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
1
作者 陈崇毅 杨威 +3 位作者 吴波 李昌泰 孙琴丽 司马秀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在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为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A组),另外40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在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为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A组),另外40例患者为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面肌痉挛强度、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B组硬膜下操作时间<30 min的占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能够缩短硬膜下操作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镜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尾状核指数对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杨巧钰 罗针 +2 位作者 赵小燕 陈崇毅 杨威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探讨尾状核指数对帕金森病(PD)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双侧GPi-DBS治疗的36例PD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MRI测量尾状核指数、Evans指数及第三脑室宽度。术前、术... 目的 探讨尾状核指数对帕金森病(PD)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双侧GPi-DBS治疗的36例PD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MRI测量尾状核指数、Evans指数及第三脑室宽度。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39项帕金森病问卷(PDQ-39)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评估疗效。根据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分为改善组(n=26)与恶化组(n=10)。结果 术后6个月,PDQ-39评分、UPDRS-Ⅲ评分、LEDD均明显降低(P<0.05)。恶化组尾状核指数、第三脑室宽度较改善组明显增大(P<0.05),而Evans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尾状核指数≥0.16(OR=1.76;95%CI 1.09~3.18;P=0.017)是PD术后UPDRS-Ⅲ评分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双侧GPi-DBs明显改善PD症状,尾状核指数可用于评估PD病人双侧GPi-DBS后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苍白球内侧部 尾状核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