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矫治公检履职模式研究——以专门教育—观护教育衔接模式为路径
1
作者 马卫兵 陈雅儒 黄丽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针对目前专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准入程序不明确、分级处遇标准不到位,以及公安机关现有矫治措施效果不理想等具严重不良行为的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难题,应以加强制度规范衔接与主体职责对接为基本路径,避免加重公安机关“抓—放... 针对目前专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准入程序不明确、分级处遇标准不到位,以及公安机关现有矫治措施效果不理想等具严重不良行为的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难题,应以加强制度规范衔接与主体职责对接为基本路径,避免加重公安机关“抓—放—抓”的恶性循环,衡平社会防卫与未成年特殊保护间的价值张力,提高精准教育矫治的质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及国家亲权理念的交织为价值基石,以严重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准入基本界分标准予以分级,并借助家庭监护令的执行情况对自愿性准入模式的实质条件予以评估;以法益侵犯类型为尺度对矫治教育管理模式予以分类;以信息对接、评价对接与监督对接三重维度的公检职责对接机制贯穿专门教育—观护教育衔接制矫治教育体系的运行体制,实现家庭亲权与国家亲权的各自应然担当,助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国家亲权 专门教育 观护教育 分级处遇
下载PDF
论《民法典》居住权的价值取向及其适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美丹 张小玉 《嘉兴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7-93,共7页
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出发,解析居住权的价值取向,旨在正本清源追溯立法目标与理论逻辑。在阐释居住权适用的过程中,从居住权的主体、客体、相对人的角度,分析居住权具体情形的法律实务;进而从居住权的条款着手,分析居住权相关制度的缺失... 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出发,解析居住权的价值取向,旨在正本清源追溯立法目标与理论逻辑。在阐释居住权适用的过程中,从居住权的主体、客体、相对人的角度,分析居住权具体情形的法律实务;进而从居住权的条款着手,分析居住权相关制度的缺失,提出下一步的立法或司法解释需要重点完善的相关规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权 价值取向 法律适用 民法典
下载PDF
预防非违法性因素损害执法公信力 被引量:1
3
作者 牟伦胜 徐煜 +1 位作者 徐颖 郑洁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16期84-85,87,共3页
非违法性因素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成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会损害执法公信力的、法律尚未明确予以调整的因素。其在形式上虽不违法,但在实质上却损害着执法公信力。非违法性因素发生作用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运行使然,尊重... 非违法性因素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成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会损害执法公信力的、法律尚未明确予以调整的因素。其在形式上虽不违法,但在实质上却损害着执法公信力。非违法性因素发生作用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运行使然,尊重人性基础是对非违法性因素进行调整的道德前提。通过对其发生作用机制的分析,掌握其发生作用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道德正当性的预警、矫正和救济机制,是预防非违法性因素损害执法公信力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违法性因素 执法公信力
下载PDF
走在中国宪政之路上
4
作者 汤美萍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7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宪政之路 宪政建设 私有财产权 民主宪政 宪法权威 西方宪政 法律权威 宪法至上 宪政发展 法治理论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实业投资的法制环境研究
5
作者 颜乐 《法律与伦理》 2018年第2期117-134,共18页
一般史学观点认为,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吸引侨资的立法政策是华侨实业投资兴盛的重要因素。而在蒋介石夺权后,统制经济笼罩全国,这一特殊背景下的华侨实业投资发展情况需要重新梳理。本文仅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实业投资面临的法... 一般史学观点认为,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吸引侨资的立法政策是华侨实业投资兴盛的重要因素。而在蒋介石夺权后,统制经济笼罩全国,这一特殊背景下的华侨实业投资发展情况需要重新梳理。本文仅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实业投资面临的法制环境出发,从华侨法制执行机构、税收和交通法制环境这三方面动态考察其对华侨实业投资的实际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法制环境并没有给华侨实业投资带来积极影响,华侨实业投资的兴盛也是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法制环境 华侨实业投资 法律运行实效
下载PDF
构建统一的检察语言使用机制
6
作者 牟伦胜 徐煜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3,共1页
检察语言,是指承载国家检察理念、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语言符号系统。检察语言作为国家检察机关执行国家意志的语言载体形式,具有显著的国家性。首先,检察语言所指示的对象是国家检察机关的检察活动。其次,检察语言的内核是体现国家... 检察语言,是指承载国家检察理念、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语言符号系统。检察语言作为国家检察机关执行国家意志的语言载体形式,具有显著的国家性。首先,检察语言所指示的对象是国家检察机关的检察活动。其次,检察语言的内核是体现国家检察权的理念、思想、情感和意志,而这些内容都是国家立法机关集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系统 检察机关 使用机制 国家意志 载体形式 法定程序 立法机关 国家性
原文传递
建立适应基层检察人员需求的差异性激励体系
7
作者 牟伦胜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8,共2页
激励就是设计、选择、实施、调整一定的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满足个体的需求,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目标是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方式是设计、选择、实施、调整一定的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满足个体... 激励就是设计、选择、实施、调整一定的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满足个体的需求,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目标是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方式是设计、选择、实施、调整一定的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满足个体的需求;激励的关键就是要满足个体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体系 人员需求 差异性 检察 个体 设计 制度 调整
原文传递
轻罪惩治视角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
8
作者 朱聚红 苏丽萍 吴柳青 《人民检察》 2024年第S01期43-45,共3页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涉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等多部门,面临一系列实践难题。对此,笔者建议从明晰案件范围、确认考评小组组成、设定考察内容和考察期、确立考评小组的监督机关等方面入手,完善轻罪记录封...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涉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等多部门,面临一系列实践难题。对此,笔者建议从明晰案件范围、确认考评小组组成、设定考察内容和考察期、确立考评小组的监督机关等方面入手,完善轻罪记录封存制度。一、轻罪记录封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我国轻罪立法现状与社会治理问题近年来,关于“一人犯罪影响子女考公是否公平合理”“犯罪附随后果给子女就业等带来影响如何破解”等话题的讨论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检察机关 案件范围 立法现状 司法行政机关 子女就业 轻罪 公平合理
原文传递
免息借款类受贿犯罪的认定及数额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鲍顺平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12期73-76,共4页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郑某某,原任某县公安局副局长。2011年6月,郑某某为筹措资金入股某矿业有限公司,向汪某某借款300万元。2016年11月,郑某某为筹措资金用于期货投资,又向汪某某借款199万元。2009年至2020年间,郑某某多次利用职务便利...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郑某某,原任某县公安局副局长。2011年6月,郑某某为筹措资金入股某矿业有限公司,向汪某某借款300万元。2016年11月,郑某某为筹措资金用于期货投资,又向汪某某借款199万元。2009年至2020年间,郑某某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为汪某某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仅使汪某某在所涉开设赌场案件中获得从轻处理,还为其在所涉民事案件中利用公权力取证。基于上述谋利行为,汪某某在借款时约定不收取郑某某利息。至案发,郑某某尚欠汪某某借款本金220万余元,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计算,截至2020年6月27日郑某某被留置期间,未支付借款利息数额共计83万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轻处理 受贿犯罪 开设赌场 副局长 借款利息 利用职务便利 期货投资 民事案件
原文传递
讯问是一门说理的艺术
10
作者 牟伦胜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3,共2页
2010年12月29日上午,被告人季纯彪、邢路等人参与嘉善县一个农贸市场鸡鸭脱毛摊位经营权招投标。在投标过程中,李永盛代理被害人朱晓莉通过正常投标取得脱毛摊位经营权。被告人季纯彪等人为了迫使朱晓莉退标,以讨要报名费为由先后对... 2010年12月29日上午,被告人季纯彪、邢路等人参与嘉善县一个农贸市场鸡鸭脱毛摊位经营权招投标。在投标过程中,李永盛代理被害人朱晓莉通过正常投标取得脱毛摊位经营权。被告人季纯彪等人为了迫使朱晓莉退标,以讨要报名费为由先后对李永盛进行滋扰,对朱晓莉进行威胁、恐吓。在朱晓莉明确表示不愿意退出标位的情况下,被告人季纯彪、邢路等人又冲到大舜菜场朱晓莉的摊位处进行滋扰,先是要求购买200只鸡,随后又要求当众将半只鸡剁成肉末,朱晓莉觉得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被迫退标。被告人季纯彪等人如愿以偿取得脱毛摊位经营权,后又在中标价基础上强行加价,将该摊位经营权再次转让给朱晓莉,非法获利人民币3.2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说理 讯问 2010年 被告人 经营权 农贸市场 投标过程
原文传递
非违法性因素损害执法公信力问题研究
11
作者 牟伦胜 徐煜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非违法性因素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成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会损害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干警执法公信力的、法律尚未明确予以调整的因素。其在形式上虽不违法,但在实质上却损害着执法公信力。非违法性因素发生作用是由人的... 非违法性因素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成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会损害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干警执法公信力的、法律尚未明确予以调整的因素。其在形式上虽不违法,但在实质上却损害着执法公信力。非违法性因素发生作用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运行使然,尊重人性基础是对非违法性因素进行调整的道德前提。通过对其发生作用机制的分析,掌握其发生作用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道德正当性的预警、矫正和救济机制,是预防非违法性因素损害执法公信力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干警 执法公信力 非违法性因素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