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佳 孙红斌 +1 位作者 黄雨兰 张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成都市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现况和神经内科医师的识别及处治现状。方法随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调查日期,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成都市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现况和神经内科医师的识别及处治现状。方法随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调查日期,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患者15项健康状况量表对门诊就诊者进行评估,所有HADS评分≥8分的就诊者由精神科医师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进行评估确定诊断。结果 454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加入了调查,有253例就诊者HADS≥8分,占55.73%,其中192例就诊者(75.9%)完成了MINI量表的测定,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有119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6.2%,发病年龄集中在30~45岁(40.1%),其次为18~30岁(23.4%),主诉最多为头昏、头痛(48.7%),其次为失眠(10.1%)、上下肢麻木(5.2%)、肢体瘫痪无力(2.5%)、尿频(8.8%)、心悸(6.8%)。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认识率仅有25.7%,患者愿意到精神科接受治疗仅占24.7%。结论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患病率高,而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识别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抑郁 焦虑 患病率 门诊
下载PDF
成都市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认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宪容 谢清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认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临床试验做准备。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活动认识问卷调查表...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认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临床试验做准备。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活动认识问卷调查表》,对成都市的几家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将导致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早期活动能够预防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脑卒中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活动,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活动有无危险性尚无一致看法(P>0.05),对脑出血的危险性认识存在差异性(P<0.05),认为脑出血后活动有危险的可能性较大;50%以上被调查医务人员认为早期活动必须要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且需视脑卒中类型而定;对早期活动的起始时间、活动量和活动频率均无统一认识;37%的被调查医务人员表示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指导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活动。结论成都市部分医院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后什么时机开始活动最好,采取多大活动量和活动频率尚无统一认识,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如何开展早期活动进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脑卒中 肢体功能 康复 认识
下载PDF
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洪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0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内科年轻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识水平,为制定并实施更健全完善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神经内科20~30岁护理人员68名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横断面调查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识现...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内科年轻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识水平,为制定并实施更健全完善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神经内科20~30岁护理人员68名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横断面调查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识现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认知水平。结果:68名护理人员中完全了解12名(17.65%)、了解26名(38.24%)、一般了解30名(44.12%);神经内科年轻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得分和护士的文化程度、职称、有无亲友罹患脑卒中无明显差异(P〉0.05),专业年限长短和有无开展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轻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亟须探索加强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方法或途径,提高年轻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的水平,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知识 认知水平 年轻护士
下载PDF
神经内科门诊685例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坤梅 莫燕 佘晓秋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眩晕为主诉的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685例老年眩晕患者均为同一时期神经科门诊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Dix-Hallpike试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眩晕为主诉的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685例老年眩晕患者均为同一时期神经科门诊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Dix-Hallpike试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685例老年眩晕患者病因及构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04例(44.4%),精神因素诱发眩晕187例(27.3%),不明原因的前庭周围性眩晕92例(13.4%),良性位置性眩晕81例(11.8%),其他原因占21例(3.1%)。结论:老年眩晕患者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眩晕的常见病因,医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进行血管病因筛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病因分析
下载PDF
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的安全防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嘉容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X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完善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规范洗手,预防针刺伤,防止烦躁患者的意外伤害,合理配备人力,减轻心理压力。结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工作安全。结论充分认识神...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完善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规范洗手,预防针刺伤,防止烦躁患者的意外伤害,合理配备人力,减轻心理压力。结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工作安全。结论充分认识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是保证工作中自身安全的前提,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避免职业伤害,是保证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安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室 护士 安全防护 神经内科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员压疮预防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静 《西南军医》 2009年第5期1013-1014,共2页
关键词 病人 压疮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院内感染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8期61-61,共1页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427例,其中225例危重患者并发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其疾病、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等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427例,其中225例危重患者并发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其疾病、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等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2.69%,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感染率较高;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侵入性操作、临床使用抗生药物等因素可引起感染症状。讨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住院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远碧 曹薇 徐春芳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压疮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近两年住院患者共1973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常见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卧床时间、意识、活动能力、体位变换...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压疮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近两年住院患者共1973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常见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卧床时间、意识、活动能力、体位变换能力、皮肤感觉、皮肤状况与压疮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进一步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活动能力和体位变换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对危险度,其OR值分别为2.87和2.45(P<0.01)。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甄别出对压疮发生影响较大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朝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4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06例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其进行PSQI评分,4周后,比较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PSQI的评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06例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其进行PSQI评分,4周后,比较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PSQI的评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加快其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老年 住院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世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4例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另44例为观... 目的分析研究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4例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另44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结果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意外事件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经对比分析后显示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分析不安全因素,对精神内科患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不仅可有效减低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跃林 李雪 +2 位作者 黄斌 黄睿 黄小明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2018年1月至4月抽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9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 2002)和营养支持问卷调查其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2018年1月至4月抽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9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 2002)和营养支持问卷调查其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53.6%(112/209),不同年龄段和相关疾病史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率仅为20.1%(42/209),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中,仅有30.4%(34/112)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而不存在营养风险的97例中有8例(8.2%)接受了营养支持。42例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7例仅接受肠内营养,17例仅接受肠外营养,18例接受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但营养支持率和合理营养支持率低,临床上应积极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老年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宇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防控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01—2013-01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抗生素等规范治疗,观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全面干预,观察干预前...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防控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01—2013-01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抗生素等规范治疗,观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全面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在满意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有神经性病变、并发症、白细胞计数(≥20×109个/L)、住院时间(≥14d)、累及间隙数量(>2个)、细菌生长、联合应用抗生素等(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累及间隙位置无关(P>0.05)。而干预前后在感染数、满意度、依从性和病原菌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影响老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和疾病本身、医护无菌操作等有紧密关系,加强干预有助于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间隙感染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13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β淀粉样蛋白_(25-35) 阿尔兹海默症 线粒体功能 AKT/mTOR通路
下载PDF
抗GQ1b抗体阳性的中枢和周围神经联合脱髓鞘疾病1例
14
作者 蒋慕岑 叶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四肢麻木3年,双下肢麻木复发2个月”于2023年3月9日入我院。3年前患者出现四肢末端麻木,逐渐发展至双侧手掌及小腿伴闭眼时脚踩棉花感。外院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周围神经病”,予以丙...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四肢麻木3年,双下肢麻木复发2个月”于2023年3月9日入我院。3年前患者出现四肢末端麻木,逐渐发展至双侧手掌及小腿伴闭眼时脚踩棉花感。外院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周围神经病”,予以丙种球蛋白冲击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后予以口服甲钴胺、中药治疗、康复训练2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入院2月前患者再发双足、臀部、下腹部麻木,伴下肢袜套样感觉异常及腹部束带感,解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麻木 四肢末端 脱髓鞘疾病 肌电图检查 康复训练 束带感 袜套样感觉 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针刺促进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康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秀玲 邹倩 +4 位作者 蔡定均 唐勇 赵征宇 曾宪容 廖方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26-728,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1 0 4例连续住院患者 ,并等量随机分成两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 ,每周 5次 ,平均 3~ 4周。定期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MESSS) ,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1 0 4例连续住院患者 ,并等量随机分成两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 ,每周 5次 ,平均 3~ 4周。定期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MESSS)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BarthelIndex)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MESSS的积分变化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BarthelIndex量表积分变化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残损水平针刺疗效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神经功能 针灸疗法 生活质量 病理生理学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波 肖军 +2 位作者 吴景芬 杨友松 袁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期374-375,共2页
目的:了解氟西汀对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除脑卒中后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外,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0,60d用汉密... 目的:了解氟西汀对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除脑卒中后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外,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0,60d用汉密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MESS,ADL评价患者的情绪和神经功能。结果:发现治疗组在30d时ADL改善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60d时MESSS和ADL的改善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0,60d,HAMD、HAM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能够改善卒中后非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其机制的确与抗抑郁作用无关,可能是氟西汀能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的浓度,促进5-HT突触的传递作用,来改善神经运动功能,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脑卒中 非抑郁患者 神经功能康复 影响
下载PDF
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素萍 谢彦 +3 位作者 许飞 梁益 何保明 孙红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首次发生AIS患者45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3例作... 目的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首次发生AIS患者45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浆中CTRP1的表达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6个月神经功能缺陷和CTRP1的关系。结果对照组[(119.53±17.62)ng/mL]、不明原因及其他原因型脑卒中[(145.81±18.96)ng/mL]、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153.17±19.21)ng/mL]、心源型脑卒中[(156.56±20.96)ng/mL]和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169.23±22.34)ng/mL]的CTRP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119.53±17.62)ng/mL]、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组[(156.29±19.86)ng/mL]、中度组[(168.74±18.53)ng/mL]和重度组[(175.96±19.15)ng/mL]患者血清CTRP1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RP1、年龄、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IS患者出院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陷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TRP1能够有效预测AIS患者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全蝎醇提物对Li-Pilo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喻良 孙红斌 +3 位作者 梁益 谢彦 何保明 许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Lithium-Pilocarpine 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Li-Pilo SE)模型。使用TUNEL技术观察... 目的探讨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Lithium-Pilocarpine 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Li-Pilo SE)模型。使用TUNEL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Li-Pilo SE模型组、丙戊酸钠组(VPA)和EES低(L)、中(M)、高(H)剂量组大鼠SE后6h、24h、48h、72h和7d海马CA1区和CA3区TUNEL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造模各组大鼠SE后6h海马可见部分TUNE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CA1、CA3区,其中模型组和EES(L)组72h达高峰,而VPA、EES(M)和EES(H)组高峰提前到SE后48h,以后各组逐渐下降。VPA、EES(M)和EES(H)组SE后各观察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极显著减少(P<0.01),而EES(L)组除个别时间点外,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VPA和EES(H)组各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较EES(M)组(P<0.01,和P<0.05)及EES(L)组(P<0.01,和P<0.05)更显著,EES(M)组各时间点减少又较EES(L)组更显著(P<0.01),而VPA与EES(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ES能防止Li-Pilo SE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EES抗凋亡作用与VPA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醇提物 细胞凋亡 TUNEL 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代红源 杨友松 +2 位作者 郭富强 刘洁 余能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背景:尼莫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已广泛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的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icificenolase,NSE)的影响客观研究不足。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后... 背景:尼莫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已广泛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的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icificenolase,NSE)的影响客观研究不足。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后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以及对血浆NSE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1997-10/1999-03住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发病时间不超过24h,经头颅CT证实为脑实质出血,血肿均小于40mL。患肿瘤、原发性脑室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混合性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方法: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动态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总的生活能力评分,血浆NSE水平及血肿体积。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的生活能力评分;血浆NSE水平。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在病程第14天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第30,90天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77.91±42.46,85.03±45.95)。恢复优于对照组(65.21±35.74,73.02±40.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浆NSE水平在各个时间点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尼莫地平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下载PDF
三七通舒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静 吴景芬 韦永胜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发病7天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等基础治疗,三七通舒组44例采用基础治疗+三七通舒治疗,疗程28天。...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发病7天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等基础治疗,三七通舒组44例采用基础治疗+三七通舒治疗,疗程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治疗前后行面神经电图(ENoG)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患侧EnoG的潜伏期及振幅均具有可比性。治疗28天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33±1.21vs对照组3.08±1.35,P<0.05);面神经电图显示治疗组患侧潜伏期(2.46±0.34)及振幅(189±67)均较对照组潜伏期(3.37±0.49)及振幅(131±52)有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5.45%,对照组80.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针灸及理疗等综合治疗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三七通舒胶囊 临床对照试验 House-Brackmann 面神经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