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4
1
作者 姚易 廖晓阳 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房颤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性特点,故难以诊断。长程心电所获得心电大数据可以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但心电大数据的判读却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难题。为解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房颤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性特点,故难以诊断。长程心电所获得心电大数据可以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但心电大数据的判读却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难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多种基于心电特征的浅层学习模型不断出现,这些模型高度依赖人工提取特征,均有局限性。深度学习是一种数据驱动的自动特征学习算法,弥补浅层学习的不足。Lorenz散点图作为心电大数据快速分析的新兴方法,其输出的二维图形是深度学习的优质素材。本文综述房颤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的心电特征研究进展以及机器学习在房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为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提供新思路,同时为解决基层心电大数据的判读难题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基层医疗机构 心电描记术 综述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心房颤动综合管理协同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荣 刘长明 +1 位作者 廖晓阳 王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39,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富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对房颤认识的不断加深、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三级综合医院主动协同社区医院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一个探索热点... 心房颤动(房颤)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富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对房颤认识的不断加深、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三级综合医院主动协同社区医院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一个探索热点。高血压是房颤的高危因素,卒中是高血压和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房颤作为高危慢性病在整个心血管事件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故基于社区医院对高血压管理的同时,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开展高血压-房颤-卒中系列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享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同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通过全专联合的方式,动态匹配房颤综合管理要素,并对其协同路径进行探索与思考,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医生对社区医院全科医师房颤知识的线上、线下精准培训,社区签约居民主题宣教和义诊,“医院-社区”转诊路径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对房颤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社区医院房颤综合管理协同模式及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实证病例探索与思考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区域协同医疗 医院 综合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医院 分级诊疗 慢病管理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全科护士血压测量规范性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力滴 廖晓阳 +3 位作者 伍佳 邹川 赵茜 李志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计配置及其全科护士血压计和测量方法使用规范性。方法于2018年8月26日—10月21日采用方便抽样,利用自制问卷调查全科护士所在机构血压计配置及其用于高血压患者筛查、诊断、随访的血压计和测量方法。结...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计配置及其全科护士血压计和测量方法使用规范性。方法于2018年8月26日—10月21日采用方便抽样,利用自制问卷调查全科护士所在机构血压计配置及其用于高血压患者筛查、诊断、随访的血压计和测量方法。结果有效问卷258份。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动态血压监测仪配置率分别为97.3%、96.5%和34.5%。高血压患者筛查时,68.2%的全科护士最常使用电子血压计,其中,50.6%最常使用的是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和动态血压监测仪的占比分别为31.4%和0.4%。为确诊高血压患者,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动态血压监测仪使用率分别为67.1%、24.8%、8.1%。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时,上述3种血压计使用率分别为62.4%、36.8%和0.8%。高血压患者筛查时,90.3%的全科护士最常选择诊室血压测量,其次是动态血压监测(5.4%)和家庭血压监测(4.3%)。在确诊和随访高血压患者时,上述3种血压测量方法使用率分别为81.0%、16.7%、2.3%和68.6%、2.7%、28.7%。结论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配置率高,动态血压监测仪配备较少。全科护士血压测量欠规范,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及动态血压监测仪的使用亟须推广,诊室外血压测量急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 血压测量 测量方法 血压计 规范 护士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挑战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瑜 廖晓阳 +1 位作者 郭茹 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655-3660,共6页
2型糖尿病(T2DM)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约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降糖药物在长期应用后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压升高以及频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均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近年研究显示,新型降糖... 2型糖尿病(T2DM)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约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降糖药物在长期应用后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压升高以及频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均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近年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同时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结局,然而这些研究数据大多来源于肾功能良好和正常人群。在真实世界中,T2DM患者中20%~40%以上同时伴有慢性肾脏病(CKD),目前针对SGLT2抑制剂在T2DM伴CKD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目前所累积的临床研究证据,包括SGLT2抑制剂对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对心脑血管结局的影响。得出SGLT2抑制剂可降低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和体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结局,而且不同SGLT2抑制剂的心脑血管保护效果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 卡格列净 恩格列净 糖尿病 2型 慢性肾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DASH饮食模式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9
5
作者 郭茹 廖晓阳 +1 位作者 李志超 赵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08-2513,共6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全球的高血压控制率均较低。终止高血压(DASH)饮食常作为国际高血压联盟及多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非药物控制血压措施,但因推广性较差、患者依从性低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全球的高血压控制率均较低。终止高血压(DASH)饮食常作为国际高血压联盟及多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非药物控制血压措施,但因推广性较差、患者依从性低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改良DASH饮食契合不同的饮食文化和疾病特殊需求,有利于提升饮食外推性、治疗效果及患者依从性。但DASH饮食的改良方法繁多,目前的研究显示其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治效果并不统一。本文从改良DASH饮食起源与发展、改良DASH饮食的效果、改良DASH饮食目前的挑战及展望进行阐述,以期为改良DASH饮食降压效果提供依据,为未来改良DASH饮食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DASH饮食 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 研究进展 挑战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海齐 王莉斐 +5 位作者 吴淼淼 姚易 向友茂 杨荣 袁波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74-1680,共7页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目的探索并总结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文献检索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主题词为“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剥夺”“睡眠破碎”“短时睡眠”,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6-30。使用CiteSpace 5.7.R5W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4589篇,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年份是2018年,2011年起发文量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近10年的相关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关键词分别为高血压、血压、患病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危险因素、睡眠、心血管疾病、气道正压、肥胖、失眠。聚类标签分别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呼吸紊乱、OSA、睡眠呼吸暂停、失眠、压力、睡眠、流行病学、心力衰竭、症状。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1)睡眠呼吸紊乱,尤其是OSA与高血压的关系;(2)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3)睡眠质量与血压的关系。突现关键词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主要是对睡眠呼吸障碍、OSA和短时睡眠的研究。REDLINE是发文量最大的作者,围绕其形成了最大的作者集团。发文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匹兹堡大学。结论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关注度总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与2018年该领域研究热点出现了较大变化。OSA和睡眠时间对高血压的影响是关注度最高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时间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全科-专科联合门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利霞 廖晓阳 +3 位作者 伍佳 邓黎黎 熊梅 庄磊雪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5-918,共4页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者就全科-专科联合门诊的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综述,指出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在我国应用时...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者就全科-专科联合门诊的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综述,指出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在我国应用时间尚短,但诸多文献已证实其不仅能修复碎片化的服务、减少转诊率、提高民众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全科医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规范全科医生合理用药,是有效的医疗改革措施,需进一步推行并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专科医生 联合门诊 双向转诊 进展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升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患者管理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利霞 杨荣 +4 位作者 刘长明 廖晓阳 杨梅 阿丽曼·巴生 江长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7期523-527,共5页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全国疫情仍处于上升期,确诊病例数持续增加,疫情防控正处于严峻时刻.基层医疗机构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落实以基层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和发热患者管理,做到...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全国疫情仍处于上升期,确诊病例数持续增加,疫情防控正处于严峻时刻.基层医疗机构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落实以基层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和发热患者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将有效的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防控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为了做好基层疫情防控,本文详细的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升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患者管理实践,以期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热患者 管理
原文传递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运动和久坐行为指南》解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东泽 李芳卉 +7 位作者 刘怡 贾禹 李文韬 姚易 杨荣 曾锐 廖晓阳 万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83,共8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0年11月发布了《2020年WHO运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此次指南相较于2010年WHO运动指南纳入了更广泛的医学证据,并对特殊人群进行了针对性的推荐。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0年11月发布了《2020年WHO运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此次指南相较于2010年WHO运动指南纳入了更广泛的医学证据,并对特殊人群进行了针对性的推荐。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群体及残障群体的运动和久坐建议。本文对该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WHO) 运动 久坐行为 指南解读
原文传递
Liddle综合征合并Gordon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潘小蓉 方湘 +6 位作者 李东泽 杨荣 伍佳 张亚琳 姚易 高晨曦 廖晓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6-1238,共3页
Liddle综合征和Gordon综合征是两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病。Liddle综合征在年龄≤4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约1%。Gordon综合征目前在国内外的患病率尚不确定,常被误诊误治。二者的治疗均是针对基因突变位点的精准治疗,同时... Liddle综合征和Gordon综合征是两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病。Liddle综合征在年龄≤4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约1%。Gordon综合征目前在国内外的患病率尚不确定,常被误诊误治。二者的治疗均是针对基因突变位点的精准治疗,同时配合非药物治疗,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1例Liddle综合征合并Gordon综合征案例及治疗,旨在与临床医生共同学习探讨,从而巩固和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DLE综合征 Gordon综合征 青年 高血压 精准医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