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农村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1
作者 马历 唐宏 匡玥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396-1400,F0003,共6页
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切入点,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探讨1992-2013年四川省农村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合理增长、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1992-2013年四川农村的区域发展综合指数、... 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切入点,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探讨1992-2013年四川省农村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合理增长、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1992-2013年四川农村的区域发展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区域发展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水平;(2)1992-2013年受区域发展综合指数和二者协调度等指标下降的影响,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呈倒"U"型发展;(3)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避免对土地过度依赖,加强政策导向,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实施产业帮扶,培育新型经营业态将成为目前四川省农村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土地利用 农村 协调发展度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旭熙 苏春江 +2 位作者 彭立 徐定德 陈田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0-137,共8页
[目的]科学评估和测算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为实行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四川省县域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判了农村空心化程度,并定量评价了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自然适宜性,社会接受... [目的]科学评估和测算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为实行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四川省县域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判了农村空心化程度,并定量评价了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自然适宜性,社会接受性与经济可行性;将获取的农村空心化指数与现实潜力系数作为综合修正系数,测算出四川省各县域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结果]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农村空心化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PSS17. 0软件并结合Acr GIS空间表达功能对2010年的增加耕地潜力进行聚类,将四川省各县域划分为Ⅰ类潜力区、Ⅱ类潜力区、Ⅲ类潜力区等3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整治对策。[结论]在未来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中,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整治潜力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整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村庄整治 现实转化潜力系数 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历 唐宏 +2 位作者 尹奇 杨覃 张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本文利用量化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问题,以探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四川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以勉强协调过... 本文利用量化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问题,以探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四川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以勉强协调过渡类和良好协调发展类为主,但区域间差异较大,表现为优质协调发展与严重失调衰退现象并存;从时间特征看,2000—2014年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较大,轻度失调衰退区和勉强协调过渡区有所减少,良好协调发展区逐渐增多,2000年勉强协调过渡区和良好协调发展区分别占市(州)总数的61.90%和14.29%,到2014年则分别占总数的33.34%和52.38%,而优质协调发展区和严重失调衰退区均无变化,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空间特征看,协调发展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山地、高原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则较低。总体而言,由于受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等方面的影响,四川各市(州)农村人口、土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度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区域发展特色与不足,确定农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度 人口-土地-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1 位作者 杨锦秀 傅新红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独特性。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其新农村建设应该具有符合该地区...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独特性。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其新农村建设应该具有符合该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
下载PDF
浅谈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与标准 被引量:4
5
作者 蒋远胜 常鸣 雷俊忠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然而,由于我国民族众多、生产方式多样、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新农村建设进程也有差异。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确定适当的标准。四...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然而,由于我国民族众多、生产方式多样、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新农村建设进程也有差异。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确定适当的标准。四川省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力有限、农民基本生活仍然困难的西部农业大省。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本文初步探讨了四川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建设标准,旨在为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容 标准
下载PDF
四川省民族地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伦理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78-80,95,共4页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例如: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脆弱等。要因地制宜,增加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农业生产能力 分析
下载PDF
提高四川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效的路径选择——对四川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地调查
7
作者 金淑彬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四川省从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截至2006年11月底,已累计受益1027.05万人次。但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提高四川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效,从而让其更好地体现政府的农村经济政策,切实保... 四川省从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截至2006年11月底,已累计受益1027.05万人次。但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提高四川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效,从而让其更好地体现政府的农村经济政策,切实保护“三农”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险 实效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四川省民族地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策略分析
8
作者 周伦理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一、影响四川省民族地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自然生态因素 四川省民族地区东接成都平原,北通甘肃青海,西靠西藏,南通云南,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其自然生态情况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民族地区 四川省 自然生态 生态因素 成都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省特色农业及其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毅 任大廷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8,共4页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多年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本文从农产品竞争力入手,对近年来四川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农业 竞争力指教 贡献率 特色农业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农业技术获取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四川崇州的调查
10
作者 陈锐 罗建红 张社梅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于四川崇州的调查,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及服务型合作社三种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农业技术获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形成有效技术需求,创新技术合作机制,有利于实现合作社与技... 基于四川崇州的调查,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及服务型合作社三种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农业技术获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形成有效技术需求,创新技术合作机制,有利于实现合作社与技术单位的有效对接;通过党支部共建等形式拓展合作社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化解合作社资金、人才硬约束;合作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合作社技术获取的重要手段。因此,促进农民合作社技术获取效率及效果,应着眼于优化合作社与技术单位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社会资本和人才培育,创新合作社技术对接的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技术获取 党支部共建 社会资本
下载PDF
四川省农民收入现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基于一个抽样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远胜 宋青锋 +1 位作者 肖诗顺 吴平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6-49,共4页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经济问题。本文在农户消费效用、生产函数和时间分配的综合模型框架内,利用2002年对四川省5个县10个乡镇的300个有效样本农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库,对四川省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影...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经济问题。本文在农户消费效用、生产函数和时间分配的综合模型框架内,利用2002年对四川省5个县10个乡镇的300个有效样本农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库,对四川省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影响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户的非农业收入已超过农业收入,农民的务工收入达4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十分悬殊,基尼(Gini)系数达0.425。影响农户的收入的因素有生产性资产量,户主教育水平、劳动力情况和住所离镇中心的距离等。作者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是要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结合。近期,应该实施那些能在短期内增加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收入的措施加大科技富民力度;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和抓好本地农村的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收入 抽样调查 基尼系数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基本经验及思路探索——以四川崇州模式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社梅 冉瑞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大问题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对于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土地股份合作 农业职业经理人 崇州模式
下载PDF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技术供需比对——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杰 张社梅 王亚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
基于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比对分析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的技术供需对象、技术供需类型、技术供需认知,结果表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技术供需对接情况仍不容乐观:推广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社运... 基于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比对分析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的技术供需对象、技术供需类型、技术供需认知,结果表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技术供需对接情况仍不容乐观:推广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社运营机制不成熟、推广机构技术储备更新不及时。基于此,应深入了解合作社的技术需求,实现技术有效对接;优化合作社成长发展外部环境,完善合作社技术平台作用;深化农技推广机构机制改革,及时更新技术储备;培育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创新技术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农民合作社 技术供需 比对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8家省级示范社的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社梅 曾文俊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8-224,共7页
基于对四川省108家省级示范合作社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影响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合作社的技术需求类型及其对技术供给的认知,此外,合作社领导人... 基于对四川省108家省级示范合作社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影响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合作社的技术需求类型及其对技术供给的认知,此外,合作社领导人的任职时长对合作社的技术需求满足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技术供给结构,创新农业技术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社领导人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技术需求满足程度 影响因素 有序PROBIT模型
下载PDF
四川山地丘陵生态脆弱区治理恢复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波 严贤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4,共4页
四川山地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治理恢复具有全国性生态安全意义,然而复杂环境使得治理难度特别大,寻求适宜环境状况的治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进行调查和参考大量... 四川山地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治理恢复具有全国性生态安全意义,然而复杂环境使得治理难度特别大,寻求适宜环境状况的治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进行调查和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究了四川山地丘陵生态脆弱区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坡改梯"、格网式垄作、水土保持耕作、聚土免耕立体种植、退耕还林(草)、低山丘陵区垂直景观、花园果园、林盘农家乐、小流域土地整理等治理模式的技术要点,初步探讨了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认为这些模式进一步改良后可在本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生态脆弱区 治理恢复模式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食用农产品企业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成本收益研究——来自四川60家企业的调研 被引量:12
16
作者 元成斌 吴秀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第7期45-51,共7页
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四川60家食用农产品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了质量可追溯体系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的影响,阐述了食用农产品企业申请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困难和... 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四川60家食用农产品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了质量可追溯体系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的影响,阐述了食用农产品企业申请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困难和希望得到的支持,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可追溯体系 成本收益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婉婷 蓝红星 施帝斌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要素生产力成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线性、非线性... 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要素生产力成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线性、非线性及空间效应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现明显区域异质性;(2)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城乡市场有效对接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3)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随着数字经济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及城乡市场对接水平提高,其促进作用不断增强;(4)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促进本省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但对相邻或经济水平关联度高的省份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科技创新 城乡市场对接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推进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社梅 柯福艳 +1 位作者 毛小报 金水华 《中国蜂业》 2014年第13期40-44,共5页
蜜蜂授粉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以蜜蜂授粉发展较快的浙江省为例,系统分析了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现状,对二者发展推进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种养主体衔接不紧密、养殖户经... 蜜蜂授粉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以蜜蜂授粉发展较快的浙江省为例,系统分析了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现状,对二者发展推进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种养主体衔接不紧密、养殖户经济效益分享有偏、优质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剖析了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共进的机理,最后从加大宣传示范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授粉技术的研发、促进配套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完善蜜粉源植物保护、推进授粉农产品市场认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蜜蜂授粉业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授粉 高效生态农业 互促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20
19
作者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15,共11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性主动权要求更高、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再平衡难度更大、资源与生态双刚性约束更强、农民持续增收压力更大,等等。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共同富裕
下载PDF
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丽灵 游良志 +1 位作者 孙战利 张社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产业 社会认知模型 天气变化感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