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以《生活》(1936-1945)中的中国报道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思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9,共9页
国家形象是主体间互动和认知的产物,媒体报道模态的选择与架构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背景,构建"现实-认知-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从生产背景、意义建构和模态关系三... 国家形象是主体间互动和认知的产物,媒体报道模态的选择与架构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背景,构建"现实-认知-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从生产背景、意义建构和模态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生活》杂志中有关中国抗战报道的多模态特征,探析所建构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多为互补和对比型模态关系,这种关系背后体现了意义建构的独特认知选择及其战争现实、文化和情景语境的生产背景。报道视角经历了从局外人同情到盟友共情的转变,在不同战争阶段突显了中国的灾难形象、坚强形象和盟友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中国 多模态 形象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重庆翻译研究》评介
2
作者 李金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160,共3页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陪都的重庆,是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精神堡垒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挥中心”(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重庆分会,2005:24)。特...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陪都的重庆,是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精神堡垒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挥中心”(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重庆分会,2005:24)。特殊的时代语境,形成了重庆独特的抗战文化。抗战时期,重庆翻译异常活跃、繁荣,这些翻译是“中国现代反法西斯文化和文学建设的重要借鉴和有机构件”,为“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靳明全,200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翻译研究 重庆 中国近现代史 评介 文化中心 中华民族 孙中山研究
下载PDF
国家叙事视野下的经典翻译与出版:1949-196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金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翻译经典研究聚焦于经典如何在翻译中得到建构或解构,而忽略了经典文本本身对译入语语境的互动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十七年"(1949—1966)对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出版,认为在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中... 翻译经典研究聚焦于经典如何在翻译中得到建构或解构,而忽略了经典文本本身对译入语语境的互动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十七年"(1949—1966)对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出版,认为在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中,此阶段的经典翻译和出版旨在完成三大国家叙事:信仰的赓续,价值的认同,形象的建构。对"十七年"经典翻译与出版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翻译与政治的共谋,体悟文本之外的翻译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叙事 经典 翻译与出版 1949—1966
下载PDF
抗战语境与翻译的大众化倾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抗战期间的翻译,是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它迎合了战时的文艺政策,服务于社会语境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唤醒、动员民众与文学的表现之间形成了平行对应的关系。翻译的大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抗战期间的翻译,是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它迎合了战时的文艺政策,服务于社会语境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唤醒、动员民众与文学的表现之间形成了平行对应的关系。翻译的大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翻译选材多集中在报告文学、戏剧和小说;翻译策略由"欧化"转向"中国化";编译、节译流行。这充分证明:由于主体文化的规范和环境对翻译的制约,翻译大众化只不过是译者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行为,是抗战语境下文化调适的必然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语境 翻译 大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