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精神卫生的社会需求与精神科护理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麟 张树森 +1 位作者 张麒 刘志中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社会需求 精神科护理 发展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4
2
作者 杨娜 宫晓鸿 章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2组干预前后ISMI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有抑郁,既往住院次数≥3次,病程>5年,生存质量差,BPRS评分≥35分,无家属照顾等ISMI标准分均较高(P<0.0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住院次数、病程、生存质量、BPRS评分以及无家属照顾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2组的ISM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因素较多,根据相关因素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自我病耻感,增强病耻抵抗能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提高积极应对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 护理干预 自我病耻感 病耻抵抗
下载PDF
综合医院更年期妇女抑郁焦虑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小莉 徐飚 +8 位作者 栾荣生 孙荣国 李苑 许良智 傅朝伟 王珊 曾刚 刘传新 苏丹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成都市抽取3所综合医院,在这3所综合医院同时连续抽样收集妇产科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患者101例。对医院焦虑抑郁量...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成都市抽取3所综合医院,在这3所综合医院同时连续抽样收集妇产科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患者101例。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9分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量表进一步确诊。结果调查对象焦虑症患病率为12.9%,抑郁症患病率为14.9%;76.9%的焦虑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66.7%抑郁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无1例焦虑症患者曾被诊断为焦虑症并接受相应治疗,仅4例抑郁症患者(26.7%)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并接受相应治疗;医疗保险和病情变化为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患病率较高;焦虑和抑郁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更年期抑郁 更年期焦虑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张燕 陈婷 余建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605-3607,共3页
目的分析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和接受社交技能训练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39例,均干预10... 目的分析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和接受社交技能训练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39例,均干预10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后,阳性症状(7.34±0.94)分、阴性症状(12.38±1.74)分、一般精神病理(20.36±2.91)分、总分值(42.21±5.48)分,均相应低于对照组的(11.18±1.74)分、(17.62±2.13)分、(29.71±3.42)分、(58.53±6.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评分中,日常生活能力(3.12±0.42)分、动性和交往情况(3.24±0.38)分、社会性活动技能(3.11±0.29)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的(2.37±0.31)分、(2.61±0.31)分、(2.22±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生理(25.48±3.12)分、心理功能(31.28±4.45)分、社会功能(40.37±5.38)分、物质生活(40.36±2.91)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的(20.17±2.49)分、(24.33±3.29)分、(32.48±4.12)分、(9.71±3.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在优化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训练干预 精神症状 社会功能
下载PDF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李华芳 谢世平 +4 位作者 李鸣 张明廉 李静 苏炳华 顾牛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752,共6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d-1开始,wk 2~6调节至60~160 mg·d-1和250~600mg·d-1。均分2次口服,观察期为6wk,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疗效。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收集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和安全集(SS)统计共238例,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8例。符合方案集(PP)205例,试验组112例,对照组93例。根据FAS人群分析,试验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2组PANSS评分及减分无差异。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8.5%(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分别为66.1%和63.6%(P>O.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5.9%)比试验组(1.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剂量范围为60-160mg·d-1,起始治疗剂量为20mg·d-1(进餐时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氯丙嗪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姚静 郭兰婷 +6 位作者 孙锦华 周为 王强 马小红 刘协和 黄宣银 李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选用14项神经心理测验对222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及331名正常对照个体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与比较。结果在知识总分、算术总分、数字符号总分、木块拼图总分、即刻逻辑记忆分、延迟逻辑记...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选用14项神经心理测验对222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及331名正常对照个体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与比较。结果在知识总分、算术总分、数字符号总分、木块拼图总分、即刻逻辑记忆分、延迟逻辑记忆分、即刻视觉记忆A分、即刻视觉记忆B分、言语流畅正确数、Hanoi塔计划时间、Hanoi塔执行时间、Hanoi塔总分、WCST分类数、WCST持续错误数和CPT反应时上,精神分裂症高危组的成绩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组在连线测验A完成时间上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所具有的持续注意和执行功能障碍,可考虑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盐酸哌罗匹隆片与利培酮片治疗232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波 王雪 +4 位作者 曹毅 许秀峰 蒙华庆 赵晋平 孙学礼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708,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2例患者均分为哌罗匹隆试验组和利培酮对照组,经清洗期后分别给予12~48mg·d^-1盐酸哌罗匹隆和4~9mg·d^-1利培酮,治疗8周。临床观察包括PANSS评定量表、... 目的评价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2例患者均分为哌罗匹隆试验组和利培酮对照组,经清洗期后分别给予12~48mg·d^-1盐酸哌罗匹隆和4~9mg·d^-1利培酮,治疗8周。临床观察包括PANSS评定量表、总体印象评定量表,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小便、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2.29%,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96%,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0%,对照组为64.3%。结论两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罗匹隆 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海英 唐牟尼 +1 位作者 邓红 向孟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英国Oliver编制的生活质量概况表,对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49例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参加劳动,家庭关系较好。主观生活满意度以“一般”居多,...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英国Oliver编制的生活质量概况表,对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49例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参加劳动,家庭关系较好。主观生活满意度以“一般”居多,对工作、劳动、家庭关系满意度则较低。对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评价较高的患者(4.75±1.07)对检查当日的生活感受评分非常显著地高于评价低的患者(3.45±1.02)(P<0.001)。患者对检查当日的生活感受及对总体生活的评价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焦虑忧郁(r=-0.382,r=-0.378,均P<0.01)、敌对猜疑因子分(r=-0.491,P<0.001;r=-0.287,P<0.05)呈负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以行为毒性犤有症状者30例(61.2%),1.98±2.07犦最常见。多因素分析表明,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总分(β=0.461,P=0.01)、负性情感(β=-0.338,P<0.05)是影响患者总体生活评价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主观满意度以一般为多,对家庭成员的关心要求较高。良好的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积极治疗精神病,减轻药物副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住院病人
下载PDF
氯胺酮神经精神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涵予 王雪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精神毒性 氯胺酮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静脉全麻药 非竞争性 巴比妥类 K粉 盐酸盐
下载PDF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金响 翟爱玲 +4 位作者 陈敏 刘协和 霍克钧 张伟 孔斌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成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理大队提供的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255名存活者为研究对象,在颅脑损伤治疗终结后进行智商测验、记忆商测验、SCID -I评估、PDQC和SCICP评估、脑电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成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理大队提供的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255名存活者为研究对象,在颅脑损伤治疗终结后进行智商测验、记忆商测验、SCID -I评估、PDQC和SCICP评估、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完成人口学资料的收集。依据CCMD-3诊断标准中有关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结果 25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罹患各类精神障碍者共185例,发生率为 72.5%。与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相关的因素有:患者的文化程度低、脑挫裂伤、脑损伤程度重、左额叶和左颞叶损伤、多脑叶联合损伤及BEAM异常程度重。结论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文化程度、颅脑损伤的性质、程度、部位及多脑叶联合损伤等因素对精神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分裂型人格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静 郭兰婷 +4 位作者 孙锦华 王强 周为 刘协和 李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SPQ)评定188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321名正常对照个体的人格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高危组在SPQ中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维度上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高...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SPQ)评定188例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321名正常对照个体的人格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高危组在SPQ中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维度上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具有阴性分裂型人格特征,该人格特征可考虑做为精神分裂症候选的遗传“内表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 人格 分裂型人格问卷(SPQ)
下载PDF
一次和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瑛 苗贞勇 +1 位作者 王传跃 刘协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出院后至少 4 8个月的情况。 结果 :6 6 4例完成调查 ,分为 1次住院组 (333例 )和多次住院组 (331例 )。用生存分析 (Kaplan Meier公式 )比较两组未再住院率 ,12个月末 (分别为 6 7 0 %和 6 1 6 % )、2 4个月末 (5 6 2 %和 4 8 9% )、36个月末 (4 6 0和 35 1% )和 4 8个月末 (4 1 1%和 2 8 7% )。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显示 ,与药物依从性、生活事件、自知力和家庭照顾相关 (P <0 0 5 ) ,药物依从性对再住院的贡献值 (1 719)最大。 结论 :1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较多次住院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住院率 出院后 药物依从性 相关因素 住院分析 调查 结论 比例模型 最大
下载PDF
成都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行为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鹏宇 冉茂盛 +11 位作者 廖志刚 毛文君 唐翠萍 胡世辉 张浪 乔聚耀 林福荣 陈刚 尹韡 马晓静 李斯干 陈丽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行为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成都市新津县农村社区中5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行为及其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治疗、照管等情况进行了14年(1994-2008年)的随访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精神现况...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行为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成都市新津县农村社区中5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行为及其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治疗、照管等情况进行了14年(1994-2008年)的随访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精神现况检查第9版(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9)、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等。结果:在14年的随访调查中有489例患者(95.9%)完成了随访。随访患者终身犯罪行为的发生率为13.5%。犯罪行为在未婚(19.1%)、较年轻[平均年龄(41.2±16.6)岁]、发病年龄较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8.4±10.4)岁]中较常发生。随访资料中,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16.6%)、缺乏监护照管人(28.6%)、无家可归(25.0%),及PANSS总分(68.7±28.7)和阳性(14.1±7.4)、阴性(19.3±10.2)分较高的患者中犯罪行为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行为在农村社区中较为常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制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及家庭干预时,应考虑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行为及其危险因素(如患者的婚姻、家庭及监护照管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犯罪行为 危险因素 农村 社区 前瞻性对照研究
下载PDF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透明隔腔形态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锦华 袁爱花 +1 位作者 郭田友 郭兰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 resistant schizophrenia,TRS)与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患者透明隔腔(cavum septum pellucidum,CSP)发生率及其形态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 目的探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 resistant schizophrenia,TRS)与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患者透明隔腔(cavum septum pellucidum,CSP)发生率及其形态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42例TRS、45例TR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头部MRI扫描,运用影像学分析软件,对TRS组、TRD组和对照组出现小CSP(冠状面层CSP长度<6毫米)和大CSP(长度≥6毫米)情况有无进行统计,计算各自发生率,并对其长度、最大宽度和体积进行测量,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TRS组、TRD组和对照组小CSP发生率(分别为50.0%、48.9%、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S组大CSP发生率(14.3%)均高于TRD组和对照组((均为0%)(P<0.01);TRS组CSP最大宽度分别小于对照组或TRD组,而长度大于对照组或TR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SP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CSP在TRS患者中发生率显著高于TRD和正常人群,可能为TRS的异常脑结构之一;而小CSP发生率则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为一种正常的结构变异;与TRD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TRS患者有着独特的CSP形状,呈"瘦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难治性 磁共振成像 透明隔腔 形态学
下载PDF
精神疾病的社会支持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倬秋 戴静 陈婷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与正常的差异 ,以指导护理干预 ,使护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以自评方式调查了 5 3名抑郁症、 5 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及 5 0名正常对照的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与正常的差异 ,以指导护理干预 ,使护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以自评方式调查了 5 3名抑郁症、 5 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及 5 0名正常对照的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均好于抑郁症病人 ,而后者又好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结论 :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支持较差 ,在临床护理中 ,应通过对家属的教育和对病人制定适当的护理对策 ,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社会支持 护理 对策
下载PDF
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灰质非对称性改变:基于VBM的MRI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翎 邓伟 +9 位作者 欧阳洛 吕粟 黄晓琦 蒋丽君 李峥艳 张薇薇 李东明 陈华富 李涛 龚启勇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及优化的基于体素形态学研究(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新技术分析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非对称性改变。方法:对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未经药物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及...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及优化的基于体素形态学研究(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新技术分析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非对称性改变。方法:对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未经药物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及正常志愿者各20例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脑结构成像及基于VBM的脑非对称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较正常对照显示出明显的正常非对称性减低甚至反转的改变。正常右利手左半球优势区域如额上回、颞中回、扣带回、眶回、尾状核头以及丘脑的非对称性下降;中央后回非对称性反转;海马及海马旁回的右大于左的非对称性增加。结论:脑非对称性在未用药物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明显的异常改变,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原发的脑结构非对称性异常,脑非对称性紊乱的存在反映了神经异常发育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的关联。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脑结构非对称性异常可能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结构非对称性 VBM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彩霞 杨丽君 +2 位作者 黄堂辉 王强 杨彬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33-434,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因素。方法:将129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吸烟、尼古丁依赖程度(FTND)分为两组,对其年龄、职业、病程、城市生活年限等一般情况与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吸烟的... 目的:了解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因素。方法:将129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吸烟、尼古丁依赖程度(FTND)分为两组,对其年龄、职业、病程、城市生活年限等一般情况与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吸烟的主要因素中,年龄、职业、城市生活年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尼古丁依赖程度与某些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阴性症状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吸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障碍1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琪 李鹏 +5 位作者 赵书 邱昌建 李斌 苏鸣岗 任海波 王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术治疗的11例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强迫症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3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分析手术前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术治疗的11例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强迫症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3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分析手术前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脑白质纤维束变化及脑葡糖代谢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病人的各量表分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无严重并发症。大脑MRI弥散张量成像显示内囊前肢的横行纤维被毁损,大脑18F-FDG PET显示眶额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基底核、丘脑和边缘系统的高代谢区在术后明显降低。结论立体定向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内囊前肢毁损
下载PDF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雪花 张树森 王启会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 ,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 ,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 ;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 目的 :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 ,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 ,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 ;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 :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 ,应更具有针对性 ,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系列教育 家属教育 护理
下载PDF
联合运用VBM方法和DTI技术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元基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秀丽 黄晓琦 +5 位作者 龚启勇 吕粟 邓伟 张体江 李东明 李涛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35-437,共3页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voxel-based morphometry)方法探索未用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差异,并用弥散张量成像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技术观察脑白质结构完整性。方法:纳入18个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9个年...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voxel-based morphometry)方法探索未用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差异,并用弥散张量成像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技术观察脑白质结构完整性。方法:纳入18个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9个年龄性别都相符的正常人,分别采集高分辨T1WI图像和DTI图像。T1WI图像的处理采用优化的VBM方法进行全脑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枕叶和双侧丘脑明显的灰质密度降低,左侧顶枕束、左上纵束及右扣带回后部白质密度降低。而右枕额纤维束,右胼胝体压部到右扣带回后部有相应FA值降低。结论:联合优化的VBM以及DTI图像分析技术,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枕叶视辐射区,丘脑皮质回路(边缘系统)皮质以及白质完整性受损,提示在精神分裂症早期就存在边缘系统和视觉通路的神经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