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帮彦 陈继文 +2 位作者 李克翌 钱嘉洲 赵永珍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016-302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D STIR SPACE序列扫描,根据臂丛神经根、干、束、支的显示情... 目的探讨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D STIR SPACE序列扫描,根据臂丛神经根、干、束、支的显示情况进行MRI积分,结合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将20例患者分为轻度损伤(10例)、重度损伤(8例)、完全损伤(2例),比较分析MRI积分与臂丛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以术中探查情况及术中肌电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3D STIR SPACE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8例节前损伤、7例节后损伤、5例混合型损伤;臂丛神经轻度损伤患者MRI积分显著高于重度损伤、完全损伤患者(P<0.05),重度损伤患者显著高于完全损伤患者(P<0.05);3D STIR SPACE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44.44%,准确度为78.57%,误诊率为55.56%,漏诊率为5.26%;3D STIR SPACE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41.67%,准确度为77.14%,误诊率为58.33%,漏诊率为4.35%。结论3D STIR SPACE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损伤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海燕 刘勃 +2 位作者 王捷 周涛 陶斯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94-1996,200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浙江省荣军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320例,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感染部位、感染时长等情况,并对患...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浙江省荣军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320例,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感染部位、感染时长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果 32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24.38%,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医院感染15例,慢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1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医院感染38例;感染类型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34例,胃肠道感染8例,尿路感染10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6例,置管感染20例;病原学结果显示,检出革兰阳性菌39株,革兰阴性菌37株,真菌2株;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透析、住院时间、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大、白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30d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中透析患者是医院感染率较高群体,其中呼吸道感染以及置管感染为多发医院感染类型,而医院感染的发生与高龄、住院时间过长、白蛋白水平较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透析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联合定量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兰 乔宏宇 林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联合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596例于嘉兴第三医院进行就诊和健康体检的老...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联合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596例于嘉兴第三医院进行就诊和健康体检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双能量X线、QCT检查、血清PCT检测。分析PCT、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1、2椎体骨密度、PCT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596例老年女性中,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占50.84%(303/596),骨量减少者占21.98%(131/596),骨量正常者占27.18%(162/596)。与DAX检查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结果相比,PCT、QCT、QCT+P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8%(488/596)、93.62%(558/596)、97.31%(580/596)。QCT检查、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PCT检测(χ^(2)=43.650、83.187,P<0.001);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QCT检查(χ^(2)=9.388,P=0.002)。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CT检测(P<0.05);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CT检查(P<0.05)。骨量减少组、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正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减少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与QCT检测骨密度呈负相关(r=-0.54,P<0.05),与血清PCT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联合血清PCT检测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且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性骨质疏松 定量CT 降钙素原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