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濑户宏教授应邀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学
1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3年第1期16-16,共1页
2014年3月4日,日本摄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濑户宏教授应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邀请,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习莎士比亚、英美文学、戏剧、日本文学的研究生、教师作了精彩的“日本接受莎士比亚简史”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由李伟民教授... 2014年3月4日,日本摄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濑户宏教授应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邀请,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习莎士比亚、英美文学、戏剧、日本文学的研究生、教师作了精彩的“日本接受莎士比亚简史”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由李伟民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姚继中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费小平教授、英语系张从成副教授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并与日本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大学 副教授 四川 外国语学院 讲学 莎士比亚 日本文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下载PDF
回到话剧审美艺术本体的外国戏剧改编——莎士比亚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舞台叙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0,共7页
中央实验话剧院版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中国话剧舞台上一出主要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改编的莎剧。该剧在深入研究莎氏喜剧精神的基础上,以原作的人物、情节、故事、语言蕴含的笑声中的批判为舞台叙事总基调,创作出了具有鲜... 中央实验话剧院版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中国话剧舞台上一出主要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改编的莎剧。该剧在深入研究莎氏喜剧精神的基础上,以原作的人物、情节、故事、语言蕴含的笑声中的批判为舞台叙事总基调,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喜剧人物。《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以其严谨的现实主义、创新的浪漫主义舞台叙事以及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性"呈现方式,营造出一台幽默、调侃、讽刺、好玩,既有浪漫主义的隐喻,也略有游戏性质,更有现实主义指涉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莎剧。中央实验话剧院版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有别于戏曲改编莎剧和当下莎剧改编中的穿越。这也是它被列入改编自外国戏剧的当代"中国话剧大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中央实验话剧院 中国
下载PDF
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莎士比亚研究的现代性: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李伟民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剑 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4年第1期1-16,共16页
在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进行这次访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莎士比亚是经典中的经典。莎士比亚的现代性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莎剧的未来在于英语和非英语区的广泛传播,其中包括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对莎士比亚的阐释与演出。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现代性 纪念
下载PDF
《阿史那》:莎士比亚悲剧的互文性中国化书写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民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3-89,共7页
民国时期的戏剧《阿史那》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翻译加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这是民国以来一种特殊的中国化莎剧。《阿史那》文本的改编体现出互文性特点。《阿史那》在重写了《奥赛罗》内容,重置了... 民国时期的戏剧《阿史那》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翻译加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这是民国以来一种特殊的中国化莎剧。《阿史那》文本的改编体现出互文性特点。《阿史那》在重写了《奥赛罗》内容,重置了情节的基础上,将中国故事置于该剧的悲剧精神之中,其中既有对中国历史、文化、人性的叩问,又有对权力、阴谋、野心的影射、担忧与批判。《阿史那》对《奥赛罗》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化基础上的改写,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互文性中国化式的莎氏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史那》 《奥赛罗》 李健吾 莎士比亚 互文性
下载PDF
我秀故我在:从经典走向现代的莎士比亚爱情喜剧——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第十二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伟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5,共10页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第十二夜》在中国舞台上可称为一部理解莎氏喜剧精神的榜样。该剧利用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大胆采用戏仿与拼贴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融入当下社会、世俗生活,在轻松、幽默、调侃、戏谑的喜剧氛围中,再现莎士比亚人...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第十二夜》在中国舞台上可称为一部理解莎氏喜剧精神的榜样。该剧利用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大胆采用戏仿与拼贴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融入当下社会、世俗生活,在轻松、幽默、调侃、戏谑的喜剧氛围中,再现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并提供给当下的我们在面对经典的过程中,如何演绎、对待、阐释经典的一次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在改编莎士比亚戏剧中已经完全成熟,能够借助于《第十二夜》的经典性,创造(秀)出了一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得到青年观众普遍认同的莎士比亚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第十二夜》 拼贴 戏仿 互文性
下载PDF
永远的莎士比亚,永远的朱生豪——朱生豪译莎剧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伟民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8,共6页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受到几代汉语读者的喜爱。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能达到"文而不越,质而意显"这样的高度,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汉语...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受到几代汉语读者的喜爱。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能达到"文而不越,质而意显"这样的高度,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汉语散文形式表达出来,个中的成败得失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译文
下载PDF
莎士比亚的印刷术与怀疑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共8页
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印刷术、火药、航海术等领域的发展为英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印刷术,莎士比亚戏剧中几乎每部作品都含有与印刷术相关的指涉,本文拟分析其戏剧中... 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印刷术、火药、航海术等领域的发展为英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印刷术,莎士比亚戏剧中几乎每部作品都含有与印刷术相关的指涉,本文拟分析其戏剧中的角色对于印刷术的态度,指出莎士比亚对这一新技术的适度的怀疑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术 怀疑主义 情书 起义 魔法书
下载PDF
朱生豪、陈才宇译《莎士比亚全集》总序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3年第1期31-49,共19页
在全世界的文学界、戏剧界和莎学界隆重庆祝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日子里,我国隆重推出了经陈才宇教授一人之手重新编订、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一项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这部《莎士比亚全集》在朱生豪译... 在全世界的文学界、戏剧界和莎学界隆重庆祝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日子里,我国隆重推出了经陈才宇教授一人之手重新编订、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一项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这部《莎士比亚全集》在朱生豪译文的基础上补全了朱译本没有译完的莎作,也纠正了朱译本中存在的不足,还对校补之处作了注释,并用异体字印行。这样,以往出版的全集所出现的文责不清的现象得到纠正。更重要的是,这套《莎士比亚全集》中属于朱生豪翻译的31种戏剧,是直接根据朱生豪的手稿校订的,这就最大限度维护了朱译本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为莎作翻译、演出和研究,特别是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了一部极有特色,风格统一、责任明确、不同译者、译文辨析清晰,不可多得的新《莎士比亚全集》中文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生豪 陈才宇 《莎士比亚全集》 中国 翻译
下载PDF
弦歌飞花山歌乐,嘉陵含烟碧且蓝--怀念著名外国语文研究专家、翻译家蓝仁哲教授
9
作者 李伟民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223-238,共16页
巍巍歌乐山,渺渺缙云雾,泱泱长江水,滔滔嘉陵江。在巴山蜀水之间,坐落着雄踞西南的四川外国语大学,蓝仁哲教授就是从这所大学走向世界的一位杰出学者。蓝仁哲深受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以厚德博雅立学问的精神,在英语语言文学... 巍巍歌乐山,渺渺缙云雾,泱泱长江水,滔滔嘉陵江。在巴山蜀水之间,坐落着雄踞西南的四川外国语大学,蓝仁哲教授就是从这所大学走向世界的一位杰出学者。蓝仁哲深受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以厚德博雅立学问的精神,在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翻译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这一切都和吴宓先生对他的教诲是难以分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大学 走向世界 知行合一 翻译领域 学思并重 嘉陵江 歌乐山
下载PDF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外籍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鹏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18年第1期89-96,共8页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外籍女性形象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审视历史剧中的外籍女性形象,集中分析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外籍女性,以早期现代英格兰文化为背景,揭示其性别与国族的双重困扰,阐释莎士...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外籍女性形象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审视历史剧中的外籍女性形象,集中分析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外籍女性,以早期现代英格兰文化为背景,揭示其性别与国族的双重困扰,阐释莎士比亚复杂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历史剧 外籍女性 性别 国族 政治
下载PDF
流水高山自有万里诗心——评《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
11
作者 李伟民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9年第9期60-67,共8页
在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莎学”经常被列入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由此观之,可以见出“马克思主义莎学”在学界的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很多年来,我们除了对以往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学有所知晓外,对西方特别是英美的马克思主... 在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莎学”经常被列入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由此观之,可以见出“马克思主义莎学”在学界的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很多年来,我们除了对以往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学有所知晓外,对西方特别是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学的认识却所知不多,甚至是极为零散的。因此,系统梳理西方特别是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学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而张薇博士的《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以下简称《当代莎评》)以其敏锐的学术视野,以入不测之渊海,求欲得之珍珠的精神,通过述先世与当代之盛藻,采取宏观与微观、历史与当代相结合的理论阐释,沿坡讨源,循名课实,以文为本,丰富、拓展了中国莎学研究的范围,填补了莎学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在莎学研究领域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心 学术视野 宏观与微观 以文为本 系统梳理 不测之渊
下载PDF
在场与不在场、写实与写意的审美建构——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的越剧改编
12
作者 李伟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9,148,共7页
越剧《冬天的故事》是中国戏曲改编莎士比亚传奇剧的唯一尝试。该剧紧扣传奇这一特点,采用写意性表演,表现出《冬天的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以越剧唱腔和程式演绎莎士比亚传奇剧中对封建王朝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美好爱情的讴歌,... 越剧《冬天的故事》是中国戏曲改编莎士比亚传奇剧的唯一尝试。该剧紧扣传奇这一特点,采用写意性表演,表现出《冬天的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以越剧唱腔和程式演绎莎士比亚传奇剧中对封建王朝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美好爱情的讴歌,以及善恶转化观念,在艺术上借助于越剧的唱腔、程式展现了《冬天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动,将越剧唱腔、程式之美拼贴入《冬天的故事》的舞台叙事。在众多的戏曲改编莎剧的剧目中,《冬天的故事》虽然还难以称为是完美的改编,但却是具有一部鲜明美学追求的越剧莎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冬天的故事》 越剧 传奇剧
下载PDF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浪漫派文学评论家赫兹列的莎士比亚批评
13
作者 李伟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威廉·赫兹列(William Hazlitt,1778—1830)是19世纪浪漫主义莎学评论的主将之一。他的浪漫主义莎学评论既秉承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一贯理论,又在浪漫主义莎学评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与文学艺术批评主张。赫兹列的浪漫主义莎学评论... 威廉·赫兹列(William Hazlitt,1778—1830)是19世纪浪漫主义莎学评论的主将之一。他的浪漫主义莎学评论既秉承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一贯理论,又在浪漫主义莎学评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与文学艺术批评主张。赫兹列的浪漫主义莎学评论强调了"自然"与"想象力"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比较系统地对"自然"与"想象力"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尽管这些阐释在某些方面显得简单和简略,但毕竟赫兹列与其他浪漫主义莎学评论家一样将莎士比亚抬高到了文学艺术创作上的至尊地位,奠定了莎士比亚当今在文学艺术领域不容撼动的地位。赫兹列的浪漫主义莎学评论也是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列 浪漫主义莎学 莎士比亚
下载PDF
莎士比亚《捕风捉影》中的饮食叙事
14
作者 胡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1,共9页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的指涉,它们定义了角色的身份,触及诸如性、阶层、国族、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关系到特殊的角色性格特点。本文将剧中的食物指涉与同时代医学与政治背景相结合,并指出食物隐喻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 隐喻 食物 《捕风捉影》
下载PDF
互文性:叙事与抒情模式——粤剧《豪门千金》对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改编
15
作者 李伟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8-44,共7页
粤剧《豪门千金》为粤剧改编莎剧三部曲中,中西合璧、莎粤融合、古今穿越,且又地方化特色明显,影响较大的粤剧莎剧。这部粤剧莎剧在突出原作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塑造人物,淡化原作的宗教色彩,以对友谊、爱情、仁慈、道义、诚信的... 粤剧《豪门千金》为粤剧改编莎剧三部曲中,中西合璧、莎粤融合、古今穿越,且又地方化特色明显,影响较大的粤剧莎剧。这部粤剧莎剧在突出原作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塑造人物,淡化原作的宗教色彩,以对友谊、爱情、仁慈、道义、诚信的歌颂为主线,对贪婪和见利忘义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将原作背景充分中国化、地方化、粤剧化,以浓郁的岭南文化、广东文化、商埠文化为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粤剧、京剧和话剧等舞台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原作诗化语言与粤语,粤剧、京剧和话剧的互文性抒情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粤剧 《豪门千金》 《威尼斯商人》
下载PDF
莎士比亚作品中盐的文化意义
16
作者 胡鹏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1年第2期2-10,共9页
盐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意义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盐及其引申意义,研究拟从盐这一日常物品出发,通过分析梳理莎士比亚作品中盐的意义,指出其日常功用与社会功用,解释莎士比亚时期盐所具备的多重文... 盐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意义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盐及其引申意义,研究拟从盐这一日常物品出发,通过分析梳理莎士比亚作品中盐的意义,指出其日常功用与社会功用,解释莎士比亚时期盐所具备的多重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莎士比亚 文化意义
下载PDF
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当代西方文论与莎学二人谈
17
作者 乔国强 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2016年4月正值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在英国即将举行第十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中国也举行了或即将举行隆重的纪念莎翁和汤显祖的学术研讨活动。莎评家从莎剧中总结归纳出某些形式或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莎评家运用某种理... 2016年4月正值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在英国即将举行第十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中国也举行了或即将举行隆重的纪念莎翁和汤显祖的学术研讨活动。莎评家从莎剧中总结归纳出某些形式或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莎评家运用某种理论来评说莎剧,并由此而推演出某种或某些具有理论价值的认知角度和评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西方文论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莎士比亚悲剧批评在中国
18
作者 李伟民 杨林贵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作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编辑的大型学术丛书“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的重要一部著作,旨在全面彰显一百多年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成果,蔸集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的重要论述,既包... 《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作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编辑的大型学术丛书“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的重要一部著作,旨在全面彰显一百多年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成果,蔸集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的重要论述,既包括莎士比亚悲剧的总体研究,又收入对单部莎氏悲剧的深入研究,在强调学术价值的同时,体现了中国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的新思考、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丛书
下载PDF
多元化世界主义与“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时代”
19
作者 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7年第1期48-56,共9页
伴随着2016年在世界范围内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中国和世界掀起了纪念莎士比亚、汤显祖,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和汤显祖戏剧的热潮,并引起了国际莎学界的关注。在纪念、演出和学术研讨中,中国的汤显祖研究和莎学实现与世... 伴随着2016年在世界范围内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中国和世界掀起了纪念莎士比亚、汤显祖,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和汤显祖戏剧的热潮,并引起了国际莎学界的关注。在纪念、演出和学术研讨中,中国的汤显祖研究和莎学实现与世界主流戏剧话语之间的持续对话,通过学习借鉴世界最优秀的戏剧,在与中华民族美学理念和审美习惯结合的同时,以不同于西方戏剧代言的写实,而是以写意或写意与写实兼具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戏曲重构了形式的单一“话剧莎剧”的戏剧叙事,为全球范围内认识汤显祖及其戏剧、莎剧舞台艺术提供中国气派、中国形式和中国风格的中国戏曲莎剧和话剧莎剧。在“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400时代”,中国戏曲、汤显祖剧作和莎剧将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在世界汤学和莎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中国 后汤显祖 莎士比亚逝世400年
下载PDF
“全是真事”(AII Is True):莎士比亚的婚姻观
20
作者 胡鹏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7年第1期67-74,共8页
莎士比亚是描写家庭生活的诗人和剧作家,但对婚姻真实情况的描述却出奇地有限。《亨利八世》(《全是真事》)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历史剧,其中暗含了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大事件——离婚案,而且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唯一一部既涉及到离婚(亨... 莎士比亚是描写家庭生活的诗人和剧作家,但对婚姻真实情况的描述却出奇地有限。《亨利八世》(《全是真事》)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历史剧,其中暗含了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大事件——离婚案,而且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唯一一部既涉及到离婚(亨利八世与凯瑟琳)也涉及到结婚(亨利八世与安妮·布伦)。拟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所描绘的婚姻与其自身的婚姻,试图推断莎士比亚对婚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哈瑟维 安妮·布伦凯瑟琳 莎士比亚 亨利八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