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西双供体肝脏移植专家共识
1
作者 吕涛 徐岗 +10 位作者 徐西 杨俭 宋九林 汪守平 伊力亚尔·艾尔肯 孔凌祥 袁京生 文天夫 严律南 吴泓 杨家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活体肝脏移植是目前解决器官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若移植物体积不足可能会导致受者出现小肝综合征,然而若移植物捐献体积过大则可能发生供体术后肝衰竭等风险,于是双供体肝脏移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双供体肝脏移植能够最大限... 活体肝脏移植是目前解决器官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若移植物体积不足可能会导致受者出现小肝综合征,然而若移植物捐献体积过大则可能发生供体术后肝衰竭等风险,于是双供体肝脏移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双供体肝脏移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份供体肝脏切除体积来保证供体安全,同时又能为受体提供足够量体积的肝脏,但是该项术式在我国开展较少。为了促进双供体肝脏移植在我国顺利推广,将它作为供体来源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并结合国际移植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围绕供体评估与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制定了本项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供体肝脏移植 活体器官捐献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时期器官移植调整策略及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吕涛 杨家印 +12 位作者 严律南 曾勇 文天夫 吴泓 林涛 蒲强 张中伟 王文涛 黄继伟 蒋利 杨俭 李川 宋九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调整策略,总结经验。方法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器官移植工作指南和第一版专家共识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制定了器官移植调整方法。结果于2020年1月24日至...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调整策略,总结经验。方法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器官移植工作指南和第一版专家共识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制定了器官移植调整方法。结果于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6日进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5岁。捐献后共行器官移植手术8例,其中肝脏移植4例,肾脏移植4例。移植受体平均年龄48岁,男6例,女2例。8例移植手术顺利,7例患者无输血。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无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调整方法和流程,可以安全开展器官移植工作和实现疫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器官移植 疫情防控
原文传递
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君 范瑞芳 +19 位作者 杨家印 崔彦 纪建松 马宽生 李晓龙 张龙 许崇良 孔新亮 柯山 丁雪梅 王劭宏 宋晶晶 翟博 宁纯民 国世刚 辛宗海 董永红 卢俊 朱化强 孙文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638-1645,共8页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1-6])报告,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20%,尸检发现率为0.4%~7.3%。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1-6])报告,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20%,尸检发现率为0.4%~7.3%。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血管瘤 共识
下载PDF
中国肝癌肝移植受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肝移植学组 +3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王正昕 栗光明 杨家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5-431,共1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肝癌的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已成为肝癌转化和辅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ICI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的桥接和降期治疗,并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中,也有了一些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肝癌的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已成为肝癌转化和辅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ICI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的桥接和降期治疗,并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中,也有了一些探索性应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为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均需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由于担心ICI引发排斥反应的潜在风险及其他相关副作用,ICI在肝癌肝移植受者的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疑惑与问题,这限制了ICI在肝癌肝移植术前、术后安全有效的使用。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ICI在肝癌肝移植受者应用的指南或共识,因此,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起,邀请领域内专家提出临床问题,结合已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研究进展,经过多轮的讨论、商榷以及专家决定,共同制订了本共识。以期为肝脏移植领域的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11 位作者 杨家印 徐骁 王正昕 郭文治 吴泓 吕涛 徐岗 徐西 魏林 李建华 张嘉凯 卫强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91,共13页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术、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术、全腹腔镜活体供肝...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术、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术、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术、机器人活体供肝切取术.自2002年法国Cherqui教授首次报道全腹腔镜活体左外叶供肝切除术以来,微创技术在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开始日渐广泛.为了指导我国微创肝移植供肝切除术更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于2023年8月组织全国肝移植专家共同制订《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旨在为我国开展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的外科医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肝移植 供者 微创手术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11 位作者 杨家印 吴泓 吕涛 徐岗 徐西 魏林 李建华 张嘉凯 卫强 徐骁 王正昕 郭文治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7-507,共11页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机...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机器人活体供肝切取。自2002年法国Cherqui教授首次报道全腹腔镜活体左外叶供肝切除术以来,微创技术在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为了指导我国微创肝移植供肝切除术更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于2023年8月组织全国肝移植专家共同制订《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旨在为我国开展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的外科医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供者 微创手术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11 位作者 杨家印 徐骁 王正昕 郭文治 吴泓 吕涛 徐岗 徐西 魏林 李建华 张嘉凯 卫强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4年第4期241-252,共12页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术、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术、全腹腔镜活体供... 微创外科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微创手术因兼具创伤小、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包括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活体供肝切取术、腹腔镜辅助活体供肝切取术、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术、机器人活体供肝切取术。自2002年法国Cherqui教授首次报道全腹腔镜活体左外叶供肝切除术以来,微创技术在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开始日渐广泛。为了指导我国微创肝移植供肝切除术更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于2023年8月组织全国肝移植专家共同制订《中国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技术指南(2024版)》,旨在为我国开展活体肝移植供者微创手术的外科医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肝移植 供者 微创手术 指南
原文传递
活体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邵英梅 王文涛 +7 位作者 吐尔干艾力·阿吉 李涛 蒋铁民 张瑞青 何翼彪 郭敏 严律南 温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临床实践的体会。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5月9日成功实施1例活体肝移植治疗4次术后复杂肝囊型棘球蚴病并伴有继发淤血性肝硬化病例资料。结果活体肝移植手术围手术期... 目的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临床实践的体会。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5月9日成功实施1例活体肝移植治疗4次术后复杂肝囊型棘球蚴病并伴有继发淤血性肝硬化病例资料。结果活体肝移植手术围手术期后恢复良好。患者既往实施过4次肝囊型棘球蚴病手术,肝右叶大部缺如,左肝显著增生,复发囊型病灶压迫、推挤肝后下腔静脉、肝左静脉、门静脉,导致肝后下腔静脉、肝左静脉明显狭窄,肝左静脉、门静脉迂曲严重,下腔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结果显示:下腔静脉肝段重度狭窄,肝段以下则无狭窄及充盈缺损影,可见侧支循环,通过椎旁静脉丛回流,造影剂可回流人右心房;肝静脉口造影结果显示:肝静脉显影,且呈“发丝”状,无法置入支架扩张,经多学科研讨符合肝移植手术适应证。按自体肝移植预案实施,并备好亲属活体供肝。术中探查剩余肝脏增生明显,但淤血结节样改变,病肝术中两次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肝细胞点状坏死,病理性假小叶形成。考虑虽左叶增生超过2千克,但肝色暗,质地“棉花絮状”,移植后肝功能衰竭可能性大。征得患者家中主要成员认同,遂按备用方案实施活体肝移植。供体为患者胞弟,取右半肝为供肝,重685g,手术历时1005min,无肝期335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12u,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0d血常规、生化指标完全正常后出院。术后90d复查移植肝功能正常,口服他克莫司胶囊和醋酸泼尼松龙片,可自主活动,定期门诊随访。结论肝囊型棘球蚴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当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病灶,且呈布加综合征时,肝移植是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的最终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移植 活体捐献 布加氏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和预后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波 李波 +4 位作者 文天夫 吴泓 王文涛 蒋利 杨家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和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9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者首次发现肿瘤时的年龄划分为18~40岁组(含40岁,39例)和>40岁组(158例)中老年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和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9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者首次发现肿瘤时的年龄划分为18~40岁组(含40岁,39例)和>40岁组(158例)中老年组,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间的总体存活率、无复发存活率以及疾病特异性存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之间的术后肝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组与>40岁组1年、3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82.1%、66.7%和86.1%、74.7%(P>0.05);1年、3年疾病特异性存活率分别为94.9%、82.1%和99.4%、91.1%(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3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51.3%、41.0%和73.0%、62.7%(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0岁组与>40岁组相比,虽然肝癌肝移植术后无复发存活更差,但两者之间的总体存活率(P=0.288)和疾病特异性存活率(P=0.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总计甲胎蛋白>400μg/L为三种存活率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低分化和微血管侵犯阳性为疾病特异性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低分化及总计肿瘤直径>5 cm为无复发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仍是18~40岁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细胞肝癌 存活率
原文传递
2017年KDIGO活体肾脏移植供者评估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1005-1010,共6页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最佳方式,供肾匮乏是当前移植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缺乏的重要手段,同时因其具有移植效果优于尸体肾移植等优势而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活体肾移植是一...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最佳方式,供肾匮乏是当前移植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缺乏的重要手段,同时因其具有移植效果优于尸体肾移植等优势而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活体肾移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医疗实践,是为了挽救别人生命而让一个健康供者接受手术及由此带来的短长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解读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原文传递
肝癌肝移植术后的复发机制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海清 李磊 杨家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7,共5页
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长期生存率,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HCC术后复发的机制主要与残留微小病灶、供肝炎症损伤及再生、免疫抑制相关。肝移植米兰标准、肿瘤血管侵犯、分化程度、手术操作及钙调素免疫抑制... 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长期生存率,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HCC术后复发的机制主要与残留微小病灶、供肝炎症损伤及再生、免疫抑制相关。肝移植米兰标准、肿瘤血管侵犯、分化程度、手术操作及钙调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导致HCC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基因以及蛋白水平等反应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生物标志物目前已逐渐用于HCC复发危险分层及预测预后。mTOR抑制剂的使用、肝移植术前以介入为主的桥接治疗、无瘤操作技术是预防HCC移植术后复发的主要有效手段。对于HCC移植术后复发的患者,肝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介入治疗、索拉菲尼联合mTOR抑制剂能够使大多数患者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复发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生生 许亮亮 +4 位作者 宋涂润 张鸣 林涛 徐明清 Li Shifeng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SPK)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随访期处理经验,降低SPK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SPK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5例因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接受SPK术受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随访期资料。结果5例受者...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SPK)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随访期处理经验,降低SPK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SPK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5例因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接受SPK术受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随访期资料。结果5例受者供胰、供肾冷缺血时间均控制在8 h内,围手术期无外科技术性出血、肠瘘、动静脉大血栓、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原发性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经血液透析后逐渐康复;2例术后因抗凝而发生移植胰腺区域腹腔内渗血,经药物促凝治疗后止血成功,但其中1例导致继发性肾功能障碍,经透析和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后逐渐恢复;1例术后因抗凝而发生消化道出血,经药物促凝治疗后停止;3例术后1周后常规移植物彩色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胰腺内血管小血栓形成,经抗凝治疗后消失或稳定好转;1例移植肾周积液感染经局麻清创引流后康复;2例术后出现高钾血症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45天突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经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心率,但意识未恢复,1周后受者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其余4例受者术后血糖与血肌酐水平完全恢复正常且脱离外源性胰岛素使用与透析,康复出院,其中1例在术后143 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缓解。随访至2019年3月20日,目前存活的4例受者空腹血糖及血肌酐水平均正常,糖尿病并发症得以缓解或改善。结论SPK是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使受者脱离胰岛素及维持性透析,改善糖尿病并发症,从而明显提高受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围手术期管理
原文传递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1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伊力亚尔·艾尔肯 孔凌翔 +2 位作者 李磊 李波 杨家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治疗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晚期HAE接受OLT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治疗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晚期HAE接受OLT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2例HAE受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42岁(16~58岁),Child-Pugh评分A级2例,B级3例,C级7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9.5(8~23)。结果12例受者的OLT手术时间为(456.25±44.98)min,术中失血量1000 ml(600~4000 ml),无肝期时间79.17 min(79.17±10.01)min,住院时间29.5 d(15~58 d)。12例受者随访时间为0~207个月,存活10例,死亡2例。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23 d和32 d死于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2年出现肺转移,术后4年出现脑转移。另1例受者术后3年发现肝内复发。其余8例受者肝内及肝外均未见新生病灶。结论对于无法行根治性肝切除的晚期HAE患者,OLT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泡型棘球蚴病 复发
原文传递
小儿肝移植受者向成人阶段医疗过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靖 许静 杨家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57-763,共7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受者医疗过渡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受者医疗过渡相关研究,从概念、影响因素、过渡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医疗过渡指从儿童医疗保健系统过渡到成人医疗保健系统的过程,医疗保健提供者... 目的总结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受者医疗过渡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受者医疗过渡相关研究,从概念、影响因素、过渡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医疗过渡指从儿童医疗保健系统过渡到成人医疗保健系统的过程,医疗保健提供者、患者、照护者及其他政策和经济因素均会影响医疗过渡,个性化的过渡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体验和健康结局。结论建立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过渡方案,早期开展医疗过渡,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多学科合作,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医疗过渡 综述
原文传递
肾移植受者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志灵 宋涂润 林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8-761,共4页
移植物功能是移植术后受者存活率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受缺血再灌注、蛋白尿、高血压、排斥等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可有效预防减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肾病及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减少慢性肾病者蛋白尿及心血管并... 移植物功能是移植术后受者存活率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受缺血再灌注、蛋白尿、高血压、排斥等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可有效预防减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肾病及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减少慢性肾病者蛋白尿及心血管并发症高风险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MRA可能有助于改善移植物功能进而提高肾移植受者移植术后存活率。本综述介绍了MRAs新近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将其应用于肾移植受者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盐皮质激素 终末期肾病 存活率
原文传递
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语 吴泓 刘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阐述常见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对临床采用的门静脉栓塞术、肝静脉系统栓堵术、钇-90选择性内照射治疗、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等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术式进行综述和总结。结... 目的阐述常见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对临床采用的门静脉栓塞术、肝静脉系统栓堵术、钇-90选择性内照射治疗、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等手术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术式进行综述和总结。结果各种诱导肝脏体积增生的术式均能有效诱导肝脏的体积增生,能为剩余肝脏体积过小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手术机会,但各种术式在创伤程度、增生效率和推广接受程度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结论各类术式均为术后剩余肝脏体积过小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各术式间的优劣比较与最佳适应证尚无统一意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体积增生 入肝血流
原文传递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17
作者 高君 范瑞芳 +19 位作者 杨家印 崔彦 纪建松 马宽生 李晓龙 张龙 许崇良 孔新亮 柯山 丁雪梅 王劭宏 宋晶晶 翟博 宁纯民 国世刚 辛宗海 董永红 卢俊 朱化强 孙文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9-295,共7页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 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常需要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血管瘤 共识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经验学习曲线及术中并发症的相关危险性分析
18
作者 邱阳 宋涂润 +3 位作者 饶正胜 王显丁 黄中力 林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建立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学习曲线,并评估供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手术时间研究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将供者分为两组:... 目的建立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学习曲线,并评估供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手术时间研究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将供者分为两组:学习曲线组(组1),后学习曲线组(组2)。收集和分析两组供者的围术期相关数据。结果本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88.4±38.07)min。学习曲线研究显示经过100例的手术学习,手术时间从约130min下降至约90min。组1的手术时间、总体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组2。移植医师本次术前已完成手术例数与本次手术时间负相关,而供者体质量指数(BMI)、术中出现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正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0%,体质量指数(BMI)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学习曲线完成前,供肾动脉数量及供肾侧别并不影响手术时间;但学习曲线完成后,右侧供肾及肾动脉数量与手术时间正相关。结论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安全有效,并发症率低。本研究显示完成学习曲线需要100例,完成学习曲线后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供肾切取术 学习曲线 活体肾移植
原文传递
现代外科的涅槃重生
19
作者 严律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相传,生长于埃及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火凤凰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再现更加美丽的火凤凰,循环不已,成为永生,称为涅槃重生。外科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术会不断地废弃、消失,而新的技术又不断地产生、发展,从而促... 相传,生长于埃及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火凤凰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再现更加美丽的火凤凰,循环不已,成为永生,称为涅槃重生。外科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术会不断地废弃、消失,而新的技术又不断地产生、发展,从而促使外科不断进步、提高。恰似涅槃,至臻完美!外科500年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快速发展阶段,也可以算是3个革命性的涅槃重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凤凰 现代外科 重生 涅槃 阿拉伯
原文传递
关注肝脏分段第S9段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20
作者 严律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97-899,共3页
Couinaud于1994年首次提出肝S9段的命名,刘允怡于2016年在他的著作《肝切除与肝移植应用解剖学》中进一步推介了这一命名,但是长期以来在肝脏外科界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及支持。近年来,由于腔镜技术的推广与逐步成熟,对肝脏的解剖和肝脏... Couinaud于1994年首次提出肝S9段的命名,刘允怡于2016年在他的著作《肝切除与肝移植应用解剖学》中进一步推介了这一命名,但是长期以来在肝脏外科界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及支持。近年来,由于腔镜技术的推广与逐步成熟,对肝脏的解剖和肝脏管道走行有了更精细的了解和需求,因此本文对肝S9段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S9段 应用价值 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