵区"、"径流排泄区"、"海水咸化区",水化学类型依次为Na-Cl-HCO_(3)型、NaHCO_(3)和Na-Ca-HCO_(3)型、Na-Cl型.深层地下水化学成因包括"海水入侵和离子交换"、"天然矿物溶解"、"人类活动".滨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无明显级次划分,地下水化学场演化先后经历原生淡水形成、古海侵咸化、人为超采和现代海水入侵3个阶段,当前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已取代自然过程成为驱动区内地下水流系统、尤其是水化学场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演化 滨海平原 杭嘉湖平原 地下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