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作者 王春华 王苏杭 +4 位作者 许建秋 潘红佳 周泉 沈文艳 于亚威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2642-2646,I0008,共6页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2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4种MMR蛋白(MSH2、...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2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4种MMR蛋白(MSH2、MSH6、PMS2、MLH1)的表达情况,分析MMR蛋白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216例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3例(1.39%),均为MLH1及PMS2阴性、MSH2及MSH6阳性,癌组织周围均见淋巴细胞浸润,其中1例肺癌常规基因检测未检出基因突变;其余213例中MSH2蛋白表达强度与腺癌的不同类型、肿瘤周围淋巴细胞带有关,MSH6蛋白表达强度与腺癌的不同类型、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MS2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径、肿瘤周围淋巴细胞带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LH1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径、腺癌的不同类型、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细胞带均无关,同时,4种蛋白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Ki-67也无关。结论 MMR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缺失率较低,可在其他常规基因检测阴性的病例中检出;癌组织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可能存在MMR蛋白缺失。MMR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径、腺癌的不同类型、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细胞带有关,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Ki-67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错配修复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预测中的价值
2
作者 王瑾 张旭 +2 位作者 范婉钰 邹瑞瑛 滕懿群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CAL分为CAL组和无CAL组,比...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CAL分为CAL组和无CAL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RP/ALB比值对KD患儿并发CAL测值价值。结果共纳入360例KD患儿,其中81例(22.5%)并发CAL。CAL组起病到确诊时间、白细胞、CRP、CRP/ALB比值、D-二聚体、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铁蛋白和首剂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比例均高于无CAL组(均p<0.05),ALB低于无CAL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剂IVIG无反应、CRP/ALB比值、D-二聚体和NT-proBNP是KD并发CAL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ALB比值预测KD并发CAL的最佳截断点为2.03,AUC为0.77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70.0%。结论CRP/ALB比值是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对预测CAL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邹瑞瑛 张旭 +3 位作者 王瑾 范婉钰 郭俊秀 滕懿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4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ial lesion,CAL)的相...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ial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KD患儿105例,根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为CAL组(20例)与无CAL组(8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浆TGF-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TGF-β、VEGF单独和联合检测在KD并发CAL预测上的差异。结果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血浆TGF-β、VEGF和VEGFR1水平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均P<0.05)和对照组(均P<0.05);IVIG治疗后血浆TGF-β、VEGF和VEGFR1高于对照组(均P<0.05);CAL组TGF-β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CAL组(均P<0.05);CAL组和无CAL组的VEGFR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F-β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均P<0.05);VEGF与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和TGF-β呈正相关(均P<0.05),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和VEGF联合检测预测KD并发CAL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7,高于TGF-β和VEGF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KD患儿TGF-β和VEGF水平均升高,与并发CAL密切相关,TGF-β和VEGF联合检测对KD并发CAL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内皮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洁 徐其 郑叶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9期93-95,107,共4页
构建完善的乳腺癌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延续性护理经验,设立乳腺癌专科护士或专职延续性护理护士,加强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整合医院、社区和家庭一体化,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以促进患者康复... 构建完善的乳腺癌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延续性护理经验,设立乳腺癌专科护士或专职延续性护理护士,加强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整合医院、社区和家庭一体化,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患者满意度。本文就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及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开展的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干预 进展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宏伟 龚向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9-92,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通常认为是由反复、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高场MR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不具有典型铁质沉积部位和临床症状的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通常认为是由反复、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高场MR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不具有典型铁质沉积部位和临床症状的病例被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病因呈现多样化,相关进展可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中耳病变合并迷路瘘管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晓红 陈寻 +1 位作者 李海同 骆云珍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耳病变合并迷路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合并迷路瘘管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术后随访1~2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42例中耳病变并发迷路瘘管... 目的观察中耳病变合并迷路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合并迷路瘘管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术后随访1~2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42例中耳病变并发迷路瘘管的患者均一期手术完成迷路瘘管的修补,根据术中情况取自体颞肌筋膜+骨粉+颞肌筋膜"三明治"式进行修补。17例(40.5%)患者术后无眩晕发作,25例(59.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其中15例眩晕持续时间在3d以内,10例眩晕持续时间在3d以上。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在1周左右消失,所有患者于术后90d内干耳,术腔上皮化时间为(42.8±6.0)d。25例单纯传导性耳聋患者中语频区听力提高>15dB 17例,有效率68.0%,16例混合性耳聋患者中语频区听力提高>15dB 7例,其中骨导听力有提高3例,6例听力无明显变化,3例听力有一定程度下降(<15dB)。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未见眩晕复发。结论自体颞肌筋膜+骨粉+颞肌筋膜"三明治"式修补中耳病病合并迷路瘘管的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对听力无明显干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炎 迷路瘘管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钱小英 刘中华 姚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0期3080-3084,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ICU内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ICU内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后3个时点,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呈现增高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时间)<0.05);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交互)<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拓展优质医护服务内容,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术后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康复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焦虑对眼表的影响
8
作者 周坚强 岳卫清 +3 位作者 肖巍 高建波 陈林秀 章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焦虑对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确诊焦虑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心理治疗,B组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西泮片)治疗,C组给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2个...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焦虑对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确诊焦虑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心理治疗,B组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西泮片)治疗,C组给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2个月分别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测定,评价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OSDI、FBUT、Schirmer I、FL、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眼表影响较小;二种抗焦虑药物治疗均可导致眼表指标异常、功能下降.且盐酸帕罗西汀片风险高于氯硝西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眼表 焦虑 心理疗法 苯二氮卓类药物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下载PDF
动态失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平衡与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联杰 顾旭东 +6 位作者 李岩 傅建明 姚云海 陶林花 李亮 孙亚 吴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观察动态失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平衡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态失稳训练,对照组增加相同时长的常规康... 目的观察动态失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平衡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态失稳训练,对照组增加相同时长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2组患者双侧股直肌、股二头肌、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包括预期姿势调节(APAs)阶段的激活时间和激活强度,补偿姿势调节(CPAs)阶段的激活强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Gait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患者的平衡与步行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侧股直肌[(-71.68±2.64)s]、股二头肌[(-90.07±3.65)s]和健侧股二头肌[(-84.31±5.74)s]、竖脊肌[(-67.29±5.04)s]APAs阶段的激活时间提前较多(P<0.05),患侧股直肌[(9.90±0.77)]、竖脊肌[(10.18±0.72)]APAs阶段的激活强度较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CPAs阶段各肌群的激活强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48.80±3.52)分]、下肢FMA评分[(29.20±2.42)分]、步幅[(71.25±4.81)cm]、步速[(70.20±5.00)cm/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失稳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促进平衡与步行功能恢复,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姿势控制 平衡功能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7
10
作者 高景蓬 曾明 +5 位作者 莫伟 强施明 傅建明 李亮 朱美红 顾旭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8-523,共6页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肢上举训练等,治疗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COPD评估测试(CAT)、BODE指数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及表面肌电图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训练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呼吸肌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颞骨脑脊液漏27例的外科治疗总结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晓红 李伟 +1 位作者 李海同 戴春富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漏口部位以及患耳听力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漏口定位明确者经乳突径路或中颅窝径路直接修补伴或不伴乳突腹部脂肪填... 目的:总结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漏口部位以及患耳听力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漏口定位明确者经乳突径路或中颅窝径路直接修补伴或不伴乳突腹部脂肪填塞。漏口不明确、病变范围大或顽固性颞骨脑脊液漏患者,行岩骨次全切除术+腹部脂肪填塞。病变累及耳蜗者,行颞骨次全切除术+腹部脂肪填塞。结果:颞骨脑脊液漏的原因:内耳畸形患者13例;头外伤和手术后继发5例;特发性颅内高压和脑膜脑膨出5例;内耳感染2例;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13例内耳畸形患者颞骨高分辨CT(HRCT)示内听道底骨质缺损同前庭交通;其余14例患者颞骨HRCT显示中颅窝或后颅窝骨质缺损,12例颞骨MRI显示脑膜连续性中断伴脑脊液流入颞骨或脑膜脑膨出。26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1例患者失访。仅1例内耳畸形患者术后脑膜炎复发,行岩骨次全切+腹部脂肪填塞。7例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或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仅1例患者经乳突前庭池填塞术后出现HBⅡ级面瘫,面瘫1周内恢复。结论:颞骨脑脊液漏发病率低,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采取外科干预措施。术前颞骨HRCT和MRI检查有利于漏口的定位,术式选择根据漏口的位置和病变性质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鼻漏 内耳畸形 高分辨CT MRI 脑脊液漏修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