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缺失与重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赖雪芬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大学生要具有健康的生命,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并对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生命意识
缺失
重构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当前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误区与改善对策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沈辉香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第3期79-82,共4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JY04)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当代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新探索"(项目编号:09ZD02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当前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执行和结果处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忽视、学术理性的缺失及创造性的遮蔽等问题。教学评价体系应正视教学的生成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蕴育学生生命的同时,让教师能真正享受教学的诗意境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发展
-
分类号
G46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亲子沟通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 3
-
-
作者
王金道
董洋
林丽丽
史惠瑄
-
机构
嘉应学院心理研究所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93-96,共4页
-
文摘
采用问卷调查,选取1248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初中生家庭亲子沟通对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发现:亲子沟通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亲子沟通的3个因子:支配需要、沟通灵活性、开放的表达依次进入社会支持总分的回归方程,解释社会支持总变异的14%。研究表明,初中生亲子沟通对社会支持有较大的影响。
-
关键词
亲子沟通
社会支持
初中生
-
Keywords
parent- 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system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坚守大学传统,莫忘精耕细作
- 4
-
-
作者
曹汉斌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3-97,共5页
-
文摘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地方大学已经丢失了许多好的传统。教学方面,各种课程增多,但丢失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学校管理方面,网络化办公增多,但丢失了尊师重教的传统;科研方面,经费成倍增长,但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见了。地方大学办学的宗旨是为当地培养各种有用的人才,而不应该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
关键词
精耕细作
尊师重教
育人为本
-
Keywords
intensive cultivation
respect for teachers
emphasis on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8.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
- 5
-
-
作者
赖雪芬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
基金
嘉应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1SKY06)
-
文摘
高校教师的生命意识水平关乎生命教育的成败,关乎教育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本研究采用笔者自编的"高校教师生命意识量表",从生命认知、引导、自主、关怀、价值和发展6个维度对广东和海南四所高校的497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生命意识处于中上水平;6个维度按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生命关怀、生命引导、生命认知、生命自主、生命发展和生命价值;女教师、理工科教师等群体的生命认知水平较差;副教授职称教师和40-50岁年龄组教师的生命发展意愿不强。据此,对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生命意识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性别问题研究
- 6
-
-
作者
林丽萍
曹汉斌
-
机构
广东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8期26-27,共2页
-
文摘
合理的教师性别比例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重要价值作用。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各有其优势。过去十年间,中小学教师队伍一直朝着更为"女性化"的方向发展。引导教师性别结构功能正向化发展,不应仅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应体现在教育有关部门的实际行动中去。
-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性别比例
失调
问题
-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gender ratio
imbalance
problems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复原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 7
-
-
作者
赖雪芬
刘王力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4-137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对心理复原力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省6所高校内随机抽取731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生命意义量表(PIL)",对其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在不同心理复原力得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未来期待因子外,生命意义感的其他因子与稳定性因子呈负相关,与其他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1)。生命意义各因子中,生活目标和逃避可对大学生复原力进行预测,联合解释量为24.2%。结论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密切相关,明确的生活目标对心理复原力发展的影响意义最大。
-
关键词
生命
精神卫生
学生
-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惩罚的教育价值
- 8
-
-
作者
曹汉斌
-
机构
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2-25,共4页
-
文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惩罚,难为人师。没有批评的教育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从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看,惩罚仍然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废除惩罚;学会科学合理地惩罚,才会使教育更有效率。
-
关键词
惩罚教育
行为矫正
赏罚心理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中国大班额的文化背景分析
- 9
-
-
作者
曹汉斌
-
机构
广东嘉应学院教科院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人才引进专项"广东省基础教育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309B07)
-
文摘
大班额一直是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由于受规模效益所左右的学校观、教学观、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影响,这种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只有改变其存在的文化土壤,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向个性教育方式转变,大班额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
关键词
教学观
教师观
学生观
-
分类号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