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新品系郑州9023品质特性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遗传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仲齐 蒲宗君 +3 位作者 雷激 余东梅 胡琳 许为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对郑州 90 2 3主要品质性状在四川省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郑州 90 2 3对四川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 0 0 0年 8个样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 ,全部达到了强筋小麦的国家标准。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因素... 对郑州 90 2 3主要品质性状在四川省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郑州 90 2 3对四川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 0 0 0年 8个样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 ,全部达到了强筋小麦的国家标准。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尽相同 ,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量的遗传稳定性最好 :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在地点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多数地点的品质性状在年份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品质性状在年份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土壤类型和栽培条件是影响品质性状表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特性 四川 生态条件 小麦 遗传稳定性 郑州9023品系
下载PDF
四川水稻栽培研究六十年 被引量:4
2
作者 谭中和 方文 +1 位作者 郑家国 熊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8-25,共8页
四川水稻栽培研究六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的“好种壮秧、少秧密植、合理施肥”三大技术以及“湿润育秧”、“新法泡田与浅水灌溉”;六十年代矮秆水稻栽培技术关于“主攻穗多、争取穗大;依靠... 四川水稻栽培研究六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的“好种壮秧、少秧密植、合理施肥”三大技术以及“湿润育秧”、“新法泡田与浅水灌溉”;六十年代矮秆水稻栽培技术关于“主攻穗多、争取穗大;依靠主穗,争取分蘖”的技术路线;七十年代的多蘖壮秧技术;八十年代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关于“在一定基本苗基础上依靠分蘖成穗,在一定穗数水平上争取穗大”的技术路线;九十年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关于“采用穗重型品种,适当降低群体基数,提高成穗率,保证穗数;通过提高成穗质量以增加单位面积总实粒数,从而提高产量的技术路线”等促进了四川水稻生产上了几个台阶。旱育秧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避高温伏旱技术对策;迟栽稳产高产技术等适应性栽培为实现避灾稳产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水稻种植制度上再生稻的研究如腋芽萌发的生态条件,促进腋芽萌发和提高活芽率、提高结实率的栽培技术为四川再生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对双季稻生育日数与总积温和对晚稻安全齐穗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品种组合、栽插方式,晚稻播栽期及育秧技术等为四川确立双季稻种植制度提供了成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双季稻 栽培技术 四川
下载PDF
四川不同生态区双低油菜品种“川油18”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鸿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829-832,共4页
本研究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川北生态区、川西生态区、川中生态区油菜产量与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决策变量的效应... 本研究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川北生态区、川西生态区、川中生态区油菜产量与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决策变量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产量 生态区 数学模型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蒲宗君 刘仲齐 饶世达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报道了化杀剂GENESIS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结果表明 :喷施 1~ 3kg/hm2 浓度时 ,可使参试材料的不育率达 95%以上 ;浓度对不育率和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差异显著 ;两种表面活性剂对不育率、异交结实率均无明显的影响 ,但M186 2对叶... 报道了化杀剂GENESIS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结果表明 :喷施 1~ 3kg/hm2 浓度时 ,可使参试材料的不育率达 95%以上 ;浓度对不育率和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差异显著 ;两种表面活性剂对不育率、异交结实率均无明显的影响 ,但M186 2对叶片有损伤 ;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材料对GENESIS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 ,异交结实率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高剂量时 ,柱头活力的时间较短 ;所有供试剂量对株高、抽穗期、成熟期等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杀剂 雄性不育 小麦 化学杂交剂 GENESIS 诱导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63
5
作者 石有明 张丕辉 +3 位作者 石华娟 周燕 黄华磊 唐尚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24-227,共4页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 kg/hm2,产菜籽2219 kg/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 kg/hm2,产菜籽2219 kg/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减产8.1%;油蔬两用栽培纯收入5221.80元/hm2,比单收菜籽栽培新增纯收入1552.80元/hm2,增收42.3%;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除铁的含量外,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型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白菜型红菜薹相当。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重庆市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产量 效益 菜薹 营养
下载PDF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世煌 石德权 +3 位作者 徐家舜 康继伟 汪黎明 杨引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和41.5kg(29.0%),与线性回归响应(b=37.4和40.4kg)相吻合。1991年在北京、济南、武功、成都和海南三亚作的5点联合试验中,平均每轮增加产量13.3(5.4%)和12.5kg(5.1%),与线性回归响应(b=12.7和1O.1kg)吻合。籽粒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空株率减少,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本试验中产量与单株穗数有高度正相关(r=0.96)。经过前3轮混合选择,单株结穗数分别从0.55增加到0.98和0.99,平均每轮增益26.1%和26.7%。籽粒产量增加的第二个原因是提高了经济系数,经过前3轮选择,分别从0.29和0.28提高到0.44和0.42。同时,单株穗粒重也有所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1和7.3g。在多点联合试验中,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单株叶片数则显著减少,平均每轮减少0.49和0.35片。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籽粒产量和叶片数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这可能与各轮群体对光周期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混合选择 外来种质 相关响应 产量
下载PDF
CIMMYT种质及育种技术在四川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裕春 杨武云 +10 位作者 朱华忠 杨恩年 蒲宗君 伍铃 张颙 汤永禄 黄钢 李跃建 何中虎 Ravi Singh S.Rajaram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83-190,共8页
1966年,第一份CIMMYT育成小麦品种Penjamo 62引入四川,1989年中国和CIMMYT签订小麦穿梭合作育种协议、四川被指定为我国3个春麦穿梭点之一。之后,四川开始较为系统地利用CIMMYT种质和育种新技术,以提高四川小麦育种水平,加速四川小麦新... 1966年,第一份CIMMYT育成小麦品种Penjamo 62引入四川,1989年中国和CIMMYT签订小麦穿梭合作育种协议、四川被指定为我国3个春麦穿梭点之一。之后,四川开始较为系统地利用CIMMYT种质和育种新技术,以提高四川小麦育种水平,加速四川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CIMMYT真正对四川小麦育种最具影响力的是三个方面:引进有用种质;提供育种新技术和新思路;科学家交流及对青年专家的培训。如何才能在四川小麦育种中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CIM-MYT的这些优势去提高四川小麦的育种水平?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加大CIMMYT种质在四川生态下的筛选力度;以我院原有小麦育种项目及积累的育种材料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冬春杂交、穿梭育种、改良混合选择和微效多基因持久抗性等CIMMYT育种新技术及新思路,结合已较为成熟的DH群体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等分子技术,构建新的育种体系;由于生态条件的巨大差异,坚持以引进改良、自育创新为主,CIMMYT/四川//四川及冬/春//春已证明是利用CIMMYT种质资源较好的杂交模式;以熟悉四川育种及CIMMYT育种的专家及在CIMMYT接受过培训的青年专家为核心,组成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的育种及科研团队,并坚持不懈,是成功利用CIMMYT种质及技术的基础;加大双方科学家互访及对青年科学家的培训力度和信息资料的及时交流,增进双方科学家对对方育种理念、生态环境、育种资源、技术经验以及育种材料的田间长相等的更深刻认识和体验,从而增强双方工作的针对性与互动性,这是有效利用CIMMYT种质及技术经验的成功保证。截至2006年,选用CIMMYT种质由四川育种家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已达19个,其中有3个还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一个是世界上首次利用CIMMYT人工合成种育成的商用小麦新品种。这批新品种在四川表现出三方面的突出优势:为四川输入了一批条锈病新抗源;使四川首次在强筋小麦育种上获得突破;打破了四川小麦育种单产水平长期徘徊的局面,创造了四川小麦高产育种新水平;预期在近几年内,将有更多用CIMMYT种质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四川审定推广。这表明,CIMMYT小麦种质及育种新技术已成为四川小麦品种改良与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广适应型高产育种材料及品种的创制与遗传机理研究(可用川麦42为基础)、条锈病持久抗性材料及品种研制与新抗源筛选转育(以现有持久抗性和四川核心资源为基础)、四川生态下优质稳定表达材料的筛选转育以及高产优质的节约环保型简化栽培体系开发,将是四川与CIMMYT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主要技术方向,而继续强化对青年专家的培训和科学家间加强专项合作及对现场交流、指导,将是进一步取得成功与成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MYT 四川 小麦 育种合作 穿梭育种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地区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1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品种的个体生长势大于南亚品种;②两大区域水稻品种多数农艺性状的频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南亚品种性状的分布曲线变化要多样些,水稻...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品种的个体生长势大于南亚品种;②两大区域水稻品种多数农艺性状的频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南亚品种性状的分布曲线变化要多样些,水稻资源要丰富些;③主成分分析,两大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在第一主成分值和第二主成分中,同样贡献巨大的分别是粒数因子和穗长。不同之处是四川品种的第一主成分值由粒型因子(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的贡献十分突出,而南亚品种则不明显;第二主成分值中,四川品种的剑叶长占了各分量的第一位,而南亚品种则是粒长分量占了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 四川 南亚 农艺性状 频率分布 主成分
下载PDF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家国 姜心禄 +2 位作者 朱钟麟 谢红梅 卿明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2003-2004年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进行了麦秸还田种植水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中,麦秸的节水效果最好,但还田方式与节水效果直接相关。翻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节水41.84%;稻谷水份生... 2003-2004年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进行了麦秸还田种植水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中,麦秸的节水效果最好,但还田方式与节水效果直接相关。翻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节水41.84%;稻谷水份生产率为1.55kg/m^3比CK高0.51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1.22kg/m^3;与此同时水稻增效1860元/hm^2。免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的水份生产率为1.26kg/m^3,比CK高0.22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0.47kg/m^3。免耕、覆盖、水稻抛栽不节水,但省工节本,增效840—11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宽窄行 秸秆 覆盖 节水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分析及类群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3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戴怀根 岑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6-1002,共7页
本文通过对150份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了2个不同的类群,即南亚品种类群和四川品种类群,并对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南亚品种类群中,有31.5%的品种来自四川区域;... 本文通过对150份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了2个不同的类群,即南亚品种类群和四川品种类群,并对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南亚品种类群中,有31.5%的品种来自四川区域;同样在四川品种类群中,有12.8%的品种来自南亚区域。②在15个农艺性状中,南亚品种类群有4个性状(有穗数、粒长、粒型长宽比和糙米率)的平均值大于四川品种类群;有11个性状(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播抽期、粒宽和单株产量)的平均值小于四川品种类群。③2个类群农艺性状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相同,均为粒数因子;它们的不同之点是第二主成分的主导因子不同,前者为粒长因子,后者为粒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南亚 农艺性状 SSR聚类分析 水稻恢复系
下载PDF
大田水分管理对控制稻米镉含量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定清 雷绍荣 +3 位作者 李霞 周娅 罗丽卉 李旭毅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8期11-16,共6页
旨在为降低稻米镉含量的大田水分管理最佳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分别在四川三界镇、濛阳镇和军屯镇采用农户常规管理(CK)、关键期水分管理(模式1)和全生育期淹水(模式2)3种水分管理措施对稻米镉含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旨在为降低稻米镉含量的大田水分管理最佳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分别在四川三界镇、濛阳镇和军屯镇采用农户常规管理(CK)、关键期水分管理(模式1)和全生育期淹水(模式2)3种水分管理措施对稻米镉含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试验地3种处理间水稻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与CK相比,模式1和模式2处理水稻产量均有所降低,其中模式2条件下水稻产量降低达显著水平(P<0.05);与CK相比,模式1和模式2条件下稻米镉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土壤p H和碳酸钙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水稻关键期淹水技术是一种既节约用水,保证水稻产量同时又能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的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 水分管理 稻米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聚类分析及类群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1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9-1224,共6页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聚类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构成两个不同生态区水稻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粒长因子、籽粒因子、生育因子和糙米因子,它们的累积贡献率为85.05%;②品种聚类结果...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聚类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构成两个不同生态区水稻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粒长因子、籽粒因子、生育因子和糙米因子,它们的累积贡献率为85.05%;②品种聚类结果与来自不同地域自然形成的品种生态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四川品种为主构成的类群Ⅰ,有23.1%的品种来自南亚区域;同样,以南亚品种为主构成的类群Ⅱ,也有14.8%品种来自四川区域;③在15个农艺性状中,除有效穗是类群Ⅱ大于类群Ⅰ以外,其它14个性状均为类群Ⅰ大于类群Ⅱ;④群类Ⅰ和类群Ⅱ的不同特点是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不同,前者为粒长因子,后者为实粒数因子;而它们的共同之点是第二主成分的主导因子是相同的,均为穗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与改良 被引量:21
13
作者 康海岐 曾宪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整精米率、垩白和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及米饭感官品质等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状况的阐述 ,认为 :( 1)如果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提高 ,双亲都必须有较高的整精米率 ;对其遗传改良可以通过粒形与垩白可遗传变异的选择来进行。 ... 通过对整精米率、垩白和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及米饭感官品质等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状况的阐述 ,认为 :( 1)如果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提高 ,双亲都必须有较高的整精米率 ;对其遗传改良可以通过粒形与垩白可遗传变异的选择来进行。 ( 2 )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 ,应该采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尽可能小的亲本 ;亲本改良尤其要注意不育系自身品质性状的改良。 ( 3)杂交稻米质一般介于双亲之间 ;通过粒形因子和胚乳性状的选择 ,可以育成米粒清澈透亮又可为人们所喜爱的食味品质的杂交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遗传 胚乳性状 粒形因子 杂交插
下载PDF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成思 苏智先 +2 位作者 胡进耀 万洪森 王玲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1661-1663,共3页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新都柚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多熟制条件下节水抗旱农作模式的水分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家国 张鸿 +3 位作者 姜心禄 朱钟麟 袁勇 谢红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39-1043,共5页
本研究利用前作秸秆覆盖后作和周年免耕,通过相应的技术集成,形成高效节水抗旱农作模式,将抑蒸保墒和培肥地力结合起来,达到节水抗旱、轻简高效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式1(小麦-水稻-秋菜,周年免... 本研究利用前作秸秆覆盖后作和周年免耕,通过相应的技术集成,形成高效节水抗旱农作模式,将抑蒸保墒和培肥地力结合起来,达到节水抗旱、轻简高效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式1(小麦-水稻-秋菜,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全田覆盖,水稻季麦秸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和模式2(马铃薯/油菜-水稻,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垄上覆盖,水稻季油菜秸秆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与CK1(小麦-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和CK2(油菜-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相比,可提高土壤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储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平均周年节水2600m^3·hm^-2以上,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增种短季秋菜创造较高的效益,同时不耽误小春作物的种植,增加经济效益15000-21000元·hm^-2,实现了节水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熟种植 节水抗旱 秸秆覆盖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四川甘薯的加工与利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钢 谢江 +2 位作者 林丽萍 王毅 谢开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8-123,共6页
介绍了四川甘薯生产、加工与利用的概况,回顾了近十年四川省农科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四川合作开展甘薯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主要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四川甘薯全营养粉、淀粉、粉条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 甘薯 加工 全营养粉 淀粉 粉条
下载PDF
四川2001~2010年审定水稻品种农艺与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宪平 何芳 吕建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31-1635,共5页
对四川2001~2010年审定的131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的农艺与米质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相关分析认为。结果表明,表现比较活跃和对典型相关变量贡献相对较大的农艺性状主要有千粒重、穗着粒数和穗长,而米质性状中则主要是粒型(粒长、长宽... 对四川2001~2010年审定的131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的农艺与米质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相关分析认为。结果表明,表现比较活跃和对典型相关变量贡献相对较大的农艺性状主要有千粒重、穗着粒数和穗长,而米质性状中则主要是粒型(粒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这说明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穗着粒数、穗长)以及粒型(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米率是构成四川杂交水稻农艺和品质性状之间的主要关联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米质性状 典型相关
下载PDF
六倍体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1和Glu-B1共同缺失材料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恩年 张洁 +1 位作者 杨武云 邹裕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93-295,共3页
利用SDS-PAGE方法对源于CIMMYT的六倍体普通小麦材料SYN351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结果表明SYN351Glu-A1和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同时全部缺失,唯有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5+10)存在(N,N,5+10),是六倍体普通小麦中一... 利用SDS-PAGE方法对源于CIMMYT的六倍体普通小麦材料SYN351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结果表明SYN351Glu-A1和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同时全部缺失,唯有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5+10)存在(N,N,5+10),是六倍体普通小麦中一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缺失的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缺失 普通小麦 SDS—PAGE
下载PDF
四川省中籼迟熟杂交水稻10年区试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康海岐 曾宪平 李勤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2期44-48,共5页
分析 1991~ 2 0 0 0年四川省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区试资料 ,表明四川杂交水稻产量育种在“九五”期间已走出徘徊 ,并以 0 4 87%的年增长率稳步上升。通过育种使株穗性状和群体性状得到进一步优化 ,并使一些有关性状也得到了改良。建议四... 分析 1991~ 2 0 0 0年四川省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区试资料 ,表明四川杂交水稻产量育种在“九五”期间已走出徘徊 ,并以 0 4 87%的年增长率稳步上升。通过育种使株穗性状和群体性状得到进一步优化 ,并使一些有关性状也得到了改良。建议四川杂交水稻产量育种应当稳定或适当略降群体 ,控制生育期 (与汕优 6 3相当 ) ,保持一定的株高和较高的结实性 ,以增粒为核心和突破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中籼迟熟杂交水稻 区试分析
下载PDF
SSR在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兵 张新全 +1 位作者 杨武云 兰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本文以鸭茅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小麦SSR引物对鸭茅SSR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鸭茅SSR分子标记的最优化反应体系,在15μl体系中,最终浓度或量:Mg^2+为2.5mm/L、dNTP为400μmol/L、Tax/酶为1.0... 本文以鸭茅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小麦SSR引物对鸭茅SSR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鸭茅SSR分子标记的最优化反应体系,在15μl体系中,最终浓度或量:Mg^2+为2.5mm/L、dNTP为400μmol/L、Tax/酶为1.0U、引物浓度为2.0~2.5μpmol/L、模板NDA量为60~80ng。同时成功的筛选出20对能较好的应用于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SSR引物,可用于鸭茅SSR标记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遗传多样性 SSR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