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的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利珍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已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腔的松口客家山歌旋律委婉、抒情、高亢,唱腔多种多样,在嫩软的松口话演唱下,更显其艺术特色。其对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已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腔的松口客家山歌旋律委婉、抒情、高亢,唱腔多种多样,在嫩软的松口话演唱下,更显其艺术特色。其对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唱腔特点及演唱特色,就其总结传承松口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口 客家山歌 唱腔 演唱特点
下载PDF
“山歌汤”演唱技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远慧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2-15,共4页
"山歌汤"是人们对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先生爱称。汤明哲大师演唱、传授客家山歌数十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汤腔"艺术。从"汤腔"发声特点与方法、"汤腔"气情特点与方法、"汤腔&q... "山歌汤"是人们对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先生爱称。汤明哲大师演唱、传授客家山歌数十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汤腔"艺术。从"汤腔"发声特点与方法、"汤腔"气情特点与方法、"汤腔"咬字吐字方法、"汤腔"共鸣方法四方面,对"汤腔"艺术进行初步探讨,以利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歌汤 演唱技巧 研究
下载PDF
粤东民俗“七盏灯”吹打乐研究
3
作者 董晓梅 罗钢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3-25,22,共4页
"七盏灯"是一种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送灯"民俗仪式活动,经常在当地客家人的婚宴、寿庆、安龙转火等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七盏灯"民俗仪式拥有一套独特的吹打乐曲牌,曲牌的音调既保留了中原曲调粗狂豪放的... "七盏灯"是一种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送灯"民俗仪式活动,经常在当地客家人的婚宴、寿庆、安龙转火等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七盏灯"民俗仪式拥有一套独特的吹打乐曲牌,曲牌的音调既保留了中原曲调粗狂豪放的特点,又融合了当地山歌、汉剧中抒情悠扬的音调成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人文内涵。对粤东民俗"七盏灯"吹打乐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粤东民俗仪式和器乐曲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地区 七盏灯吹打乐 客家民俗 音乐研究
下载PDF
粤东“铜锣舞”中觋公角色研究
4
作者 董晓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4期161-162,共2页
“铜锣舞”源于道教“奉朝”法事中的跳觋表演,是闽粤赣三地客家民俗信仰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常常出现在当地客家人的祭神、祭祖、庙会、安龙转火等民俗活动中。本文以粤东梅州市铜锣舞表演中的觋公角色为研究对象,从觋公的历... “铜锣舞”源于道教“奉朝”法事中的跳觋表演,是闽粤赣三地客家民俗信仰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常常出现在当地客家人的祭神、祭祖、庙会、安龙转火等民俗活动中。本文以粤东梅州市铜锣舞表演中的觋公角色为研究对象,从觋公的历史渊源、角色特点、主持的科仪程式和传承发展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锣舞 觋公 角色 表演特点 传承
下载PDF
试析客家山歌的节律美
5
作者 邓育文 《嘉应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音乐艺术最自然、最早产生的要素是节奏及其韵律。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地区的山歌,多用客家方言演唱,至今仍深受海内外客家人的喜爱。其歌词和曲调均具有鲜明的特色,而隐藏其中独特而丰富的节律美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很少被研究,其实,无论... 音乐艺术最自然、最早产生的要素是节奏及其韵律。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地区的山歌,多用客家方言演唱,至今仍深受海内外客家人的喜爱。其歌词和曲调均具有鲜明的特色,而隐藏其中独特而丰富的节律美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很少被研究,其实,无论从歌词的内容、形式和曲调的节拍、节奏及曲式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客家山歌既自由又严谨、承古风富浪漫的节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歌词 曲调 曲式 节律美
下载PDF
广东汉剧早期外江乐班本土化历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英 张贵 《嘉应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黄声腔 粤东 外江戏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