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成果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雯 夏碧菡 +1 位作者 易智慧 杨锦林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604-607,63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科研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毕业成果产出的影响,以探寻“双轨制”模式下更合理的专硕培养模式。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级全日制医学专业学位的251名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的科研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毕业成果产出的影响,以探寻“双轨制”模式下更合理的专硕培养模式。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级全日制医学专业学位的251名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接受的科研培养模式分为强化组、自由组及无科研培养组,分析不同的科研培养模式对专硕毕业成果产出的影响。结果研究生参与过导师课题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从低到高依次为无科研培养组、自由组和强化组,三组间差异显著(P<0.05);参与课题数≥3项的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的平均数显著多于参与课题数<3项的研究生(P<0.05),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的平均数显著多于只参加过国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P<0.05);强化组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的情况优于自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组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率显著高于自由组(P<0.05);强化组和自由组研究生参与临床带教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科研培养组(P<0.05)。结论接受强化型科研培养的研究生更有可能参与课题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及发表SCI论文,同时承担着较繁重的临床及带教任务,获得了较高的规培合格率,但强化型科研培养模式的具体培养方案尚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研培养模式 毕业成果产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率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急性肾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陶绍华 付凝盈 +1 位作者 肖洁 柯贵宝 《现代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与免疫性、代谢性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包括肾脏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目前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方法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关... 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与免疫性、代谢性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包括肾脏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目前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方法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改变AKI预后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肠道菌群与AKI的交互作用以及改变AKI预后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肠道微生物角度为AKI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炎症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高血氨性脑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歌 张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156-156,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出现30年,心情差伴心慌6月”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8月前行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查体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伴焦虑情绪和坐立不安,自知力存在。入院后血常... 患者,男,60岁,因“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出现30年,心情差伴心慌6月”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8月前行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查体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伴焦虑情绪和坐立不安,自知力存在。入院后血常规、生化、甲功、乙肝标记物、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未见异常,血尿酸516μmol/L,甘油三酯1.92mmoL/L,血钾3.19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高血氨 脑病 腔隙性脑梗死 情绪低落 乙肝标记物 入院后 交替出现
下载PDF
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术后的左室功能障碍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美琴 张庆 陈晓婧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359-364,共6页
早期有效的手术干预是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的主要治疗方式,即便较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纠正反流后仍可出现左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50%)。其发生率在术后早期为18.4%~38.3%,而经过1~3年随访后则将降至10%~12%。然而,术后早期左室... 早期有效的手术干预是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的主要治疗方式,即便较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纠正反流后仍可出现左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50%)。其发生率在术后早期为18.4%~38.3%,而经过1~3年随访后则将降至10%~12%。然而,术后早期左室功能障碍的出现与患者远期生存率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术后左室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1)二尖瓣反流程度;(2)容量负荷增加所致的左室增大;(3)反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包括应变、Tei指数、左室射血指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等新技术指标,及传统的左室射血分数、收缩功能储备等;(4)心房颤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5)手术方式。其中,左室大小,尤其是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已被证实与术后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已被指南纳入成为手术干预时机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认为在二尖瓣反流中,左室射血分数高估了真实的左室收缩功能,然而应变、Tei指数、左室射血指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室收缩功能储备等指标的应用则可揭示早期或隐匿的左室功能障碍。因此,在为此类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时,可应用上述技术指标准确评估左室功能,并综合考虑反流程度、左室大小、有无心房颤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后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成形术 术后左室功能障碍 发生率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